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对古陶瓷的执着与热爱,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英国东方陶瓷学会会员陈志坚于6月5日至7月8日历时33天,到英国各大博物馆开展了一次深度考察研究之旅。在英国学者推荐下,他重点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大威德中国瓷器馆、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牛津大学阿斯莫林博物馆、剑桥大学菲兹威廉博物馆、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苏格兰爱丁堡国立博物馆、苏格兰国立美术馆,还前往丘吉尔庄园、温莎城堡等地参观考察了馆藏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并与英国的学者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研究。
南溪堂主人,别号南溪鸣鹤,注重明清家具和中国古陶瓷的收藏与研究,其研究性论文发表在《东方收藏》《收藏快报》《嘉禾雅集》等专业学术报刊上。这一次前往英国,他对于中国古陶瓷在英国各大博物馆、庄园的重要馆藏进行了系统性调研。
中国古瓷器在全世界各大博物馆的馆藏中,不仅数量大,而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次踏入英国各大博物馆的中国瓷器展区时,首先映入陈志坚眼帘的就是那些熠熠生辉、精美绝伦的中国瓷器,这些馆藏一部分是通过古代海丝贸易之路漂洋过海,另一部分则是历史战乱等原因远渡、流散异国他乡。
大英博物馆大威德馆镇馆之宝
至正型元青花象耳瓶
对陈志坚来说,这一次在英国与中国古陶瓷的亲密接触,让他觉得仿佛穿越时空,真可谓激动人心,他终于见到了古老神秘东方大国遗留各地的古代艺术瑰宝。在异国他乡看到如此庞大的遗珍,看着琳琅满目的陈设品,这让陈志坚心潮澎湃、深感震撼!
剑桥大学菲兹威廉博物馆藏
元青花云肩水波纹六开光禽鸟花卉图瓷瓶
历史上中国瓷器是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巅峰之作,在世界影响力是巨大的,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每一件中国古陶瓷遗留至今,都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其精湛的工艺和巧夺天工的华丽外观,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历史底蕴。它们是中国古代先民的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一个伟大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苏格兰爱丁堡国立博物馆藏寿字壶
看着英国各大博物馆的中国古陶瓷馆藏,陈志坚的心情多少有些凝重。他驻足细品,并且仔仔细细斟酌,观其变化多端的器型,它们展现了古代匠人们的精湛技艺和无限创意,工艺中可以揣摩古代工匠的独具匠心;那些绘制在古瓷器上的细腻笔触,具有神秘的东方特色。他从古代匠人们精心勾勒的精美的图案中,从典型的东方画工中揣摩中国绘画的古老技法与色彩,它们仿佛诉说着古老国度的童话与传奇。
大英博物馆大威德馆藏万历青花龙纹梅瓶
在异国他乡集中展示如此庞大的中国古瓷器艺术群,陈志坚深深地被这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的东方艺术所折服。同时,它们也激发了各国人民对东方神秘国度的向往与探索,使得海外华人对中国古老文化产生更加深厚的敬畏与骄傲。鉴赏着这些中国古陶瓷,海外华人定然感觉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发自内心的自豪。
牛津大学阿斯莫林博物馆藏明代崇祯莲子罐
在英国通过与各界学者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陈志坚深刻体会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他在牛津大学阿斯莫林博物馆同当地收藏者进行研讨时,大家分享了对这些来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古瓷器的观感。通过欣赏这些瓷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百花园的重要地位,中国古陶瓷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属于世界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英国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藏凤穿花纹五彩盘
这次游历英国各大博物馆,陈志坚重点鉴赏了馆藏的中国古代瓷器,丰富的游学经历让他受益匪浅。
陈志坚在伦敦诺丁山大集市旧货市场购买的瓷器
在与英国研究团体、收藏家的交流中,他更深层次地领略了中国古瓷器的独特艺术魅力。每件古陶瓷独特的造型,从细腻的胎质到华丽的釉色,再到精致的纹饰,都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巧夺天工和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并且融汇了民族文化的大智慧,正应了那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大英博物馆大威德馆馆藏宋汝瓷
通过对英国各大博物馆、庄园馆藏的研究,陈志坚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些古老的瓷器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它们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游学之余,他应英国藏家推荐,顺道考察了约克古玩店和伦敦诺丁山大集市旧货市场。
编辑:尼松义 蔡冰冰
审核:傅文忠 李自涌
东方收藏
《东方收藏》杂志(月刊)
主管单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石狮日报社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5-1301/G0
邮发代号:34-102
投稿邮箱:dfsc@vip.163.com
中国收藏家协会支持刊物
国家图书馆永久入藏刊物
国家文化检索系统“CNKI”收录刊物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