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第十届医学家年会在北京召开。医学家年会由《医师报》社、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作为医疗领域的年度盛会,医学家年会汇聚了众多业内权威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是展示医疗科技创新成果、探讨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平台。
在本届年会上,诸多前沿且极具竞争力的创新技术纷纷亮相,展现了当前中国眼科领域卓越的科研成果与集体智慧结晶。其中,中国眼科成像技术领域的佼佼者---微清医疗SKY全眼影像技术荣膺 “2024 眼科学中国十大原创进展”。这一奖项的获得,不仅体现了医疗界对微清医疗在眼科诊断领域所创造的临床价值给予高度认可,更凸显了微清医疗作为民族品牌的先锋力量在中国眼科影像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2011年创立到今日荣膺获奖,微清医疗在创始人---光学成像与眼科影像诊断工程领域顶尖专家李超宏博士的带领下,一路走来步伐稳健且坚定。李超宏博士拥有丰富的海外科研履历,对全球顶尖眼科设备的开发与应用趋势洞察入微。怀着对壮大中国民族品牌的强烈使命感,归国后的他积极投身于国产技术创新的浪潮,带领团队成功开创了中国眼科成像领域的多个“首次”:2015 年,微清医疗成功推出国产首台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照相机,迈出了在眼科成像设备领域的重要一步。2017 年,其又推出国产首台共焦激光造影机,进一步彰显了技术研发实力。2020 年,微清医疗推出 “CRO” 系列超广角眼底激光相机,成为国内首个将激光共聚焦眼底相机与荧光造影相结合的产品,开启了国产超广角眼底激光相机的新纪元,成功实现从光学到激光的关键跨越,此为微清医疗作为民族品牌对中国眼科行业的重大贡献之一。目前,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呈现逐年稳步上升态势,在国内市场上,已赶超海德堡、尼德克,仅次于欧堡。2024年,微清医疗取得了集成 OCT/OCTA 技术的产品注册证---激光眼科诊断仪;同年,SKY 全眼影像平台上市开启了眼科检查的全眼、真同步影像新时代,优化了眼科诊疗模式,推动眼底影像从分散的分项检查迈向高效的单次全面精准诊断,为微清医疗对中国眼科行业的又一重大里程碑式贡献。在中国眼科领域创新发展的持续推进过程中,眼科成像设备这一细分领域已步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催生了数家处于行业成熟发展期的头部企业。尽管如此,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该领域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困境。而这些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正是微清医疗持续创新并推出 SKY 全眼影像平台的重要驱动因素:首先,疾病负担沉重:我国人口众多,生活方式改变与老龄化加速,致眼底疾病问题凸显。目前眼底疾病患者超 4000 万,40 - 60 岁人群占比 50%,每年新增超 300 万,正确治疗率不足 10%,给家庭和社会医疗资源带来重压。且眼底疾病复杂多样,症状相似易误诊,早期病变隐匿,诊断难度大。
其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我国眼科医疗资源分布显著不均衡,约 6 万名眼科医生及助理医生中,眼底病医生仅约 5000 名,面对庞大的14 亿人口眼健康需求,基层专业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同时,先进的检查和治疗设备昂贵,基层医院难以承担,导致基层医疗资源短缺,可及性有待提升。
再次,设备垄断与技术局限并存:尽管国产眼科医疗设备替代进口设备的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但进口设备在眼科医疗领域仍占据一定垄断地位,尤其是在工业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眼科医疗技术的自主发展。此外,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设备,在图像分辨率、成像范围以及动态监测等关键技术指标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局限性,难以充分满足临床实际需求,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第四,检查设备分散且融合难题突出:在大型医院中,尽管拥有多种眼科检查设备,但设备分布分散,需要大量空间安置大量人力管理,患者需辗转多检查室,影响诊疗效率。此外,不同厂家不同系统设备参数差异大,病变扫描难以做到完全一致,多个检查结果无法精准融合,影响医生精准诊断与对疾病发展的准确判断。
第五,科研设备功能面临瓶颈:科研工作高度依赖精准、全面的数据支撑,对眼科设备的功能有着极高的要求,但现有设备存在显著短板,精准对位不足、获取数据说服力欠佳,无法满足精准性和全面性的严苛需求。
微清 SKY 全眼影像平台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困局。它如同一位全能的眼科检查专家,将多种先进的影像技术集成于一身,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眼、真同步成像服务。当前 SKY 全眼影像平台具有:
5 路激光,能够实现光谱分光且一次成像;集成了超广超深前后节一体的扫频OCT、超广角激光相机、超广角激光动态造影以及超广角自发荧光等核心技术;可以实现 SS-OCT&MC、SS-OCT&AF、SS-OCT&FFA + ICGA 等多种技术的一键同步;达成了传统图像算法与人工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
2.1 一站式全眼成像优势
“全眼”,首先体现在其高难度的多元技术集成上,SKY 全眼影像平台精准融合了共焦激光超广角彩照、激光动态造影、自发荧光及 SS - OCT 等前沿技术,构建起一个高壁垒的技术集成体系。“全眼”,其次体现在能够覆盖整个眼部解剖结构的成像功能上,SKY模块一次采集即可同步获取视网膜平面与视网膜结构影像,眼底成像范围可达135度,扫描深度可达12mm(组织内),最大扫描线长28mm,全面评估眼前后节结构与功能,实现不同角度观察病变的范围、程度和性质,直观显示视网膜平面、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灌注,清晰呈现视网膜各层结构及改变,实现了功能和结构成像的完美集合。在实际操作中,其自动化和智能化功能突出,涵盖自动对焦、自动追踪及智能图像分析等,不仅减少医生手动调整,大幅缩短检查时间,还降低了操作复杂性。医生只需在 SKY 全眼影像平台上进行简单操作,就能一次性获取患者的眼底超广角激光彩照、造影、自发荧光等平面影像,以及超广、超深、前后节断层影像的全面影像信息。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和奔波劳碌,还避免了因多次检查、转换设备而可能出现的误差,为医生提供了更为全面、准确的诊断依据。
例如,一位疑似眼底病变的患者,以往可能需要先在 A 设备上进行眼底彩照,再到 B 设备上进行造影,最后在 C 设备上进行 OCT 检查,整个过程繁琐且耗时。而有了 SKY 全眼影像平台,患者只需在这一台设备上,就能完成所有相关检查,医生也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全面的眼部影像信息,快速做出准确诊断。这种一站式全眼成像的模式,无疑是眼科检查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为眼科诊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
2.2 真同步成像优势
“真同步”,该成像技术基于先进的光学设计和精密的电子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多种影像模态的实时同步采集与显示。在检查过程中,平台可以同步获取不同底层技术的影像信息,并在将这些图像同步呈现给医生。这意味着医生在查看不同影像时,看到的是同一时刻、同一部位的眼部信息,避免了因时间和空间差异而产生的误差。
从原理来看,该平台通过独特的光学信号处理系统,对多种波长的光线进行精确调控,能将不同模式的影像精准对位,如 OCT 影像与彩照、造影等的精准融合,使其能够同时作用于眼部的不同层面,并通过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将这些光线所携带的信息同步采集并瞬时转化为图像。这种真同步成像技术,使得医生在诊断时能够更加直观地对比不同影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位置、范围和性质。 例如,在诊断PCV病变时,医生可以通过 SKY 全眼影像平台的真同步成像功能,通过OCT模式来判断Polyps 的形态以及水肿是视网膜下液还是视网膜内液,同时还可以同步通过ICGA造影功能来判断同一部位的Polyps 是活动性还是静止性以及是否渗漏,从而为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这种真同步成像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眼科诊断的准确性和便捷性,为眼科医生提供了更强大的诊断工具,有助于推动眼科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总体而言,微清 SKY 具备全眼、真同步的优势,解决了当前眼科成像领域面临的诸多难题,极大地提升了眼科诊疗的效率与精准度,为患者带来更为便捷高效的检查体验,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精准的诊断依据,减轻个人及国家的医疗负担,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自2024年11月上市仅2个月以来,微清SKY 全眼影像平台已在近20家全国及区域龙头眼科中心装机试用,包括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北京同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等国内知名眼科单位。微清 SKY 全眼影像平台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的技术,赢得了众多眼科专家的高度赞誉。“作为国产产品,我们已完成了对进口品牌的替代,并且这种替代并非简单的替代,而是一种超越的、弯道超车的替代。该设备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还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成功实现了一站式影像服务的目标。”「1」---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同仁医院前院长、河南省眼科医院院长王宁利教授
“我一直对高品质的国产设备持支持态度。微清公司在十多年间专注于眼底影像技术的研发,成像角度从小角度拓展到超广角,模态从单一发展为多模态。如今的 SKY 全眼影像平台更是融合众多影像采集技术,加入 OCT 后,如虎添翼,形成了功能强大的超广角影像诊断平台。我认为这台设备的出现为国家争了光,是我国民族医药工业,尤其是设备制造方面的一个突破。”「2」---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教授
“SKY全眼影像平台的发布,使我深切感受到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已跻身世界前列,显著超越了国际水准。仅凭一台设备即可完成眼底疾病所需的全部常见影像学检查,此等成就着实令人赞叹。这将深刻改变我们未来对眼底疾病的认识,亦将革新我们对眼底疾病的诊疗方式。现今我们所见证的全眼成像技术,成功地将这些高壁垒技术集成于单一设备之中,实现了远超简单叠加的“1+1>2”的卓越效果。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技术必将对未来的临床工作产生深远影响。”「3」---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丁小燕教授
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不仅是对 SKY 全眼影像平台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是对微清医疗在这些年推动眼科影像技术发展方面所做努力的肯定。这些,无疑为 SKY 全眼影像平台的市场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微清医疗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此外特别指出的是,在基础科研贡献上,微清 SKY 全眼影像平台展现出卓越性能。
镜头转换功能极为灵活,可完美适配各类动物的眼底检查需求,拥有超广角视野、微观洞察、定量测定技术以及丰富多样的模态影像数据,全方位保障了科研所需的精准性与全面性,极大地推动了眼科基础科研工作的进展,成为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有力工具。作为创新驱动的技术型企业,微清医疗牵头承担科技部“2022 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已获 100 余项专利。企业联合国内顶尖医院的权威专家,成功发表数十篇SCI 科研论文于国际期刊。目前,微清医疗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等正展开十余项前沿研究,有望进一步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推动眼科领域科研进步。
在医疗科技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每一项创新成果都可能成为改写行业格局的关键力量。
根据全球著名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 Fact.MR的最新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眼科成像设备市场价值为 23.057 亿美元,到2034年将超过35亿美元。其中2024年东亚市场约为 3.41 亿美元,占全球收入份额的 14.8%。中国是东亚地区眼科成像设备的主要生产国,占总产量的 50% 以上,并且预计在接下来的 10 年里将以惊人的 5.4% 年复合增长率发展。
全球眼科成像设备市场的发展态势,为众多眼科医疗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SKY全眼影像平台在意大利 FLORETINA ICOOR 展会上受到海外专家广泛关注
自创立伊始,定位眼科影像全球高端品牌的微清医疗便展现出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国际化视野。其多款设备已获得美国FDA、欧盟CE等海外认证,产品覆盖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 1000 多家医疗机构,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布局。据悉,微清 SKY 全眼影像技术已凭借其创新优势与卓越性能,吸引了欧美等地区部分海外专家的关注。接下来,微清医疗将以民族品牌代表积极与全球眼科专业人士展开深度合作,将 SKY 全眼影像平台推向全球市场,推动全球眼科影像技术的发展。
在眼科成像技术领域,未来的微清,既是民族的荣耀,也将是世界的引领者......
1、微清医疗|王宁利教授:SKY全眼影像平台-超越传统眼科诊疗设备的新视角2、青白视角|前沿专访:陈有信教授:超广角全模态影像技术在眼科的应用与发展3、微清医疗|丁小燕教授:SKY全眼影像平台:微清医疗引领眼科诊疗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