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偏爱传统的老式家俱。老式家俱,看似笨重,实则巧处巧得叫人不敢相信。老式家俱不怕搬家,传老几代几百年,还被人珍视。新式家俱,特别是这个板儿那个板儿做的,有的干脆等同于纸板儿糊的。山雨没有夸张。山雨家里这一口子售卖家俱岀身,她有眼,买的好家俱也经不住她挪几回,几年就散架了。
山雨家里曾有一个扁平的木墩儿,平面似一只小鸟,有头有尾,有眼晴有喙。放平,一拃来高,小孩子坐,席屁股不怕凉。山雨当小孩子时,邻家的孩子都来抢着骑——侧立起来就是小公鸡似的,还能前后倾轧,动起来。听八十多岁的叔伯大爷讲,他当小孩儿时就有这骨墩儿。可惜,先母烧柴做饭,用斧子剁麻棘杆子,用“小鸟”当砧,先是剁凹,后来剁成两半儿了——上好的艺术品、传家宝就这样毁了。
今天,看到一只“凳子”,或说有低靠背的椅子。四条腿儿,有横樘子,前边的横樘子被磨成白渣儿了,应是放脚,鞋底踩的地方。“凳”面儿方宽,明显两片儿发白,坐成那个样子了。靠背不高,象旧式黑白电视机前脸儿。有外框,靠板儿有长方形刻壕儿。长方形“屏幕”正中有两个字儿,看着又象画儿。有人望形在呼为“多云”,的确象,象电视屏幕上天气预报——“多云”。为什么老物件儿要播报天气呢?还要“转晴”吗?
这不是电视屏幕,不是中央气象台。有年代感的老式家俱不至于被改装成黑白电视机。左边的,象两只小燕子,上下翻飞,又象是个“多”字。右边,象云朵,象包袱,象老式电话机。想到旧的文词匾额读法,从右到左”,应是“什么多”。不应是“拼多多”。是两个字。山雨猜,是“三多”。记得说山西省太谷区北洸村有一座宅院,叫“三多堂”,是根据“多福、多寿、多子”的说法得名的。这座宅院融合了明清两代风格的传统民居建筑,保存着明、清、民国三代的建筑群,陈列着无数珍品,家俱中不知有没有这只“三多”凳。
“福”、“寿”、“子”,这“三多”有不是写字刻字,而是做成一个传统吉祥图案,源出“华封三祝”,就是多福、多寿、多子。这个图案通常由佛手、桃子和石榴组成,分别象征福、寿和子。“佛”“福”谐音,桃子喻寿,石榴裂开皮,露出来的是晶莹粉亮的那么多的“子”。这是中国人的民俗文化,极俗极雅。
看着这只老凳子,山雨眼前闪动着一对儿髦耋老人的坐像,他们坐的就是这样的凳子。膝下,子孙满堂,和和乐乐。山雨真的老传统,竖定地认为,“多子则多福”。
老传统,根深蒂固,都渗透到生辛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连一只凳子都成了“有文化的”。
山雨 甲辰玄月之中
于古沙安乐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