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报道:改良TTSC缝合术的两种新方法

文摘   2025-01-17 19:24   广东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WATCH POPULAR NEWS

经内镜钳道金属夹直接缝合术(Through the scope clip, TTSC)是目前内镜下闭合黏膜缺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适用于黏膜缺损、出血等各类较小创面。
有文献提出对于创面或穿孔直径≤1cm是应用TTSC的最佳指征,成功率超过98%,随着穿孔直径增大,成功率逐渐下降。日本消化内镜学会提出预防性关闭创面能够降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经典操作


常规操作方法为对齐两侧创面附近的正常黏膜,然后闭合夹子。其中常用的技巧为夹子对齐两侧创面附件的正常黏膜,此时可吸引腔内气体,使管腔处于半开放状态,直至看到黏膜内翻或者一片红时,助手缓慢闭合夹子但不击发,再逐渐充气观察闭合效果,闭合理想时直接击发夹闭,闭合不理想的话放开夹子重新闭合,缝合顺序一般从远端向近端缝合,也可以从中间向两端缝合,如下图。A.盲肠息肉切除术后创面;B-C.第一个金属夹闭合;D-F.第二个金属夹闭合;G-J.第三个金属夹闭合(图片为自制)














临床现状


随着消化内镜迎来超级微创手术阶段,治疗型内镜技术发展快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及其衍生技术在临床开展应用和普及,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hkness resection, EFTR/EFR)、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带来的创面越来越大,术中穿孔越来越多,术后并发症风险也不断增高,手术创面的处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内镜下缝合技术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内镜下缝合技术的创新主要是解决创面大的问题,解决方法主要是利用现有工具的组合以及创造新工具完成更大创面的缝合,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尼龙绳辅助金属夹缝合术以及耙状金属缝合系统(over the scope clip, OTSC),尼龙绳辅助金属夹缝合术可以采用加固缝合、荷包缝合和直接缝合三种方式,OTSC可以有效缝合3cm以下的穿孔,对于较大溃疡并出血、消化道瘘也有一定应用价值。

OTSC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沿

研究

但是,近期一篇改良TTSC夹闭较大创面的锚定新方法让人眼前一亮(来源于Endosc Int Open杂志),作者提出两种临床应用TTSC缝合较大创面的小技巧。
1.Grasp and Drag技术(抓拉技术)
抓拉技术用于EMR或ESD术后稍大的创面,管腔处于半开放状态时金属夹夹住创面的一侧,夹到创面的另外一侧附近时打开金属夹,此时创面两侧的缺损边缘已经贴近了,夹闭创面并击发。如下视频。
2.Open Jaw技术(开颌技术)
开颌技术用于EMR或ESD术后稍大的创面,尤其是跨皱襞缺损以及环形缺损,使用金属夹时可以保持张开状态,拨动一侧黏膜边缘并将镜身向另一侧贴近,黏膜逐渐靠拢,配合吸气后管腔收缩,于是金属夹夹口两侧均位于创面边缘,此时夹闭但不击发,再充气后观察夹闭效果,满意时击发,不满意时可重复上述步骤。这种方式如下视频。

参考资料

Guardiola JJ, et al. A new through-the-scope clip with anchor prongs is safe and successful for a variety of endoscopic uses. Endosc Int Open. 2024 Jun 21;12(6):E812-E817.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Endospread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Endospread
专注胃镜、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