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是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龙头,是中国车企中市值最高的公司。但是跟特斯拉比,比亚迪的市值仍然只有特斯拉的九分之一。为什么差异如此大?假如我们只是从两家公司当前的营收、盈利等财务指标来看,无法充分解释它们巨大的估值差异。最近,《何刚·投资参考》的一门课程,从两家公司掌门人的角度,给出了独到的解读。下面,我们具体看看。首先我们要有一个认知:对比同行龙头公司掌门人的商业思维差异,是研究公司成长历史与未来发展的重要方法。因为任何一家公司的生存和壮大,都有历史必然性和具体偶然性,而掌门人大多可以决定公司的方向和命运。因此,要想弄清楚比亚迪和特斯拉在商业战略和发展路径中的基本差异,就要了解王传福和马斯克两位掌门人。他们的个人成长经历、商业实战经验以及未来愿景目标,最终会体现为两家公司的战略方向、增长模式和商业布局,这样的对比对投资判断很有价值。先说我的结论:虽然两人都是有坚韧毅力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但王传福明显受到汽车产业的规模化和流程化影响,因此更着力于产业垂直一体化建设;而马斯克更强烈渴望未来产业的颠覆性和智能化变革,因此更愿意推动产业协作生态化建设。先说王传福,他最早从电池行业赚到了第一桶金,然后才从电子行业,陆续扩张到燃油汽车、轨道交通等行业,最终锁定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就是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寻找商业机会,再找准主业做大比亚迪。至于马斯克,他从开发游戏、创办网站和移动支付等多次创业中赚到第一桶金,然后深度投入火箭发射、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和社交媒体等一系列新的创业项目,特斯拉只是他不断探索的商业版图中的项目之一。具体来看,王传福先后主修过冶金物理化学和材料学,1990年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中科院做充电电池研究。1995年他辞职创业,看准的是当时刚刚兴起的手机产业对高性价比充电电池的需求。于是,王传福从自己熟悉的镍镉电池入手,带领员工自行研发设备,组建人力流水线,很快造出了低价高性能电池。仅用两年时间,比亚迪的镍镉电池销售量就达到1.5亿块,之后一度占据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比亚迪也因此于2002年在港股上市,市值不到60亿港元。这带给王传福最重要的信心和商业经验,就是看准一个市场需求,全力组织资源,一切自己包办,从而实现最高效率和最优成本,然后就可以用高性价比产品抢占市场,迅速做大规模,成为行业龙头。2003年,王传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公司77%的股权,正式进军汽车产业。当时正是中国燃油车的黄金时代,所以2005年比亚迪发布了第一款燃油轿车。但这显然不是拥有电池技术的王传福的真正目标。很快在2006年,比亚迪的第一款纯电动轿车研制成功,搭载的正是自主研发的铁动力电池;2008年,比亚迪正式入局新能源汽车赛道。也正是在这年9月,经华人投资家李录介绍和芒格推荐,巴菲特以每股8港元买进2.25亿股比亚迪股份,交易总额18亿港元;直到14年后才开始减持,此时比亚迪的市值已经增长了35倍。在这期间,王传福先后推动比亚迪在2009年进军纯电动客车领域,2010年在深圳投放电动出租车,2013年推出第二代双模混合动力新能源车,2015年正式发布新能源车“全产业链+全市场”战略,也就是同时拥有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技术。这也注定了,在2022年3月比亚迪停止燃油汽车生产,全力做大新能源汽车。它当年销量就超过特斯拉,从此一路领先,成为全球无可争议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冠军,2024年产销量有望达到430万辆。再看看马斯克。从2002年开始,他自己投资从零创业的,就是现在广受瞩目的火箭发射和商业航天公司SpaceX;特斯拉,实际上是2004年,他投资630万美元收购而来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由于对公司研发和产品都不满意,马斯克以创新思维,推动特斯拉实现了关键研发突破和业务颠覆,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比如,通过整车一体压铸技术和大量零部件集成,特斯拉电动车所有零部件不到1万个,比传统燃油汽车少2万多个零部件;再比如,特斯拉不是通过传统4S店经销商卖车,而是直接在大城市核心地段购物中心开专卖店直销,把电动车卖成了时髦的消费品。2008年,特斯拉推出首款纯电动车,由于成本高、售价高,市场反响并不热烈;2010年6月,特斯拉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市值仅有17亿美元;之后直到2012年第二款车型发布,才在全球刮起特斯拉纯电动车热潮,公司也终于在当年扭亏为盈。此时,马斯克面临两种商业战略选择:一种是,充分利用特斯拉的研发和技术优势,独享电动车领域的专利成果,形成垂直一体化产业布局或封闭的商业生态链;另一种则是,开放共享专利技术,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而形成开放协作的全新生态链。后来你已经知道:2014年特斯拉宣布共享专利技术,陆续推出更多车型,并在几年内完成了从美洲、到亚洲、再到欧洲的全球多家超级工厂生产布局,不仅提升了特斯拉的全球竞争力和覆盖面,更带动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体发展,其中包括宁德时代等中国企业。所以,无论是行业标准定义,还是全球生产布局,以及产业生态构建,特斯拉都是高于比亚迪的全球领军企业。正是领先的行业地位,加上营收和利润持续增长,特斯拉市值在2020年突破210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2021年市值达到1.3万亿美元峰值;之后经过三年震荡,最近重返万亿美元市值,相比14年前上市时,特斯拉总市值增长超过500倍。那么,从王传福和马斯克不同的商业思维,对比亚迪和特斯拉两家公司的价值影响,对你又有何启发呢?02
复盘比亚迪和特斯拉的长势
简单说,这两家公司一个更像蓝筹股,另一个更像成长股。
先看比亚迪,创业以来它更遵循工业化规模思维,是典型的产业垂直一体化龙头,多数时候它的价值成长更具线性特征,看起来更有蓝筹股的稳定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比亚迪的业绩和股价增长是平稳的,因为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既在快速成长,也有激烈竞争。从营收上看,比亚迪有几年大幅增长,分别是2006年过百亿,2016年过千亿,以及2023年过6000亿;对应的比亚迪盈利,分别是2006年过十亿,2016年过百亿,2023年过300亿。但比亚迪的股价,在上述关键年份有涨有跌:2006年涨了149%,2016年却跌了4%,2023年涨了11%。比亚迪股价真正大幅上涨的有两年,分别是2009年涨了439%,以及2020年涨了423%。而这两年的共性特征是:公司净利润分别增长约220%和184%,业绩很出色。再看特斯拉,它的商业发展更遵循颠覆性创新思维,是更加新型的产业协作生态化龙头,业绩成长也更具指数特征,所以估值上涨更有成长股的投资特性,股价涨势更猛,震荡调整幅度也更大。从营收上看,特斯拉第一个跳跃是2013年增长387%,首次超过20亿美元,2017年达到117亿美元,2021年达到538亿美元,2023年猛增到967.73亿美元。超高的营收成长性,是推高它股价的主要动力。因为从盈利上看,特斯拉持续亏损15年,直到2020年才首次盈利8.62亿美元。但从此公司进入盈利高速增长期,2021年盈利56.44亿美元,2022年盈利125.87亿美元,2023年盈利接近150亿美元。15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比亚迪年度盈利的3.5倍。特斯拉股价在2023年也猛涨102%,估值相当于比亚迪的9倍左右。而2024年以来,特斯拉股价剧烈震荡调整,直到11月初才重回万亿美元市值。到这里,仅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来看,王传福和马斯克都已经分别给比亚迪和特斯拉,找到了适合各自特性的成长发展之路,一个相对垂直一体化,一个相对开放生态化,在中国和全球市场各有优势。但接下来的竞争,将超越新能源汽车产业。除了电池和储能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汽车智能化的研发突破与跨界应用。目前市场显然更认可马斯克的持续创新能力,他力推的智能机器人,为特斯拉估值提供了新空间,SpaceX和社交媒体X,则展现了更多领域的影响力。马斯克拥有的这些增量因素,都需要王传福努力增加。2024年11月18日,王传福宣布将投资千亿元,用于智能汽车研发。接下来就看他如何落地执行,否则比亚迪只能继续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对马斯克来说,智能化商业前景值得期待,但他介入复杂的社会活动和政治博弈,也增加了特斯拉作为商业公司的社会政治风险。《巴伦周刊》提醒投资者:马斯克通过支持特朗普,帮助特斯拉收获了更高的市值,但接下来特斯拉的基本面,必须赶上股价上涨步伐。耐人寻味的是,巴菲特从比亚迪开始做电动车时就大量投资,然后耐心持股14年,获利30多倍后才开始减持。但在这十几年里,巴菲特从未投资过特斯拉,似乎不在意自己错过了一个价值增长数百倍的热门公司。对于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的人来说,这是很好的反向指标。因为一个行业经过阶段性快速发展后,必然面临瓶颈,无论行业龙头还是创新成长公司,都需要找到新的价值增长点。此时可以多观察,不必多投资,看准了谁的后续成长性更足,再下手也不迟。好,以上内容来自于何刚老师的年度大课《何刚·投资参考》最新一季。这门课现在正在更新中,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投资方法,欢迎在得到App关注。现在加入学习,你可以跟随何刚老师,用一整年的时间搭建起一套专业的投资视角。罗振宇发愿要做20年的跨年演讲,今年走到了第10个年头。
在跨年演讲十周年之际,罗老师将和你一起站到未来,去提前听那些来自未来的好消息。
12月31日20:30,希望你提前预约,和罗老师一起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