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白马篇》中的“太行猱”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旅行   2024-11-07 06:05   河北  

李志强和李增强二位“李先生”都在读《白马篇》,包括曹植的和李白的。曹植的有“仰手接飞猱”,李白的有“手接太行猱”猱,都有“猱”字,这个“猱”,特别是“太行猱”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看曹操《白马篇》,前边有“幽并”二字,系指古地名,幽州和并州。幽州大致是今河北省北部和北京一带,并州大致是今山西省北部和陕西省东北部一带,实亦燕山和北太行。这个“飞猱”,系指一种猿类动物,攀爬本领很强。这样一说,李白与曹操笔下的这个“猱”,一样是太行山上的猴儿,猕猴。


据知,如今,亚洲猕猴分布北限为河南南太行。八十年代前是雾灵山,即今河北兴隆县和北京的密云。那个时候,整个太行山区,理论上应都还有太行猕猴。也是八九十年代,在街上有时看到有耍猴儿的,牵猴儿的,印象中都是河南人。


实际上,在河北涉县,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地方,韩王山上,至迟清末民国初期,也是有猴儿的,山雨就叫它“太行猴儿”。不过,山雨没有亲见,都是父老讲故事讲的。


首先,山雨出生的村子,在韩王山西北麓,村南孤魂洼有孤魂庙。庙中孤魂爷坐像,腰系菠萝叶。传说,泥塑匠塑孤魂爷像时,留后背一洞,等待“扑阴”阴。当时,对面王店洼有只老猴儿,每每夜里衰嚎。到了时辰,那老猴儿又叫了,泥塑匠抓把软泥,待那老猴儿叫声落的瞬间,把洞堵上,说是“扑阴”成功,神像有灵性了,那老猴儿去死掉了。山雨估计,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采魂术”?


也是先父说的,韩王山西南二层辿大峧沟梨寺峪这一边,民国之后了,种山地的一家,家里住一老猴儿,帮助家里看孩子,不光知道逗孩子玩耍,孩子在椅床子里拉了屎,老猴儿都知道为孩子收拾和打扫。家里人每每到坡上爿地做活儿,就留老猴儿在家看孩子。有一天,家里人从地里回来,见孩子头上限狗啃了一般,有的地方都破了头皮流血了。原来,老猴儿见过大人为孩子剃头,趁大人没在家,竟然拿剃头刀子在孩子头上练起手来。大人见了又气又恼,拿扫把狠狠吓唬了老猴儿一顿。老猴儿气儿大,后来默默地岀走了,没有再回来。这一家从此也象少了一口人,少了一个好帮手,一个好保姆,家里落寞了许多。


二〇一五年夏秋之交,山雨在韩王山那边圪招山龙王庙“修行”,听刘家一位九十四岁的坭妇人讲,过去,山上有猴儿,平时在半崖上攀援居处,天旱了或冬天,没啥吃了,就下来找东西吃。种山地就打它,就是驱赶和捕捉。知道它常来磨道里刨谷糠吃,就烧热磨盘,它都下来坐磨盘,被烫得叽叽叽地叫。时间长了,猴群被毁,慢慢儿没了。


如今,韩王山西南面,下辿与二层辿之间山道旁有奇石景观叫“猴儿顶棺”。又是先父说,下辿家讲的,旧时,涉县、平顺、林县都是老穷县。平顺那边没啥吃,伸着手——五指山向涉县乞讨。涉县这边也没啥吃,只剩猴儿了,于是有猴儿举起棺材,面向今天的“五指山”,意思是说,涉县也没啥,要棺材了给你一口!


从民间传说中可以看出,在涉县韩王山上存在过的“太行猴儿”,应是太行猕猴,个头儿比南方的略大,进化程度较高,通人性,身体便捷,善攀援。曹植说的“飞猱”,李白说的“太行猱”,应该就是这种己经化作“石头”了的传说和记忆中的“猴儿”。



山雨    甲辰阳月之初


           于古沙安乐窝

文化太行
太行山•古村落•旅游•文化•历史•文学。喜欢看视频的可以看我的视频号【爱旅游的寒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