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一种说法,管理者与员工有矛盾,都是管理者的问题,片面了。我说说员工自身的问题。

文摘   2024-09-02 00:00   北京  


引发上下级矛盾的诱因很多,我仅仅说两个(确实还有不少),因为这两个诱因在咨询中占比不少。


首先是认识层面的问题。做下属的大多有“被害预期”,认为自己处于受害者的弱者位置,所以总感觉自己会被挑剔,被伤害,被忽视,被牺牲,不被理解……


因为有被伤害的预期,他们有可能采取消极被动的防御姿式,也很容易表现出虚弱、恐惧、抱怨、无助、无为、不协作。


认知导致的不妥言行,恰恰是管理者不愿意看到的,也是远离称职和优秀的标准的。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会批评、指导下属。这使下属更加认为“被害”不是预期,而是事实,却忘了是自己错误的的因才导致的被约束的果。


认知与行为是互为影响的。的确啊,心是眼的胶片,你想什么就会表现什么,进而也会关注什么。


其次是为正常管理贴标签。上司在什么情况下管理下属,多数情景是下属有错在先。比如到时间节点没有完成工作,任务质量不符合要求,缺乏协作的意识,负面言行过多等,甚至是有违章违纪的行为。


有个在机关做财务工作的年轻人,因为粗心大意丢失了一张支票。财务科长在全科人员参加的会上,对其进行了批评。


这个年轻人觉得领导小题大做,不给自己留面子,是和自己过不去。还认为领导再也不会信任自己了,今后也不会有发展前途。从此,工作上特别消沉,注意力不集中,结果又先后出了几次错误。


由此可见,领导对下属的批评是正常的管理,是帮助下属修正错误,约束自我言行,进而达到职业化要求的过程。但下属会认为是为难自己、给自己小鞋穿。


职业人的成长只靠自律,的确没那么大的约束力。而管理者是重要的他律,是下属获得帮助的重要源泉。如果误解管理、抵制管理,自己反而缺乏了成长的支持。


人性中有美、丑,善、恶,自律、懒惰等,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不断约束人性中丑、恶、懒惰等问题。但自己有时还真对自己下不了狠手。这时,管理者顶着骂、忍着不理解去管理,难道对你不是巨大的功德吗?



这是朋友拍的花,叫牵牛花。这花也叫爬山虎,她有根杆向上攀爬着盛放;没有杆,匍匐着也会开出美艳。




问问梁朝晖
培训师、心理咨询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