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兼备的新石器时代玉器

文化   文化   2024-08-30 22:47   福建  

中国古代玉器

中国古代玉器源远流长,令世人瞩目。在悠久的用玉尚玉历史中,中国人不仅认识到玉的美丽、温润,而且赋予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多层面的文化内涵,寄托了人们虔诚的信仰、精神的追求和艺术的情怀。从原始质朴的“石玉”到宗教图腾的“神玉”,从有礼有制的“礼玉”,再到谦谦君子的“德玉”,玉器文化的发展一直没有间断过,成为整个民族文化的基石之一。


古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认识了玉这类矿物,只不过当时它的形制、工艺、功能与一般石器并无明显差别。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用玉仍为彩石阶段,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制玉工艺已臻成熟,达到较为完善的地步。以南北良渚、红山两大玉文化体系为代表的玉器,从选料、审形到截割、琢磨、钻孔等工艺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器型与装饰变得复杂,在中国古玉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1

良渚文化晚期玉琮



高47.2、上端宽7.8、下端宽6.8、孔径4.3厘米。玉琮整体呈深碧绿色,表面留有最初切璞时的圆弧形凹陷痕。高方柱体,略呈上大下小。中孔由两端对钻,接合处有不整齐的台阶面。上射口略外撇,下射口较直。以四个方转角为小眼纹的中心,自上而下,雕琢17节小眼面纹,整体共有68个小眼面纹。玉琮的上射口处,以极轻的、断续的细阴线,刻出神秘的符号。每条边线都略呈内凹的菱形,相对的另一边,则刻一上大下小的立柱,下方接着五个小圆圈。良渚文化的玉琮以造型奇特、纹饰神秘、制作精巧,含有很多不解之谜而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玉器爱好者的高度重视及积极探索。



2

龙山文化玉圭



长24.6、宽7、厚1.2厘米。此件人面纹圭呈现黄灰色细腻质感,刃端向上时,中段器表浅浮雕一面具象、一面抽象的面纹。前者是头戴介字形冠,圆眼、咧嘴、獠牙、戴圆耳环的面纹,左右耳各垂一侧面人头。后者则以大漩涡眼配介字形冠,左右还平展既似双翼又似牛角的突起。这件玉圭是在三千多年后流传入宫,深受乾隆皇帝喜爱,不但为之加配精美的紫檀木座,更分别在其38岁、58岁时为之赋二诗,并加雕于器表。可惜在配置木座与加刻诗句时都与龙山神祖面纹的方向相反。 


  


3

红山文化玉勾云形佩



高14.2、宽19.1、最厚0.55厘米。勾云形体上,有随形的凹槽,背面纹饰相同,平滑,孔周边及边缘磨成刃状。勾云形玉佩因其有镂空的卷云形孔而命名,是红山文化时期的代表性器物。辽河之西、燕山之北的广漠草原上,常翱翔着成群鹰雕,因此红山文化居民信奉这类以厚实弯喙为特征的猛禽为神的使者玄鸟,似乎是隐藏在云端里的神玄之鸟,是巫师佩戴以通神的礼器。红山文化玉勾云形佩是原始古玉中最具神秘色彩的玉器,它那奇异的形状、弯曲的勾云和若隐若现的瓦沟纹,如同隐含人类生命密码的旋动的螺旋体,充满着生命的张力,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气势。 


 



伴随历史的演进和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玉器被赋予新的诠释。它的发展既体现了古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演变,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色和时代风格。




  

 

  


[ END ]



编辑:王国良  蔡冰冰

审核:傅文忠  李自涌








东方收藏




《东方收藏》杂志(月刊)

主管单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石狮日报社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5-1301/G0

邮发代号:34-102

投稿邮箱:dfsc@vip.163.com

中国收藏家协会支持刊物

国家图书馆永久入藏刊物

国家文化检索系统“CNKI”收录刊物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东方收藏杂志
《收藏快报》、《东方收藏》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您提供最全、最专业的收藏知识和资讯,专业服务于您对艺术品收藏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