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酝酿了很久,之前也零零散散提到过,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做过系统的论证和阐述,因此今天打算做个严格的推演和论证。文章的标题很浮夸,但是对于现实而言,却并非耸人听闻,而且是未来极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
在讲述我们文章核心的观点之前,我还是要铺垫一下背景知识,讲一些进化论相关的知识,从而得出我们模型推演结果的必然性。
一、关于进化论的误解
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举世闻名,但是奇葩的是绝大部分人的理解都是错误的。由于我们教材长期的错误灌输,这种错误的认知非常广泛,甚至误导了我们对社会发展方向的理解,让我们走入了完全相反的道路。
在我们的教材上,进化论留给我们的认知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几个字,加上进化论的名称。让我们对社会的理解充满了竞争思维,因为竞争失败就意味着被淘汰。出去害怕被淘汰的恐惧,驱使大家不停的奋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几个字的含义对进化论描述上是没错的,但问题是既然是适者生存了,那为什么又叫“进化论”尼,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况且,我们都知道物种的变异是随机的,并不会朝着某个方向特定的变异,又何来进化之说?
因此用“进化论”这几个字来概括达尔文的核心理论是非常狭隘的,也是不正确的,完全误读了进化论的内核。但是为了便于表达,我们依然用进化论这几个字来指代达尔文的理论。
那达尔文的进化论究竟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本质来说,达尔文的理论其实描述的是物种应对环境筛选压的规律,是一套演化筛选模型。
进化是有明确方向的,但是演化是没有方向的,是随机的。为什么是演化而不是进化尼,根本原因是不管什么物种,本质上都是无法准确大范围预测未来的。即便后来很多物种演化出了大脑,具备了一些智能,但是这也只是辅助提升了对环境的认知能力,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物种存活的概率,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一步来说,即便将来有了超级计算机,但是依然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需要准确预知未来所需要的信息量是全量的,也是不可实现的。
讲一个简单的例子,马路上车流穿梭不息,很多动物不懂交通规则,也看不懂红绿灯,随意过马路就被撞死了。而人类经过学习,知道了交通规则看懂了红绿灯,能够对交通情况做一个简单的预测,知道绿灯的时候适合过马路,这样就会安全很多。但是遵守交通规则就一定安全吗?不一定,因为你遵守交通规则了,别人不一定遵守,有车辆故意闯红灯也会导致你过马路不安全。通过信息量的提升和预测模型的优化,我们能提升安全的概率,但是永远做不到绝对安全。和天气预报一样,超级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有效预测天气情况,但是这种准确率是做不到100%准确的。
在物种的演化进程上,也是一样的道理,物种无法从根本上预测未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有的时候波动小,有的时候波动大,有的是干旱,有的时候是洪涝,是无法被准确大范围的预测的。既然未来无法被准确预测,当环境变化大的时候,物种不能适应的话,就会面临被淘汰的结局。来自环境提供的筛选压是多维度且不断变化的,在这种不可知的前提下,那生命靠什么躲避被淘汰的命运?
策略非常简单,靠多样性。
因为不知道未来环境的突变方向,物种就是不能把注下在单一方向上,而是靠多方位下注来躲避大自然的筛选。蒲公英将种子撒向四面八方的时候,知道哪里的土地肥沃吗?答案是不知道。但是不知道没关系,大把的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扬,有的落在了沙漠干死了,有的落在了河流淹死了,有的落在了农田被农民拔掉了,但是没关系,总有些种子会落在肥沃的土壤,然后来年成长起来。这就是物种躲避筛选的核心策略,非常的简单,也非常的实用。
物种的多样性策略是一种广义的多样性,并非简单的多生子代那么简单。繁殖的多样性、地理环境的多样性、竞争策略的多样性的,都属于广义的多样性。因此,基于多样性策略的驱动下,物种在繁殖的过程中都是朝着扩张方向进行的,或者说分布式方向进行的。人类从非洲起源开始,到进入亚洲欧洲,又进入美洲,最后进入南极洲。一路走来,都是人类物种扩张策略或者分布式策略的体现。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的逐步丰富,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从部落聚集到大家族,到小家族,再到小家庭,都是扩张策略的体现。只要物质条件允许,社会单元的颗粒度就会越来越小,呈现不断分布式方向进行的。
具体的发展脉络就是:生产力水平发展了,物质丰富度提高,社会基本单元进行细分、成长和扩张,然后生产力再发展,然后进一步细分、成长和扩张。总而言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断朝着扩张方向或者分布式方向进行的。
为什么我说教科书上对进化论的解读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教科书上将竞争放在了进化论的核心位置。但是对竞争的过分提倡会诱导社会朝着社会达尔文主义方向进行发展。但是竞争只是进化论中很小的一部分,低烈度的竞争才是有价值的,高烈度的竞争会导致社会社会资源的错配,甚至成为被淘汰的因素。
过度竞争使得社会资源消耗在无意义上的内卷之上,单一方向上吸引了大量的资源,进而遏制社会多样性的发展,而多样性代表的分布式策略才是应对筛选的关键所在。因为真正淘汰物种的是环境,是筛选压,并非物种A淘汰物种B。
二、关于私有制
说到人类的分布式发展方向,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私有制。马恩对人类世界的伤害简直罄竹难书,不仅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观点充满谬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核心观点也是错的。恩格斯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因此痛恨私有制。但是事实的情况是,人天生不平等,因为物种的繁衍是朝着多样性和分布式方向进行的,每个人的技能树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有的人智商高,有的人情商高,有的人擅长唱歌跳舞,有的人擅长逻辑分析。人天生不平等,私有制的产生加速了这种不平等,而不是私有制是不平等的起源。那为什么会产生私有制尼,因为私有制是人类分布式发展方向的基础协议,是伴随人类扩张史的必然产物。就跟车轮是汽车的基础部件一样,没有车轮,汽车就跑不起来。同样的道理,没有私有制的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扩张史。
因为私有制是一种确权协议,因为确权解决了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才使得人类不断的走出去,走向扩张方向。如果没有私有制,一切生产资料归公,即便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物质富裕了,人也无法离开部落,谈何人类不断迁移和分布式发展方向?
所以从进化论的视角来看,私有制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因为人类为了提升存活的概率,必然要走分布式或者扩展方向的发展策略,而私有制是践行分布式策略的基础协议。
好了,知道上面的背景知识。我们回头再来看商鞅以及他带来的秦国变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三、商鞅以及秦国变法
论中国历史上谁的罪恶排第一名,商鞅排第二的话没人能排第一。但是大家对这个人危害的认知并不深刻,甚至有些电视剧在赞扬和美化商鞅。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前,中国社会一直都是分封制的,社会发展也是呈现分布式发展方向的。在春秋时期,因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周王室的衰落,出现了百家争鸣时期。百家争鸣本质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力量开始出现了不同方向的探索,是分布式发展方向的具体表现。但是商鞅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走向。
我们讲社会的分布式发展方向,就必然对应着集中式的发展方向。分布式社会的特点就是通过扩张策略,降低整个社会被某个环境大波动团然团灭的风险,本质是通过分散力量和资源来应对风险,但是分布式的缺点就是响应比较慢。例如周王室遇到戎狄入侵时,各个地方的诸侯拯救不及时,导致国都被攻破。而集中式不一样,集中式的优点是资源集中,响应快,但是缺点很明显,容易被一波团灭。
简而言之,分布式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而集中式是短期应对重大灾害的方式。我们回看一下商鞅之前秦国的国际形势,当时秦国领土被魏国不断侵占割让,加上连年征战,国力衰弱,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不得已的情况下,秦孝公发布了求贤令,最终招募了商鞅入秦并重用。
商鞅给秦国开出的药方是什么尼?
就是集权,商鞅通过利出一孔的方式,削弱贵族的影响力,将权力掌握在君主一人手中,所有社会资源为君主一人服务。借着这种方式,秦国逐一消灭了其他六国。但是集权这种药方是不能长期使用的,如我们上面所说,集中式的策略只是短期应对风险的临时方式,但绝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结果就是,靠着这种策略以及巨大的代价,秦国确实统一了天下,但是没过多久,秦国自己也灭亡了。
因为集权本质是一种透支社会发展资源的方式,就好比《雪中悍刀行》的轩辕敬城,明明功力不够,但是靠着读书领悟的技巧强上陆地神仙境界,结果就是将自己也搭进去。秦制作为一种应急策略可以使用,但是不能长期使用的,因为秦制有着四个致命的缺点。一个是疲民弱民贫民的策略使得对社会资源的汲取过度,使得社会探索能力不足,更无法让社会产出更多的多样性,更无法提供有效的筛选。秦之后的2000年时间,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基本都是原地踏步的。第二个缺点就是对社会的管控过度,使得社会的自治能力和组织能力不足,同时也会导致社会包容性不足的情况,这也是为啥在秦之后,百家争鸣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的原因。第三个缺点就是资源和决策过于集中,但是人总是会犯错误的,没有永远正确的人,结果就是因为人导致的社会折腾风险相当高。最后一个是集权的特性决定了管理成本是不断上升的,然后社会资源又被过度汲取,影响产出,结果就是随着时间推移,最终会出现管理成本超过社会产出然后自爆的结局。
因为商鞅的出现,让君主尝到了集权带来的好处,加上统一自身带来的功业太大,导致中国社会自秦以后,就一直没能走出这个圈子。从社会系统来说,集权的社会系统必然走向衰落和自爆,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出现周期律的原因。
四、商鞅对东亚社会的影响
我说商鞅的影响太坏,因为从进化论的视角,商鞅发明的秦制彻底扭转了东亚社会走向扩张方向的可能性,因为社会资源被过度汲取和管控,导致大家都走不出去。我们经常会有人说,我们以前也有郑和下西洋的事迹,为什么没有像欧洲一样走出地理大探索,认为这里面是偶然因素导致的。实际上是必然,因为集权的社会体制必然是抑制扩张的。
商鞅的这套体制使得中国社会在过去的2000年在不断打转,走不出怪圈,脱离世界发展节奏,以至于在1840年后遭遇了屈辱的100年。但是商鞅的影响远不止如此,因为这套体制,导致东亚社会,有很大概率在不远的将来爆出更大的雷,这个雷就是生育的雷。
我们前面严格的论证过,扩展和分布式方向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方向,集中式社会是抑制社会扩张和探索的。2000年的秦制将集权基因注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和文化认知方向,例如,中国古代倡导成王败寇的文化,这一点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中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但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是违背进化论内核的。
生产力的发展目的是为了弥补人自身基因存在的不足的,提升人类面对环境突变时的抗击打能力,而不是认为制造过度竞争淘汰弱者的。例如,我们都制度冬天冷的时候需要穿厚衣服,为什么是穿厚衣服,而不是穿薄衣服来面对大自然的筛选,选出更优质的基因尼?同样,生产力允许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提升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为的就是提升社会的兜底能力,鼓励社会多元化,鼓励民众进行探索和创新,这种创新的结果又会回头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
社会发展的本质是多元化和扩张方向的,但是秦制的核心武器却是利出一孔。这种畸形的分配模式,异化了社会的发展方式和目标,最大的问题的就是导致无效的内卷。在农业社会因为管理技术跟不上以及生产力落后的关系,使得秦制的影响力集中在社会的中上层,对底层影响有限。结果就是社会生产力停滞不前,因为农业社会的特性,使得农民喜欢多生孩子,中国历史以来都是靠爆人口度过了一次又一次危机。
但是碰上工业化之后,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提升,使得秦制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利出一孔的设计,往远的来说,抑制社会创新。往近的来说,就是制造大量的无效内卷,因为社会上的人都集中在了同一个赛道。资源不足造成的恐惧以及过度的无效内卷又会抑制生育,所以东亚社会在完成工业化之后都遇到了生育率崩盘的问题。工业化会降低社会的生育率,但是生育率崩的这么厉害的只有东亚。
结果就是东亚社会因为集权的特性和文化抑制的社会的扩张方向,同样也抑制了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对社会资源的过度汲取,抑制了社会财富的探索能力,也给民众资源不足的恐惧,竞争意识过度。利出一孔的单一分配制度,导致赛道拥挤,配合过度的竞争意识,就是社会大量无效的内卷。这几者一结合,结果就是没有资源多生,有资源的重点投资一个提升竞争力,结果就是生育率的大崩盘。同时,生育率的暴跌,又会影响东亚社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降低国际资本的预期。国际资本的不看好,加上人口导致的外贸能力的下降,导致社会产出进一步减少。社会资源财富产出的减少又会反过来降低民众的生育预期。
不知道大家看出来了没有,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加强的负反馈循环社会系统。过去的2000年,中国靠不断的爆人口度过了一次有一次危机,但是如果人口也没有了尼?就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基于这样的模型逻辑和推演预期下,东亚社会的未来完全是非常让人绝望的,而且我认为这个结果是极大概率会出现的。
我们一直在批判欧洲从15世纪以来的殖民史,但是撇开道德因素的话,欧洲的殖民史和发展史却真正完美的践行了进化论的内核。依靠欧洲各国低烈度的良性竞争,产生了工业化,然后依靠工业化的成果,催生了殖民史和新大陆发现。在占领地球上各个优质地理位置后,依靠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和百家争鸣社会迸发的先进政治理念,诞生了美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的集大成者。然后依靠福特带来的先进理念,提升工人待遇,加强社会福利建设,然后依靠对社会成员的兜底和包容,迸发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低烈度竞争和开放思想——》生产力提升——》扩张——》获得更多资源和市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升社会福利兜底能力和包容能力——》创新迸发——》生产力进一步提升。
这一系列路径,完美的复刻了进化论“演化—筛选”的内核。
先进的生产力不是发展出来的,而是筛选出来的。不然为啥有的国家生产力水平发展了2000年依然没什么进步尼?因为提供不了多样性和包容性,没东西,咋筛?
对于东亚未来的预期我个人是相当悲观的,因为留给东亚的时间窗口并不多,等到深陷负反馈循环的时候,即便有心,也无力挣扎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