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的电影表现日本家庭生活,表现日常的缺残和创伤的时刻,慢而不闷,充满了对日常细节的深刻体认。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戴锦华老师对《海街日记》的导赏。在戴老师看来,《海街日记》是和此刻开始感到寒意的冬夜比较吻合的影片。某种程度上,这部影片其实无需导赏,“只要我们用眼睛观看,用心体验,分享其中柔情涟漪,体认其中视觉的、空间的、表演的美感,其实就足够了”。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海街日记》是当今日本影坛最重要的导演之一——是枝裕和的作品。大家如果看过《小偷家族》,再来重温《海街日记》,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们会在导演作品序列中获得更丰富、更有层次感的感悟和体认。
是枝裕和是作为又一轮日本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登临日本乃至世界电影舞台,他最初是非常明确以艺术电影风格进入观众视野当中。从他最早的电影至今,已经形成相当惊艳丰富的作品艺术累积。
在战后日本电影形成“日本电影天皇”黑泽明和“日本电影之神”小津安二郎两个序列之外,是枝裕和发展出自己的脉络。如果一定要选择,是枝裕和更偏向小津安二郎的序列一些。在小津开启的序列中,日本电影以视听方式重新捕捉、编织、展现日本文化,这是一个特有的、经历了现代化历程之后的自我指认。除了延续了上述脉络,是枝裕和还组合出另外一系列、与同时代日本导演相近的平民脉络,即他表现不同人群日常生活中细碎琐屑的时刻,经由这些时刻完成对于生命、哲学、生与死这些本体论问题的碰触。
《海街日记》在导演作品序列中又略有特殊。是枝裕和早期电影作品在日本艺术电影院线发行,而本片标志着导演的转轨时刻,从此开始导演正式签约日本最大的制片公司东宝株式会社,本片即由东宝发行和放映。曾经人们担忧导演将有巨大的商业转型,但是看过导演后来的作品就会发现,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导演在《海街日记》里集中使用了明星级女演员,四姐妹中只有饰演浅野铃的广濑铃是新人。而《海街日记》构成了是枝裕和影片中、也是日本电影历史中乃至世界影坛中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刻,即成为一部又叫好又叫座的影片。片中四位女主角一度受到国民女神级的热爱和拥戴,尤其是新人广濑铃所表达出的沉郁、层次感,同时又有女足选手的健美动感,以及导演镜头捕捉到的青春洋溢的美,更是因此被视为国民瑰宝。
《海街日记》再次重复了导演作品序列中一以贯之的主题——家,但是成为这个家最大感召和暖意的并不是血缘,或者说血缘并非一切,而是一份柔情涟漪、亲密关系、相濡以沫所形成的亲情。
《海街日记》的英文片名之一叫做《Our Little Sister》,即指故事中的浅野铃这位同父异母的妹妹。小妹妹进入三姐妹之家,形成四姐妹连屏画,然后成为这个故事最迷人、最具感召力的存在,所以与其说家是本片的主题,不如说亲情、亲密关系、相互救助、相互拯救、相互携手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连接,这是本片的一个主题。
因此引申出讨论日本流行文化时经常用的词——“绊”,羁绊。人与人之间关联形成一种羁绊,这让我们留恋此间,留恋生命,留恋此刻,留恋日常生活中平常的、平庸的、琐屑的时刻。虽然有人指出,“绊”属于日本流行文化特定时期的特定的梗,但是戴老师仍然乐于用“绊”来讨论是枝裕和的影片。
《海街日记》最终展示的四姐妹之家,是亲情所形成的羁绊的连接,她们在相互扶助、相互携手中给自己以生的确认和生的价值,并赋予彼此生的确认和生的价值。本片中至少三次由不同人物说出“你真是一个宝贝/馈赠/奇迹,因此我们相信你父亲是一个温柔的人/有意义的人”,这是对于一个孤儿的确认,同时也是三姐妹对曾经遗弃她们的父亲的原谅。一个经由原谅达成的与自身生命创伤时刻的和解。本片中非常感人的是,几次经过日常场景所完成的和解,是对逝去之人、伤害自己之人、对有罪之人的原谅,但同时是对自己创伤的自我放过、自我和解,是对创伤时刻的补偿。
影片结尾四姐妹出现在海滩的段落中,花样年华的少女在畅想自己的临终遗言,笑言五十年后我们都是老太太时再想这个问题。这一表述亲情融融,视觉充满美感,海滩天气开阔、透视关系是清澈的,然而她们谈论的是“死”,是从此刻到死之间生命的段落。回顾全片可以发现,这部亲情融融充满暖意的电影从葬礼开始(四姐妹父亲的葬礼),也是以葬礼结束(海猫食堂二宫太太的葬礼),葬礼成为影片叙事基调,也是引人注目的情绪基调、主题基调。
《海街日记》作为导演转轨之作、至高的成就还在于,导演有意识地用四姐妹在老屋的日常生活、镰仓的四季流转、她们的亲情冲突与和解、她们的一日三餐,用这种极端日常的细节尝试并成功捕捉到经由现代化冲击洗礼、经由现代历史激变冲击,最后积淀下来的日本文化的自我指认和自我确认。
如果用一个名词来形容本片,所有对日本文化有所了解的朋友都会选择“物哀”。所谓“物哀”在日本文化中表达的是一种精神的体认、心灵的感悟、审美的态度,而这个态度一定是悲哀与美丽的辩证。
“物哀”同时也是一种生死观,一种格物致知、洞穿生死、彻悟生死的一种态度,它还联系着非常日本式的意象——樱花。本片对樱花的叙述,其中最灿烂的场景是浅野铃坐在小男朋友自行车后座上一起穿越樱花隧道,导演的摄影机真切捕捉到樱花盛放的灿烂;此外影片中铃说,父亲坚强地熬到樱花盛开后才死去;还有二宫夫人的恋人说,二宫夫人临终前回忆起两人一起看樱花的时刻,她的感悟是“即使在我死去的时候,我仍然知道美的东西还是美的”,此时铃补充道,这也是父亲临终前的感悟,然后大家一同感慨他们的一生过得真不错。
导演选择镰仓作为拍摄地,戴老师也很喜欢这座日本小城。故事中导演非常有意识地包含了四姐妹与老屋、老屋与梅树、老屋与女生宿舍、老屋与女舍监(长姐幸),用这样几组带有玩笑、调侃和默契的称谓,以及视觉形象和空间,将电影中的镰仓结构成为心灵之家、心灵归属,某种外在于纷繁集聚世界之外的一座孤岛,一个守护并且必须守护的所在。
随后戴老师又跟大家分享片中最为迷人的部分,也即四姐妹的日常生活和交互关系。戴老师开玩笑地讲,最近重新看国片和亚洲电影得出一个特别不学术的结论:凡是不吃饭的电影都不是好电影。且不说日常的衣食住行、亚洲文化中的“民以食为天”,也且不说日本曾经历长期的、普遍的饥饿的年代,即便暂且搁置以上不谈,吃饭作为“日常中的日常”,作为最不足道的、但又最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本片中反复呈现,它不仅是一种日常感,而更是亲情,是姐姐们的隐忍背负,是长姐为母,是故事中重要情节和人物的构造。
此外,吃饭细节的反复呈现引申出“爸爸的滋味”“外婆的滋味”“妈妈的滋味”。幸做的海鲜料理是妈妈教给她的唯一菜式,沙丁鱼三明治是曾经铃和父亲相濡以沫时的记忆,千佳给妹妹做的一锅咖喱是姥姥的滋味。他们之间亲情的连接是如此的具体而真切,这种记忆弥散于正常生活之中而被我们感悟到,并且包含姐妹亲情和冲突,尤其是大姐和二姐之间冲突,每次戴老师回顾此处都会忍俊不禁,这太像多姐妹家庭的日常了。姐妹之间洞察、默契和轻蔑,比如长姐早早预知二姐恋上的是渣男;比如长姐默默放下一兜梨子时,妹妹们立刻猜到“呵,男人”。这样极端默契的时刻和小小的日常摩擦传递出强烈的日常生活的质感。
不仅如此,本片以隐忍的长姐幸、随性的二姐佳乃、天真无邪的三姐千佳、天真烂漫而又沉重的妹妹铃,以四姐妹清晰的、鲜明的、不同的个性,形成另外一重表述。在四姐妹父亲的葬礼上,事实上在张罗操办的是小孩子铃,而遗孀阳子一直毫不顾忌旁人地以帕掩面哭泣,这表现出后者是一个不称职的未亡人。日本文化中令戴老师时而感动、时而厌恶的地方正在于此,它非常强调你不能因自己的原因干扰了别人,在日文中的表述即是“迷惑”(めいわく),即你不能“迷惑”别人。导演借此表明铃在家庭中的双重位置,被无视的、没有人照料呵护的,和已然必须承担起迎接姐姐们、招呼葬礼宾客、照顾同父异母弟弟、履行丧礼繁复礼仪种种。即便已然如此,继母仍然希望让铃代替她作为家属代表去跟来宾答礼,此时长姐幸坚决地制止了继母。
影片非常不露声色地让我们看到,铃不单纯是一个孤儿,而且是已经被迫承担起家长角色的孤儿。因此幸邀请铃来自己家,并不仅仅因为她是父亲的小女儿,也不仅仅因为她可怜,影片中清楚地告诉我们,幸在铃身上看到了自己。十四年前父母离婚,母亲抛弃三姐妹离家出走,当时15岁的幸就承担起了家长的责任,所以幸对铃的怜悯是基于共情。导演生怕我们不明白这一点,也是想使得柔情涟漪贯穿全片,于是让医生荒井对幸说:“你也被夺走了童年,请慢慢补回来吧。”
幸和铃形成一种镜像关系,同时影片也让幸爱上一个有妇之夫,于是幸所居位置就是当年铃的母亲所居的位置,铃的母亲当年破坏了一个原生家庭而成为一个闯入者、劫掠者,因此幸之罪因为铃的进入而被显影出来。影片中幸带着铃走上山岗呐喊,同样暗示了她们二人分担着相近的命运,她们都被夺去了童年,都是力不胜任也要负担起生活艰辛、面对人心险恶的角色。但有趣的是,幸喊出的是“爸爸是混蛋”,而铃喊出的“妈妈是混蛋”,把一个完全无法登场的原罪式的人物代入了,也是幸在当下所居的位置。此时幸将铃拥入怀中说:“关于你妈妈的事,说出来也没关系”,这才是更进一步地与父亲和解。片头父亲葬礼自始至终铃的忙碌和花火大会时姐姐为她准备的浴衣形成一个对照,让铃恢复一个需要被照顾、呵护甚至宠溺的孩子的位置,这是幸为铃做的,也是幸想象中对自己的补偿。
影片中还有一些迷人的小细节,铃对二姐三姐说:“我或许伤害到小幸姐了,我说过喜欢上一个有妻子的人是不对的”。铃本来是在说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原罪,但她并不知道实际上这谴责了幸。本片结构了非常日常、非常琐屑,但是又在人物之间相互映照和呼应。这样的细节还有,母亲临走前拿到了幸带来的外婆泡的梅酒,达成了母女和解;三姐千佳跟铃分享咖喱饭时希望她有机会多讲讲父亲,达成了三姐妹与抛妻别子的父亲之间的和解。
最后戴老师总结道:“本片中一个非常迷人的基调是,如何化解内心怨怼,如何不将自己生命创伤归之于他人的行为,如何从容慷慨地接受每个人的行为有自己的逻辑和理由,而我们能做的是倔强顽强地活下去,如果可能的话对他人施以援手,如果可能的话互相挽起手来。”
戴老师重看《海街日记》时更深的触动就来自于这份亲情的、共情的连接,来自于如何靠情感的、心灵的羁绊携手度过生命最艰难的时刻。结尾四姐妹在海滩边谈论死亡、边躲开涌动的海浪,全景画面中镜头调动的丰富性自不必说,同时也表现出影片的基本意义,即我们要如何巧妙地躲闪,而不要被潮水裹挟,如何在智慧之中完成我们的坚持,如何用善意去化解生命中的伤害。在多年后第N次重看本片时,结尾一幕成为最感动戴老师的一点。
相关推荐
戴锦华大师电影课
2022年是戴锦华老师于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大学执教的第40个年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她携《中国电影50部》再度聚焦中国电影,分享她对于电影的无比热爱。
活字文化出品的《戴锦华大师电影课:中国电影50部》,与戴锦华教授四十年的学术成就息息相关。经由对中国电影发展史的重新梳理,课程的结构最终达成了“从电影研究到文化研究这样一个层次的分享”,戴老师说:“我首先想跟大家分享的仍然是电影艺术自身,是电影语言革命,是电影新浪潮,是电影艺术家对于自身的一个无穷的开拓和探讨。但是进而我想经由电影,和大家分享我尝试去思考的,困扰着我的,同时我以为也许困扰着社会的一些共同的问题。”
出品:活字文化 播放平台:bilibili
戴锦华大师电影课
出品:活字文化 播放平台:bilibili、三联中读
52倍人生(音频)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购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