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鹏 撰文
2012年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後,有研究者認為他的獲獎代表作《豐乳肥臀》裏刻畫的馬洛亞牧師是以瑞典浸信會牧師文道慎【1】、令約翰、李安德、 安道慎【2】等人為原型塑造的。瑞典浸信會來到膠州開教後,1915年派安道慎牧師在《豐乳肥臀》的背景地高密設立傳道站,1919年李安德牧師主持教務,正式成立“高密瑞華基督教會”,次年修建了北關福音堂,後陸續設教堂和傳道站三十八處。在莫言筆下,馬洛亞牧師是一位富有愛心和奉獻精神的瑞典傳教士,他有著悲天憫人的情懷和救人於水火的美好願望。他出於對基督的真誠信仰,隻身來到中國傳道,要將福音的種子撒在高密東北鄉的土地上,給予苦難中的人們心靈之寄託。馬洛亞牧師在鄉親們遭遇苦難時為他們祈禱,在困境中給他們精神撫慰,他傳播的基督信仰給人們黑暗的生活帶來了一綫光明、一絲希望。當飽經折磨的上官魯氏拄著拐棍來到教堂時,馬洛亞牧師不僅矜貧恤獨,還將天國的福音傳給她,他們之間萌生的真摯愛情孕育了一雙兒女。【3】
十九世紀上半葉瑞典推行宗教自由主義運動,
要求打破瑞典國教會一教獨尊的傳統,允許各種教派脫離政府的控制,自養自存,史稱瑞典宗教復興運動。六十年代後期自由派的改革訴求逐步獲得國王認同,在維持瑞典國教會大的格局下,政府放開宗教事務,由此瑞典湧現出分屬路德宗、浸信宗、公理宗等宗派。這些宗派信奉的圭臬其實差別並不大,只是在馬丁·路德主義的理論結構中,側重強調某一方面而滋生分蘖出不同派別,可謂“因信得義,百家爭鳴”。
在瑞典信奉浸信宗的宗派裏,人們通常比較關注兩個組織:瑞典浸信會和瑞典厄勒布魯會。瑞典宗教復興運動不像歐洲其他國家那樣因信仰分歧點燃腥風血雨的戰爭火藥桶,身材彪悍的民族大多數時候還是比較平和地討論如何解決自己的信仰問題,然而時不時也發生過血案。1850年冬季某日,幾位瑞典浸信會成員聚集弗雷德里克·尼爾森牧師家擘餅聚會,宣講耶穌基督的聖跡,圍桌見證領享聖餐的快樂。此時一群持不同政見的“暴民”手持棍棒刀槍破門而入,毆打聚會者,然後把尼爾森牧師押送警察局,關進監獄。這是瑞典宗教自由主義運動時期比較暴力的一幕。早在1536年瑞典脫離羅馬教廷的管轄,自行任命大主教,借鑒路德主義和加爾文主義宗教學說,在烏普薩拉成立瑞典國教會(Svenska kyrkan)。瑞典國教會雖然是宗教改革的產物,定為一尊的瑞典國教會也不容忍異己安睡在臥榻之側,對在自己管轄之外的任何地方舉辦宗教聚會都視為違法,認為這是對國家秩序、宗教學說以及國教權威的威脅。當時瑞典的《聚會法》規定,聚集鄰里酗酒合法,研讀聖經非法。不用多想,尼爾森肯定被判有罪,流放美國。
弗雷德里克·奧勞斯·尼爾森(Fredrik Olaus Nilsson)1809 年出生在瑞典西海岸的哈蘭(Halland),祖輩兩代均在往來瑞典和美國的跨洋商船上當水手。幼年喪母,家貧使尼爾斯不得不過 早離開父親和兄弟,承繼父業,經年累月漂泊在大西洋上,體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一次遠洋中尼爾斯 遇到猛烈風暴,多條船隻傾覆,劫後餘生的尼爾斯確信自己是託耶穌基督的庇護才平安抵達大洋彼岸。在紐約下船後,他徑直找到曼哈頓第一海員浸信堂(First Mariners’Baptist Church)參加禮拜活動。1839年尼爾森帶著美國朋友的委託回到哥德堡,在海員中開展傳道。尼爾森對浸信會思想深信不疑,認為洗禮儀式反映了一種有意識的信仰表白,主動把自己浸入水裏充分表達了受洗者的自主追求。1847年尼爾斯前往德國,在易北河 接受洗禮。1848年尼爾森的妻子、兩個兄弟,還有兩個同鄉,在家鄉哈蘭的海邊接受了洗禮,這六個人就是瑞典浸信會(Sallskapet Svenska Baptist Missionen, SWBM)的最早成員。1850年尼爾森從紐約潛回哥本哈根,通過朋友和家人不停地向國王奧斯卡一世(Oscar I, 1799—1859)提交申訴狀,但屢屢被拒絕。不得已尼爾森帶領全家以及其他瑞典和丹麥浸信會追隨者僑居美國伊利諾伊州的羅克島,建立最早的北歐移民的“瑞典浸信會”,這些成員後來分散到威斯康星、伊利諾伊、愛荷華、明尼蘇達、紐約等地,也帶去了他們的信仰。1859年奧斯卡一世去世,新國王承認瑞典公民有權根據自己的信仰成立教會組織,尼爾森向新國王卡爾十五(Carl XV, 1826—1872)申訴獲准。1861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瑞典浸信會全國代表大會上尼爾森當選瑞典浸信聯會領袖,隨後他在哥德堡組建當地第一個浸信會,擔任牧師達七年之久。1869年六十歲的尼爾森攜家人定居美國休斯頓,領導當地的浸信會組織。1881年尼爾森逝於家中。他彌留之際說過:“宗教可以使我忘記自己的一切,主是可信賴的,祂不會讓我做出超出自己 能力的事情。與主同在是一種恩典,我唯一的希望是在耶穌基督的救贖中得到安息。”
在歷史學家講述的故事裏,尼爾森備受推崇的是他的勵志、他的成長之路。他本為貧苦船員,信仰催使他走上成為福音傳道之路,成為世人矚目的浸信會領袖。他曾是囚犯、流亡者、移民,這些身份當年在歐洲都是為人鄙夷不屑的,他的傳道經歷卻成為那個時代自由思想者播下的種子,這些種子長成“瑞典浸信會”這棵參天大樹。
李安德(Ando Leander)和李安娜(Anna Leander),瑞典人,受瑞典浸信會派遣先後於1907年和1908年來華,駐山東膠州和高密等地佈道,1910年結婚。李安德夫婦後轉入瑞典神召會,轉赴河北和北京傳道。
這是一張1923年斯德哥爾摩發行的明信片 Örebro Missionsförenings(“厄勒布魯傳道會”)。左上是厄勒布魯傳道會成員,右上是厄勒布魯聖 經學校成員,兩圖居中的是該信會創始人安格蒙牧師。下中文字是瑞典厄勒布魯傳道會當時派往外國傳教士的情況,其中印度十八人,巴西九人,剛果二十七人,中國十二人,俄羅斯三人。
1844年生於瑞典北部奧維肯(Oviken)的約翰·安格蒙(John Ongman),父親是職業軍人,母親是鐵匠的女兒,十七歲那年約翰按當地習俗到兵役處登記入伍,服役地點在安格蒙(Ångmon)鎮,他便把自己名字改為 Ångmon,成名後英文的拼寫變成 Ongman。1864年安格蒙加入浸信會,據說他是在漂泊在波羅的海中的一座冰山上接受洗禮的。1866 年開始安格蒙全身心投入傳道事業,專職四處講道。1868年安格蒙到美國,出任芝加哥第一瑞典浸信堂的牧師,1873年他在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創建首座講瑞典語的浸信會教堂。同年安格蒙為接受正規神學教育就讀當地的浸信會神學院(Baptist Theologic Union Seminary)。1889年躊躇滿志的安格蒙返回祖國,在瑞典中部城市厄勒布魯組建瑞典浸信會分支機構厄勒布魯浸信會(Örebro Baptisförsamling)。也許是身上還沾著父親從戰場帶回來的泥土,據說不論在美國還是瑞典,這位軍人和鐵匠女兒結晶的安格蒙意志堅定,行事果斷,是一位精神飽滿、富有感召力的宗教領袖,在他的領導下厄勒布魯浸信會發展最快,成為瑞典浸信會裏會眾数最多的分支。1892年安格蒙自立門戶,建立厄勒布魯傳道會(Örebromissionen, OM),同時創辦旨在培養瑞典本土浸信會傳教士的厄勒布魯 聖經學校(Örebro Bibelskola Lärare)。1897年安格蒙移居美國,在費城成立厄勒布魯浸信會,擔任牧師。1931年安格蒙逝於離家鄉不遠的耶姆特蘭(Jämtland)。
1921年厄勒布魯傳道會參與戴德生中華內地會的瑞華盟會(Svenska Alliansmissionen i Kina, SwAM )在山西忻州傳道,後獨立實施,建立神池、五寨、寧武傳道站,在中國註冊名稱為“瑞典國浸禮會”。
山西忻州寧武是中華內地會最活躍的傳道區域。1921年厄勒布魯傳道會應中華內地會之邀參 與瑞華盟會在山西忻州傳道工作,後獨立實施,建立神池、五寨、寧武傳道站,在中國註冊 名稱為“瑞典國浸禮會”。該會在母國最著名的事業是“厄勒布魯聖經學校”,亦移至中國,舉辦多家主日學校。
高樂士夫婦,瑞典厄勒布魯傳道會傳教士,1920 年來華,駐山西寧武,作為瑞華浸信會成員參與中華內地會瑞典協同會的佈道工作。
瑞典國浸禮會兩男三女傳教士在神池傳道站的花園裏,四周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 園中花卉茂盛。
《田萬里與神池的同工》(明信片)
田萬里(Ernfrid Erik Emanuel Tidvall),1894年生於瑞典韋斯特費訥布縣北豪仁德 (Norrhörende Västerfärnebo),1920年加入瑞典厄勒布魯傳道會,1922年至1924年先後在瑞典厄勒布魯聖經學校和英國神道學院進修,1926年編入瑞典厄勒布魯中 國傳道團,1929年與妻子伊達(Ida Olivia Tidvall)來華,駐山西神池和寧武一帶佈 道。1949年離華,1968年逝於薩比縣特拉納斯(Tranås, Säby)。
節自姚鵬《自西徂東——中國近代基督新教明信片研究》,香港三聯書店2023年出版,當當網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