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典
来源:《得到头条》
你的专业,是冷是热?
最近看到一个消息,因为高校专业裁撤,一些教师正在面临无课可上的局面。没错,专业调整的震荡,已经层层传递,蔓延到了大学老师这一层。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感觉,人上一秒还在台上讲课呢,讲着讲着,专业没了。
其实,这个趋势早在去年就已经有明显的端倪。2023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对专业的调整比例要达到20%左右。这也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专业调整”。
还记得在2019年底,我们得到App曾经在用户里做过一轮调查。调研对象普遍在30到45岁之间,结果发现,大概有不到一半的人,从事的工作不是大学所学的专业。估计这个数字放在今天,可能会更高。
除了淘汰旧专业,高校也在增加新专业,最近很多高校还发展出了一种叫“微专业”的设置。微专业,准确说其实是一类课程包。也就是,围绕某个具体的领域,开设一组专门的课程。目前已经开设的微专业包括,人工智能微专业、集成电路微专业、公务员能力素养微专业等等。
那么,回到咱们自己,以及正在上大学的年轻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在大学时所学的知识?假如我学的是个冷门专业,要不要趁早去学点别的?又该怎样给自己做职业规划?
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专门请教了古典老师。古典老师是著名的职业生涯教练,职业咨询方面的资深专家,也是得到App爆款课程《超级个体》的主理人。
接下来咱们就说说,古典老师带来的三个洞察。
02
专业变化,是社会链条的鞭梢
03
职业规划,从高中开始
第二,关于就业,一个人的职业竞争力从何而来?古典老师说,专业方面的能力只占你能力结构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分别是通用能力与人际能力。
所谓专业能力,不仅仅是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到手,而是要真正知道,怎么把自己的专业用起来。比如,今年一些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已经超过了本科院校。这说明用人单位越来越在意你有没有真实的手艺,能不能上来就干具体的活。
再比如,美国硅谷的AI创业营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华人团队,这些团队可能就是六七个人。这些人未必是顶尖的理论专家,但都非常有“AI感”,AI感是对应“网感”这个词来说的,意思就是,他们知道,怎么用AI解决真实问题,怎么把这个技术变现。
所谓通用能力,也就是可以迁移到各行各业的能力。比如,古典老师早年间在新东方做教师培训师,专门研究过新东方老师的构成。他就发现,新东方的老师里,英语专业出身的反而不多,大部分都是非英语专业的。他们为什么能做新东方的老师呢?主要就是靠通用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表达能力,面对大课堂讲课的功力,以及对考试这件事的研究,甚至包括幽默感。
再比如,很多人觉得建筑学最近几年有点冷门,但很少有人知道,很多游戏公司对建筑系学生的需求很大。因为设计游戏需要懂建模、会画图,还要精通设计。你看,建筑学通通命中。这就属于建筑学里可迁移的技能。就在今年,英国的伦敦大学学院,还开了一门“游戏建筑设计”的专业。
能力结构中的最后三分之一,是你的人际能力。咱们得学会经营自己的人脉,用好自己的社交圈。这不难理解,就不多说了。
古典老师说,当专业遭受了震动,我们就要灵活地舍弃本专业的一部分东西,选择另外两项能力,也就是人际能力和通用能力,进而重新构造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第三,我们说一个更具体的问题。假如我此时此刻想转行,应该怎么做?
中国大学生毕业时平均专业对口率在70%左右,三年后再看这个数字,很多专业下降到30%左右。也就是说,转行是一个普遍事件,人人都可能遇到。
因此,古典老师建议,想转行的人可以重点关注外在、内在两个层面的要素。
向外,主要是找方向,你可以瞄准三个指针。
第一个指针,是老领域的新机会。比如建筑领域,虽然行业不够火爆,但是小别墅设计这个赛道很热门,模块化建造也很火,这个方向就相当于建筑行业的预制菜。
第二个指针,是你所在行业的上下游。比如,音乐设备公司的人,会从设备走到版权领域,去做音乐采购。再比如,古典老师认识一个外卖员,他在朝阳区送外卖的时候发现爆款小炒肉都是预制菜,紧接着他就去参加预制菜大会、考察行业,自己入局预制菜,现在已经开了六个铺面。
第三个指针,就是观察你离职前同事的去向。古典老师说,当年很多教培行业的运营,去了新能源车和大健康领域。这看着好像八杆子打不着,其实里面的关联很微妙。教培行业的运营,一个人可以同时维护300个孩子妈妈的关系,这种运营人效是奇高的。这意味着他们转行后,在新能源行业,能维系1000个车主,在大健康行业里,能同时维持好几十个中老年人的社群。你看,贸然进入一个新行业确实不容易,但跟前同事保持联系,可以为这个挑战提供一条捷径。
这是外在的方向。而向内,古典老师说,我们需要破除自己的阻力。比如不愿意相信行业发生了变化,觉得学新东西很难等等。古典老师说,每年即使不跳槽,你也应该更新自己的简历,出去参加一些面试,把自己和社会的信息差拉齐。这样,你就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跟上社会最新的真实需求。
同时,千万不要高估别人的勤奋。比如,AI来了,很多人都会想,我又不是专业搞AI的,况且这个技术已经那么火了,我现在去学是不是晚了?有这个担心很正常。但事实上,真正能把AI用起来的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这时你要是能先用起来,就是个不小的职业优势。比如我自己,每天一定会学习得到App快刀青衣老师主理的《AI学习圈》。把AI这个工具拿在手里,没准什么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
最后,借用古典老师的一个观点作为今天的结尾,叫做,人生产品化。所谓“人生产品化”就是,把自己的体验转化为知识,留下记忆,创造价值。
就像古典老师说的,我们的生活总会面临各种新选择、新阶段,但兜兜转转一大圈,你会发现,你过去的东西并没有丢失。
假如你的身边有正在上学的年轻人,或者准备转行的朋友,也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转发给他。
题图来源:《她》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得到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