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非洲的这些年,稀奇古怪的事情真是大开眼界,马路上的堵车和街头摊贩的热闹以及和本地人相处后的各种无奈,唯独非洲大学的独特节奏让我实在不忍心。今年拉各斯大学就贡献了一个新的“神迹”。七月底放了个大假,我还以为暑假两个月差不多了吧,结果等到十一月初才听说要开学。期间,我每次路过学校,都会忍不住问学生:“开学了吗?”答案不是“没有”,就是“不知道”。问到具体什么时候开学,得到的回复模糊得像是在讲一个悬疑故事:“快了快了!”这“快了”硬是拖到了深秋,我心里都忍不住想:这又是要闹哪样?
上周路过学校,心想这都十二月份了总该开学了吧,结果一了解,学生是来了,新生忙着报道,可老师呢?集体失踪!学校索性宣布线上上课,但问题是,不少老师连“上线”的概念都没有,课程安排跟隐形模式似的。学生们苦中作乐地说:“开了个寂寞。”这要是放在我们那会儿,老师点名都要挖空心思防学生旷课;在这里,老师压根连课都不“现身”。不得不说,这真是让人醉了。
开学不等于上课,这所“顶流”大学有点玄
作为尼日利亚首屈一指的大学,拉各斯大学的“神秘操作”绝不是今年才开始的。疫情那几年,学校几乎“长期放假”;疫情后本以为能恢复正常,又迎来了持续罢工。这几年,我没见过学校有一个完整的学年——不是老师集体停工,就是学生放空自学。偶尔学校开放,学生们更像是在“试学”,期待什么时候能正式学习。
再想想我自己上大学的日子,老师们每节课点名的热情简直比上课内容还高。而在这里,学生压根不用担心被点名,因为老师根本没来!这样的大学生活,学到什么全靠自觉。要是没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恐怕毕业后连自己学的是什么都忘了。
从教育到就业,贫穷的循环令人叹息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但在尼日利亚,教育似乎从来不是优先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少得可怜,教师工资发放时常拖延。老师为生计疲于奔命,谁还愿意安心上课?学生毕业了,带着一纸学位证,结果发现自己除了理论啥都不会。企业一看简历:“大学毕业?哦,那实际技能呢?”学生回答:“我大学……基本是靠自学。”
这样的毕业生能为国家发展提供什么?答案很现实:贡献了失业率。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国家想要创新更是遥遥无期。这种恶性循环下,贫穷的根源不仅在资源匮乏,更在于对教育的长期忽视。更讽刺的是,富裕家庭的孩子早就被送到国外读书,尼日利亚私立学校、国际学校很多,高中之后这些学生就被输送到国外,留下来的贫苦学生好不容易一步步走到大学,但是学校却完全放开了不管,即便艰难毕业,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青春耗在等待中,未来在哪里?
每次路过学校,看到尼日利亚的学生仍然侃侃而谈。他们满怀憧憬地走进大学,却一次次被罢工、停课、无老师在线打击得心力交瘁。
作为旁观者,我只能感叹:教育是国家的未来,但不重视教育的国家,未来在哪?政府需要真正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增加投入、稳定教学环境,让老师能够安心教书,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
在这片土地上,我看到的不仅是贫穷和落后,也有无知 也有渴望也有绝望。希望有一天,当我们再谈论尼日利亚的大学时,不再是“奇葩节奏”的笑谈,而是“知识改变命运”的骄傲。年轻人不再耗尽青春等待,而是用所学知识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毕竟,教育才是打破贫穷循环的唯一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