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泪别叶嘉莹:诗词的女儿,不朽的莲心

文化   2024-11-26 12:42   北京  

叶嘉莹先生(1924-2024)
吕家佐 摄影

文章转载自“南开大学”

“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2024年11月24日15时23分

南开大学讲席教授

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

南开师生心中的那盏明灯

叶嘉莹先生与世长辞

将她那温婉而坚定的人生诗篇

永远地留给了我们



斯人已去,长歌当哭

在叶先生精神庇佑下的南开园

也流下冬雨的泪行

24日晚

叶嘉莹先生讣告发布后的第一时间

在先生生前常年治学的

迦陵学舍门口

已有师生自发前来

用鲜花与诗词送别



染着橘光的菊花花束

墨迹未干的荷花画作

亲笔书写的诗词卡片

用一笔一划描摹着告别与思念

……

迦陵学舍门前,静谧如初

“我们愿先生,一路走好。



25日清晨

天津入冬以来第一场寒雨悄然洒落

似乎也在哀恸这位大师的离去

位于南开八里台校区逸夫图书馆的灵堂

肃穆庄严

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

“沉痛悼念叶嘉莹先生”



幅下方的遗像中

叶嘉莹先生面带笑容凝望远方

遗像两侧摆放着各界敬送的花圈和挽联



广大师生、校友、社会各界代表

冒雨赶来

送别诗词的女儿


“你发掘诗歌的秘密

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

转蓬万里,情牵华夏

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

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

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叶嘉莹先生的一生

是为诗词的一生

她以烛火之力

传播诗词之美



2020年10月24日,由陈传兴执导的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上映期间,活字文化特别邀请百余位学者、作家朋友,汇聚在当代MOMA百老汇影城,共同观赏影片《掬水月在手》并进行短暂的映后交流。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特别分享映后交流会中几位来宾对叶嘉莹老师诗词人生的思考与体悟。


主持人:大家好,《掬水月在手》上映以来一直有非常好的口碑,大家都很感叹,有好些年没有看到这么有文化含量的一部纪录片,而且导演这么有勇气把它上映到院线,在大众里边去寻找知音。今天其实非常难得,我们也请到了一些特别的嘉宾,希望在此有一个机会跟大家做一点文化上的交流和分享,把影片所秉持的文化精神做一种微薄的传递。


我们请到的嘉宾有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张鸣教授,冯至先生的女儿冯姚平女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张翔老师,以及著名的青年作家贾行家先生,来分享一下看这个片子的感受。张鸣老师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大家,他在宋诗领域以及宋元古典文学的研究方面的成就非常高。


我们先有请张鸣老师来分享,张鸣老师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大家,他在宋诗领域以及宋元古典文学的研究方面的成就非常高。


张鸣:很不敢当的,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研究古代文学、对诗词有兴趣的一位教书匠而已。至于说成就不敢当。不过今天要特别感谢活字文化,请我来看这部非常精彩的电影。


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鸣教授


这部片子我记得它里面有两句非常重要的话,说“叶嘉莹先生活得很美”,还有一句说“叶先生她是一位君子”。联系起来,就是这部电影是给“一位活得很美的君子的颂歌”,这就是我对这部片子的一个总印象。


说到叶嘉莹先生,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做古代文学的,在我们这个领域里面,叶先生的声望是非常之高的。她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讲解、研究,她的普及性的赏析,都有非常高的成就。也可以说她这美的一生,是古典诗词之美所塑造的。


我有非常切身的一个体会,因为我跟叶先生的接触,是在她第一次回国在北大讲课的时候,片子里面有介绍,大概在79年。她在我们班的文学史的课堂上讲了一次课,还在北大做了一个大型的讲座。在这次课上,因为我们那堂课是唐代文学史的课堂,所以叶先生的这一堂课上就重点讲了《秋兴八首》。


当时我们同学在下面的一个感受就是,非常兴奋,也非常震动。我们那个时候的积累也不是很多,有些地方可能不太跟得上。但是对叶先生的讲课风格,她对《秋兴八首》诗歌内涵的揭示,和对艺术技巧的一些分析,我们都非常佩服,非常印象深刻。而且她博闻强记,随口就能吟出来诗句。


1979年,叶嘉莹首次回国讲学在北京大学与陈贻秋、费正刚、袁行霈三位教授合影

我现在都还记得她吟了杜甫的两句诗:“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我其实那时候并没有读过杜甫这篇诗歌,但是这两句她吟出来,我到现在都还记得,而且她在台上的样子,现在都还在我眼前。她有着非常强的传达诗词之美的能力,她都不需要讲,只是吟出来,你就能够体会到诗的妙处,真的是很了不起。


后来她去了南开,没有留在北大,不过我们一直都在关注她的文章、她发表的那些著作。其中有一篇,对我们的影响也非常大,我想古代文学界的很多学者对这篇文章一定也有印象,就是那篇《拆碎七宝楼台——谈梦窗词之现代观》,讲吴文英词的现代性。


叶嘉莹先生1979年初抵天津与南开大学诸教师合影

这篇文章的意义,首先,它是用一个非常新的眼光去读中国古典诗词当中最难的一家,也就是吴文英。我也很难懂。我们那时候接触到的文学史讲授,吴文英一定是被作为一个反面的案例,当时各种意见都是批评他的为多。而叶先生的这篇文章,用一种现代理论的眼光,揭示了吴文英词的艺术之美。她讲吴文英词的特色,一是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安排,一个是想象和现实的意象的这种杂糅,这就构成了一种非常现代性的审美境界。


我记得她还举了一个例子。她说吴文英有一首词叫《高阳台》,里面有句:“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就是飞花落到西湖底下以后,把波澜搅起来,鱼就发愁了。本来这首词,不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或者说很少有人去讲解这首词。叶嘉莹先生特别详细地解释了这首词当中的感性之美,“愁鱼”这个意象对传统进行了一种突破和创造。


所以叶先生这篇文章就沟通了古典之美和现代之美之间的关系。电影里面,痖弦说到叶先生让他们现代诗人和古典诗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了”,这个给我印象非常深,我马上想到这篇文章了,就是讲叶先生怎么样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读中国古典诗歌里面最难的那类作品。


今天我们对美的这种追求和向往,以及古典诗歌里那种美的创造,我们怎么给它连接起来?叶嘉莹先生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一个示范,所以那篇文章在国内文学界的影响比较深远。如果没有读过的话,推荐大家去读读看,会对叶先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修养,以及她宽阔的视野,有一个更具体的认知。


影片《掬水月在手》中的诗人痖弦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鸣老师以一个亲历叶先生讲课的学生、一位古典文学研究学者的角度,给我们分享了他的感想,也加深了我们对叶嘉莹先生的认识。


大家看了电影后也都知道,叶嘉莹先生的老师是顾随。顾随先生有一个至交好友,就是诗人冯至先生。大家可能会很奇怪,一个古典诗词修养那么高的人,怎么会和一个新诗诗人有那么深厚的交情?其实顾随先生本身是外文系毕业的,他在西方文学方面的造诣也很深,冯至先生其实在古典文学方面的造诣也相当深,所以我觉得他们成为朋友,一定是有非常多的共鸣。


1943年,叶嘉莹(二排右一)与同学在顾随先生家中留影


我们今天其实也请到了冯至先生的女儿冯姚平女士。其实叶嘉莹先生后来回国的一些经历,也多亏冯姚平女士的见证,那就请您来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回忆。


冯姚平:看了《掬水月在手》,我也回忆起来,我父亲的老朋友、叶先生的老师顾随先生,我的顾伯伯。


冯至先生的女儿冯姚平女士


他是我父亲的老朋友,其实他应当说是我父亲的学长,1920年他从北大毕业的时候,我父亲还没有入北大。后来他们在1922年结识,那时候顾先生在山东教书,是他们共同的朋友介绍他们认识。其实那时候我父亲还是个小青年儿,他17岁刚入北大,写新诗。他们俩一见如故,后来关系非常好,经常通信。那时候的年轻人就是这样,有时候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爱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都告诉对方。他们这种热情的通信,保持了六七年之久。特别是在1924年的夏天,顾先生从济南转到青岛去教书,就叫我父亲跟他一起去度假,他们一起游玩了40天,两人在济南大明湖上泛舟,到了青岛,两个人都没有见过大海,青岛的大海、山、建筑……对他们而言都非常的新奇。天气好他们就下海游泳,雨天就在屋里看书、聊天、写作,顾伯伯那时候更多是写词,我父亲是写新诗,还学着写话剧,两人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


后来我再见顾伯伯,是在抗战胜利以后,我们从云南昆明回来(北京)。那时候我们住在沙滩(北街)的中老胡同宿舍,顾伯伯经常上我们家来,跟我母亲父亲他们三个人畅谈,谈了一下午不够,留着吃饭,吃完饭还接着谈,照顾伯伯的诗词里说,是一直谈到了二更以后才回去。回去没几天,他的诗就来了。顾伯伯就像迦陵先生说的那样子,一切生活到了他那里,全是诗句,要不就是词。


1959年顾随在天津河北大学宿舍书房


等到再次“见到顾伯伯”,则是在我父亲去世以后,我整理父亲的遗作,要捐给现代文学馆的时候。那时我发现了好多的顾伯伯的东西,我把它整理出来了。


有诗词的手记,例如其中有一篇《溪边观水涨七律一首》,民国36年(1947年)9月24日写成。这是顾先生写的,这首就是我刚才说的,有关他们三个人谈天谈到半夜的经历。那次顾先生回去以后,过了好几天,他总还是记在心上,所以就写出了这首诗,写他们谈的情况,他怎么回家,那时候他有关节炎,又有气喘;还写了他回家以后,家人觉得你怎么气色这么好……写得非常的漂亮。


后来,我母亲收到了《顾随临同州圣教序碑》这本书,我发现书的后面用毛笔写了一行字:“1990年7月31日,顾之惠顾之京(顾先生的两个女儿)持此相赠。”这句话底下,母亲写了一句:“得之如睹故人。”签了姚可昆,还带了个印。


顾随批改叶嘉莹习作


另外第二部分资料是顾伯伯的早期诗作,作品8种,都是线装的,非常精美。其中1927年出版的《无病词》是他的第一本诗集,是顾先生后来到天津工作,整理出来的早期诗词。他把这本借给了我父亲,我父亲那时在北大,就交给北大红楼地下室的印刷所排印。那时候其实他也还是很年轻的,1927年他刚毕业,但以他当时的审美水平,设计装帧,用纸,书页上下两端的留白,做出来都很好。顾伯伯还一定要我父亲题写书名,其实他自己的书法是非常棒的。我父亲也就不客气地写了。这是顾先生地第一本诗集,后来的几本都是照着这一本的装帧来印制的。


除了顾先生自己的著作以外,我看到还有一套《李义山诗词集》,四本,线装的,扉页上就有顾伯伯的题词。就我所知,我父亲当时带出国的中文书中就有这一套,李义山也是他们共同喜欢的,所以他一直带在身上。


另外还有非常宝贵的一部分,有关叶嘉莹先生的信件。那时候叶嘉莹先生想要回国工作,给我父亲写信,我父亲就联系社科院的领导来推荐,希望到社科院文学所。可是那时候正好社科院没有地方,然后父亲又联系北大,等等,这些信件,还有李霁野先生的信件,我觉得这些资料都非常宝贵,所以在捐赠资料里头专门列了一项,捐给现代文学馆了。我觉得这些是很珍贵的资料,特别是顾伯伯的字迹,看着就非常亲切,就好像他又站在我的眼前似的。


顾随手书信件


当时我父亲没有办成叶嘉莹先生回国这件事,也是很难过,心里是个坎。看了今天这部电影,我觉得叶嘉莹先生既满足了他老师的愿望,也满足了我父亲的愿望。因为她不但继承了老师的学问,而且像她老师希望的一样,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了中国的古典诗词。所以我相信他们两位老人家如果在天有灵,一定是非常高兴的。


我还想多说一件事。我小时候,抗战胜利以后,在沙滩(北街)的宿舍,有一天,大院的门房传达室叫我的名字,我跑过去一看,给我一封信,原来是顾伯伯寄来的,是他专门写给我的,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希望把我介绍给他的小女儿,她的小女儿顾之京跟我差不多大,好像比我小一岁。这是我平生收到的第一封信。那时候我才11岁,顿时就觉得自己长大了,顾伯伯把我当个大人了。


主持人:好的,非常谢谢冯姚平女士的珍贵分享。我们知道很多年轻人也都深受叶嘉莹先生的影响,那么现在就请两位更年轻一点的学者和作家来跟我们分享一下,首先有请张翔老师。


张翔:非常感谢今天有机会来这里来表达一个粉丝的个人感受,因为我本人不是研究古典文学的,我是1992年进的大学,当时很荣幸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读到了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以前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其实不知道这种文化里面究竟蕴含了什么东西,但是读了这本书以后,才知道古诗词能够用这种方式讲出来、能够这么去理解,我觉得非常的新鲜,也非常受感动,感觉打开了文学的视野,我也因此去读她讲王国维的书,看《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还把当时图书馆能找到叶先生的所有书都找出来看,当时就感触很深,到今天对我自己的研究也仍然有影响。


首都师范大学张翔教授


我觉得影片导演拍得很好,而且在电影里面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导演拍叶嘉莹先生的生命历程和她的研究进程时,也受到了叶先生生命态度的影响。我自己读叶先生的研究,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是有一点非常受启发,仍然印象深刻,就是她在分析诗词特点的时候很重视感发,她是结合自己的生命历程去切入不同的词人和他们的作品。这种解读方式我觉得非常重要,用孔夫子的话来说,它就是一种“读书为己”的研究方式。有时候我们埋头于论文发表,往往会产生对人生意义的困惑:我做这个研究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觉得从叶先生身上,可以看到真正做学问的态度和方式,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需要把自己个人的感触、人生中的困惑,与时代的困惑相结合。虽然看上去你研究的是一个离当下很远的东西,但事实上,比如说我自己就特别喜欢杜诗和辛词,我觉得叶先生的讲解就把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讲得非常好,正是因为她把自己创作过程中、生命中的困惑拿来与诗人、词人不断“对话”,才逐渐产生多层次的感受,才能够把这种在今天几乎已经遗失了的视野重新建构出来,并让人从中获得力量。


《掬水月在手》中的叶嘉莹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翔老师的分享。那么我们下面有请贾行家从另外一种视角来给我们做一些分享。


贾行家:各位好,在下贾行家,您看我这倒霉名字,我也不能像刚才三位老师那样说得这么专业,我就从我们今天所有到场观众的视角,聊一聊观影的心得。说实话我来的时候,其实我有点忐忑,就是我不知道,介绍一位诗人,又是一位诗词研究大家的生平,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言。我们知道,哪怕你去讲一位小说家,他有故事,有他的一个形象,有他的一个写作基地,我们都好讲一些。但是诗歌这种东西,我们好像能够感觉到一种诗意或者说诗心,但总是欲辨已忘言,你一说出来,或是一用影像去呈现,你好像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呈现了。


作家贾行家


所以今天,既是意料之中,又是我所想不到的一种观影体验,就是我真的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感受到了陈先生想让我们看到的那份诗心,让我们看到了叶先生的人格。这种体验究竟是什么,真是很难去说,比方说我们今天来的朋友都非常熟悉叶先生,当然也知道顾随先生,顾随先生也说过,如果你选杜甫的一首绝句的话,你要是去选《江南逢李龟年》,那你选得不内行,你应该去选“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什么?是因为它那里面有一种诗意在,就是你写“窗”、写“门”,实际上是写“人”,但是诗中都没有人出现。我们看影片中那么多的空镜头,真正抓住我们的是那些空镜头留下的时间痕迹,那里面好像充满了叶先生的生命,充满了时间给我们的体验,这样的一种体验能够在影像中呈现出来,真的是让我非常感动,直到现在我好像还是沉浸在那些空镜头里面。


第二个体验是,我刚才看完的时候,突然想,像我这样的一个不太懂诗词的人,可能我们能看,但是不一定会写。那么我们从这些诗里面,从电影里叶先生的生命经验里面,我们会应该带走一些什么呢?


就像刚才张鸣老师说的,包括片中那位刘秉松老师说的一样,叶先生是一个君子。我今天特别有幸拿到了《掬水月在手》这本书,特别推荐给大家。正好我看了两篇,一篇是白先勇先生写的,我们知道白先勇先生对美,尤其对服饰特别的内行,所以他就分享了他在台湾的课堂上第一次看叶先生穿旗袍的时候,那种美和华丽给他那种感受;然后他后面那篇就是台湾著名诗人痖弦先生,看他这篇文章的标题,我们就知道他的意思了,他叫“穿裙子的士”,我们说“士不可以不弘毅”,其实也是指君子,我想这个说法可能是来自马雅科夫斯基那个“穿裤子的云”。



影片《掬水月在手》中的作家白先勇


其实叶先生给我的一个感受是,她是从“天下”走来的一个人。我们知道“国家”和“天下”有一点区别,“天下”是一个文化概念,叶先生是为我们中国文化留下了血脉的人,所以说她是“天下”的人。其实我们今天所有的人都有一个起码的常识,像我自己不觉得自己是一个读书人,但我起码算个读书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是,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这样“士”和“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都去做这样一个“天下”的人。这就是我和大家在这里共同度过这两个小时,这崇高的两个小时之后的一点心得,谢谢各位。


叶嘉莹先生在迦陵学舍


相关推荐


叶嘉莹 选编

“给孩子系列

活字文化 策划

中信出版社

2015年

《给孩子的古诗词》共收录作品218首,不同风格的177首中国古代经典诗作、41首经典词作,以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带给孩子感动和召唤,提升孩子的心灵品质,培养他们成长为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给孩子一部好作品”,实现编者长久以来的夙愿。

《给孩子的古诗词》


叶嘉莹 编著

“给孩子系列

活字文化 策划

中信出版社

2016年

《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是“给孩子系列”第三部《给孩子的古诗词》的进阶版。书中根据诗词内容精心选配52幅中国古典绘画作品,并附有二维码,扫描即可聆听叶嘉莹先生逐首吟诵及讲解全书所有古诗词。
《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


行人文化 活字文化 编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年

《掬水月在手》以同名传记电影大量采访素材为基础,将百万字录音稿系统整编,辅以百余张高清剧照、手稿信札,补充了因影片时长所限无法展现的更多内容,立体展现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对应叶先生在不同时期执教过的四所大学——台湾大学、哈佛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南开大学,各部分由“自述”与“众说”(朋友、学生、同事、邻居、医生等)两大板块组成。多元不同的视角,全方位呈现叶先生在人格、学养、精神世界高度统一的大师风采。
《掬水月在手》


叶嘉莹 著

“中华文化新读”系列

活字文化 策划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年

小词,本是宴乐助兴之作,却因士大夫在创作时无意或有意地带入家国之思,使其精神内涵呈现丰富层次,形成幽微深曲的美感特质。从两宋之苏东坡、辛稼轩,至清之张惠言、陈曾寿,再到民国之吕碧城、沈祖棻,叶嘉莹在本书中透过一首首经典词作,将传统读书人于小词中折射出的隐忍持守、家国抱负 尽数展现,极佳诠释了“兴于微言”的词之特质,以及潜藏其中的士人修养。

《兴于微言》


以乐语教国子
叶嘉莹古诗词吟诵课(音频)


吟诵声中寻古意,诗歌魂里探文心。年过九旬的古典诗词薪火传人叶嘉莹先生为大家教授古典诗歌的吟诵,解析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脉络。


播放平台:豆瓣时间、三联“中读”app



兴于微言
叶嘉莹的词学课堂(音频)


小词大雅,百年词心解中华词作。叶嘉莹先生尘封多年的珍贵讲稿,洞见小词之中的隐忍持守、家国抱负。


播放平台:豆瓣时间、三联“中读”app



活字文化
活字文化由资深出版人团队创办,是一家以优质图书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创意机构。我们的出版物包括“给孩子”系列、“小活字”图话书等,并开设“戴锦华大师电影课”“钱理群讲鲁迅”“杨立华讲庄子哲学”等视频课程。愿与你一起,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