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日志(10): 母亲回家
两天前,家人把母亲从医院接回家里,开始一种新的照看方式。母亲病情似乎时而反复,在很不稳定中有所恢复,晚上比白天难过。在事先安排的房间,需要考虑房中洗漱,配置输氧设备,调节房间气温至20℃以上。老人需特别搀扶,移至床上。第一晚从上床至天明,几乎通宵未眠。至凌晨一点,我开始接替。前一晚,曾在医院照管。由于老人一直坐在床上不能入睡,家人随着一起熬夜。一有动静,需马上引起注意。早晨五点弟弟接替,大约每半小时查看有关情况,如此坚持至天亮。
早上起床匆匆洗漱,马上料理母亲事宜。第一步,需要特别小心扶着母亲帮她擦洗。老人十分脆弱,稍微抱重一点 洗脸擦身,就会即时反应。第二步,准备少量特制食品如稀粥之类,安排服用有关药品。吸释药品特难处理,老人难以获得合适有效技巧。第三步,清理便桶杂物。晚上老人大约在房间简易便桶3-4次,废纸物品若干。
就当时情况看,家里姊妹仍然抱有希望母亲能够静养恢复度过寒冬,并且考虑和准备回姐姐家里一起欢度春节。与此同时,全家不得不考虑和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想着要有两手或多手准备。
2020年元月8日(周三)
旅途日志(11): 厚重本源
据说人是从中年某一刹那,忽然意识到“弹指一挥间”。自去年底离开白雪皑皑的西半球之北,一晃又在东半球的西南角停留半月有余。此行奔故土而来,切身感受“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揪心......
曾读朱德元帅对母亲的回忆,也听说企业巨子任正非先生为母亲的惭悔,还知悉史上“文景之治”汉文帝为母亲尝药以及“卧冰求鲤”等故事。在古代,有为父母守孝三年而中止官涯不出家门的制度和政策。现代社会对于大量忙于生计的普通人群,古训已成过去,往往仅有父母去世一纸祭文寄托哀思。对于长时间陪护料理,无疑是人间情的最大考验。旁人看到母亲总有家人守候,其他病友和邻里曾表现出相当羡慕和赞许。也许这就是历经沧桑的艰难选择,尤其是千家万户生生相惜、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世代本源。
很多情况下,“忠孝难以两全”。似乎不是个人所能左右,它被历史环境和条件深深制约着……此时此刻,兄弟姊妹相互理解与扶持显得格外厚重。
2020年元月9日(周四)
旅途日志(12): 陪护母亲
大西南这座中等城市,最近冬季气温5℃左右。室内没有暖气,靠电热取暖。海外归来陪护母亲半月有余,逐步开启另类生活方式。
日夜守候母亲身边,每晚多次起床查看问询。清晨5点左右,了解母亲情况。接着匆匆洗漱。大约6点,开始料理母亲事宜。“要上洗手间吗?”如果是的,需要小心翼翼地移步,轻轻地抱腰,移开床位……清洁,擦洗,擦地……
帮助母亲洗漱,水不能太热太凉。洗脸,擦背,前半身,擦脚,上药。母亲的脚后跟不知何时何故擦掉一块皮,每天三次碘酒清洗红花油喷洒。据说屁股也坐出了疮,妹妹隔天清洗……伺候早餐。少量稀饭,面条,鸡蛋等。一点点,需专门配置。母亲在床上进食,时而需要喂送。饭后,甘草酸(养胃)每日3次,异烟肼片(咽喉)每日1次,粉雾剂(养肺)每日1次。还有其它药物若干,如强力枇杷(养肺镇咳)等。
清洗喂食用药后,母亲躺在床上,时而“哎呦”……上午,陪母亲在床边坐着;下午,扶母亲起来,陪在电热桌边坐坐。晚上,与家里姊妹一起伺候陪伴。夜晚8~9点左右,母亲上床休息。之后一小时左右,做点简单日记思考,看书处理邮件。母亲与姊妹很不理解,“还要看书?”“工作”?!
母亲出院后在弟弟家大约一周左右。就在这个周末,姊妹与母亲一起回到了姐姐家里,回到了父母在这里终年劳作,养育我们的地方。
2020年元月22日(农历2019年腊月28日)
春节前夕:从大西南故乡看茫茫人间与世界
一年一度,华夏最传统节日即将到来。离开大西南故土前往京城求学后,数十年来难得机会回到故乡停留数周。怀念母亲,赐给我生命,得以在这片土地数十载。而今再度步行故土,再吻故乡山水,见到众多亲友和父老乡亲。
故乡变了,故乡在变。与朋友聚聚,去农家田园,感受故乡变化,更有亲情友情。步行在乡镇路上,行人有序,等候红灯绿灯。匆匆行走中,常有人停住脚步,热心给路人指示和回答问询。
有朋友问道,“您知道为何要抓华为老板的女儿?”“您们在海外吃转基因食品吗?”有位朋友告诉我,她知道一位熟人送小孩去国外上学,一年花去50多万。后来读不下去,只好回来再读。我说:“不会也不该这样吧!”还有朋友问及,国外比这里好吗?似乎有点难以做答。世界越来越小,离你离我也越来越近。“走出去看看吧!” 唯有自身感受,才是真实答案。
祝福故乡,祝福亲朋好友!期待与故土同行,与世界为伍,或许这就叫做国际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