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绿荫之下,总是隐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从古代的文人墨客,到现代的书画艺术家,他们都曾在这片绿意盎然的世界中,找寻到创作的灵感与源泉。每一幅“绿荫故事”的书画作品,都是一段时光的缩影、一幅生活的画卷,它们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也承载着艺术家们深沉的情感与独特的视角。
当夏日的阳光炙烤着大地,人们纷纷寻找那一抹清凉。而在这片绿意之中,书画艺术家们用他们的笔触,将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那些平凡而又真实的瞬间,一一呈现在世人眼前。这些作品,不仅有对生活的赞美,更有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到艺术品拍卖市场上
寻找那些曾经惊艳成交的“绿荫”艺术品
感受那份来自艺术的魅力与温度
此作尺寸99×62厘米,在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卖会上拍得2875万元。画面上,微风轻拂着嫩柳,绿草如茵,郊外旷野中,三匹骏马在柳树下自由徜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从构图上看,《柳荫三骏》巧妙地将三匹骏马置于柳树之下,形成了远近、高低、动静的对比与呼应。远处的瘦马缓步行于地坡上,昂首回顾,与近处的两匹骏马形成视线上的联系。这种构图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使画面更具动感和生命力。徐悲鸿在画马时用笔收放自如,浓墨重笔勾勒出马匹的鬃毛和马尾,率笔勾勒出马身和四肢,再用淡墨渲染,使得画面中的马匹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尤其是马匹的眼神,充满了力量和生机,仿佛能够穿透画面,直达观者的心灵。除了马匹的刻画外,徐悲鸿对柳树的描绘也极为传神。他运用飞舞的笔墨,将柳树的枝叶描绘得生动而富有动感,与绿野漫山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出郊外的广阔自然。这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也体现了徐悲鸿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更重要的是,《柳荫三骏》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作,更寄托了徐悲鸿的爱国之情和赤子之心。他托物咏志,以马抒怀,表达了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深忧虑和期望。在这幅画中,马匹的姿态各异,但都充满了力量和生机,象征着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坚韧和勇敢。而柳树下的绿草如茵,则象征着希望和生命的顽强。
1944年,徐悲鸿身处重庆,正值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他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对民族未来的期望倾注在这幅画中,通过马匹的描绘,传达出对人民的赞美和鼓舞。同时,这幅画也记录了他个人生活的重大变化,与蒋碧薇离婚后,他与廖静文结婚,开启了新的生活篇章。这种生活的变化也反映在他的画作中,使得这幅画更加具有个人色彩和时代意义。通过欣赏这幅画,我们可以感受到徐悲鸿的爱国之情和赤子之心,也可以领略到他高超的绘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于1948年,尺寸154×73厘米,在北京匡时201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收获2296万元成交价。张大千以其独特的丹青艺术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绿荫世界。画面上,松柏交错,绿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然而,这幅画并非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简单描绘,更蕴含了深刻的故事内涵和丰富的艺术寓意。
画面上,曳杖儒士走过树林,忽然伫立反顾,仿佛被什么所吸引,或是心中有所感悟。这种“脱巾独步时闻鸟声”的状态,正是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沉着”一品的生动写照。张大千巧妙地将诗文中的意境融入画中,使画面具有了诗意般的韵味。儒士的形象,不仅体现了张大千对文人雅士的敬仰,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在绿荫之下,儒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正是张大千艺术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画面中的树木交错杂处成林,也体现了张大千对传统绘画技法的继承与发展。他借鉴元代王蒙的构图方式,但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这种改革使得画面更加具有张氏的独特风格,也展示了张大千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在《松荫策杖》图中,张大千还巧妙地运用水墨技法,将画面的氛围渲染得深沉而富有诗意。他以淡墨渲染树木和背景,使得整个画面充满清新自然的气息。同时,他又以浓墨重笔勾勒儒士的形象和动态,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传神。通过这幅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张大千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吴冠中1986年作《柳荫观鱼》,尺寸69.5×137.5厘米,在北京匡时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以598万元成交易主。在这幅作品中,吴冠中以他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绘画技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绿荫世界。
画中的柳荫,宛如一片绿色的天幕,低垂在清澈的河面上。阳光透过柳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在这片绿荫之下,一群红鱼在水中游弋,它们穿梭于柳叶的阴影之间,仿佛在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这种画面构图充满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吴冠中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与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运用简练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将画面中的点、线、面与色彩赋予新的生命力。绿叶与红鱼的色彩对比鲜明,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纷繁的树枝变化则赋予画面一种动态的韵律感。这种平面化的处理手法使得画面空间更加开阔,同时也增强了画面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在欣赏这幅作品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吴冠中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还可以体会到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在这幅画中,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存的,人们可以在这片绿荫之下静静地观赏鱼儿的游动,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此外,作品还体现了吴冠中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和追求。他强调艺术家应该具备独立的思想和个性,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感受。在这幅画中,他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将自然美景转化为一种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通过这幅画作,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艺术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美好。
2022年在济南举行的一场艺术品春季拍卖会上,潘天寿1944年作《松荫观瀑》,一举拍出1667.5万元高价。画作的尺寸99×62厘米,犹如一个恰到好处的窗口,让我们窥见了一个深邃而充满生机的自然之境。画面的远景,两座巍峨的岩石并肩而立,一道瀑布如银河落九天,飞泻而下,水珠四溅,仿佛能听见那水声轰鸣,响彻山谷。而在这雄浑的背景之下,近景的一株苍劲古松格外引人注目。松树枝繁叶茂、绿意盎然,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更添一笔生动的是,一位老者悠然自得地坐于松干之上,仿佛在与自然对话,与岁月共舞。树荫下,光影斑驳,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老者的身影在树荫的映衬下,显得愈发宁静而深邃。他或许是潘天寿笔下的自己,与世无争,独享这片刻的宁静。而树荫下的这片空间,也仿佛是一个避风港,让人忘却尘世的纷扰,只愿沉醉在这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这幅画作的背后,隐藏着潘天寿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与敬畏。他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自己的画作都是对大自然的致敬。而《松荫观瀑》更是他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画中的每一处细节,都仿佛是他与大自然的心灵交流。他通过画笔,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关于这幅画作的创作背景,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据记载,这幅画作是潘天寿在梦中所得。他在梦中游历山水,遇见了这株古松和这位老者。醒来后,他立刻挥毫泼墨,将这一梦境永远地留在画布之上。这也正是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理念的体现。
欣赏此画,仿佛能听见瀑布的轰鸣,感受到那树荫下的清凉。潘天寿用他的画笔,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永恒的梦境,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天地。
嵒
《槐荫鞦戏图》
在北京匡时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以586.5万元成交。尺寸148×48厘米,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与田园诗意的画面。画面聚焦于一片郁郁葱葱的槐树林下,阳光透过密集的树冠,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为这静谧的午后添上了一抹温馨与神秘。槐树以墨色层层铺陈,深浅不一,既展现了其苍劲古朴的质感,又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清凉幽静的氛围。
在这片绿荫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正欢快荡着秋千的孩童。他立于秋千之上,随着绳索的摇曳,仿佛要飞入云端,那份纯真的快乐与自由,瞬间感染了每一个观者的心灵。孩童身后,四个小伙伴或拍手欢呼,或踮脚眺望,他们的神情各异,却都洋溢着对伙伴游戏成功的喜悦与羡慕。华嵒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构图,将这份童趣与温情定格为永恒,让观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在他的笔下,无论是花鸟虫鱼,还是山水人物,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情感的温度。而《槐荫鞦戏图》正是他这一艺术理念的生动体现,不仅展现了华嵒高超的绘画技艺,更传递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此外,这幅作品还反映了清代社会文化的多元与包容。在那个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的时代,华嵒的绘画作品以其贴近生活的题材和通俗易懂的风格,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与喜爱。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更为中国绘画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灵感。
吕纪《柳荫双鸭图》和《幽涧双鹭图》(对屏),尺寸均为172×90.5厘米,在西泠拍卖2007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收获532万元成交价。全景和折枝是中国花鸟画最主要的两种构图方式,同时又分别代表中国绘画两种特有的观察方式。折枝花鸟画相当于特写镜头的方式,而全景花鸟画则展开了平远、高远、深远三个层次,在空间上比折枝花鸟画的变化要丰富。《柳荫双鸭图》和《幽涧双鹭图》就是吕纪的全景花鸟画的代表作品。
《柳荫双鸭图》中,春日的柳丝轻拂水面,宛如翠绿的帘幕,温柔地包裹着一片静谧的天地。在这翠绿的帷幕下,双鸭悠然自得,或低首觅食,或相互依偎,它们的身影在斑驳的光影中若隐若现,仿佛在低语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不仅仅是自然的写生,更是画家心灵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寓言,让人在喧嚣之外寻得一丝宁静与安详。
《幽涧双鹭图》则以另一种姿态展现了自然的幽深与高远。古树参天,枝叶繁茂,自画面顶端蜿蜒而下,宛如一条绿色的瀑布,为画面注入勃勃生机。双鹭栖息其间,或展翅欲飞,或低头凝视,它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片幽静之地的无限眷恋。溪流潺潺,回环曲折,引领观者的视线深入画境,仿佛能听见那潺潺水声,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清凉与惬意。
吕纪的画风在17世纪之后的日本绘画中有明显的影响,亦是日本屏风画的来源之一。《柳荫双鸭图》和《幽涧双鹭图》曾在日本出版的《听松清鉴》中著录。郑振铎在20世纪40年代遍访流传在海外的中国名画,并在其所编的《域外所藏中国名画》中收录此画。如今,两幅画作从日本回到祖国拍卖,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追溯,更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
王鉴《云壑松荫图》扇面,在北京匡时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以230万元成交易主。作品在17×48.5厘米的方寸之间,以精致细腻的笔触与深邃悠远的意境,铺陈开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画卷。画面上,云雾缭绕于幽深的山谷之间,松荫密布,为这幅山水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神秘。山阴曲径蜿蜒而上,仿佛引领着观者的思绪步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在这片葱郁的松林之下,一位文人雅士悠然坐于幽岩之上,他或凝神静思,或远眺溪流潺潺,天边云卷云舒,一切显得那么和谐而宁静。这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王鉴内心世界的映射,是他对高洁情操与淡泊名利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云壑松荫图》的创作,源于王鉴对元代大家赵孟頫的深深敬仰与模仿。他巧妙地将赵孟頫的青绿山水技法融入自己的笔墨之中,同时又加入浅绛设色,使得画面既保留了赵氏的青绿之雅,又增添了几分古朴与厚重。这幅作品不仅是王鉴晚年艺术造诣的集中体现,更是他“泛宗诸家、兼容南北”艺术理念的生动实践。
王鉴出身名门,其曾祖王世贞是明代著名的鉴藏家与文学家,家中藏书万卷,书画文物琳琅满目。这样的家庭背景,为王鉴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云壑松荫图》扇面的背后,还隐藏着一段曲折的收藏历史。它曾入藏博物馆,后又几经辗转,最终得以回归原主。这段经历也为其增添了非凡色彩。如今再次凝视这幅《云壑松荫图》,不仅能感受到王鉴笔下的山水之美,更能体会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与艺术魅力。
在北京保利2016春季拍卖会上,明代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文徵明创作的《碧荫坐钓图》(尺寸163×61厘米),收获368万元成交价。《碧荫坐钓图》作为文徵明晚年青绿细笔山水画的杰作,不仅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繁复的布景令人叹为观止,更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触动着每一个观者的心灵。在这幅作品中,树荫下的画面尤为引人入胜,它不仅是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更是文徵明内心世界的一次深情独白。
画面中央,一片郁郁葱葱的古松林,仿佛是世外桃源的入口,将尘世的喧嚣隔绝于外。古松高大紧密,枝干纵横虬曲,松针蓊郁,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为这方天地披上了一层神秘而幽静的面纱。在这片浓荫之下,水轩静立,夹于两涧之间,轩中一人悠然自得,正凝视着远方友人泛舟垂钓的场景,那份超脱与淡然,仿佛与世无争,只愿沉醉于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之中。
树荫下的童仆提壶归庄,步伐轻快,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他的身影与白鹤敞门盼望的姿态相映成趣,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白鹤,作为高洁与隐逸的象征,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更深刻地传达了文徵明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这片树荫的庇护下,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与忧愁。文徵明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图,将这份宁静与淡泊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理解与向往,融入这幅作品之中,使得《碧荫坐钓图》不仅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是一首描绘心灵归宿的田园诗。
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徵明在历经仕途坎坷、看破官场黑暗之后,对于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他选择以画寄情、以笔抒怀,将自己的情感与理想寄托于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皈依与自我完善。而《碧荫坐钓图》中的树荫下画面,正是这一情感与理想的完美体现,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人士大夫在追求心灵自由与人格独立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份超脱与淡然。
在北京歌德2012年秋拍中,清代画坛巨匠黄鼎于康熙己亥年(1719年)创作的《夏木垂荫图》(尺寸197×98厘米),拍出253万元成交价。欣赏此作,我们不仅被其宏大的尺幅与非凡的气势所震撼,更被那细腻入微、意蕴深远的树荫下景致深深吸引。画面中,茂密而错落有致的树荫如同天然的华盖,为炎炎夏日下的世界带来一丝凉爽与宁静。黄鼎以高超的笔法,将树叶的层次与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勾叶、点叶、夹叶等技法相互交织,形成一幅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阳光透过密集的叶缝,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与树荫下的幽静形成鲜明对比,仿佛能听见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清新与湿润。在这片沿山体连绵的树荫中,几栋木屋若隐若现,引人遐想——或许有文人墨客,正手持书卷,静坐其间,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清凉与宁静,心中涌动着对自然之美的无限感慨;又或是农家樵夫,正在木屋中休憩,为这幅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些虽未直接呈现于画面之上,但透过黄鼎的笔触与意境营造,我们不难想象出这些温馨而美好的场景。
黄鼎在《夏木垂荫图》中,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与深刻理解,更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他通过树荫下的这一片小天地,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避风港,让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此外,潘博山的旧藏与陈子清的题签,更为这幅作品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潘博山作为近代藏书界之翘楚,其鉴赏眼光自然非凡,他对此画的推崇备至,足见黄鼎笔墨功力之深厚;而陈子清作为吴湖帆的表兄兼艺术伙伴,其题签不仅书迹工整严谨,更透露出他对这幅作品的深深喜爱与珍视。
在华艺国际2009年冬季拍卖会上,沈周1489年作《柳荫送别图》手卷(尺寸绘画32×177厘米、书法32×195.5厘米),以179.2万元成交易主。作为沈周晚年艺术生涯中的一抹温情笔触,《柳荫送别图》手卷不仅以其精湛的绘画技艺展现自然之美,更通过细腻的构图与深情的题跋,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跨越数十载友情的送别故事,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为之动容。
画面缓缓展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岸边依依的垂柳,它们随风轻摆,仿佛在低语,又似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这柳荫之下,不仅是一片自然的景致,更是沈周与友人金仲和深厚情谊的象征。阴历三月的春光里,垂杨的绿意盎然,与即将远行的离愁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在无形中增添了几分不舍与温情。
江中一叶扁舟,轻盈地漂浮于水面,舟上之人,正是即将踏上远途的金仲和。岸边,沈周以自况之姿,与友人深情揖别。这一刻,两人的身影被定格在画中,成为永恒。沈周以画寄情,将这份不舍与祝福,都融入了这幅《柳荫送别图》之中。他的笔触虽显平淡,却蕴含了无尽的深情与厚谊,让人能够深切感受到那份跨越岁月的友情之美。
画面的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沈周对友人的深深眷念与祝福。垂柳的摇曳,不仅是对春光的赞美,更是对离别情绪的暗喻;扁舟的轻盈,则象征着金仲和虽将远行,但心中那份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憧憬,却如同这江水一般,源远流长,永不干涸。
沈周在卷后所题的诗跋,更是为这幅画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与情感色彩。他回忆起与金仲和相识于少年时期,共同走过的四十七个春秋,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但两人之间的友情却历久弥新、愈发珍贵。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金仲和的深深祝福与不舍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于人生、友情以及时间的深刻思考。
《柳荫送别图》不仅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作,更是一段关于友情、时间与离别的感人故事。它让我们在欣赏画作之美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沈周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尚的情感世界。这幅画,如同一位老者在向我们诉说过去的故事,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感动与共鸣。
蓝瑛 《松阴图》,尺寸278×99厘米,在2021年北京荣宝春拍中,收获1322.5万元成交价。作品中,树荫下的画面不仅是自然风光的细腻展现,更是人文情怀与隐逸思想的深刻寄托,它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卷轴,引领我们穿越时空,走进一个静谧而深邃的世界。
画面中央,几株参天古松挺拔而立,枝叶繁茂,形成了一片浓密的树荫,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方天地撑起的一把巨伞,遮挡住炎炎烈日,带来一丝丝凉爽与宁静。阳光透过密集的针叶,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为这静谧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神秘。
树荫之下,两位高士悠然自得,置身林间,身影在光影交错中显得格外超脱与不羁。他们的存在,为这幅山水画增添了几分人文气息,使得这方天地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是成为了一个充满哲理与情感的空间。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灵得以真正的放松与自由。
树荫下的故事,或许是一场不期而遇的雅集,两位高士在此相聚,谈经论道,共赏山水之美,共享隐逸之乐;又或许,这只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简单而平凡,却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领悟与对自然的无限敬畏。无论是何种情境,画面都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美好,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与喧嚣。
蓝瑛以其精湛的笔墨技艺,将这一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能够触摸到那些松针、感受到那份清凉、听到那潺潺的流水声。他的笔触既有雄浑之力,又不失细腻之美,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幅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富含文化内涵的艺术佳作。《松阴图》不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是一首隐逸诗、一曲心灵之歌,它让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编辑:王国良 蔡冰冰
审核:傅文忠 李自涌
东方收藏
《东方收藏》杂志(月刊)
主管单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石狮日报社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5-1301/G0
邮发代号:34-102
投稿邮箱:dfsc@vip.163.com
中国收藏家协会支持刊物
国家图书馆永久入藏刊物
国家文化检索系统“CNKI”收录刊物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