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原计划下午3:00开始给博士生讲课。午休起来,正好儿子班主任电话来,说我崽刚上教学楼台阶时额头摔伤了,要我们赶紧接出来,去医院缝针。随后我就和爱人一起接儿子去四医院,找了耳鼻喉科医生给孩子做手术,缝美容针。手术完成已经3:40了,爱人陪崽去打破伤风针,我开车去学院上课。学生们已经到了七楼阳光房久等,我到办公室放下手提包,把课件放微信上,准备用腾讯会议播放课件的方式来讲课。上到7楼,已经4:00了,内心有些伤感,讲课也未免有些沉痛。就没有按照原来的计划讲课,而是从当下的感受谈起,顺便谈了上午思考的问题。谈得并不系统,亦不完整,但觉得还有些意思。快到6:00,暮色渐浓,有人把灯光亮起,突然感觉无比美好,赶紧找学生拍照,留下美好的瞬间。
保持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觉
有的时候我在想人类对地球的意义是什么。宇宙太过无限,为什么会有人类?亿万年前,可能还没有人类;亿万年后,可能也没有人类。那么宇宙对于人类的意义是什么?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所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人是宇宙生命的亮点。这提示我们,生而为人,我们要充分地活出作为宇宙之精华的样态。就我们个人而言,我们可以很切己地思考这个问题,即一百年前你在哪里,一百年后你在哪里?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复杂的大问题。我们之所以要学习历史,就是要意识到,不管在哪个历史时间段,那个时间段的人都是跟我们今天的人一样的,都有喜怒哀乐爱憎惧。这就是我们活在现代的人要谦卑的原因,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当然,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低,因为你不仅是属于你自己,而且是人类、是这个民族在这一阶段的代表。中国文化不突出个人性是有它的道理的。每个人都是作为这个民族的整体而活着的,都承载着这个民族整体的价值。没有这种类的意识,没有历史的意识,我们就会轻飘飘地活在当下。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思考和研究也是轻飘飘的。我一再强调,在很多时候,做研究不是要解决教育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你自己的问题。
今天儿子在学校摔了一下,磕破了头,正好我父亲也摔了一跤。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人特别地不容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承前启后的,要意识到我们在代际之间的责任,每个人都是承上而启下。这也是我前面讲到的,中国文化并非不要个人,而是不突出个人性。作为其中的一员,你随时随地都是作为代际整体中的一员而存在的,你要随时保持这样一种觉悟。你不仅是属于你自己的。
我们今天总是简单地去比照西方,这其中远没有那么简单。对于西方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孩子。父亲是上帝的孩子,儿子也是上帝的孩子,父亲和儿子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我们则不同,父子虽然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我们还是要承认生命的先后秩序,年轻一代还是需要对年长一辈保持必要的敬畏,由此让个体保持对族类整体生命的敬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自己在世间的位置。潘光旦先生提出“位育”。什么叫做“位育”?“位”就是位置,“位”来自哪里?来自天地人。也就是说,中国人生命的位置是在天地人之中得到规定的。这是与西方人的意识非常不一样的。西方人的“自由意志”起源于亚当夏娃走出伊甸园的选择。上帝不要人吃智慧果,但亚当夏娃还是偷吃了,就要对自己负责。这是人的原罪。这是西方人的基本理念,即自由是人选择的结果。但对中国人来说,人从生下来开始就不是选择的结果,而是先行地置于关系之中,置于天地人之中,置于父子、兄弟姐妹等等关系结构之中。而我们的生活,就是顺应这种先行的关系,即“顺道而行”。也就是说,中国人没有在原点上强调人的自由,而是强调顺“道”——“道”是贯穿天地人,以至生命发展的内在秩序。对人来说,“人能弘道”,就是说人要顺应这种整体意识,以此来提升自我,来彰显我们在世间的存在。
如果没有文化自觉,我们就看不到这些最核心的地方。我们也很容易把文化自觉变成一种空洞的形式,以为文化自觉就是要在人家面前趾高气昂,不是这样的。文化自觉是让我们找到自我精神生命的原点,这样我们的生命就不至于虚空。近百年来,我们已经离我们的根本越来越远了,这就导致我们的年轻一代越来越作为一个聪明的理智人而存在,从而削弱了年轻人生命的根基。这样的结果就是普遍的虚无。从自杀到杀人,今天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此相关。这意味着一个人从小到大,从家庭到学校,最重要的教育就是培根。没有根基的发展是走不远的。我们传统上常说“根正苗红”,这样说或许有点过于政治化,但毫无疑问“根”是很重要的。我们今天怎样来引导个体面对天地人这样的根本处境,这是很重要的教育问题,我们今后再来展开。
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人不是一个真空中的存在,不是一个单纯的心理化的存在。我们今天把孩子们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归结为单纯的心理学的问题,这也是一种很简单化的处理。心理的问题是综合的,它不完全是心理学的问题,而更多地是伦理学的问题,是哲学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生存意义的问题,也即关涉个体在世之根本信仰的问题。即使是心理学的问题,也要看弗兰克他们的意义心理学,还有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他们都触及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很深入地展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也需要合理地看待,它也是有一些问题的,特别是在我们中国的语境中,这些不同的需要不是一个单纯层级高下的问题。当然马斯洛后期也对他的理论有所修正,我们在运用的时候也不要简单地去套。
推荐阅读
➂ 刘铁芳:育中国少年 成生命气象 ——中国少年培育实践体系建构(上)
➃ 刘铁芳:育中国少年 成生命气象 ——中国少年培育实践体系建构(下)
➇ 刘铁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论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的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