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片来源 / Pixabay
古典对于个体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些人类伟大的灵魂和思想到底能给我们普通人带来什么?进而思考这些思想之于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人应该怎么样活着?时至今日,方能慢慢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个体,我们总是独立地甚至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即便有很好的父母、朋友、伴侣等,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体验都很难被别人所共情,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地狱”之中,因此每个人都必须拯救自己,让生命在这个世界中尽管面对处处的不如意,亦能找寻到自身生命的安放之处。而古典在其中又有什么作用呢?借用燕京大学校训来表达就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当然并非古典可以解决一切,但古典是可以使一个人可以承袭为人的重要途径。首先古典是一种引领,可以让我们普通人看到那些伟大的灵魂是如何面对生命的重压与不堪,并引领我们在这个世界追求“真理”,得到“自由”。在《论语·里仁》中,有一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这句话让人感触良深,杨立华教授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当代人失去了感受当下生活,感受幸福的能力,王德峰教授认为是当下的人富贵不能乐业,贫贱难耐凄凉,左也不安,右也不安,内心没有安放之处,而我对此最深的感受就是对当下的逃避。在中学时期,常常与同学会有不愉快的事情,自己也不能很好地处理导致同学关系紧张,所以总是安慰自己上了大学就好了,上了大学之后当初那些烦心事的确不再困扰我,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烦心事,这时下意识的反应还是逃避:回家就好了,读研就好了等等想法。但在大四突然意识到,如果我考不上研,一切还会好吗?即使我考上研,一切真的会好吗?从而转头回顾自己过去将近二十年的成长经历,每次面对这些问题之时的逃避,其实都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而自己想要逃避的东西,则会以另外的方式重新回到我的身边,突然意识到逃避不能解决问题,人生的烦恼不会因为阶段的不同或者所处环境的不同就消失。想到这个问题之后,进而便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再次碰到人际交往之中的烦恼之时,第一反应不再是躲避而是去面对,只有真正地面对和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过好每一个当下,才能感受到生活的滋味。所以对于“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在高中、大学、读研阶段读倒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而对于其不同的感受也是我生命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论语》与《老子》是我最爱的两本书,也是我的“回心之轴”,在身心困顿之时,往往都会从中找寻到一些答案。另外还有印象深刻的一句话,《里仁》篇最后一句:“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不知大家对于朋友之间的情感或是朋友之间的交往会不会常常感到困扰,就我而言,在学生阶段常常会被这个问题所困扰,很多时候也并不是自己不去反思,而是自己在反思之时并不能够真正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后面再读到这句话,进而再去反思朋友之间的关系,就知道了朋友之间也需要有边界感的,并非越亲密就越好,在某些事情上,也需要注意合理的分寸,倘若超过了合理的界限,就只能导致“斯疏矣”,当想到这一点并且在生活中也能去践行的时候,我发现是受用的。此外,《阳货》篇中子贡与孔子有句对话也让我印象深刻,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对于这句话,孔子的“有恶”,时至今日我还不能深切地体会,但子贡之“恶”,已经能有所体会。在生活之中我们常认为问心无愧就是好的,以为真诚就能解决一切事情,但事实我们其实也只是在展示自私的自己。“讦以为直者”,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遇到过这样的人,言语犀利去攻击别人,甚至直指别人痛处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真诚正直指出了对方的不足,而我自己有时候在不自觉中也会这样,其实这只是满足自己的私欲。总之我们并没有真正关心对方,甚至不仅不关心对方,我们更乐意看到他人的窘境。我已经记不清第一次对于这句话有感触是什么时候,但到后面每次读到都能感觉到心中一颤,子贡三句话就说到了人的狭隘与偏见,人的局限性以及人与人之间很多的问题所在。最初读《老子》,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时便感心意畅通,是一种心开意解的畅快。“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恰恰就是因为我们日常之中享受于其中的事物所带来的,细细一想,我们现代人正是因为能触碰到的事物足够丰富,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美味,但与此同时“吃什么”却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难以回答的问题。此外,每一次的自由放纵玩乐之后,不可避免地总会迎来更大的空虚,有的则会选择继续用玩乐麻痹自己,他们已经不敢再去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那么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真的可以让人感到幸福或者自由吗?或者我们的生活想要真正的“幸福”,真的只是追求物质的满足就可以吗,应该并非如此。第十六章的“致虚极,守静笃”也让我受益无穷,最近两年有一段时间内心总是不能安静,心中被一些琐事所缠绕,内心感到十分烦躁。这时再次读到这句话,突然有了感触,倘若内心不执着任何事情,能够一直保持“静”的状态,就能“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对于这章形而上的含义我并不能理解多少,但那个时候假设自己“虚极”“静笃”,不再认为自己应该有什么,自己应该能做什么,将自己腾空,的确可以相较于之前更能看清楚一些事情,一些与自己有关事物的本质,但这种状态常常维系不久,只能偶尔在某些时刻体会到这种状态。在《论语》与《老子》之中还有许多的语言启发过我,这里并不能一一列举,可以肯定的是,与这些伟大的灵魂对话就是“因真理”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字对于思想的传递,我们依然可以切近感受到这些伟大的灵魂。颜回身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亦能不改其乐,颜回以何而乐对于我们普通人则具有真挚的引领意义。颜回近仁,所以不管身处何地,面对何种困境都能自得其乐,他在自己的世界之中找到了生命的安放,这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也不在于做出多大的事业,而是在日常洒扫进退之间,在与老师的朝夕相伴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在平凡的日常之中找寻到了内心安放之地,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处境,都能安然处之。我们普通的个人在颜回这里能学到面对窘况生活条件时的从容不迫,即“久处约”与“长处乐”,这也是我们内心能够安定,能够获得心灵自由的方法。最近流行旅行,在旅行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并追求自由,这无可厚非,也确实是不错的方式,但是这绝不能是可以普遍于世的方式。如果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自由,只能通过某种特定的生活情境才能得到,或者是需要达到一些外在条件才能得到,那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这些条件的人是否意味着失去了“自由”的可能?“自由”也是很难的,像庄子虽然提出了个体的逍遥,但前提条件也很重要,庄子的自由并非简单的随心所欲,而是先要了解并且能够做到符合大道规则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古典的引领,让我们在体悟人生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属于自己的“自由”,也能在领悟古典本身所包含的“自由”中与自我的“自由”交互,使自己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而这个引领、体悟的过程本身就是古典之于个人的教化意义,它并不只是书本上平铺的知识,而是立体的、浑厚的、伟大的灵魂与自己对话。像《论语》《老子》,以质朴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精髓,只有真正了解这些才能更好地追求“自由”,我们并不是孤单地存在,我们真切地存在于历史之中。古典之中蕴含了个体独立于世的“真理”,进而可以追求到“自由”,这是个体角度的意义。但是个体不仅生存在人伦世界之中,也生存在天地之中,个体不仅要追求自己“自由”的实现,更要与外在世界相联系,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也感受到个人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时时刻刻都与当下的外在世界有交互,在这个交互中真切感受到活着的滋味。所以我们每个人活着不仅只是为了自己而活着,更承担着一份在人伦世界与天地自然之中的存在的责任,实现自我并不是生命存在最高的价值,超越自我才是。老子也有相应的论述,“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个体不仅要注意与外在人伦世界的和谐,更要能辨别人伦世界之中的背“道”之事并尽力去匡正,这也就是“以服务”。在谈到天地、人与世界等词,总会显得很空泛,但是这些东西其实根植于日常生活的小事之中,不在于做什么大事,只有在时时刻刻的细节当中才能做好真正的事情,否则便只能沦为空谈。想到诗歌的“盛唐风骨”,严羽曾说:“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以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为代表,这时开始,六朝的绮靡诗风的余迹一扫而光,诗人的眼光也从生活的琐事挣脱出来,投向宇宙人生,浓烈壮大的感情基调,作为盛唐风骨的序曲出现了。由于当时社会精神风貌的影响,反映到诗歌上来,使这个时候的诗歌有着昂扬、壮大、明朗的感情基调,这种感情风貌是以前任何时代都不可比拟的。《红楼梦》中黛玉作诗“冷月葬花魂”,是偏向于中晚唐气象,这时唐诗已经失去了宏大正派、积极向上、迎接光明旭日的气魄,而当黛玉对完这一句诗,妙玉对此评价到“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所以我出来止住”。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环境下,对于诗歌的审美,还是以盛唐气象为正统。由此反映到现实生活,正是因为盛唐诗歌所展现出的积极风貌不会使人颓败,而是使人昂扬向上,这也对应了对待生命正确的态度,故唐诗的盛唐气象历来被正统文化所推崇。引用明人胡应麟一段话,“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艺术表现难分高低,但我们更需要盛唐气象,为何如此?人的生命意义,更大的价值就在于超越自我,这是另一种实现自我。当我们囿于自己的小天地之时,就很难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从而极可能会陷入一种缠绵的情绪而不自知,这时难免就会有苦闷、忧郁、空洞的情绪产生,如此一来,身心便无安顿之处,即“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长处乐”,我们的心灵便没有安顿之处,这也是我们当下社会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但当我们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宇宙、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之后,个人在自我世界中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就不再是我们主要的困扰,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如何面对,人也便有了不同。
1、邮箱【zgsnpyxxlm@163.com】中国少年培育联盟学校系列文章2、邮箱【gdianjiaoyuyanjiu@163.com 】古典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系列文章1、标题为【投稿】+【单位名/作者名】+【文章标题】
➀ 中国少年培育学校联盟
➁ 刘铁芳:培育中国人:当代中国的教育自觉
➂ 刘铁芳:育中国少年 成生命气象 ——中国少年培育实践体系建构(上)
➃ 刘铁芳:育中国少年 成生命气象 ——中国少年培育实践体系建构(下)
➄刘铁芳:培育“中国人”:儿童教育的审美意蕴及其实现
➅ 刘铁芳:走向整全的人:个体成长与教育的内在秩序
➆ 刘铁芳:爱与丰富: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
➇ 刘铁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论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的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