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家长进课堂”创造性成长综合素养课⑱|力学小学力人校区二(10)班:与“菌”相识,科普育新苗

教育   2024-11-13 19:27   江苏  

细菌是地球上最早的“居民”,是构成大千世界的重要成员,大约在35-40亿年前,地球上已经有了它们的踪迹,而人类的出现也不过几百万年。细菌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日常生活中酿酒、酸奶制作等都离不开细菌,但是,细菌又是我们的敌人,它可以通过我们的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多种疾病。细菌就如同无处不在的微小精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细菌到底有多小?”“细菌也有有害和友好之分”“0糖饮料里面有糖吗?”“你知道什么是天然代糖吗?”……10月24日下午,一个个科学小问题在南京市鼓楼区力人学校二(10)班的课堂上热烈地讨论开来。龚岳齐妈妈带着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的大学生党员们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围绕“细菌”的科普小课堂。

在理论讲授部分,课堂对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第一次发现细菌到古代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应用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讲解,带领小朋友们进行了一场关于微生物发展历史的探索之旅。课程从大家熟悉的“细菌”展开,普及了微生物的种类、形态、大小等相关知识,帮助小朋友们了解中国传统工艺中发酵、蒸馏和酒酿对真菌的发现和应用。小朋友们关于细菌的知识了解的还真不少,面对课堂的小提问都回答地非常准确。

探索了微生物的发展史之后,课堂以“乐高接口”作为合成生物技术的形象比喻,以零食饮料的添加剂为例,带领小朋友们进入了合成生物的世界,科普了单糖、双糖的概念,通过浅显易懂的生活经验和语言,帮助小朋友在生活与科学之间做了有效地“链接”,以“合成”为契机激发了小朋友们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启发了小朋友的科学思维。

课程尾声,为了帮助小朋友更加直观地感受现代科技的力量和微生物的“威力”,在课堂现场组织开展了两个科普小实验。不仅使用测糖仪为小朋友们做了O糖可乐、可乐和果汁的糖度测试对比实验,让小朋友们对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还通过“锥形瓶吹气球”的小实验让小朋友们了解了糖在酵母的代谢作用下,不断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

实验中,我们发现二(10)班的小朋友们都非常善于观察和思考。“老师!老师!我发现我用温热的手报住瓶子,气球就越来越鼓了”“太棒了,这是加速反应的催化方式之一,被你发现了”……课堂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也在小朋友们的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课后,龚岳齐妈妈还给班级每一位同学赠送了《揭秘微生物》的科普读物,期待每一位小朋友都可以带着对生活的观察成长为科学家,成为科技创新的未来新星。

本次与“‘菌’相识,科普育新苗”的科普小课堂是二(10)班“家长进课堂”的创新探索,运用大中小一体化共成长的实践方式,将大学校园的专业知识以轻松简单的形式面向小学生进行科普,双向促进了大学生、小学生的共同成长。课堂不仅让小朋友们了解到细菌的发展历史、细菌的种类以及作用等相关科普小知识,最为关键的是锻炼了小朋友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思考能力。相信经过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一颗颗“科技创新”的种子已在小朋友们心中深深扎根!




二(10)班 顾玉涵

这次龚岳齐妈妈和南京工业大学的哥哥姐姐们给我们带来了一场丰富的家长进课堂活动,还带着我们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酵母菌和糖的实验。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有关微生物的知识,了解了什么是细菌,什么是单糖和多糖。当课堂结束的时候,我们套在烧瓶上的气球竟然神奇地变大了,我觉得很开心。

二(10)班 许然

这次家长进课堂活动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龚岳齐妈妈在课堂的结尾给我们每个小朋友送了一本书,关于微生物知识的。回家后,我认真地看了这本书,这本书上不仅有图片,还有文字介绍。让我收获了更多的科学知识,也知道了我们小朋友很喜欢喝的碳酸饮料里面含有许许多多的糖,多喝了对身体有害。科学知识对于生活真是太重要了!

撰稿:龚岳齐妈妈 王子煊 陈源

审核:谢丽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