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基本功---注射篇

文摘   健康   2024-12-08 08:00   浙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射的英文是inject,从词根理解in-指进入,ject-指投、掷,inject就是投掷进去的意思,也就是注射。今天要聊得注射,特指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操作时所用的注射技术,也是标记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基本功---标记篇】的延续。

?

注射小知识

消化道的层次

管、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等消化道普遍的组织学分层从内到外分为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外膜/浆膜层。而随着ESD技术及其衍生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有效完成黏膜层至黏膜下层浅层的恶性肿瘤的内镜治疗(蓝色箭头),以及贯穿全层的黏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黄色箭头),如下图。

注射到哪一层

射的作用部位正是黏膜下层,通过注射器及针管注射液体,将黏膜下层垫起来,如下图。这样做有以下两个好处:①将黏膜层与固有肌层分离开,大大增加了剥离的操作空间,也是实现ESD的基础;②液体垫可以有效保护固有肌层,增加内镜治疗的可控性。但黏膜下注射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效果有限,甚至存在将病变挤压推走、增加操作难度的弊端,因此对固有肌层来源的肿瘤往往慎用注射或者在病变边缘少量注射。


注射液配制

1、生理盐水250ml+亚甲蓝10mg(=1ml)or 0.4%靛胭脂8mg(=2ml),加或不加肾上腺素2mg。

2、甘油果糖250ml(含甘油25g、果糖12.5g、氯化钠2.25g)+亚甲蓝10mg(=1ml)or 0.4%靛胭脂8mg(=2ml),加或不加肾上腺素2mg,甘油果糖的优势是存续时间长,因此此配方尤其适用于食管、结肠。

3、生理盐水100ml+透明质酸钠制剂25ml(含透明质酸钠250mg)+亚甲蓝5mg(=0.5ml)or 0.4%靛胭脂4mg(=1ml),加或不加肾上腺素1mg,特别适用于伴有纤维化、脂肪和血管丰富的病例。

(以上配方供参考)


注射的技巧

注射点应该在邻近标记点的外侧进行,让注射点成为隆起最高点。从病变远侧端和低位开始注射可以有效避免切除不完整的问题,并且要保证下一针注射在前一针的“山脚下”,这样既能保证注射有效,又能整体控制隆起高度,同高同平面有利于切开,尤其是预切开作为关键起点时,不能出现凹陷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时,如果注射针已经穿到深部,需要一边拔注射针,一边在确保注射针头在黏膜下层及黏膜隆起下进行注射,先尝试注射至黏膜下隆起,稍退针后再快速注射;如果穿到浅部,可以一边进注射针,一边在确保注射针头在黏膜下层及黏膜隆起下进行注射。对于食管及结肠等管壁菲薄的部位,为了避免注射针穿透黏膜下层到肌层、浆膜层及壁外,可以选择先穿到浅部。

病变远端注射

注射技巧


在ESD剥离中追加注射时需要注意,一般在黏膜下层的浅层是血管丰富的区域,尽量避开此区域以及可以直视的血管;注射针的方向应平行或稍下压向前,以达到刺入状态,而附带注射功能的刀在管壁较薄的部位应收起刀头进行追加注射。给黏膜一定张力也是有效追加注射的重点,控制气体以及透明帽顶开是两种常用的形成牵拉张力的方式。

先远端后近端的顺序



注射的操作方式

注射针刺入的操作有多种选择:①可以使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操作内镜注射针刺入需要注射的部位;②将内镜操作部用左手腕部夹在胸前,左手拇指和食指或食指与中指操作内镜注射针,刺入需要注射的部位;③将内镜注射针放置在内镜头端合适的位置固定不动,让助手将针伸出,用右手推内镜镜身将内镜注射针刺入需要注射的部位;④助手将内镜注射收回鞘管内,操作者将内镜注射针鞘管抵住需要注射的部位;⑤调节空气,注射前充气,注射针抵住刺入部位,然后抽气使管腔放松,刺入需要的部位;注射不要注气。这里需要三维的角度考虑。

注射和观察方式



注射是ESD操作的基本功,也是为预切开做的准备,一切以预切开的方便为目标。比如食管腔较小,注射过高会导致管腔变窄,影响预切开运刀,所以食管病变的注射不能过高;而一些黏膜下肿瘤做黏膜下挖除或全层切除时,过早注射到黏膜下层可能增加寻找瘤体的困难,为了预切开方便,可以选择找到瘤体后再行注射或者全程不注射。总之,基本功有小技巧,还有哪些技巧请留言交流补充?


参考资料


人在镜途 公众号 2023

《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王贵齐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START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扫码获取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Endospread
专注胃镜、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