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你辞职的想法,这三个准备工作不可缺少,你准备好了吗?

文摘   职场   2025-01-08 07:07   山西  
看到标题或许有人会说:“既然要辞职了,还有什么可准备的?”事实上,辞职也是有讲究的,否则也就不会有人辞职后很快进入状态,有些人则需要很久才能进入状态。
可能会有人说:“能力强的人,自然能很快进入状态,能力弱的人进入状态自然会慢些。”不过,能力强弱,或许是重要的因素,但到了新的环境,谁又能保证自己一定是那个能力强的人呢?
离职的原因很多,与职业规划存在差异,薪水低,不被重视,工作不开心……许多原因都可能是离职的原因。
无论哪种原因,产生了离职的想法,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否则一切准备都是白搭,因为职场上没有秘密,一句话说出口时,就意味着所有都知道了。除了管住自己的嘴以外,做好以下三个准备,有利无害。

骑驴找马,无缝对接

1.先找下家,再谈离职
没有找到下家之前,不要妄谈离职,有些人把离职当成提高收入,提升职位的筹码,但总有那么一些人,高估自己,当提出离职的时候,并没有找好下家,领导一旦同意离职,直接陷入“裸辞”的局面。
“裸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稳定收入失去的时候,随时可能陷入焦虑的状态,最终成为为了生存而工作,也就与离职的初衷背道而驰。
找到下家提出离职,那是让自己手中有选择权,也是谈判的筹码,如果跳槽的公司更好,同事会羡慕,领导会惋惜;如果说连下家都没有,哪怕你很重要,但只要你第一天离职,第二天就会有人接替你的岗位。
个人在集体面前,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你不在意的岗位,很可能是别人期待已久的。
2.布局外围,离职从容
任何一个平台都会给职场人提供一个表演的舞台,在舞台上能收获多少观众,多少粉丝,那是自己的本事,打过交道的人,都会成为自己的资源之一,无论是客户,还是供应商,又或者是专家……
总有人说:“这个岗位,钱赚不到,人也认识不了。”事实上,那只是打工思维,做事思维,而不是布局思维。
人们常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价值交换,如果能挖掘外围的价值,以及自身有交换的筹码,这些人就会是自己可能赢得的资源。
比如,朋友小刘离职之后,曾经打过交道的领导,不仅给他提供了机会,还在他上升的路上提供许多帮助,这些都是曾经公司平台为其提供的人脉。他在做事中,把平台的资源逐渐变成为自己的资源。
人与人、人与世界都在不断地交换,你付出了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关键在于做事中,自己与外界交换了什么,可以是利益,也可以是感情,甚至可以是期待值的管理。

重要资料,注意留存

1.体现自己的价值
离职必然存在交接,每个人工作都有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其中有很多的关键点,这些不是不交接,而是选择性忘记,选择性交接。
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架构不同,对待相同事情的处理方式也不同,自己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别人,重点不需要强调,非重点也不可忽略。
工作交接,要全面,要有条理,不至于让别人感觉你把事情丢给他就不管了。职场上技能的范围要比知识的范围广泛,把技能也像知识一样交接就好了。
知识是可以学到的,就像1+1=2,这就是知识,无论你学不会那就是真实存在的;而像游泳就属于技能,你哪怕知道所有的知识,下水也一定不会游泳。
所以,把技能当知识一样交接,点到就好,关键点是属于自己的经验,不一定适合别人,也没必要交接。
2.维系更好的人际关系
当然不是技能不交接,而是更像挤牙膏一样,当被交接人不需要的时候,必要逞能显得别人不专业,就自己能行,但如果别人咨询,一定要把自己的经验告知。
职场人最不愿意展现出自己不如别人的一面,更不愿意自己低人一等。过分体现自己的重要性,会让被交接人不爽,哪怕你倾囊相授,别人也会不领情。
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技能就成为了拉近关系的纽带,当然这时一定要适度,不要延伸太多,让别人觉得不胜其烦,就像挤牙膏一样,需要多少,别人自然会问,只要真诚相待,人际关系自然能较好的维系。
这也是在离职前需要准备的东西,否则无论交接前后,很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导致好心不一定得到好报。

增加选择,应对从容

1.主业不耽误副业,副业不影响主业
如果有离职的想法,暂时又没有找到下家的情况下,给自己手中增加选择权更为妥当,副业就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无论何种原因产生的离职想法,至少在没有离职前,就应该有一个职场人的自觉性,副业再怎么做,也不能影响到主业。反过来讲,主业也不能与副业相悖,比如,特殊岗位副业会有很多现实问题,所以选择上一定要慎重。不能为了增加自己的选择,而让自己陷入别无选择的境地。
如果主业与副业相互影响,最终哪个都做不好,还有可能选择没增加了,反而失去了现在已拥有的,陷入被动的局面。
2.“摸鱼”有技巧,提升价值不耽误
有离职想法,没有合适的下家,也暂时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副业,那么就在“摸鱼”中提升自己的价值。
有些人“摸鱼”是在玩游戏,刷视频,工作不努力,娱乐挺积极。可有些人“摸鱼”是学习、考证,提升自己的价值,看似都是“摸鱼”,两者之间的差异极大。
前同事小李,工作马马虎虎,领导不喜欢,同事也觉得他木讷,可人家拿着公司发的工资,学习着自己的知识,通过了司法考试之后,然后顺利离职。可有些人,看到别人“摸鱼”,自己也“摸鱼”,结果别人跳槽到了,自己还只能忍受。
所以说,“摸鱼”有技巧,所谓的“摸鱼”是在岗位上不做岗位的事,但不代表一定是做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为了个人的提升,或许对于那些有离职想法的人来讲“摸鱼”提升自己,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写在最后

混迹职场,没有谁能保证一份工作做一辈子,有离职的想法也是常态,关键在于离职前你做了什么准备,还是一时冲动,就提出了离职。有计划,有准备的离职,可以让自己更加从容,而不至于在现代压力极大的情况陷入焦虑,最终成为那个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奔波的一员。


九乙大叔
欢迎关注,专注职场领域,深度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