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即快速公交,是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普通公交之间的公共客运系统。十几年前,武汉地铁大规模建设才起步,开通线路很少,当时BRT的规划真的是“雄心勃勃”。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武汉共规划了8条BRT线路:(图片来源于早年网络报道)其中甚至规划围绕二环线建设三条BRT,还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形成了初步方案。这三条BRT串起三大火车站,还与规划建设的8条地铁线进行充分衔接,串起二环线内的20个地铁站点,真的“超乎想象”。后来,除了雄楚大道BRT项目(规划BRT1号线武昌火车站-流芳段)建成运营外,其它线路的建设都“不了了之”了,不过,地铁建设开始发力,并大放异彩。作为“独苗苗”存在的雄楚大道BRT,目前吐槽也非常多。城市留言板上搜索“雄楚大道BRT”,相关留言多达151页。
今天就来简单分析下武汉BRT交通现状。
【插播】年底买房,扫码进购房交流群,和10万+真实购房者在线交流。扫下图二维码,进入光谷、武昌、汉阳、汉口等区域购房交流群~
雄楚大道BRT即BRT1路,2016年12月28日开通试运营,线路编号是BRT1路。
单程线路总长13.6公里,首末站由武昌火车站东广场至雄楚大街BRT光谷大道站。BRT运行后,有1条BRT主线和24条辅线公交共同在BRT廊道开行。BRT车厢为铰接式车厢,车型分为10米、12米、18米,主线车比一般公交车要长不少,设有30个座位。发车间隔是15分钟,不同车型需要在划定专属区域停靠。BRT1路实行“一票制”,刷公交卡为1.6元,现金2元,无卡乘客可用二维码和支付宝支付,同台同向免费换乘。理想状态下车速可以保持40到50公里每小时,跑完全程需要约1个小时左右。通常所说的光谷BRT即BRT东延线工程(光谷BRT专用公交项目),规划西起佳园路,沿高新二路向东,经光谷一路、光谷三路、光谷四路,至豹溪路,全长7.02公里。BRT东延线工程秉承公共交通引导发展(TOD)理念,将雄楚大街BRT系统辐射范围东拓,服务光谷火车站、武汉国际网球中心、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光谷生物城等重点单位和项目。
据悉,高新二路沿线的BRT车站已建成多年,但后续进展一直很慢。
BRT站台实景:
站台内部实景:
2022年11月,高新二路BRT停保场工程正式报规。根据规划可知BRT停保场工程,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三环线与高新二路相交的东北角,规划用地面积32508.2m²。
规划效果图:
城市留言板较新的回复显示:经核实,该项目目前处于施工收尾及验收阶段,公交站点暂未接入电力及通讯信号。同时,我局已对接沟通相关单位,研究先行调整常规公交至BRT廊道内行驶及停靠。下一步,我局将同步催促建设单位尽快完成项目施工收尾及验收。也就是说,该项目一直未完全建成,很容易让人理解成建设停滞了,所以无法启用。交通公司最新的回复为:经查,光谷BRT东延线工程分为基础设施及配套线上平台。目前,由我司负责该工程的道路、站台等基础设施已完成了建设施工。经向相关部门了解,BRT配套的线上平台还在建设中,BRT暂不具备开通条件,具体开通事宜请以BRT运营单位通告为准。基础设施已建成,但配套的线上平台仍在建设中,看来开通还是有希望的。根据最初的规划设计,武汉雄楚大道BRT是规划在雄楚大道高架桥之上的高架中央的,占据了高架桥2股车道。但这样设计导致雄楚高架只有双向4车道供社会车辆通行,预计会造成大量拥堵,因此最终该方案作废,将BRT改至雄楚高架下方地面廊道中。目前运营雄楚大道BRT变为了一个设在马路中间的“公交专用道”,虽然主体有专属路权,但地面层并非快速路,需要设置大量红绿灯,这也成为了武汉BRT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在最初的新闻报道中,多次提到了红绿灯随BRT车道到来,优先给BRT绿灯的方案。但最后BRT通车后,BRT公交车绿灯优先通行的方案至今也没有兑现。首先因为雄楚大道BRT廊道,不仅仅是BRT1号线公交车专用道,同时也是所有途径该路段其他普通公交车的专用道,因此无法给与优先绿灯权(不停的有公交车来,不可能一直给绿灯)。其次周边社会车辆通行压力大,正常放行本就非常拥堵,最终导致BRT不可能享受绿灯优先权,甚至部分路口BRT公交的绿灯时间还远远小于同方向社会车辆绿灯。最终雄楚BRT成为“建在马路中央的公交专用道”。雄楚高架和BRT的设计
迫使11号线二期无法沿雄楚大道规划
造成大量拆迁和延期多年才通车
地铁11号线东段二期建设9年,刚刚通车,成为武汉第三轮规划中最后一条通车的线路、是武汉地铁建设最曲折最漫长的线路之一。
这主要是因为11号线二期建设为了避开雄楚大道高架,避免和BRT重复建设不得不走小路,造成了地铁大量“转弯”,不得已需要穿过一些老旧小区。正是因为11号线二期穿街走巷的“失误”,雄楚大道沿线与地铁失之交臂,造城了巨大的拆迁难题,导致建了9年,才于2024年12月27日正式通车。
而且11号线按照目前的方式建成后,无法辐射雄楚大道以南的大量区域及人口。如果11号线二期部分路段当初如果能够如下图虚线所示,沿着雄楚大道布站,部分站点南移,估计建设难度要比现在小很多,还能辐射到雄楚大道沿线及以南的区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明显提升。BRT有红绿灯快不起来,反而占用大量道路间接制造拥堵雄楚大道BRT从开通运营,就被吐槽的很多。有网友建议取消雄楚大道BRT,改为修建地铁。
雄楚大道BRT本来是为了提升武昌核心与光谷的通勤效率,事实却成了“鸡肋”工程,作为武昌核心与光谷之间通勤的主干道之一,雄楚大道这一线(包含高架和BRT)早晚高峰期交通流量极大,拥堵成了常态,雄楚大道BRT采用公交专用道设计,直接占用了两车道。另外,雄楚大道BRT有独立信号灯,也增加了道路通行的复杂性,某种程度上甚至为区域交通“添堵”了,有了BRT,地铁规划都绕开了雄楚大道沿线。
雄楚大道BRT表现不尽人意,主要有以下几点:
1、BRT公交专用道一样有红绿灯。大量路口与社会车辆交织,通行压力极大。例如雄楚大道与卓刀泉南路、楚康路、民族大道等路口,各个方向都是大堵点,BRT车辆虽然不用长时间排队,但每个大部分红绿灯都要等,全程几十个红绿灯,完全是快不起来。
2、BRT公交专用道,被各种占用,成为了“2轮电驴专用道”,甚至有车逆行,拖慢了公交速度,也存在交通隐患,而且,交通高峰期,允许部分社会车辆借道BRT,BRT失去了原有建设的意义。3、BRT大量车站进站需经过专门的天桥,站台区间比较大,不同型号车辆停靠位置不同,导致进站经常需要绕行,候车步行距离过长等。4、雄楚大道BRT道路、站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较高,意味着维护费用也高,经过几年的运营,站台设施多有毁损,需要进行养护。据说,全国BRT运营最成功的是厦门。厦门BRT被戏称为“会飞的公交”。厦门BRT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速度快,全程单独建了高架桥,就连出岛的跨海大桥,也是单独的,只有自己行驶,即使增加了红绿灯,等待时间也很短;二是风景好,厦门BRT高架桥上种满了丰富的绿植,高架桥也有刷漆;三是车准时,建设了多个BRT专用车场,加上公交车好调配,等车时间很短。
成都BRT2013年6月起正式运营,从两条环线发展到今天的14条快速线路,凭借“好坐、好看、好快”的特点深受市民厚爱。关于成都BRT为什么成功的问题,微信搜一搜回答得很全面,主要是专用车道和路权保护,技术创新和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与快速公交规划同步实施,这需要多大的魄力啊。
总结:武汉近几年大量新建地铁,公交车在公共交通体系中对于长距离通勤的价值大幅降低,转而变为与地铁辅助的接驳功能。雄楚大道BRT的试点,事已至此,也很难再优化。好在是其他规划的BRT线路没有再建设,反倒是空轨这样的新兴交通方式得到广泛好评,希望以后的大型规划能提前考虑的更全面,更多听取民意吧~
【插播】契税补贴延期,2025年又有一波新房源入市,扫码加特价楼盘捡漏群,及时获取特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