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回收】SPT:功能性聚叔胺大孔树脂的制备及其对钨和钼的吸附分离性能—Tiantian Shi

文摘   2024-12-30 18:30   北京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seppur.2023.125759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
【论文摘要】
钨(W)和钼(Mo)的分离是有效和高附加值利用和回收钨和钼资源的关键挑战。清洁可回收分离技术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提高钨钼吸附分离的效率,避免离子交换法中的硫化,首次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功能性聚叔胺大孔树脂(TA12-MR)。通过优化制备时间、温度和改性剂添加量,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FTIR、XRD、SEM和BET表征表明,TA12-MR具有丰富的胺基、致密的结构和丰富的孔隙。优化吸附条件后,在pH=7.4、T=25℃、T=4h、n(CTAB)/n(Mo)=0.5时,Q达到743.6 mg·g-1,达到20.1。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W和Mo的吸附是单层自发化学吸附。发现该机制是静电吸附和化学吸附的结合。首先,W在TA12-MR上迁移到N附近,随后HWO4取代Cl进行离子交换并与N配位。经过十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吸附性能保持较高,QW=849 mg·g-1,QMo=85 mg·g-1。这是一种环保且高度可回收的方法,不会硫化和产生H2S。TA12-MR有望成为一种清洁、高效、可重复使用、绿色的材料,可应用于钨和钼二次资源的高效分离和综合回收,为解决钨钼分离问题提供支持。    
           

 

【实验方法】
吸附剂的制备:
对购自开平化工有限公司(中国上海)的以叔胺为固定正电荷的弱碱性阴离子树脂D204、D201、D308、201×7、D314和D301进行了预处理。将树脂在饱和盐水中浸泡3小时使其膨胀,然后用纯水冲洗几次,直至pH值为7,以洗掉沉积在底部的盐、悬浮固体和杂质。然后用纯水洗涤几次后,将树脂浸泡在5%氢氧化钠溶液中24小时,直至pH值为7。最后,将树脂在5%盐酸溶液中浸泡24小时,用纯水洗涤至pH值为7,然后储存在10%NaCl溶液中以进行进一步表征和批量吸附实验
采用水热浸渍法用三十二烷基胺(TA12)对D301进行改性,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用纯水将预处理的D301树脂洗涤至pH 7。将10 g D301、(0-20 mL)TA12和40 mL正庚烷混合并转移到三颈烧瓶中,然后在不同的胺化温度下加热烧瓶(30℃,40℃,50℃,60℃和70℃)不同时间(3小时、6小时、9小时和12小时)。反应后,用纯水反复冲洗产物,然后干燥12小时作为备用。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产物命名为TA12-MR,并对其进行了后续表征。
吸附试验:
通过用纯水溶解购自上海麦克林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的Na2WO4-2H2O和Na2MoO4-2H2O(两种分析试剂)来制备模拟W-Mo溶液。由于TA12-MR的吸附位数稳定,为了保证W和Mo在其上的公平竞争,需要按照1:1的摩尔比设定溶液的浓度,以便更好地判断吸附剂的选择性。制备了c(W)和c(Mo)均为0.05 mol/L的模拟钨钼溶液,并通过加入H2SO4或NaOH调节其初始pH值。对于分批吸附实验,将0.1 g吸附剂和40 mL W-Mo溶液加入到50 mL离心管中,并在恒温振荡器中以150 rpm振荡。研究了TA12-MR的吸附温度(25-55 ℃)、络合剂种类(SDS、EDTA、CTAB、SDBS)及络合剂用量(n(CTAB)/n(Mo)= 0-2.0)对TA12-MR性能的影响。固定的实验条件为pH=7,T=25 ℃,t=4 h,n(CTAB)/n(Mo)=0.5。对于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实验,在25℃下研究了接触时间(0-360 min)、初始W浓度(0-170.6 g·L-1)和初始Mo浓度(0-46.5 g·L-1)对TA12-MR性能的影响。    
         

 

【图文摘取】
【主要结论】
通过对含氮化合物的改性,制备了TA12-MR,并将其应用于钨钼分离。它含有丰富的叔胺官能团,结构致密,孔隙丰富。在最佳吸附条件下,其对W的最大吸附量可达743 mg·g-1,分离因子为20.09。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W和Mo的吸附为单分子层自发化学行为。吸附机理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是静电吸引和化学吸附的结合。在TA 12-MR上,W首先迁移到N附近,然后HWO4-取代Cl与N进行离子交换和配位。此外,TA12-MR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和环境友好性,有望实现资源的高效、高附加值利用和循环利用。值得推广到不同的钨钼溶液体系。

碳碳碳友会
介绍新能源循环利用方式,创造清洁世界,助力碳中和碳达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