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过一人跑半马或者全马的经验,大概会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我们经常会设定时间目标,分配不同公里的配速,什么时候去补水补能量,但如果死板的按照这个计划去跑步,大概率在过程中会出现太多的变故,最终影响你的预期成绩。
所以,即使有再好的准备,过程里,也得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只要最后的结果达到了,做出了不符合原地计划的操作,都是可以接受的。
黑五之前,TikTok也好,其他平台也好。流量的波动的确很大。当然,不管是提价,还是说多素材,又或者是加渠道,我们还是会尽量的在不影响预算和利润的情况下,去一点点的尝试增加流量。
但流量不是我们的目标,销量,利润,才是我们的目标。那么,从这个角度去看,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对结果产生正面效应呢?是的,那就是转化。更具体点,加购后的转化。
如果单纯只是在做一个平台,说有办法在现有流量下去提高转化成交似乎有点不切实际。但如果是多平台操作,而且有固定人群复购的这类模式,多少还是能在这个部分下点功夫的。
如同国内双十一,黑五,网一,特别是有提前做加购的客户,从逻辑上,都已经可以判断其购买意向是很强烈的了,但,即使如此,你又有什么数据或把握,判断到了活动启动的时候,这些用户能立马付款呢?
事实是,到了那一天,会有更多的竞争对手疯狂的砸广告,而即便是我们已经有做加购的用户,在看到对手或者在价格,或者在补贴,或者在其他方面的宣传有匹配到她的痛点的时候,她很有可能就会临时点击,然后加购,付款,下单。浑然忘了她的购物车里早就躺着她之前想买的同类型的品。在整个大促周期内,客户脑子发热直接付款的案例,比比皆是。
只加车,暂未结算,似乎是在等着黑五能一起结算。可这里面的隐藏着的变数,实在是太多。即使代表着有大量的用户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感兴趣,但是由于很多我们知道不知道的原因目前还未完成成交的动作。但更是提醒我们,钱没落到你的口袋以前,还是得循环的跟他们做好跟进!
如果自己的资源有限,那么在现阶段,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在继续拉新上,为啥不分部分精力去维护现有的数据呢,确保这些我们已经做出的数据,可以真正开花结果。让这些钱,最终进入我们的口袋。怕的,就是会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
如果,针对已经有加购行为的用户,提前进行一波内部促销,当然,这里不单单只是说一个平台的用户。而是我们所有平台+DTC的用户。那么,至少可以保证现有数据内的的转化率会得到大大的提升。同时,也可以让平台内,这些品的销量,评价,继续上涨。当然,具体怎么操作,各有各的安排。
还是那句话,横向发展的硬实力不够,那就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在垂直方向做得更深入一点。只要结果能够让人满意,过程里再怎么调整,都得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