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有的时候,是可以打开思路的。
例如评价,特别是不好的评价影响到销售曲线的时候。我们通常都只是会对这个产品的历史好评先做个统计和分类。然后把不好的评价,单独提出来,仔细去研究并做详细的拆解。
有的差评,如果是行业通用,基础根底,大家都有的,那没辙。例如筷子,同样的新款下,有的人就是喜欢木质,有的希望是金属材质,有的偏好竹质……这类基础方向的问题,别说我们,工厂也没辙啊。如果数据量不大,总不能为了满足这一小撮用户的偏好而把这类需求反馈回工厂,让他们单独开模吧。
但如果仅仅是一些能突出差异化的小动作,小问题呢?那是否能变为一个新的机会点呢?
我的收藏夹内有一款20刀以下的耳机。我是看着他这一个多月的销量往上飙升的。回过头来去看之前店内同类产品的一些问题,再对比这个上架的产品,仅仅只有几个小小的改动。一个,是耳机可选择的颜色多了5种,还有一个,是把“翻译”这个功能在产品宣传的优先级上提高了位置。甚至在主图上都会强调这个事。你说颜色,翻译,这些小改动小调整其他家没有么,做不到么?不是,但人家偏偏就通过几个小小的调整,实现了数据的飙升。
所以,我们更多时候,都并不一定是在面对单纯的产品问题。更多的时候,都是在面对产品身后反应的用户需求,市场需求,运营对接,流量变化,转化成觉等各个不同层级问题,或者一个点,或者数个层级叠加。
一个品卖不动,或者卖完后,客户反馈不佳。那后续的动作绝不仅仅只是针对产品本身的改进上。头痛医头,脚疼医脚,那就只能是慢人一步。而且说的不好听一点,这种骚操作就真的有点像“添油战术”。可能累积起来的亏损只会更多。
既然产品已经病了,除开吃药硬撑外,更多是从市场,评价,同行那里找找落后的地方,同时匹配下自己手里还能调动的资源,能不能至少先找出一个点,能有机会小规模低成本的调整下,先做出点数据波动,看到点希望,拿到点结果。重新开品是不现实的。但是把宣传内容调整下,把包装调整下,甚至是把混剪素材的几个关键帧的顺序调整下?或许,机会,数据,都会比之前有效?
实际上,选品,开品。在启动之前,就得提前弄明白这个产品应该如何获客。特别是自己,团队是否已经具备相应的能力了。同时如果出问题,相对应的措施,是不是也已经有了预备方案了。如果没有,那出现问题,就的确是活该。
最近看小米,两款新产品,一个是“大小眼”分区洗涤的洗衣机,一个是“不直吹”可以向上吹风的空调。得说,产品调整不算大,但从过往其他产品的“差评”中,的确用它的方式找到了客户的需求,逆向找到了新的卖点,做出了低成本“改良”,而不是高代价“创新”的产品。真的堪称一绝。
我们天天都会看数据,看评论,看这,看那。更多是希望从各种信息里找到隐患,找到卖点,找到这个周期需要赶紧调整的操作,也找到下一个周期需要提前预备的信息点。差评,的确会影响现在的销量,但如果能找到真正的机会,未必不能逆流而上,这事,嘴里说说容易,真正操作起来,困难程度,自己知道,因人而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