《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唐)白居易
诵读:高峰
配乐:杨青青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解读:
唐德宗贞元二年、三年(787)间,白居易14-15岁时,这是准备应试的试帖诗习作。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成名作。
赋得:按科考规矩,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此诗为试帖诗,命题“古原草送别”。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中来。此诗写出了“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还写出了新意。
这首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枯:枯萎。荣:昌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古原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昌荣。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离离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原野的大火也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遍地滋生。这句是“枯荣”二字的发展,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诗人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
“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远芳:草香远播。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侵:侵占,长满。晴翠:草原明丽翠绿。一说阳光照耀下的嫩绿色。远处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阳光下的绿色连着荒城。这两句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远芳”“晴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我又在这里送友人远去,萋萋芳草尽是离别之情。诗人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融入生活感受,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是“赋得体”中的绝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句更是传诵千古。
附: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河南新郑。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诗王”和“诗魔”之称。
白居易“家贫多故,年二十七方从乡试”,及第为官以前的生活基本上是在动荡不安、颠沛流离之中度过的。在艰难的生活中,他勤学不辍,以至“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
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白居易以第四名及第。802年,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后授盩庢(今西安周至县)县尉。历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等职。在任期间,除草拟诏书外,经常上书论事,积极参政,直陈时弊。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遭诽谤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
822年,任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827年,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
白居易晚年好佛,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
846年8月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追赠尚书右仆射。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的思想体系是儒、释、道三家杂糅,他奉行“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处世原则,二者的矛盾性与互补性构成了他思想的鲜明特征。其中既有勇敢的一面,也有懦弱的一面;他有时敢于直谏,为民请命,但有时又安分守己和明哲保身。一方面,他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诗人;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封建王朝中食禄奉公的官吏。黑暗腐败的时代环境与穷困的家庭环境限制了诗人的发展,形成了诗人心理上的灰暗色彩与消极因素。早年长期不顺的境遇、艰难的生活使诗人产生了悲哀自怜的情结。儒家的“入世兼济”与佛道的“出世独善”构成了他思想的矛盾性,并导致了他的双重人格。
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首开中唐文人倚声填词之风;晚年与“诗豪”刘禹锡友善,称“刘白”。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优美,音调和谐,富有情味,形象鲜明,政治讽喻。其诗通俗易懂,相传其诗作要老妪听懂为止。
他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现存有3000首,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脍炙人口。他的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日本和朝鲜等国也有广泛影响。
白居易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杭州刺史任内,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供后人知晓,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离任前,白居易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以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事后再补回原数。
在苏州刺史任内,开凿了一条长七里,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河岸北侧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简称“山塘街”,现在是苏州著名旅游景点。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梧桐巷笔记》,著作权归作者若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