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传道会”(Medical Mission Auxiliary)既是一种泛称,也可特指一个组织。自从马礼逊开辟中国福音事业后,陆续来华基督新教传道会中就有一些医务人员和辅助传道士,他们开办医院和诊所,以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态度宣示基督的博爱精神。欧美新教各差会几乎都成立过自己的医学传道会,如英国圣公会医学援助会、英国浸信会医学援助会、德国礼贤会医学援助会、美国医学传道会、荷兰医学传道会等,“医学传道会”是对这些组织的泛称。
中华博医会在嘉约翰筹划下还陆续成立医学出版委员会、医学术语委员会、医学研究委员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以及护理学会。中华博医会最重要的历史贡献有,一、引进西方医学教育理念和制度,此为中国本土医疗体系的现代化贡献至伟。二、规范医学术语,就如同利玛窦明季翻译《几何原本》规范了一批科学术语,为西学东渐奠定基础。三、制定医学伦理规范,在调合文化冲突和对抗的关键节点上引入了普世价值观念。四、协调人力物力,在中国主要区域修建数十家医院,这些有形事业至今仍然是中国医疗体系中最优质的资源。
嘉约翰提出,医乃仁术,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不仅需有高超的技艺,更需有良好的品德;敬畏生命,给疾病患者人性的关怀。这正是宗教赋予了医学博爱与仁慈精神,支撑其人文向度。人类社会的某些疾病如梅毒与之道德的堕落有关,不可能单凭技术手段治疗,需要价值观念的引导。宗教作为一种道德力量,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华博医会吸纳会员有两个硬性条件,一是要有西方正规医学院的毕业文凭,二是来华传道士。保持学会专业水平、避免鱼目混杂的同时过于清高也成其生存之软肋。1915年一些无法满足这两个资格被中华博医会拒之门外的中外医务工作者在上海另起炉灶,成立“中华医学会”(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 of China),不久会员人数达到博医会的一半,大多也是欧美名校毕业生。此后大约有十年,中华博医会与中华医学会相互借鉴,合作并存。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各地出现的“非基督教运动”,主要是本土知识分子中形成的民族主义思潮,使罗马公教和基督新教都感受到严重的生存危机。1928年打败各路军阀的国民政府腾出手来,借用这股民族主义情绪加强自己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控制力,取消教会在这些领域的特权,把洋人在华开办的学校、医院等机构,以法令形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国民医疗体系。正是在这样背景下,中华博医会放下身段与中华医学会合并,于1932年在上海成立新的“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大英行教会医学援助会
Medical Mission Auxiliary, Church Missionary
A Bed in Fuh-Chow Hospital
《福州医院病房》(明信片)
【原注】“卧床的年轻人是位教徒,患有肺炎正在康复。图中二者都是盲人,这是福州医院有代表性的场景,这样的床位需要得到英国友人每年五英镑的支持,详细情况可以咨询医院住院部。”
英国圣公会大英行教会的胡约翰(John Richard Wolfe, 1832-1915)牧师同治元年(1862)来华,扎寨福州乌石山,1878年在北门内柴井购入一块山地修建会院,包括榕城第一座教堂“翠贤堂”、男女传道士宿舍、女子学校、灵光男童盲校和柴井医院等。柴井基督医院(Cha-Chang Christ's Hospital)建于1898年,英国医生宫维贤[5]受会大英行教会派遣1899年来华驻福州,担任柴井基督医院第一任院长,初期只设女部,1905年增建男部;1901年大英行教会又建医院附设的“柴井高级护士职业学校”。
图片墙上挂的牌子“霍克利圣救世主教堂”(St.Saviour's Hockley)是英国伯明翰一座著名教堂,说明这张病床是这座教堂资助的。
New Opium refuge, Hangchow
《杭州新建戒毒所》(明信片)
【原注】“‘鸦片贸易的存在和繁荣严重地阻碍了中国人的现代化进程。’——梅藤更医生”
梅藤更(David Duncan Main,)1856年出生于苏格兰艾尔郡,1881年获得英国医学博士后,受圣公会大英行教会派遣与新婚妻子梅福孙(Florence Nightingale Smith)作为医学传道士来华,在杭州接办“大方伯医局”,扩大为“广济医院”(The Hospital of Universal Benevolence),自任院长,还另设麻疯病医院、西湖肺痨病医院等,又办广济医校,招徒授课。1934年梅藤更在苏格兰家乡辞世,安葬于爱丁堡的Dean公墓,墓碑上刻着四个中文“仁爱而劳”(Benevolence, Love, and Labor)。
大英圣公会医学援助会
Medical Mission Auxiliary, SPG
The Mosse Memorial Hospital, Tatungfu
《大同府首善医院》(明信片)
有关大同府首善医院的建立,一般描述是1917年绥远发生鼠疫蔓延大同,北京协和医学堂派遣英国圣公会史梅礼医生带领十多名学生驰援大同,次年疫情结束,史梅礼向圣公会华北教区建议在大同建立常设医院。查阅北京协和医院档案,该院没有史梅礼的记录,此描述存疑。比较可信的是,1922年大英圣公会在大同武定门外修建“首善医院”,1924年竣工,共有门诊部、住院部、礼拜堂、办公室以及病床五十张,从北京调来英国医护人员四人,中国看护若干,成为当时大同建造最早、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备的西医院。1913年来华的大英圣公会医学传道士安季英(David S. Bryan-Browm)出任院长。
英国伦敦会医学援助会
Medical Mission Auxiliary,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China Central, Hankow
China General Dr. Griffith John
《华中汉口仁济医院》(明信片)
1861年杨格非[6]来到汉口开教,1865年修建华中第一座基督教教堂“崇真堂”,1868年在昙华林对面花楼居巷购地创建汉口伦敦会医院,取“济世”之意称“汉口仁济医院”。1891年他以个人之力再创建汉口仁济妇女医院,为纪念已故夫人玛格丽特(J.John Margaret )命名“汉口玛格丽特女医院”。1926年伦敦会和循道会共同筹建仁济医院的新院址,1928年建成后更名为“汉口协和医学堂”(Hankow Union Hospital)。
Interior of L.M.S. Hospital, Tientsin.
《天津伦敦会医院内景》(明信片)
1861年英国驻天津军队在天津法租界紫竹林设立的随军门诊部,1868年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接手,改名为“基督教伦敦会医院”(L.M.S. Hospital)。1879年英国伦敦会医学传教士马根济受遣到天津,向李鸿章建议扩充医院设施并创办西医医学馆;1880年李鸿章在海大道扩建了医院,新建的伦敦会施医院又称“天津医病馆”或“天津养病院”,因其与总督的关系,也被昵称为“总督医院”。医院建筑融合了中式风格,设有各类科室,如挂号房、司账房等,1888年马根济去世后,医院由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派人管理,1911年着手筹备新院建设,1924年新的砖木结构医院大楼落成,名为“马大夫纪念医院”。1953年医院上交天津市人民政府,医院更名为“天津人民医院”,现在的地址是天津市口腔医院。
马根济(John Kenneth MacKenzie;1850年—1888)生于英格兰大雅茅斯,英国伦敦会医学传教士1875年,他在汉口开始行医传教。他治疗的大多数病例是眼疾、鸦片成瘾和外科手术。1878年由于妻子身体状况不佳,马根济搬到天津。在天津,在总督李鸿章的赞助下,马根济建造开办了伦敦会施医院,还成立了西医学堂。马根济是中华博医会发起人之一,编辑《博医会报》;1888年因天花而早逝。
英国浸信会暨女差会医学援助会
Medical Mission Auxiliary of the Baptist Missionary Society and Baptist Zenan Mission
The “Preaching Hall” in the T’ai Yuan Fu Hospital,Shansi, China. The patients assemble here on dispensary days and hear the gospel before seeing the doctor.
《太原府医院》
【原注】“山西太原府医院的讲道厅,患者候诊时可以聆听福音。”
这张图片的背景是中华内地会传道士赐斐德创建的太原“博爱医院”。赐斐德(Robert Harold Ainsworth Schofield,)1851年生于英国伦敦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家塾,九岁受洗,十二岁始读曼彻斯特一所私校,1866年考入曼彻斯特的欧文斯学院(Owens College),后转学牛津的林肯学院(Lincoln College),在两校先后拿到文学和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前往伦敦学医,获硕士学位。1876至1878年的塞尔维亚与土耳其战争时期,他在贝尔格莱德医院当志愿者。1878年赐斐德加入中华内地会,光绪六年(1880)来华,经上海、天津到太原。稍整休息,学习中文,遂筹办称为“耶稣教施医院”诊所,门诊量大六七千人,还附设戒毒所。1883年赐斐德感染了斑疹伤寒在太原去世。临终遗言:“在中国三年是我一生最愉快的日子。”赐斐德去世后,1892年中华内地会与英国浸信会合作在太原东夹巷另址修建新院“博爱医院”。义和团时期博爱医院被捣毁,1918年英国浸信会重建“博爱医院”,为纪念赐斐德的贡献,西文称为“赐斐德纪念医院”(Schofield Memorial Hospital)。
Women 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at T’ai Yuen Fu, Shansi, China.
The names on the wall are those of specially supported beds.
Dr. E.H. Edwards with his associates, Drs Broomhail and Baime,and the doctors in charge.
《山西太原府医院的女患者》(明信片)
【原注】“墙上的字是为这些病床专门安排的。叶守贞[7]医生与他的助手海国禄[8]和拜梅(Baime)医生管理这家医院。”
Two “trestle” beds in the Hospital at Si-an Fu, Shensi, China. The present building accommodates about 34 men and women patients. Dr. Stanley Jenkins and Dr. Andrew Young
are the Doctors in charge.
《西安府医院》(明信片)
【原注】“西安府医院两张架子病床。目前的建筑可以收治三十四位男女病人。姜感思和杨安德鲁是主治大夫。”
光绪二十五年(1889)英国浸信英国浸信会在西安东木头市开办西北地区第一座西医医院“英华医院”。光绪三十年(1904)该会医学传道士姜感思[9]和罗德存[10]医生加入英华医院,在西安、三原一带传教行医。辛亥革命时期英华医院的姜感思、罗德存两位医生积极参与红十字会医疗队,出入战场,救护伤员,不论是平民百姓、革命军还是清军,一视同仁加以救治,不料却在相距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相继被伤寒夺去性命。秦陇复汉军政府为表彰英国浸信会医生的义举划大差市口公地一块拨给英华医院,1916年英国浸信会遂建新院址,秉承“广济苍生、仁爱天下”信念更名“广仁医院”,为了纪念姜感思和罗德存,广仁医院英文是“姜感思暨罗德存纪念医院”(Jenkins-Robertson Memorial Hospital)。
Dr.Russell Watson and Native Assistant in Consulting Room, Ching Chou Fu Hospital.
《武成献医生和当地助理在青州府医院的诊室》(明信片)
武成献(James Russell Watson, 1855—1937),英国人,先后毕业于查令十字医院(Charing Cross Hospital)医学部、达勒姆大学(Durham University)和剑桥大学。1884年受英国浸信会医学援助会派遣武成献携夫人来华。早在1875年李提摩太由烟台来青州开教,适逢青州连年干旱,李提摩太设立粥场,开办施医所,赢得青州百姓好感,扩大传道活动。武成献1885年担任青州浸礼会施医院院长,又创办青州医学堂,招收当地有文化的青年进院学习西医知识并从事护理工作,培养医院所需的医护人员。1892年武成献主持修建新的建筑,设立“青州广德医院”和“广德医学堂”。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医学堂学校和医院建筑被毁,一度停办,1902年恢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军占领胶济铁路和青州,武成献调往周村,1923年退休回国。
美国浸礼会医学援助会
Medical Mission Auxiliary, American Baptist Foreign Missionary Society
Hwa Mei Hospital, Ningbo—China
《宁波华美医院》(明信片)
【题记】“他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马太福音》第8章第17节)“所以你们要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雅各书》第5章第16节)
宁波华美医院是中国近代比较著名的西式医院,玛高温和兰雅谷两位传道士对该院成立和发展功不可没。玛高温(Daniel Jerome Macgowan,1814—1893),据说是美国原住民,出生于纽约,就读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道光二十三年(1843)玛高温受美国浸礼会差遣来华到香港,经福州、舟山抵宁波,在宁波城区北门佑圣观创办的诊所,主要收治眼病患者,实施白内障切除术等眼科手术。广告曰:“玛高温,寓浙江宁波府城北门外爱华堂,讲道劝人,施药治病,最恶鸦片害人,即中国所禁者。有人真心求解,可来本堂救治。”1846年玛高温收到海外捐赠的资金和医疗器械、书籍、图片、解剖模型等,随即把佑圣观诊所扩建为“浸礼医局”。光绪元年(1875)美国浸礼会医学传道士白保罗[11]接替玛高温主理浸礼医局,迁往北门外的姚江边,扩充男女病房,更名为“大美浸礼会医院”。1854年玛高温在甬创办了《中外新报》,与香港《遐迩贯珍》和上海的《六合丛谈》同为中国最早的中文报刊。《中外新报》以报道国内外新闻为主,包括宗教、科学、文学等内容,在当时颇具影响。此后他因身体原因移居厦门、香港、澳门。1867年玛高温到上海行医,次年加入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边行医边译书。他与华蘅芳合作翻译了《金石识别》《地学浅释》等。光绪十九年(1893)玛高温在上海病逝。
对宁波浸会医院做出重要贡献的还有美国浸礼会传道士蓝雅谷,蓝雅谷(James S. Grant,)1861年出生在加拿大新布伦瑞克省圣斯蒂芬,1889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学位,同年以学生身份由密歇根大学派到宁波,1909年接替病逝的巴克敌担任宁波浸会医院院长。蓝雅谷在宁波三十八年,全身心投入治病救人和医院发展事业。为建造新院舍,仅靠美国教会捐助的款项已入不敷出,他把自己来华前期任宁波海关港口检疫官的酬金全部投入医院建设,由此带动甬沪官商绅学各界人士竞相捐赠。1922年动工,历时四年新的现代化医院在姚江之畔依水而立。1927年蓝雅谷去世,出殡的队伍很长,沿着永丰路,一路向东而去,街边市民皆肃穆而立。为纪念蓝雅谷的贡献,医院更名为“宁波华美医院”。
德国礼贤会医学援助会
Rheinische Ärztlich Mission
Frauen- u. Männer-Hospital, Doctorhaus u. Pagoda.
《礼贤会普济医院》(明信片)
【原注】“河对岸左侧是妇科医院和男科医院,右侧带尖塔的是医务人员宿舍。”
光绪十四年(1888)德国礼贤会创办“东莞普济医院”,当年中国寥寥可数的西式医院之一,院址在莞城文顺坊,设立门诊部和留医部。1907年东莞普济医院正式迁至图中的莞城脉沥洲,设有男、女住院楼、手术室、化验室、护理室、配药房、院长楼及员工宿舍。院舍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外墙多有用红砖,人称“红楼”。
德国同善会医学援助会
Ärztlich Mission, Ostasienmission
Krankenwärter in unserem Krankenhaus in Tingtau (china).
《青岛同善会医院的护士》(明信片)
花之安[12]牧师还是优秀的眼科医生,他去世后把三万马克的积蓄捐给同善会,希望在青岛修建一所医院,光绪二十七年(1901)医院建成,命名“花之安医院”,附设精神病、麻疯病以及犯人分院,还在即墨、高密设有诊所。1905年同善会在青岛与当地欧洲人协会以及德英美侨民集资五万银元,拟修建一所条件第一流的德国医院。1907年新医院在崂山街落成启用,称为“福柏医院”,“福柏”是花之安德文名字Ernst Faber的音译。福柏医院占地约八千五百平米,建筑面积近一千四百平米,聘用德国医生和欧籍护士,只为欧洲人服务。
美南循道会医学援助会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
The Hospital Skeleton
《东吴妇孺医院骨瘦如柴的病人》(明信片)
【原注】“这个女孩患病一年,被亲戚赶出家门,饥寒交迫,流浪街头。一位传教士把她送到东吴妇孺医院治疗。她现在表示永远不会离开这里了。图为她得到救治后的样子!她来时灵魂和身体一样匮缺,在新的环境下得到充实,已经成为被拯救者。”
1884年美南监理会女布道会斐医师(Mildred M. Philips)来华,次年在苏州创办一所妇幼医院,1892年斐医师离开后医院关闭。1893年美国医师华安妮经朋友介绍到苏州,在葑门内天赐庄城河边重张“玛丽布莱克医院”(Mary Black Hospital),又称“东吴妇孺医院”。华安妮(Anne Walter Fearn)1867年生于密西西比州的冬青泉市(Holly Springs),十六岁进入旧金山库珀医学院工作,1893年获宾夕法尼亚女子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同年作为美南监理会非传道士雇员来华,主持苏州妇孺医院,1896年华安妮与来自密西西比州亚佐市的美南监理会医学传道士斐尧臣(John Burrus Fearn结婚。1907年华安妮与丈夫一起离开苏州在上海行医,1926年斐尧臣去世,华安妮在上海等地从事养老和戒毒等慈善公益活动,1937年离开中国,1939年逝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骨灰葬于上海。华安妮在华四十四年总共接生了六千零十七个孩子,她自己唯一女儿早夭。
宁波偕我会医学援助会
Medical Mission Auxiliary, United Methodist Free Churches
Rev. J.W.Heywood, Dr. Swallow, Rev. G.W.Shepherd and Staff.--Ningpo .
《海和德[13]牧师燕乐拔医师牧恩波牧师与宁波偕我会事工》(明信片)
燕乐拔(Robert Swallow),宁波偕我会医学传道士,1874年受英国循道会派遣与妻子艾丽斯(Alice Swallow)来华,到宁波协助阚斐迪牧师的传教事工,驻象山县开教;1903年在宁波江北岸创建“体生医院”,1923年退休回国。其子燕瑞博(Robert William Swallow,1878—1938)出生于宁波,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毕业,1902年返回中国,在国立山西大学堂西斋任英文教授,著有Sidelights on Peking Life(《北京生活侧影》, Peiping : H. Vetch, 1937),Ancient Chinese Bronze Mirrors(《中国古镜图说》, Peiping : H. Vetch, 1937)。
牧恩波(George W. Shepherd,1895—1988),医学传道士,生于新西兰,1918年受英国兄弟会派遣来华,在热河赤峰一带传道,1922年与基督教女青年会传道医师克莱拉(Clara Sargent Shepherd)结婚,转驻江西南昌;1925年夫妇俩改隶美国循道会转至福建建瓯行医。1934年美以美会、美国圣公会、基督教青年会、美以美会女布道会和中华基督教会在江西黎川向塘成立江西基督教农村服务联合会(Kiangsi Christian Rural Service Union),牧恩波出任总干事。1936年牧恩波应邀至南京担任蒋介石新生活运动顾问,1938年返回美国为中国抗战事业募捐。
荷兰医学传道会
Ten voordeele der medische zending in China
Dr.Otte te paard.
《马背上的郁约翰医生》(明信片)
郁约翰(Johannes Abraham Otte,)1861年生于荷兰,1867年随父母迁居美国密执安州,1877年回荷兰就读霍普大学(Hope College),1883年进入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医学获博士学位,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乌得勒支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888年郁约翰以归正会牧师身份携妻子弗兰西丝(Frances Phelps Otte)到厦门,派往平和县小溪镇宣教,在那里创建小溪医院。1898年受差会指令在厦门鼓浪屿修建救世医院(Hope Hospital),1904年得到荷兰女王威赫明娜支持,郁约翰在救世医院隔壁开设女医馆,称“荷兰威廉姆娜医院”;还办有西医医学专科学校和护士专科学校。1910年厦门流行鼠疫,郁约翰救治病人时感染病故,葬于鼓浪屿“番仔公墓”。救世医院小礼拜堂曾有块纪念郁约翰的石碑,上面镌刻着:“石可泐,骨可朽,先生功德不可没。”
Hoe kindern geuoed worden
《哺乳》(明信片)
Een patiëntje voor het hospitaal.
《就医》(明信片)
Priester-bijeenkomst.
《法事》(明信片)
Chineesche begrafenisstoet.
《出殡》(明信片)
大美复初会医学援助会
Medical Mission Auxiliary, RCUS
David Schneder Hoy Memorial Hospital, Yochow, China. An Old Pagoda in the Background.
《岳州普济医院》(明信片)
【原注】“背景是一座古塔”。
基督教复初会(Reformed Church in United States, RCUS),德国裔和瑞士裔美国人的公理宗组织,正式成立于1863年,本身掺杂信义宗和卫斯理宗的某些神学思想,1944年与北美福音会(Evangelical Synod of North America)合并组建美国福音归正会(Evangelical and Reformed Church, RCUS)。光绪二十七年(1901)基督教复初会派遣传道士来华,称“大美复初会”,宣教于湖南的长沙、沅陵、岳阳、永绥等地,在岳阳举办过湖滨大学(Lakeside University)。
光绪二十四年(1898)美国复初会医师海维礼(William Edwin Hoy,1858—1927)来华在岳阳开教,光绪二十七年(1901)其妻海光中(Mary Bell Adult Hoy)随之而来,该年设立贞信女子学校和盘湖书院;光绪二十八(1902)在岳州塔前街开设诊所,后逐渐扩大规模成立普济医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城陵矶创办湖滨大学。1927年海维礼携夫人及孩子因战乱离开中国,突发中风逝于轮船上。有著作History of the China Mission of the Reformed Church in the United States(《美国复初会中国传道史》,1914),记述了他在中国的传教经历,他坚信基督是唯一的救赎之路,佛教“会使每个中国人变成了精神上的木乃伊”。
中华医学基金会北京协和医院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The hospital court. Peking U.M.C., and entrance to laura Spelman House (nurses’ home); women’s wards to the right.
《协和医院正门》(明信片)
1906年伦敦会、美国公理会、美北长老会、美以美会、大英圣公会以及伦敦会背景的伦敦医学传道会(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 of London)联手在北京豫王府创办“协和医学堂”(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1915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中华医学基金会投资协和医学堂,1921年正式落成,1925年改名北京协和医学院。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是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904年在纽约创立的,1914年为了“通过资助医学、护理以及公共卫生研究和教育来改善中国及其亚洲邻国人民的健康状况”设立“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 CMB)。洛克菲勒基金会介入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大兴土木修建协和医院。这组由波士顿建筑师古励志[14]设计的绿瓦飞檐、彩梁画栋的中式建筑,让人们总是联想起曾经在那里工作的中国最优秀的医学大师。1928年“中华医学基金会”与母基金分立,独立运营。这个基金会本身不是教会的组织机构,在华最主要的援助项目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与教会合作的。
基督教医学传道会在中国还有一些专业援助组织,譬如“瞽目救助会”“麻疯病救济会”,请阅读笔者在本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用爱点燃心中的光明》《死亡与希望——传教士兴办的麻风病医院》以及《悬壶济世——启氏家族与华西协和大学》《孤山飘零杏花雨——丹麦传教士聂乐信的中国故事》等。
[1]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年生于马萨诸塞州的贝尔彻敦(Belchertown),十一岁在罕布什尔县(Hampshire)加入公理会,1826年和1829年先后毕业于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和安多弗神学院(Andover Theological Seminary)。道光十年(1830)到广州,师从马礼逊学习中文。两年后裨治文开始独自传道活动,马礼逊去世后,他接手广州地区的宣教工作,创办一份为外国侨民服务的英文月刊《中国丛报》,道光十四年(1834)创办出版机构“中国益智会”,道光十八年(1838)裨治文与伯驾、雒魏林等人推动成立“中国医学传道会”。鸦片战争前后裨治文避乱澳门,主编过《澳门月报》,1844年与订立中美《望厦条约》。咸丰七年(1857)创办并出任“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长,(1861)罹患痢疾逝于上海。
[2]伯驾(Peter Parker, 1804—1888),生于美国麻萨诸塞州弗兰明罕,1831年加入公理会,183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同年派往新加坡和广州,开设眼科诊所,1938年在广州参与创建“中华医学传道会”,任副会长;1855年出任美国驻华公使。
[3]雒魏林(William Lockhart, 1811—1896),生于英国利物浦,毕业于伦敦盖氏医院,1838年受伦敦会派遣来华,1839年到广州加入中华医学传道会,1843年到上海,建立中国医馆(仁济医院),1861年到北京参与筹建协和医院;1864年回英国。
[4]文恒理(Henry William Boone,1839—1910),美国人,生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随圣公会牧师的父亲在上海长大,毕业于纽约医学院后回上海行医,受圣公会派遣1886年创办上海同仁医院任院长;任中华博医会副会长。
[5]宫维贤(George Wilkinson, 1863—1935),英国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来华,后任柴井基督医院院长,1903年与澳大利亚同工岳爱美(Annie Barr Wilkinson)结婚,参与灵光男童盲校的筹建。二十年代初宫维贤夫妇退休后回到澳大利亚,居住在墨尔本附近的吉朗(Geelong),后移居英格兰。
[6]杨格非(Griffith John),基督教来华三大传道士之一;1831年生于威尔士南部的斯旺西(Swansea),八岁加入家族传统信奉的公理教会。这位注定要成为杰出传道士的孩子,十四岁便显露出布道潜质,在一次祈祷会上做了番滔滔不绝的讲演,口才之好被周围人誉为“少男传道士”。1853年杨格非向伦敦会提交海外传道服务申请,先后参加公理会布雷肯学院(Brecon Congregational Memorial College)和贝德福德学院(Bedford Academy)的教育培训,1855年按立牧师,同年与妻子玛格丽特一道动身前往上海,开始了长达五十五年的传道生涯。1905年杨格非突发中风,被儿子接到美国修养,次年执意返回汉口。武昌起义爆发后,暴风骤雨中僵卧床榻日久的杨格非不得不选择回国养病,1912年逝于伦敦,葬于家乡的伯特利教堂(Bethel Chapel)。
{7]叶守贞(Ebenezer Henry Edwards),中华内地会传道士,光绪八年(1882)来华,初驻安庆,两年后至太原接替赐斐德医生工作,1892年创办“赐医生纪念医院”。在山西期间叶守贞与太谷孔家来往密切,引导孔祥熙加入基督教,并通过其处理庚子事件善后,事后帮助孔祥熙赴美留学。著有Sowing Gospel Seed : the Tract User's Handbook(《播种福音》, Chicago : Moody Press, 1954),Fire and Sword in Shansi; the Story of the Martyrdom of Foreigners and Chinese Christians(《火与剑,山西外国殉难者和中国基督徒的故事》, New York, Arno Press, 1970)。
[8]海国禄(Albert Hudson Broomhall,1862—1934),生于伦敦米都塞克斯(Middlesex),内地会传道士,1884年来华,初在上海,担任中华内地会秘书和司库,后驻太原。
[9]姜感思(Stanley Jenkins)1874年生于英国布里斯托,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布里斯托医学院,1903年取得皇家医学会行医资格和医学博士学位。他毕业后加入大英浸礼会,1904年来华驻西安,在英华医院任职;1913年染斑疹伤寒逝于西安东关堂。
[14]古励志(Charles Coolidge,1858—1936),生于美国人波士顿,188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881年至1883年在麻省理工大学建筑系读研究生;1915年与两位著名设计师成立的“波士顿建筑事务所”,一生设计作品有波士顿的翰考克塔(Hancock Towe)、斯坦福大学、布朗大学图书馆、哈佛医学院、纽约州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教堂、芝加哥艺术学院公共图书馆;1923年应洛克菲勒基金会邀请参加北京协和医院规划设计。
节自姚鹏《自西徂東——中國近代基督新教明信片研究》,香港三联书店2023年出版,当当网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