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唯物主义成不了世界文明的主流

文摘   2024-07-31 20:45   江苏  

尽管一直以来我们国家对唯物主义进行了各种吹捧,说唯物主义有多好多先进,但是现实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唯物主义从来不是主流。唯物主义的影响力,甚至远远比不过他们瞧不上的宗教影响力。那唯物主义到底好不好,又是不是真的先进

结果很简单,唯物主义成不了主流,不是因为唯物主义太先进,世界人民觉悟配不上导致的。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不了世界文明范围内的主流选择,恰恰是因为唯物主义不好,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导致的。

这篇文章阅读起来会有点困难度,对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洞察力有一定要求,尽管有可能看不懂,但是这篇文章后,你可能会感知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详细论述之前,先讲一个案例。相传明朝末年,有位高人预见了即将发生的灾难和饥荒,他告诉自己的邻里乡亲存粮以备不时之需,那些人都认为他疯子神经病,后来灾难和饥荒真的来了,大家都很快断了粮,都知道他家有存粮,就去他家抢粮,且活埋了这一家人。

为什么这个高人这么聪明,但是却落得了身死族灭的结局尼?这个又和唯物主义不受待见有什么关系尼?

因为教育和灌输的关系,我们很多人对世界的认知是被刻意塑造的。我们的课本上教给我们的,认为先进的就该取代落后的,强者必然淘汰弱者,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并且认为这就是世界发展规律。

但是这种认知不仅不正确,而且属于彻彻底底的异端。

在真正理解唯物主义为什么不被世界人民选择之前,我们要从几个案例里摸清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我们都赞扬理性这种品质,可为什么人类普遍又带有情感这种特征?我们都希望高智商,可是为什么爬上高位的人,并不是智商最高的人?

我们先解释第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不能是理性的完全体?而是要带有情感特征,而且情感特征的比重非常大。熟悉我文章的人一眼就能望到答案:因为绝对的理性其实是不利于生存的,带有部分感性特征则有利于生存。我们今天人身上所拥有的很多共性,都是一代一代筛选出来的。

筛选的意味着,最初产生了大量的样本,但是只有符合某些特征的样本通过了筛选,并在这个范围内不断加强,其他不符合的都被淘汰了,基因没有被保留下来。

为什么人需要有理性?因为理性的认知能帮我们快速熟悉周身的环境。为什么不能绝对理性,因为绝对理性的人无法顾忌其他人的利益,难于合作和信任。

为什么人要有感性和情感尼?因为合作在人类的发展过程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感性和情感则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连接的润滑剂。

物种变异特性的存在,使得人类在繁衍的过程中,朝着各个方向洒出了各种各样的样本,但是因为人类赛道筛选压的存在,使得更符合生存需要的特点被保留了下来,不利于生存的特点(过于理性、智商过高)被淘汰了。

其实这个特点在数学上,还有一个说法,叫均值回归。

这个均值,就是生存的主赛道。

如果纯粹的高智商有利于生存,那么今天人类的普遍智商一定会提高到180甚至200多所标记的位置,而不是现在的普通水平。

这个规律是贯穿整个人类发展历史的,生态位决定赛道,赛道决定筛选压,筛选压导致均值回归。

那这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唯物主义有什么关系尼?

我们今天暂且不去讨论唯物主义到底好不好,是不是真的比唯心主义高级。但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就是唯物主义不利于人类的生存,这就是唯物主义不被人类社会主流选择的原因。

很多人可能要不服。

但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从演化的角度来讲,对于一个充分交流的环境里,如果一个东西的产生对于生存是有利的,那么这个东西或者特征必然会被推广开来,然后进行普及。如果整体收益是负的,最后必然是被淘汰的。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从光谱上来讲,光的波长有很多种的,除了可见光外,还有红外线和紫外线。有些动物是可以感知远红外线的,比如蛇,那人类的眼睛为什么看不到红外线尼?

从生物变异的方向角度来讲,人类肯定朝着这个方向探索过,但是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看见红外线对人类的赛道而言,收益有限,但是要消耗的资源却会更多,演化出红外热成像的人属相比较普通人类劣势更大,最终淘汰了。整体收益是负的,所以多次探索失败后,最终屏蔽了这个方向。

回到唯物主义这个理论,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唯物主义的影响力远逊于宗教,并不是唯物主义被打压的结果,而是宗教更契合了人类的发展需求。比如说,有精神信仰的人类比没有精神信仰的人类更有毅力,更有底线,也更值得被信任。

不信的话,大家摊开世界地图看一下,不相信有轮回地区的人比相信有轮回地区的人做事更没有底线,更强调成王败寇。但是这种没有底线的特性,对于整个族群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劣势,不给别人留后路,也就是不给自己留后路,因为你不可能永远让自己处于优势地位,司马懿指洛水发誓就是案例。

香农的迷宫
关注我,带你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