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小沙哑”影响孩子“大未来”:儿童声音嘶哑

文摘   2025-02-11 17:57   浙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往往对孩子的身体状况格外关注,而声音嘶哑这一问题,近年来愈发频繁地出现在孩子们身上。儿童声音嘶哑不仅影响他们日常的语言表达,对歌唱、交际等方面也造成阻碍。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

一、儿童声音嘶哑的常见病因

用声不当:过度用嗓的“小麻烦”:儿童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在说话、唱歌、读书时,常常难以正确控制发音。他们喜欢大声嘶喊,尽情哭闹,说话频率过高,这使得声带承受了过大的压力。每一次高声喊叫,都像是在过度拉扯声带,长时间如此,声带就会变得过度疲劳,持续处于充血状态。就像一根橡皮筋,总是被过度拉伸,久而久之,弹性就会下降,声带也会在这种过度使用中逐渐出现病变,形成小结,导致声音嘶哑。例如,在幼儿园里,孩子们一起玩耍时,常常兴奋地大声叫嚷,长期下来,部分孩子就容易出现声音沙哑的情况。

上呼吸道病变:疾病引发的“连锁反应”:儿童期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像感冒、急慢性喉炎等。当咽喉部处于长期的急性期,炎症会刺激声带。而儿童在感冒后,往往不会注意保护嗓子,依旧毫无顾忌地疯喊疯玩、大喊大叫,还持续发出高音。这些行为会进一步刺激已经受损的声带,就像在伤口上撒盐,导致声带小结的产生,进而引发声音嘶哑。比如,孩子感冒后,咽喉本就肿痛,却还在大声哭闹,声音就会变得沙哑难听。

咽喉胃食管反流:胃酸“捣乱”的后果:过多的胃酸反流至咽喉部及声带黏膜,会对其造成严重刺激。胃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当它接触到声带黏膜时,会引发声带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这就好比酸性物质侵蚀了娇嫩的声带,使其失去了原本的光滑和平整,影响了声带的正常振动,从而导致声音嘶哑。例如,有些孩子在夜间睡眠时,胃酸反流至咽喉,第二天早上就会出现声音沙哑的症状。

二、儿童声带小结:声音嘶哑的“幕后黑手”

声带小结的本质:儿童声带小结也被称为喊叫小结,它是慢性喉炎的一种更为微小的纤维结节性病变。这种小结就像是声带上长出的“小疙瘩”,别看它个头小,却能对孩子的声音产生很大的影响。声带小结常常由急性喉炎等疾病诱发,尤其是在儿童感冒时,若仍肆无忌惮地大喊大叫、持续用力发高音,就极易导致声带小结的出现。

对声音的影响:一旦声带上出现小结,声带的正常振动就会受到干扰。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当声带有了小结,就如同琴弦上出现了瑕疵,无法正常振动发声,声音就会变得嘶哑、粗糙,失去原本的清脆和明亮。孩子们唱歌时,可能会发现自己很难唱出准确的音调,说话时声音也不够清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歌唱能力。

三、儿童声带小结的治疗方法

声带休息:身体的自我修复:对于早期的声带小结,适当的声带休息至关重要。就像机器运转久了需要停机检修一样,声带在过度使用后也需要休息来恢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小结可能会变小甚至消失。即使是较大的小结,虽然不一定能完全消失,但声音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一般建议声带休息2 - 3周,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小结仍未变小,声音也没有改善,就需要考虑采取其他治疗措施。例如,让孩子减少说话时间,避免大声喊叫,给声带足够的时间自我修复。

发声训练:重塑正确发声习惯:由于儿童声带小结主要是由发音过多或错误的发音引起,所以正确的发声训练是治疗的关键。在专门治疗师的指导下,孩子可以学习正确的发音方法。通过3个月的发声训练,许多患儿的小结可自行消失。发声训练旨在改变孩子不当或错误的发声习惯,教育他们平时说话、读书时不能大声喊叫。同时,让孩子学会倾听自己的声音,感受正确发声时的状态,从而改善音质。此外,在发声训练期间,孩子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包括碳酸饮料等,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比如,治疗师会教孩子如何运用腹部呼吸来发声,而不是单纯依靠嗓子,减轻声带的负担。

药物治疗:缓解症状的辅助手段:

- 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将药物转化为微小的颗粒,让孩子吸入呼吸道,直接作用于喉部和声带。这些药物可以减轻声带的炎症和水肿,缓解声音嘶哑的症状。例如,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吸入,能够有效减轻声带的炎症反应,促进声带的恢复。

- 含服药物:含服一些清音利咽类药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虽然不再提及具体的中药丸剂,但可以从原理上解释,这类药物能在局部发挥作用,减轻喉部的不适,促进喉部黏膜的修复,从而改善声音嘶哑的情况。

四、儿童声带小结的预防措施

纠正发声习惯: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改变过度用嗓、大喊大叫以及说话声音过大等不良发声习惯。比如,告诉孩子在公共场合要轻声说话,不要大声喧哗;和小伙伴玩耍时,也不要一直高声喊叫。让孩子明白保护嗓子的重要性,给嗓子充分的休息时间。

增强免疫力:帮助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像每天进行适量的跑步、跳绳等运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这样就能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几率。因为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是引发声带小结的重要诱因,减少疾病发生,就能降低声带小结的风险。

合理饮食:多给孩子吃蔬菜、水果,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喉部黏膜的健康。适当补充维生素,也能增强喉部组织的抵抗力。同时,要让孩子远离饮料,特别是碳酸饮料,这些饮料可能会刺激喉部黏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尽量减少零食的摄入,还要让孩子远离烟酒刺激,为喉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注意生活细节:长时间说话后,不能让孩子立即吃冷饮、喝凉开水,因为喉部在过度使用后比较敏感,突然的冷刺激会使声带黏膜受到损伤。孩子感冒、发热后,要尽量少讲话,减轻声带的负担,减轻声带水肿。如果出现症状,要及时采用药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此外,要教育孩子尽量不在夜间吃零食,晚饭也不要暴饮暴食,防止胃食管反流,避免胃酸刺激咽喉部黏膜。

儿童声音嘶哑问题不容忽视,通过了解病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家长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保护嗓子,让孩子们拥有清脆悦耳的声音,健康快乐地成长。

慢性病科学预防
本公众号专注哮喘、慢阻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痛风、偏头痛、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支扩等慢性病的预防,并科普营养学知识、运动知识、减肥知识等,全面打造受众整体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