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产业升级失败,那中国年轻人的出路在哪?

文摘   财经   2023-03-30 08:00   上海  

315日,中国国家统计发布数据,公布中国的失业率数据,其中16~24岁的失业率调查数据达到了18.1%。而同时,2023年度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50万,比去年多了50万,大量的人才投入到国考大军中。此外,中国每年还有超过1000万的毕业生不断进入就业市场。不管从哪个数据来说,都预示了中国经济来到了困难的阶段。

面对不断向海外转移的产业链,低端工作岗位在不断移出中国。而中国的高端产业链又突破受阻,高端产业链也容纳就业岗位有限,两面夹击下,中国广大年轻人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中国不是第一个走过工业化城市化的国家,也不会是第一个遇到这些问题的国家。中国大陆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遇到了经济停滞的问题。通过他们的境况和发展趋势,也许能给我们一起启示。

在香港地区,2012-2019年的7届高考(香港的中学文凭考试,相当于中国的高考)状元中,73名狀元中有39人志愿报考医科,报考比例高达53.4%,超过了一半的比例。而到了2019年,香港的中学文凭考试产生的12名状元中,竟然有10人志愿行医,创历史记录新高。

香港是亚洲的金融中心,而香港的中学文凭考试的状元又是全香港精英学生的代表。一个发达地区最精英的人群最想要从事的竟然是医生这个行业,而不是科技金融行业,相当让人震撼。难道是这些状元志向小吗?能成为状元的人,智商都是很高的,他们之所以没有选择成为攻克科研难题的尖端科研人员,也没有选择成为收入颇丰的金融行业,背后的原因是香港产业发展的衰退和社会流动板结。

不是不愿意,而是成不了。

香港的工业占比从2011年的7.6%到2020年的只有5.5%,一路不断走低,而香港的服务业在GDP的中的贡献却高达了94.4%。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占据了大头,非常吃背景和资源,同时因为大陆的进一步开放,导致欧美地区投放到香港的金融岗位不断走低。其他的服务业像批发零售、旅游业,又缺乏溢价空间,也干不长久,同时因为香港人排外的趋势愈演愈烈,去香港旅游购物的人不断减少,零售业和旅游业也遭到重创。广大状元再优秀,但是没有用武之地。能成为医生,已经是他们能摸到的最好选择之一了。因为香港毕竟是发达地区,医生执业资格的门槛很高,医生的社会地位高,收入又非常不错,是普通人能努力达到的非常好的职业了。

同样的,台湾在经历了亚洲四小龙的腾飞后,产业发展也出现了长时间的停滞。靠着代工和能吃苦的精神,台湾的经济也曾经历过黄金10年。但是随着大陆的进一步开放了,靠着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抢了很多台湾代工的饭碗。至此以后,台湾地区的产业发展也出现了停滞不前的情况。除了台积电代表的半导体代工外,其他工业领域的优势已经逐渐消失,剩下的就是依赖大陆的农产品出口了。

因此,台湾的年起人可选的职业选择也就不多了。毕业后,除了给半导体代工产业打工外,也就是师医公了,其他还能干什么?1990年平均台湾大学生起起薪已经是23.5K了,2000年达到27.5K,之后一路回落到2010年26.2K,2014年才勉强重新回到27.2K(相当于5300人民币)。近20年期间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这期间台湾的物价是上涨的,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意味着这些年台湾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购买力是呈现不断下降的。

幸而台积电为代表的代工厂在半导体领域的优势巨大,台积在台湾有着5、6万名的工程师,每年又从大学里招生6000名的大学毕业生。加上其他的一些半导体产业工厂,也算为台湾的年轻人提供了不小的出路。虽然辛苦了点,但是至少,为师医公之外提供了一些选择。否则,台湾的高材生们就要像香港看齐了。

日本也经历了经济停滞,但是日本的情况相对要好些。日本经历了广场协议后,房价泡沫的破灭,让日本走上了30年通缩之路。因为落差太大,导致很多日本年轻人直接躺平了。从昭和男儿到平成废宅,日本只花了30年。虽然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但是日本的底子还在,为日本的经济保留了一些颜面。日本的汽车产业、数码产品、电子工业、材料化学,都有着不小的优势。同时,日本还保留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因为这些优势的存在,虽然日本经历了通缩的30年,但是生活水准没有下降太多,日本年轻人毕业后,拥有的选择依然不少。

但是日本的未来依然不容乐观,一方面,日本的汽车产业优势在不断被新能源汽车侵占,要知道,汽车产业链可是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日本在新兴的互联网产业方面作为也不多。日本的经济水准靠的依然是30年前积累的优势。这就意味着,未来日本在产业链上的生存优势也是不断萎缩的,未来年轻人的择业也会变得越来越卷。

中国大陆的情况和上面国家地区有着类似之处,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地方。

中国近些年在中端产业链里进步很大,不管是在制造业的质量面前,还是在新兴的互联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领域,都有着长足进步。这些产业的成长,为中国近些年提供了大量的白领岗位。但是中国经济的挑战也很大,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大,光靠这点产业链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满足不了每年毕业的大量毕业生。

而基础科学以及高端产业链的受阻,使得能提供的白领岗位的数量受到了限制。而近些年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升高,低端制造业再不断移出中国大陆。这种双向挤压下,使得年轻人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要知道,每年超过1000万的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如此的内卷压力之下,很多毕业生没毕业就开始了考公之旅。铁饭碗虽然不够富,但是比失业强多了。

如果中国只有日本的人口数量的话,靠着现有的产业优势,也许也能活得不差。但是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之多。想跟日本学躺平都不行,因为躺平的位置都不够。光靠考公能消化得了这么多的就业人口?显然不能。考公只是延缓了职业危机的到来,如果经济不好,谁来养活那么多的公务员?公务员的职业危机不过是在传导链条的后面,而不是不受影响。

如果中国的经济问题不解决,是做不到日本那样躺平的。也无法像香港台湾那样,体量小,靠一口仙气吊着。

中国的体量决定了,中国无法靠着几个产业优势就能让大家活的很好。在欧美的产业生态里,靠着勤奋能肝获得的优质生活,日本是极限了。产业生态都是欧美建立的,提供多少岗位给你是人家说了算的。

说白了,中国的体量决定无法通过能肝获得的产业优势为广大年轻人提供出路,哪怕中国把全世界的高端产业链都占了,也无法让全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因为欧美失去了产业优势后,欧美的消费能力又来自哪里尼?一个不能提供消费能力的欧美市场,中国靠着产业优势带来的生产又是为谁生产?

基础科学需要持续投入,高端产业链也需要不断继续攻克。但是与此同时,我觉得重振国内消费才是重中之重。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发展的时代过去了,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心应该是提升消费。否则,等公务员都不能容纳就业的时候,中国的年轻人就是想躺平都得要内卷。


香农的迷宫
关注我,带你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