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教育研究讲座系列(一)| 彭磊:色诺芬《治家者》说义

文摘   2024-10-30 09:00   中国  




▲▲▲ 


20241027日下午,由湖南师范大学古典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古典教育研究讲座第1期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409室及线上同步进行。本次讲座以色诺芬《治家者》说义为题,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古典学教研室主任彭磊主讲,校内外诸多师生热情参与。



讲座开始,彭老师指出,色诺芬的所有写作都具有一种隐喻的特征,他习惯于通过写作非常具体、非常低事情来隐喻非常抽象、非常高的事情。在《治家者》中,色诺芬谈论如何种地,如何治理家庭经济,这看似是个经济学的主题,但最终溢出经济讨论,上升到政治和哲学层面的讨论,并暗示色诺芬对何谓合乎自然的统治的思考。从古希腊的语境看,治邦被视为关乎公共事务和荣誉的技艺,治家者则似乎只关心属己之物;《治家者》中的苏格拉底取消了家政和邦政的分别,认为它们都关乎统治,二者仅仅在数量上而非性质上有区别。

 


其次,彭老师指出,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一个最擅长教育的人,今天我们要研究教育学,有必要多从古典学看苏格拉底如何教育人,以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的问题。《治家者》包含着苏格拉底的双重教育,一方面是针对克里托布勒斯,他追求私人性爱欲和感官快乐,不关心增加家财和公共荣誉,与此同时他必须承担富人在城邦中的义务。苏格拉底试图引导克里托布勒斯关心农作,进而成为城邦的勤勉、忠诚的好公民。另一方面《治家者》暗含着一种更高级的教育,它针对在场的听众尤其是色诺芬本人,苏格拉底试图教导他们成为优秀的王者或哲人,其言说中包含着许多唯有色诺芬能会心一笑的东西。这两种教育前者在为苏格拉底的正义申辩,后者在于揭示苏格拉底的言辞。


紧接着,彭老师对《治家者》的对话结构进行了分析。《治家者》第一部分即文本1-6章,是苏格拉底与克利托布洛斯的对话;第二部分即文本7-21,是苏格拉底出于对灵魂的美的关注,与一名“既美且好的男人伊斯科玛科斯进行对话。在第一部分,苏格拉底逐步打破家庭和城邦的界限,将治家引向道德与政治的话题,同时引导克里托布勒斯成为一名有美德雅典贤人。在第二部分,苏格拉底暗示自己与“既美且好的男人”之间的区别:伊斯科玛科斯强调治家的习俗性理解,也即治家在于勤勉;苏格拉底则把治家视作一种普遍意义的知识。彭老师指出,《治家者》的第7-10是最为哲学性的成分,它被施特劳斯称为是“女人学”,这里伊斯科玛科斯基于“诸神”“自然”“法律”讨论了男女分工、器物秩序、化妆的问题,其讨论却导向一个反讽性的结局,进而也暗示了哲学对“存在秩序”的更加高层次的理解及对这种理解的掩饰。第12-14章,色诺芬模糊了统治奴隶与统治公民的区别,因为不管奴隶还是自由人,其灵魂皆多以爱荣誉和爱财利为追求。第15-20章,色诺芬从农作隐喻了苏格拉底已经具有的自然学知识,而苏格拉底认识到自然事物和属人事物的区别。对话的结尾影射了基于理性的哲人王统治。


最后,彭老师总结了“治家”的多重含义,它包括经济和道德层面——也即如何虔诚、正义地增加家产和使用财富,但这并非苏格拉底真正关注的内容;统治层面——对爱荣誉者和爱利者需要采用不同的统治方式;哲学层面——治家要在家庭中建立秩序,哲学则是在诸事物中建立秩序。另一方面,彭老师也区分了三种不同的治家者:伊斯科玛科斯——典型的雅典贤人,以勤劳农作为主,遵照诸神指示去生活;波斯王——通过战争与农作治家,追求威重与奢华;苏格拉底——致力于追寻美好和有益的知识,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彭老师讲解之后,几位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回应。


王晖老师指出,不管古典儒家讲的齐家,还是色诺芬谈论治家,都是与治邦、尤其是王政问题关联着谈的;相对来讲,亚里士多德立足民主制则更倾向于切断治家和治邦的同质性,现代民主制则尤其把家庭作为抵御政治穿透的东西。另一方面,儒家更多地从孝悌情感及其奠定的伦理秩序来谈家庭,而色诺芬则更多是从家庭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出发。留给我们的问题是,在今天社会,我们如何立足古典义理来对家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思考现代家庭的基础和家庭教育的方向。

 


樊杰老师首先感谢彭老师详尽阐发了《治家者》的内在丰富性,接着分享了她在这次讲座中获得的启发。樊老师认为,《治家者》强调基于生命直觉拓展人的广度与深度,这对于AI时代的人类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同时,色诺芬强调人的性情和美德的培养,这对于突破教育社会学现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也有一定的借鉴性,此外,文本中所强调的智慧培养,是古典教育的核心议题,对当今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彭老师对两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简要回应,他一方面指出中国、古希腊乃至现代社会谈论家庭的异质性,中国古典尤为特殊的是从伦理和天地谈论家庭;另一方面指出古希腊哲学代表着一种对人性自然的更整全的理解,这种对自然的认识在今天的教育依然非常迫切。

 


最后,刘铁芳教授对彭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同时对本次讲座作以总结。刘老师首先谈到,彭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切身阅读古典文本的示范,我们应当要立足对文本的细致梳理,感受其丰富性和微言大义,从中获得智性的愉悦。刘老师进而提醒我们,在面对寻常事物之时,要能体验到其中的张力与丰富性。最后,刘老师谈及苏格拉底对人性之美好的追求,其中包含了美与好之间的张力,因为在现实之中,美常常变成一种遮蔽,一种外在的修辞,让人看不到美背后的好。因此,我们应当向着美求好,要追求既美且好的生活,与此同时要看到好对于美的优先性,如此才能真正抵达灵魂的好。

 


至此,本次讲座顺利结束。


整理人:尚涛,王晖



                          
投稿地址
1、邮箱【zgsnpyxxlm@163.com】中国少年培育联盟学校系列文章
2、邮箱【gdianjiaoyuyanjiu@163.com 】古典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系列文章

投稿格式
1、标题为【投稿】+【单位名/作者名】+【文章标题】
2、已刊登的论文需要标明发表杂志名称、发表时间
3、已发布的公众号文章需要附上图文链接


 推荐阅读   


 中国少年培育学校联盟


➁ 刘铁芳:培育中国人:当代中国的教育自觉


➂ 刘铁芳:育中国少年  成生命气象 ——中国少年培育实践体系建构(上)


➃ 刘铁芳:育中国少年  成生命气象 ——中国少年培育实践体系建构(下)


刘铁芳:培育“中国人”:儿童教育的审美意蕴及其实现


➅ 刘铁芳:走向整全的人:个体成长与教育的内在秩序


➆ 刘铁芳:爱与丰富: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


➇ 刘铁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论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的蕴含


刘铁芳人文教育
2017年12月9日,本人领悟中国教育应该理直气壮地以培养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自信豪迈的“中国人”为取向,由此而提出“中国少年”培育体系构想。本公众号以中国少年培育为中心,深入探讨人文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路径,以提升当代中国教育的精神格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