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月经“密码”,守护女性健康

文摘   2025-02-12 08:28   浙江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原本规律的“大姨妈”突然变得不按时报到,月经量有时多到吓人,有时又少得可怜,甚至还有经期拖拖拉拉老不干净的情况。别小瞧这些月经异常现象,它可是身体发出的重要健康信号。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月经异常,学会呵护自己的身体。

一、月经异常的常见表现

月经量异常:正常月经量一般在20 - 60ml 。月经量多于80ml,就是月经过多。如果连续好几天都大量出血,还可能伴有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这时候就要警惕是不是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问题。而月经量少于5ml则为月经过少,月经就像“蜻蜓点水”一样,点滴即净,这可能是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薄或者卵巢功能衰退在作祟。

月经周期异常:正常月经周期通常是21 - 35天。周期延长,也就是超过35天才来一次月经,这可能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有关。周期缩短,不足21天就来一次月经,频繁出血容易导致贫血,可能是黄体功能不足、子宫肌瘤等因素造成的。

经期延长:正常的月经阴道流血时间为2 - 8天,平均4 - 6天。要是经期延长,出现阴道流血淋漓不尽的情况,可能是内分泌紊乱、口服紧急避孕药,或者是患上了妇科疾病。

二、月经异常的常见病因

内分泌因素:月经的正常来潮,离不开内分泌系统中的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的精准调控。一旦内分泌系统出了问题,比如得了甲状腺功能减退、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又或是处于青春期、更年期这些特殊阶段,就会影响体内雌、孕激素的平衡,进而导致月经异常。

生活习惯因素: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或是为了追求苗条身材而过度节食减肥,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扰乱内分泌系统,让月经变得不规律。

疾病因素:生殖系统疾病,像子宫、卵巢的病变,以及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体功能异常,都会直接影响月经。比如子宫内膜息肉、卵巢囊肿等,都可能导致月经异常。

药物与环境因素:某些药物,像避孕药、抗生素等,还有环境污染物,以及突然的环境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月经紊乱。比如突然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气候差异大的城市生活,月经可能就会出现异常。

三、月经异常的应对方法

自我调节: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保证7 - 8小时的充足睡眠。饮食上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同时,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和朋友聊天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及时就医检查:一旦出现持续的月经异常,千万不能拖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安排相关妇科检查,比如妇科超声,能清晰看到子宫和卵巢的形态、结构,排查是否有器质性病变。还有生殖激素检查,通过检测激素水平,判断内分泌是否失调。

科学治疗:在明确病因后,要根据医生的诊断,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果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可能会使用激素类药物来调节内分泌;要是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病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月经异常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警示,提醒我们要关注自身健康。了解月经异常的表现、原因和应对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呵护自己。每一次月经都是身体与我们的一次对话,认真倾听并积极回应,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慢性病科学预防
本公众号专注哮喘、慢阻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痛风、偏头痛、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支扩等慢性病的预防,并科普营养学知识、运动知识、减肥知识等,全面打造受众整体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