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尔康|清人书札的史料价值

文化   2024-11-03 16:37   山东  


《清史史料学》书影



清朝人写了很多书信(尺牍),当时就有出版的,民国以来人们又不断地给予关注和印行。

写信,用《历代名人书札》的编辑者吴曾祺在《例言》中的话说是“言事达情”,即写信人训己身,述他人,谈时事,论学术,表感情。在写作的当时是为实用,过后则具有学术价值,特别是传记史料价值。

书信叙事,免不了要说到自身、家庭,以回答戚友的关怀,而在家书中更会回忆家务,所以函札中有自己的历史资料,且不说写信本身是生平记录了,冯琏为《秋水轩尺牍》写序,说尺牍作者许思湄(约1769一约1856)的信,“或自述生平,或畅言事理”。注意到尺牍对其作者生平的表达。梅曾亮序姚鼐(1732一1815)的《惜抱轩尺牍》,谓姚氏的书信,“与亲故者,亦兼及家人琐琐事”。王韬(1828一1897)在《重刻弢园尺牍自序》说自家的通信,“原以状景物之悲愉,述境遇之甘苦,记湖山之阅历,穷风月之感怀,以拳拳寄其思慕之情”。告诉人们,他的书信记录己身行事和思想。郭崑焘在《云熙山庄尺牍自序》中说,他之所以结集此书,不是为显示当年写作的费神,而是为“异日谈数年中事,或亦有所考证焉”。很明确,是为将来保存历史资料。已故明清史专家谢国桢编辑吴大澂(1835一1902)的《吴愙斋尺牍》后,又看到吴氏与陈介祺(1813一1884)的相互通信九十五通,于是利用它们编写出《吴陈两家尺牍编年表》,希望以此反映吴、陈两位古文大家的历史,并且很高兴地在编年表的题记中说:“吴陈两君半生行事大概见于此矣。”谢氏开创用书信资料编写历史人物编年史的先例。这些事实表明书函可以提供历史人物传记素材。但是,书信的篇幅一般较短,如何天柱在《三名臣书牍·例略》中比较书信与奏疏不同时所说:“尺牍尚简,书疏尚详”,简短的文字涉猎的内容不会太多;一般人不可能天天写信和致力于函牍,所以就一般人讲,信件的数量终属有限;即使写得多,因是给人家的,回收不易,收件人有的妥为保存,有的则漫不经心,随意毁坏,这种客观状况决定了函牍难于大量保存。这些因素注定书信很难提供一个人的完整传记史料,而只是局部的、片段的素材。

陈介祺致吴大澂札


书牍不仅具有人物资料,还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这里着眼于它对人物传记研究的史料意义,就中,又侧重于了解书信对于其作者传记资料价值,而对书信的其他学术意义亦作简单的交代。


一、书信作者的传记素材


书信的传记资料价值,具体在哪些方面?笔者的认识是:


1.人物生年和生平中重要年代的资料

某些历史人物,生平中的一些重要年代,有关文献没有言明,或有记载而并不准确,然而可以从尺牍里考证出来。比如清初有名的明遗民徐枋,在《与葛瑞五书》云:“弟自二十四岁而遭家国之变,今忽已四十三岁矣。…而须发半白,齿牙摇落,筋骨关窍之间,自知有深入之病。”但是这二十年里著述甚多,有《通鉴纪事类聚》《廿史文汇》《读史稗语》《读史杂钞》《建元同文录》《管见》等。家国之变当指甲申(1644)明朝灭亡和乙酉(1645)南明宏光政权的覆亡,因他是苏州人,宏光之亡对他影响更大,所以可能是指的乙酉之变,即顺治二年。其时他二十四岁,则其当生于明天启二年(1622)。明清易代后,他不与清朝合作,以著述而无愧于世。以后人们写徐氏历史,这封通信是重要依据,李元度作《国朝先正事略》的徐氏传,就与此信有许多相同之处。龚未斋,浙江会稽人,一生作幕课,有《雪鸿轩尺牍》存世,而生平史料无存,靠其尺牍透露他的生年和一些社会活动情况。《答同学诸友》信云:“弟二十岁时,先君见背。…因家伯宰渭阳,奉命而往,经理署务。…戊子归家,重温旧业,摈斥龙门,庚寅、辛卯,复遭点额,今年已卅矣。"戊子,系乾隆三十三年(1768),庚寅为三十五年(1770),辛卯为三十六年(1771)。写信当在三十六年后的不久,可以假定为次年,即1772年,这一年三十岁,上推,当生在乾隆八年(1743),则乃父死在1762年。他去陕西伯父衡门帮了几年忙,二十六岁赶回原籍应试,落第,随后两次考试,也都失败了。科举不成,不得不外出幕游,并终身不能离此行当。

徐枋信札


2.人生重大关节的资料

上述徐枋、龚未斋二人的生年与重大行事都在书信中揭示了,与此相同的是,许多人的信件对一生中的重要行动作了说明。清初王弘撰,陕西人,拒绝康熙朝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同时不给大学士冯煦写祝寿词,对此,《与赵韫退大参书》叙述甚明:“弘撰以衰病之人,谬叨荐举,尝具词控诸本省抚军,转咨吏部,不允;嗣又奉诏严催,不得已,强勉匍匐以来京师,复具词令小儿抱呈吏部,又不允;借居吴天寺僧舍,值卧一榻,两月以来,未尝出寺门一步,即大人先生有忘贵惠顾者,皆不能答拜。”既不能奉诏,更不能给大学士写贺词了。这封信,表述了王氏在博学词科中的活动,更把坚持遗民立场的态度委婉地表达出来。徐枋在上述书信里以下引一句话自励:“有一人之砥行于一世,而失节于临时者,辄以自验吾不能不如是否也。”王弘撰没有说这样的话,但以重大关节的事情,证明他是能终身砥节励行的。

王弘撰诗札


于成龙(字北溟,1617一1684),顺治十八年(1661)出任广西罗城县令,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持职守,一个县城只有六户人家,设衙门于破庙,仆人死亡星散,只身将县务治理得井井有条。他在《与友人论罗城事书》,对赴任及任内情况作了较详细的说明。以著作《马氏文通》闻明于世的马建中(1844一1900),留学法国,兼任驻法公使郭嵩焘翻译,写《上李伯相(案:指李鸿章)出注功课书》,报告考试课目及其试卷取得法国舆论的好评,但深知这是法国人不了解中国人,是鼓励中显示出看不起,因此立志继续努力学习;法国教师劝他考法国学位,亦未采纳。他的留学生涯,于此可见一斑。


3.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资料

大学士于敏中(1714一1780)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兼充《四库全书》正总裁,乾隆帝关心四库全书之修辑,不时询问于于氏,于氏又问及与修人员,这种商讨过程,在于氏的《于文襄公敏中手札》保存了许多记录。某日信云,乾隆帝召见,“询及历代访求遗书之事,何代最多,最为有益?”因此要求下属,“即详细查明,于十七日随报发来”,又说“蒙问修《永乐大典》事,《明史》曾载否?一并查明”。关于“二十四史”君臣间的对话,及表彰有功人员,于氏在信札里颇多涉及:“《旧五代史》进呈后,业已蒙题诗。札子亦俱发下,暇时欲请述旨意,以便刻人卷前也。今日召见,极奖办书人认真,并询系何人所办,因奏二云(案:指邵晋涵,1743-1796,四库全书馆纂修官)采辑之功;并询系及邵君原委,亦将其受恩之故奏及矣。”像这样的事情,在一般人就是大事,而对于于敏中也可以说是平常的事务了。

于敏中信札


“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1687一1763),委托居住在南京的袁枚(1716一1798)帮助他出售灯画,大约是急等钱用,两次写信催问是否卖出,袁枚回信告知卖不出去,说“金陵人但知食鸭肫”,哪里懂得绘画。于此可知金农生活之不富裕。姚鼐(1731一1815)《复孟兰舟》叙说七十九岁时身体和子孙情形:“鼐行步尚如故,口中落一齿,目已昏,然尚能作此手书,惟时有脾疾,饮食少耳。似明年八十尚可度过,此则难知矣。三子四孙。今年鼐大约在江宁过冬也。”似此内容,在给其他人的书信中屡次出现,不赘述。其晚年生活情景,鱼素透露不少。

金农致幔亭信札



李调元(1734一1802),进士出身,官道员,博学多才,在给其三弟墨庄信里问收件人:“今年考差如何?官本虚名,此为实惠,所望在此,而不在彼也。”其弟大约是在清朝翰林院做事,但很清苦,所望在得学差,以接受馈赠,弥补生活。因是私人通信,他毫不掩饰地说出心里话;若在公众场合作这番表白,就要为众人所不齿了,那是绝对不会讲的。由此可见,家信实能反映真率之情。《春在堂全书》的作者、浙江人俞樾(1821一1907),自河南学政罢职后,为生活,历主书院,为觅职业,给上任的江苏巡抚、同年李鸿章写信,要求在南京获得一馆职:“金陵为名胜之区,又得阁下主持其间,未时有一席之地可以位置散材否?”接着说,以浙江人而在金陵常住的,原来有袁牧,享了几十年的福,但他能够在那里久居,是得到两江总督尹继善(溢文端)的照顾,“而阁下勋名,则高出文端万万矣”。这是给李鸿章戴高帽子,希望得到青睐。这多少有曲节求人的味道,反映谋事之难。

吴汝纶(1820一1903)对世俗的抵制西医颇为不满,通过书信,多次倡扬西医。如《答萧敬甫》:“执事久客上海,宜其耳目开拓,不迷所行,奈何顾久留病魔,不一住问西医耶?岂至今不能化其故见耶!千金之躯,委之庸医之手,通人岂宜如此。试俯纳鄙说,后有微痒,一问西医,方知吾言不谬。”看来,吴氏接受外间事物较快,而且认识到了就要宜扬出去。孙中山忙于反清,不能顾家,眷属生活费全靠人资助,难于定期得到,影响家人生活,己身也有后顾之忧。因此写信给邓泽如,请其筹一妥善解决的办法。孙氏让人资助,情非得已,亦见后顾之忧必须解决。

4.家世、家人关系的史料

这类材料,在家书中屡见不鲜,而且比较具体翔实。大学士、江西高安人朱轼(1665一1736)《与族人书》,以真挚的感情述说了个人与家族的关系:入学塾读书,族伯就对整师讲:“此吾家千里驹也,为我善教之。”二十岁进学,举族相贺。三次乡试,许多族人送米送鸡。北上会试,送行的人“慰勉叮咛,依依不忍舍”。中进士后十年归里,全族各家一一请酒,以后归省三次,两次丁艰,族人敛钱助喜助丧。而自己在外做官三十年,却对宗族毫无帮助。只是由乃父倡捐祭田,还要族人出力管理。他说他所能做的,是劝谕族人互助,“尝书此以自警,并示诸子弟,以动其侧隐之心,今以劝勉族之伯叔昆季,较金帛之赠为何如也”。可以称为政论家的康雍时期的兰鼎元,曾经入过巡抚张伯行的幕,后来张氏连续招聘他,辞谢不就,写《上张大中丞书》说明原因:幼年丧父,靠祖父和寡母抚养成人,如今祖父九(十?)岁,祖母八十有二,家里又穷,妹妹已过了结婚年龄而无力出嫁,弟弟成年还不能自理,父柩久停而未葬,因此要在家照顾老人和弟妹,不能只顾自己痛快而离开他们。他把自身的家世及生活环境和盘托出。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关于生子、教子的见解,在家书中表达甚明。《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夫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可将此书读与郭嫂、饶嫂听,使二妇人知爱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五十二岁得子,认为是幸运,可是不久夭折,仍希望生个儿子,并认为只有郭嫂能给他生子,然而郭嫂不愿意到他身边,遂写信给四弟,要他去劝说:“今儿子又死,非郭奶奶不能为我生儿也。…我历观史书,有儿无儿,自有大命。郭奶来,或可望;若再买丫头,作死作业,亦属可笑尔。”认定了郭嫂能生子,故要设法勉强她到潍县衙门,但不愿意买妾作孽。看来他是妻丧而不再娶,既不纳幼妾,又想生儿子,在婚姻上也是个怪人。


雍乾时期湖南衡山人聂继模,儿子在外任知县,不让其常写家书以免分心,耽误公事;又因儿子处于事简辟县,但要求他像理繁务一样,晚睡早起,以养成习惯。校雠家卢文绍(1717一1795)《与弟文韶书》,讲述如何修养待人的一件事:乃祖从一个贱民借银子,贫不能偿还,那人义而不取,乃祖因而教育子孙不要忘记人家的好处;后来那人的儿子中进士做官,有个同乡京官因贱民之子不能读书出仕,但拿不准对方的身份,询问于卢氏,以便得到确认后揭发他,卢氏认为那人有德于乃祖,而且富贵贫贱也是无常的事情,遂以不知道回答询问者,实际上帮助其遮掩过去。他的感思在于讲究忠厚之道,不做刻薄的人,教导其弟“积德培福”和自立。


李兆洛(1769一1841)在外做官教书,乃兄在乡理家,不析产,及至本身年过半百,见乃兄操劳太过,不忍心,乃分家,紧接着又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居另过,并根据他们的资质,不要求他们读书扬名,只要本本分分生活就好。他的分家过程和设想,写在《诫子书》中。李氏晚年在江阴执掌书院,“束脩虽薄,而居处自适,朋侪之乐亦复不乏”,所以不乐意就他处之聘。可见其家庭的和睦,其心性和追求。裘琏《诫子书》用自已的经历教导其子精诚葬母,说出自身历史的片段:四岁丧父,赖嫡母魏氏维系家庭,二十岁时其亡故,因自己不成熟,丧礼办得不够诚敬和丰厚;二十六岁生母谢世,比前懂事了,但因财力不足而欠丰厚;如今经济厚足了,妻子亡故,由儿子经理丧事,但看他不甚懂得敬谨从事,故特别予以教育。他的故事表明他的成长过程和对孝道的讲究。


湖南湘乡曾国藩(1811一1872)在两江总督任上,江西武宁县的曾氏族人携带曾氏谱局公启,行程二千余里到南京找他,要求联宗续谱,曾国藩不明究竟,于同治十年(1871)初五日写给乃弟曾国荃等,让他们了解处理,同时给来人写匾和对联。曾氏事繁,而处置这类族务之事虽不多见,但也还是认真的,于小事亦可见其为人。同年十一月初八又给弟弟书信,讲自己的家事,即儿子纪鸿自愿将己子过继给长兄纪泽为嗣子,曾国藩听说后很赞成,并要把它促成,“本月拟即写约告祖,不作活动之语。中和公出嗣添梓坪,因活动而生讼端,不如李少荃(案:即李鸿章)抚幼泉之子作呆笔耳”。自己房内的事情,也要雁足传书,可见曾氏家族观念的强烈。


郭崑焘通函乃兄郭嵩焘,说明觅求休致后闲适居处之难。仕宦在外的社会上层人士想到晚年的生活,早作安排,为研究历史上老年人生活所当留意的。俞樾的夫人死于苏州家里,但俞氏将墓地选择在杭州右台山,并预定将来也葬于此,这种后事的安排,在《与亡室姚夫人》悼告信中表达出来,从而透露俞姚夫妇感情的深笃。


5.女性人物的生平资料


女子传记资料较男性少得多,尺牍中也是如此。这里为强调女性史料,故单独立个子目来表述。女子本人的尺素是其生平的真实记录。陈尔士(1785一1821),十七岁与钱定庐结婚,二十三岁时乃夫任户部主事,二十七岁主理家政。她的二十九通家书,系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八月十四日至二十四年(1819)七月十二日写给乃夫的。在此期间,乃夫自北京送母枢回浙江嘉兴原籍安葬,她留在京师守家,故有此通信。信中叙述,自送婆母灵枢后,如何谨守门户,处分下人;如何督子读书及课程进度;在子女生病时调治及药方的改变;如何理财,维持家用;关照丈夫保重身体,特别是痔疮的防治;报告自家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形;报告妾的安分守已;询问坟茔之建设,并抒发己见,以子妇而不能与葬,甚疚;略言时事,自觉不当;祈请乃夫规劝娘家二兄不要出来做官,以便在籍待养七旬慈亲;对丈夫要把亲戚携带来京抚养,表示同意。由这些内容,可以知道陈氏的一些经历、见识、为人理家能力和健康状态。她只活了三十七岁,读其鱼素,知其拖着病体,竭力要把家务理好,亦会感到她将享年不永。

从上面的诸多事实,读者不难了解书信对于其作者的传记史料价值:至少可以提供写信人的历史片段素材,乃至关键的、重要的人生情节。这表明鱼素对写信人的传记史料意义,那么,它对收件人的价值如何呢?为此,请往下看。

二、收信人和信中人物的历史资料


就一通函牍讲,它所联系的写信与收信人双方是不可分割的,两者之间必有某种社会关系,信中常常会说及共同关心的事情,以及收件人所要了解的事物,因此书札自然地成为收信人的历史文献,可供人们考察他的历史。

前述陈介祺是道光间进士,翰林院编修,金石学家,撰著《十钟山房印举》《吉金文释》《传古别录》。吴大激是同治进士,功名、学识上都是陈氏晚辈,但陈氏赏识他,主动给他去信表现出奖掖后进的大家风度。对此,吴氏在第一次回信中说:“…乃蒙手翰先颁,奖勖备至。猥以拙书联语,重荷宠褒,益令惭惶无地。”陈氏的原信虽然见不到了,但对吴氏“奖助备至”的内容可以想见。吴氏亦并非自大的人,早就仰蔡陈氏,只因晚辈不敢造次,故未先行通函,及至得到陈氏手札,喜出望外地写回信,并报告借视学陕西之便搜访古迹拓片的情况。从此二人书信往还,交流古文字学和金石学研究成果,以至谢国桢氏能看到九十五通,据以作出《吴陈两家尺牍编年表》,反映吴、陈二氏的生平经历。

以翻译《天演论》闻名于世的严复(1854-1921),将译著赠送给吴汝纶,后者读毕,写信表示对此书的认识:“比经收录副本,秘之枕巾。盖自中土翻译西书以来,无此闳制,匪直天演之学中国为初雷鸿濛,亦缘自来译手无似此高文雄笔也。”吴氏得了赠书,抄写一遍,视之为枕中秘笈,不仅表现了他的重视,更说明严氏译作的价值和为人所珍贵。人们对这个译著的态度,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严氏的历史。


严复致吴汝纶札


汪康年的四兄写信给他,述其继妻的种种乖张行事,以及与家人关系的诸种不协调,这是书信记录第三者历史片段,或者说在家人眼里其继妻的形象,也即一个人物的历史侧影。恽敬《与二小姐》《与来卿》等函牍,除了说明家事,对二女儿的生平、气性也留下一些资料:出嫁姚家,公爹为学官;丈夫字来卿,功名心切,而多次秋闱不中;生子望元;本身识字,能写书札;有一年多没有给乃父写信,恽敬因而不放心,通函女婿,告诉他女儿的缺点:“小女性虽拘谨,而负气好高,恐胸中积忿深思有不能形之纸笔者,遂尔疏阔,吾婿以为如何?”也即希望女婿能体贴女儿,多加劝慰。恽二小姐的历史面貌,凭借这些素材亦可以勾勒出轮廓了。像上述的事例甚多,不再罗列。要之,收信人和信中提到的人物的平生,鱼雁里会有或多或少的记录,可供传记作家和历史学家采集,用以描绘人物历史的生活片段。

三、尺牍的社会历史资料


书翰反映社会历史的资料相当丰富,对社会制度、历史事件、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生活方式、民族关系、中外关系各方面的研究,都能提供某些素材。兹作简单的分别说明。


从书法角度看书牍,许多人的鱼雁手迹、飞洒流畅、道劲浑厚、布局严谨,是一幅幅书法艺术佳品,其实,不少作者本来就是书法家,写信的时候秉持严肃认真的态度,故而使信件成为艺术品,也是研究清代书法史的可贵资料。


从文学角度读尺素,有很多是非常漂亮的散文,或诗味十足,用典贴切而耐人寻味,辞藻华丽而不显雕琢,读之实为一种享受。如以尺牍范本著称的许思湄的《秋水轩尺牍》,阅览令人欣快。兹举《谢朱松溪借银》为例。信写在京临别时借钱,水行遇风浪几乎丧生,到目的地又碰上东家亡故,失业在即,真是一事未了又添一事,欠债只好待诸异日筹措。作为幕客,本来就是漂泊不定,命运在人家手里,而诸种不顺自身恰恰全遇上了。信件把自身的沮丧心情和对收信人的感激之情,以略带轻松的笔调表达出来,不让朋友太为他担心。其原信录后,与读者共同赏析:


雪泥鸿爪,游辄无凭。五六年来,徒深契阔。昨于都门把袂,真为意外之缘。而足下意气殷拳,无间畴昔。濒行(辄?)以旅囊告匮,致叹穷途。尤承惠借朱提,得免琴囊留滞。私衷感戢,何日忘之!别后由潞河买棹而返,浮一叶于洪流急湍中,自分置身鱼腹,欲继青帘招饮,绮馆烹鲜,恐此乐已成隔世,幸荷吉星遐照,得庆生还。记弟于六月二十五日到馆,敝东于二十九日逝世。甫离蛟窟,又失鸠巢,而宾主多年,一朝永诀,未免人琴之感。计日交案完竣,即拟东返。如山左不遇,而仍作燕市闲人矣。挪项另容措缴。

清·山阴许思湄著《秋水轩尺牍四卷钞本》


明清之际江南社团史。钱谦益(1582一1664)《牧斋尺牍》致吴伟业(1609一1672)《论社》函,针对明清之际江南社团活动,论述中国社团史。


清初明遗民史。“宁都三魏”中最有名的魏禧(1642一1680),悼明朝之灭亡,隐居不仕,《寄兄弟书》云其辗转流离的生活:“日转穷山辟兵,所住僧屋,先后十有一处。”信中特别讲到山中居民和僧侣的生活,能令人了解清初山民社会历史。钱塘人而定居南京的袁枚(1716一1798),不忘故乡,愿子孙仍能与原籍保持联系,故不在南京着籍,可是为培养儿子的社会生活能力,令其在金陵考秀才,此事引起当地人反对,向政府控告他冒籍,袁氏乃不让其子与试。他的弟子为他抱不平,他却心绪平静,并致函堂弟,说明原委。这件事表现了土著与客民在科举上的利益冲突,而户籍制度乃原因之一。


关于传记、方志编写的一些讨论,常常在尺素中看到。如钱维城(?1772)任学政时写的《与熊中丞论志书书》,议论方志中传记编写的差误。史学家全祖望(1705一1755)向人借传记书而不得,他分析原因,可能是书中有“嫌讳”的地方,不便让人阅览,或者是认为借阅人不配读这种书:“非其人不可妄传”。在《与卢玉溪请借钞(续忠表记)书》中对此进行辩难。然而不难看出,清人对于撰写传记的认真。传记中的“行述”,其体例如何把握,雍乾时期巡抚陆耀《与钱巽斋论行述书》,对此展开讨论。周天爵(1772-1853),官至总督,在安徽庐风颖道任上,地方发生大水灾,他这时的通信,多讲灾情和救灾的事。这些尺素,收在《周文忠公尺牍》此书有同治七年(1868)版、《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版第20辑第194号。


对嘉道时期的文风,姚鼐在《复贾良山(声槐)》函中讲:“近时文体,坏敝日甚。”表示了一种看法。他是桐城古文派集大成者,他的意见,似乎应当引起文学史史家的留心。


太平天国战争中清廷财政状况。吏部尚书许乃普(1787一1866)、江苏巡抚许乃钊(1799一1878)兄弟的散佚书信,对太平天国战争时期的清朝政府财政之衰竭、吏治之腐败、军事之无能为力,均有所反映。


涉及戊戌变法、义和团的资料。太常寺卿、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袁昶(1846一1900),写于戊戌变法至庚子义和团运动期间的书牍,讲述了时政和自身见解。信函汇为《袁忠节公昶手札》,见《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8辑第576号。


清末士人对报纸的关注。丘震在上海,要订阅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报》,写信给出版《时务报》的汪康年,请其代订,可见新信息多么受人欢迎。丘宪把在扬州瓜洲所见到的税卡向小贩横征暴敛的情形,写信告诉汪康年,希望能够介绍到报纸上披露。

信札提供人物的传记和社会历史资料,不仅在于有一定的数量,还在于它比较真实可信,因为通信人之间往往是家属、亲戚、好友,能谈心里话,不需要掩饰什么,如同前述李调元给乃弟写的那种内容。还有对于社会政治、社会风俗的看法及感情的好恶,有时可以在亲朋至爱的书信中交流,而不能在公开场合表达。如钦差大臣胜保(?一1863)于咸丰九年(1859)被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打得大败,却胆敢奏报获胜,陈玉成撤军,又报胜利。湖北巡抚胡林(1812一1861)看不顺眼,又不能向朝廷举报,乃在给其下属的信中议论:“胜帅本是大败,乃转以捷闻。方告急求援于朝,狗(案:指陈玉成)即夜驰往江浦矣,又以捷闻,均见奏章。”见于奏章的官方文书有的很不可信,而尺牍所记录的历史倒是可靠的。尺牍史料的真实性,是一个特点。当然,尺牍在刊布时被人做手脚,则当别论。

- END- 

 原文发表于《清史史料学》第134-143页。

*文章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精彩:

刘永翔|槐缘六记(一)
姜亮夫|我是怎样做研究工作的
沈津:谈善本书中的日记
黄永年:回忆我的老师吕诚之先生
陳捷|羅振玉旅日時期刊印日藏漢籍事業概觀

當下書房
为振兴强盛国家而读书,为救度利益一切众生而读书;我读,你也读。努力读本科书、努力读课外书,无论任何年龄也不停读书,这是容易取得成功及无负此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为自己而读书是小乘,为国家而读书是中乘,为众生而读书是大乘。#常观世音微语录#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