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珺|“大魔术师”乾隆打造的园林“理想国”,处处心机戏法

文化   2024-11-24 10:02   北京  
乾隆皇帝的审美一直以来备受争议。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人以“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为例,吐槽他没有祖父和父亲高雅,也有人批判他在书画文物上盖私章、乱题字,品位“又土又颠”。然而,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深入研究乾隆帝留下的遗产,我们不难发现,其审美趣味并非那么不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贾珺教授最近出版了新书《颐和园》,讲到乾隆帝为实现心中的园林理想,不惜举全国之人、财、物力,打造最令他满意的大型园林作品——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这座建设周期长达15年之久,酝酿和积累了更久的作品,其实蕴含了十分高级的美学表达。
如今,万寿山依旧巍峨,昆明湖依旧清澈,在华丽的楼台和茂盛的花木掩映之下,颐和园迎接各地的游客来此欣赏观光。但我们真能看懂乾隆帝的造园思想和实践吗?完全可能看不懂。
11月16日,贾珺教授做客颐和讲堂。在对颐和园中精妙奇巧的楼阁建筑进行赏析的过程中,他反复提到了“尺度”这个词。乾隆帝在后半生的四十多年中始终把清漪园视作自己最成功的园林杰作。在具体营造中,他是如何把握尺度的?又是怎么处理楼阁建筑和自然山水的关系的?

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贾珺教授讲座中对颐和园妙筑和造园之道的细致梳理与精彩点评。当我们跟随贾珺教授的讲解,识破“大魔术师”乾隆帝、杰出工匠家族样式雷留给后人的建筑戏法之后,便能收获到一份洞察后的欣喜。如贾珺教授所言:“所有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颐和园里楼阁样式有多丰富,变化多么多端,不夸张地说,这是我们现存的最好的古代楼阁建筑博物馆。这里的建筑分远近高低,高矮胖瘦,造型有的复杂,有的比较单纯,但都和周边的山水、植物最大化地融为一体。”

下文为对贾珺11月16日讲座“颐和园中精妙奇巧的楼阁建筑”的口述整理。贾珺新作《颐和园》由活字文化策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24年8月上市。

对于从事建筑专业研究和设计的人来说,建筑设计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把握好尺度。


我们经常会说做人最难是要把握分寸,而在建筑设计领域“分寸”指的就是“尺度”。比如建筑在哪种情况下应该大,在哪种情况下应该小,设计者是需要经过严格训练,进行仔细推敲的,其实很难做到。


我们在今天总觉得城市里的现代建筑不好看,或者觉得别扭,往往并不是它的造型丑,而是它体量不对劲,和周边不协调。


那么颐和园的楼阁是非常好的榜样。它的体量是该大就大,该小就小,造园者会根据楼阁的位置进行设计。有时设计得相对挺拔、显露,像佛香阁;有时是半藏半掩,甚至是隐藏在一个比较幽暗的角落里。这些都是根据建筑周边的环境,来决定它的尺度、它的位置和它的造型。



高耸有理佛香阁

佛香阁与湖上倒影(楼庆西/摄)

任何时候我们提到颐和园,脑海里面马上浮现的建筑形象十有八九是佛香阁,佛香阁是整个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位居于万寿山前山南坡中央的位置。这是一座佛教建筑,里面供奉了一尊观音菩萨像。

佛香阁内的观音像
在清漪园时代,乾隆皇帝最初在佛香阁的位置并没有想建一座楼阁。他原想模仿杭州开化寺六和塔,建一座高大的九层宝塔,但是因为地基不够牢固,建到第八层的时候工地上突然发生重大事故,塔身坍塌。乾隆帝担心这次工程事故是上天对他大兴土木的警告,写了一首《志过》诗检讨自己的行为:“延寿仿六和,将成自颓堕。梵寺肖报恩,复不戒于火。......罢塔永弗为,遂非益增过。”声称以后不再建塔。同时也有人发现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所著《春明梦余录》记载“京师西北隅不宜建塔”,原因是会影响风水。
清漪园工地上剩下的烂摊子还得收拾。乾隆帝下旨将剩余的塔身全部拆除,改在原址重新建一座大型楼阁,这就是后来的佛香阁。
位于万寿山前山中央的佛香阁
此外,还有个重要的推测是,乾隆帝之所以放弃建塔改建楼阁,可能还是更多地考虑了景观的因素。万寿山东西方向很宽阔,山势平缓,甚至没有明显的顶峰。一般风景区中都喜欢选择陡峭的峰顶来建塔,以进一步增加尖削冲天的气势,但万寿山这样平缓的山坡就不太适合以塔为标志建筑。同时,旁边的玉泉山上已有了一座宝塔,这里再建一座塔无疑也显得重复,犯了造景的大忌。当时塔的效果已经能看得很清楚了。乾隆帝或许发觉当初的考虑欠周到,在此复制一座六和塔很可能成为败笔,因此施工中发生坍塌事故正好给了他一个另起炉灶的机会。

《南巡盛典》中的杭州六和塔形象

佛香阁原建筑在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现存者为光绪时期重建,但完全保持了乾隆时期的原样。当时样式房的最高主管家族样式雷画的佛香阁设计图现在保留在国家图书馆的善本部,很精致,他还用黄签写了一些关键的建筑构件的名称和尺寸,贴在图纸上面。

颐和园排云殿佛香阁地盘图 样式雷绘

佛香阁的楼阁采用八角形平面,从外面看有四层屋檐,实际里面分为三层。屋顶采用攒尖式样,就是和宝塔、亭子一样,在最高处做一个宝顶,各个檐角都有一条屋脊与宝顶相连,昂然矗立于半空之中。

佛香阁近景

仰看佛香阁

台基大概有20多米高,夯土实心。从台基到最上面的宝顶一共高36.44米,在中国现存所有的古代木构建筑中仅次于山西应县佛宫寺的释迦塔和河北承德普宁寺的大乘阁,在清代皇家园林所有楼阁中则排名第一,地位非常高。

光绪时期颐和园排云殿与佛香阁鸟瞰图


主次变奏八角视窗

颐和园内每一座建筑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是按统一模式去布置的。我们在山中央的位置看到佛香阁,在前山山脚下能看到三重檐的“山色湖光共一楼”。它是一座八角形的楼阁,从名字上看更强调离湖、离山很近,往南看是湖,往北看是万寿山。

“山色湖光共一楼”

往往颐和园里面比较重要的楼阁,都倾向于采用八角形的平面,也就是说它不光是提供单个方向的观看,而是能够兼顾8个不同的方向,甚至是360度环绕的这样一个观景效果。所以,佛香阁是八角形的,这座山色湖光共一楼也是八角形的。除此之外,园中另一座八角形的楼阁最近也已经整修完成,重新对外开放了,它就是“画中游”。

颐和园画中游建筑群立面图
“画中游”位于万寿山的西部转折处,位置高出湖面30多米,视野很开阔。景点主体建筑是一座八角形的楼阁,北侧建有澄辉阁、爱山楼、借秋楼三座小楼和两座八角形的重檐小亭,彼此用一种爬山游廊串联一体,布局高下参差。

画中游主楼侧影(楼庆西/摄)

那座八角形主楼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平面不是等边八角形,东南西北四个边是宽边,另外四个斜边是窄边,也就是说它会强调这八个方向中,四个是主方向,四个是次要的方向。二是,八角形主楼不设台基,柱子直接立在凹凸不平的山石上,登上二楼,四方八面都以柱子和横楣构成完整的画框,依次看去,便形成八幅远近宽窄各不相同的、巧妙设计后的立体画面。

画中游主楼立柱

清澈的湖面、隐隐的青山、挺秀的宝塔、崎岖的山石、长长的石桥,无一不是绝佳的构图,而且这画既不是长卷,也不是单幅画,而是八幅环绕布置的画面,是非常精彩的设计思路的体现。

从画中游近观山石小亭

画中游南望昆明湖岛屿

大家以后有机会再去“画中游”的话,先努力扮演一下画中人,才能够体验到在画中游这样的一个趣味。

重檐小亭与爬山游廊


大小组合华丽戏楼

德和园大戏楼

在靠近颐和园东宫门的地方有一片宫廷区,作为帝王长期或临时办公、居住的场所。宫廷区里最恢宏的建筑是德和园大戏楼,它的规模完全可以与紫禁城畅音阁、圆明园同乐园和避暑山庄清音阁这三大戏楼并驾齐驱而毫不逊色。

德和园总平面图

德和园总剖面图
位于核心位置的德和园大戏楼共有三层,总高度达22米,上、中、下各层分别叫“福台”“寿台”“禄台”,名称很吉祥。

德和园不仅三台的名称追求吉祥,窗格处也以蝙蝠和寿字造型表达祈福之意
我们可以脑补下当年皇家演戏时候的场景。宫廷里最喜欢看的戏不是爱情戏,也不是文绉绉的戏,而是大场面的神话剧,如《西游记》《封神榜》等,甚至还可以一连唱很多天,德和园楼板中央设有天井,当演出神话大戏的时候,演员扮的天兵天将可以从天而降,还可以通过机关布景喷水、喷火、洒雪花、制造特殊音响效果,体现逼真的特技,非常热闹。戏楼背面设有两层的扮戏楼,演员在此化妆、准备、退场。

德和园大戏楼楼板天井

在晚清复建时,清廷御用名匠样式雷曾用硬纸板、秫秸秆等材料制作了德和园大戏楼的建筑模型,外表涂上颜色,内部还将隔断表示出来,效果极为逼真。因为这种模型需要用烙铁烫一下定型,因此称作“烫样”。烫样同样严格遵循比例,如实反映了当时大戏楼的场景。

德和园大戏楼烫样

在万寿山南坡的西侧,还有一个小戏楼叫听鹂馆。这座两层小戏楼的尺度更小,光绪时期重建后把戏台设在南面,北面建了五间正房作为看戏殿,正好对着戏台。慈禧太后经常在这里看看更文雅、更安静的小戏,有时候还即兴作画,很是悠闲自在。从听鹂馆的剖面图能看出这是一个很灵巧的建筑组合。

听鹂馆庭院


错落抱团后山小轩
颐和园的后山也有许多楼阁,沦为废墟后就没有修复,很多地方都是遗址了。研究资料显示,后山的大部分楼阁体量比较小,这跟后山相对狭窄、幽静,整个小尺度的空间气氛相吻合。颐和园内的山坡上,或者山腰处,或者靠近山顶的位置,都会穿插一些小楼,设计师会做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有节制。其中比较奇特的是西桃花沟东侧有一个小山头,能够环眺四面,位置很好,当年曾经在山头最高处建有一座构虚轩,在旁边的山脊和山坳各建一座亭子和一座小书屋,使得山头、山脊、山坳的不同部位得到强调,吸引人的目光,同时三座建筑组合成一个小整体,表现出高低起伏的动感。

构虚轩复原图


低调半藏瞩新楼

万寿山东面还有一处小楼阁也经常被大家忽略,就是藏在“谐趣园”里的唯一一座小楼建筑——瞩新楼。我们在园子里看它是一个简单的两层小楼,不起眼,而且为了避免对远景产生压迫感,瞩新楼有节制地,很谦虚地躲在西北角的地方,不太醒目,但因为这座楼的背后恰好是一个垂直的山崖,所以游客从正面看是一栋两层楼,园外它就变成了一个单层建筑了,也就是说,人到二楼之后,不用再下楼梯,西边一推门就出来了。它从外看是单层,从园里看是两层,这也很有意思,好像故意这样设计,来表现一些巧妙的反差。当你识破这个秘密之后,就好像是看穿了魔术师的把戏一样,会有种洞察之后的欣喜,很好玩。

瞩新楼从正面看为二层建筑

瞩新楼从西侧看,背面为单层

所以有时我会感慨,就是大家往往会有一个错误的印象,认为中国古建筑的变化不多,像民居、宫殿、寺庙的造型都是差不多的。但实际上并不代表古建筑只能做成那样。特别是在园林当中,它变化的可能性是无穷的,只不过很多丰富、特异的造型,我们在今天见不到了,就好像大自然有许多物种灭绝了,导致我们以为就存在那么几种,其实真不是。古人设计的建筑造型远比我们想象得丰富,古人的巧妙心思也是很令人钦佩的。



相关推荐

颐和园

🛒 点击图片,将《颐和园》加入购物车

贾珺/著

活字文化/策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24年8月


《颐和园》在今年重新出版,我觉得还是比较有意思的。这本书用讲故事的方式,和读者们共同体会颐和园的历史和景观的关键所在。《颐和园》不像一般的、偏说明文的写法,更像是一个记叙文的写法。新版《颐和园》中还收集到大量的、目前能够看到的珍贵的照片和样式图纸,包括一些古代的宫廷绘画,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机会翻阅这本书。

——贾珺
《颐和园》作者贾珺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解读,以通俗而感性的笔触,深入挖掘了颐和园背后的历史、造园手法和人物逸事。
全书共分八章。前五章勾勒颐和园前身——清漪园的历史脉络,从皇权的威严与私欲的交织中,深入剖析其造园理念、精妙布局、诗意韵味及深层含义,同时,缓缓揭开乾隆帝鲜为人知的一面:他那出尔反尔的造园执念,对江南尤其是杭州西湖风光的偏爱痴心与深情复刻,以及“缩地成寸,纳景入怀”的恢弘构想。随后的三章,则聚焦于颐和园历经沧桑后的重生之路,详尽探讨了其如何在劫难后得以修缮恢复,再现了帝后生活空间的奢华与雅致,以及现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风貌与魅力。
《颐和园》不仅是一部引领我们领略中国皇家园林艺术巅峰之作的精致导览与审美手册,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对于空间布局的独特追求、心灵世界的丰富图景以及深邃厚重的历史记忆,让我们漫步园林间,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文化韵味与历史沉淀。

活字文化
活字文化由资深出版人团队创办,是一家以优质图书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创意机构。我们的出版物包括“给孩子”系列、“小活字”图话书等,并开设“戴锦华大师电影课”“钱理群讲鲁迅”“杨立华讲庄子哲学”等视频课程。愿与你一起,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