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甩卖:DeepSeek 如何撼动全球市场

文摘   2025-01-28 00:19   新加坡  

最近几天,DeepSeek 成为了各大群里的热门话题。前几天北美的朋友还问为何DeepSeek会利空英伟达。花姐的评论很多时候是为了影响某个板块的消息面,而科技界的评论则相对中肯。大家都认为,成本才是商业化的关键,DeepSeek 用低成本实现了高性能的AI,这简直是在打脸英伟达。

AI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动

AI相关的股票抛售潮席卷了整个市场,包括英伟达、微软和Meta等巨头都受到了影响,这让投资者们措手不及。

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这场风暴呢?答案就是DeepSeek推出了一款颠覆性的AI模型,这款模型有望彻底改变科技世界的权力格局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市场动荡的根本原因,并评估它到底是暂时的波动还是长期的趋势。

催化剂:DeepSeek 颠覆性AI模型

几个月前还名不见经传的DeepSeek,凭借一款能与OpenAI和谷歌等西方巨头匹敌的AI模型迅速崭露头角。-具体参见:解锁 DeepSeek V3 的强大力量

DeepSeek 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高效性和可用性。当美国公司投入数十亿美元开发先进AI系统时,DeepSeek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600万美元的预算,就开发出了一款开源的大语言模型。

这一成就之所以引人注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颠覆传统认知:

DeepSeek 的成功证明了创新和敏捷性可以与行业巨头的财力和计算能力相抗衡。通过先进的算法优化处理效率,DeepSeek 无需依赖庞大的硬件基础设施。

  • 开源赋能:

DeepSeek 决定将模型开源,进一步提升了其可用性,赋能全球开发者和企业。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AI开发的民主化,还在行业内引发了连锁反应,迫使竞争对手重新审视其战略。

开源的性质意味着DeepSeek 正在迅速获得全球用户,将其影响力扩展到中国以外,并增加了其颠覆现有玩家的潜力。

花旗银行的分析师指出:

“尽管美国公司在最先进AI模型领域的统治地位可能受到挑战,但它们对高端GPU的访问仍然是一个关键优势。” 美国公司的基础设施优势,包括对尖端硬件和成熟云生态系统的应用,仍然不可小觑。

市场反应:抛售狂潮

DeepSeek 模型的发布引发了一波抛售潮,英伟达股价在盘前交易中暴跌近12%。微软、Meta甚至特斯拉的股价也出现下跌,投资者信心动摇。

这场抛售反映了市场对美国在AI领域主导地位可持续性的深切担忧,尤其是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市场反应迅速而广泛。分析师指出,这不仅仅是关于DeepSeek的技术突破,更是关于市场估值和竞争动态的广泛影响。许多投资者曾寄希望于美国公司在AI领域的巨额投资能够为其业务筑起不可逾越的护城河。如今,DeepSeek的成功让这些假设受到了质疑。

Wedbush Securities的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强调:“美国科技公司在AI基础设施开发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但DeepSeek的进入凸显了全球竞争的加剧。”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抛售的广度。

英伟达作为AI驱动芯片设计的领导者,首当其冲,但连锁反应波及了微软和Meta等对AI应用有重大投资的公司。甚至特斯拉——其AI驱动的自动驾驶技术一直是其创新战略的核心——股价也出现了下跌。

这场狂潮不仅反映了投资者的即时焦虑,也揭示了市场对AI行业认知的深刻转变。随着竞争加剧,传统领导者能否为其高估值提供合理解释,可能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审视。

根本问题:重新定义AI范式

抛售潮的核心是一个简单而深刻的认知:AI开发不再需要曾经被认为必不可少的天价预算和庞大的计算资源。DeepSeek的迅速成功表明,规模较小但更敏捷的玩家可以创造出具有竞争力的模型,从而削弱了AI行业的进入门槛。

这一转变具有深远的影响

多年来,谷歌和英伟达等公司的统治地位建立在其向AI研究投入大量资源的能力之上。这些公司构建了庞大的硬件、软件和人才生态系统,似乎坚不可摧。然而,DeepSeek的模型表明,创新方法甚至可以颠覆最根深蒂固的玩家。

Raymond James的半导体分析师斯里尼·帕朱里(Srini Pajjuri)指出:“DeepSeek显然无法像美国超大规模公司那样获得大量计算资源,却设法创造出了一款能与它们匹敌的模型。”

这引发了关于效率与规模的关键问题。如果较小的玩家能够以更少的资源实现类似的结果,这对行业未来的成本结构和竞争动态意味着什么?

这一影响不仅限于技术领域,还涉及市场估值。

那些凭借财力主导行业的公司现在面临着竞争加剧导致回报减少的前景。投资者开始质疑,AI巨头的高额支出是否仍能转化为相应的收益。

问题是,这标志着行业的根本性转变还是暂时的动荡?我们是否正在进入一个敏捷性和效率胜过规模的新时代,还是现有玩家会适应并重新确立其主导地位?

暂时的波动还是长期趋势?

AI市场的波动引发了一个重要问题:这是对新竞争的短暂反应,还是我们正在见证一场范式转变?让我们从正反两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支持继续走原来道路的

  • 基础设施领导力:

美国公司在基础设施方面保持明显优势。其庞大的硬件生态系统和云服务为持续的AI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丹·艾夫斯断言:“这些公司的基础能力和资源为其提供了持续的竞争优势。”这种基础设施使现有玩家能够比新进入者更有效地应对动荡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

  • 高端芯片的获取:

花旗银行的分析师强调了高端GPU的关键作用,这些芯片对于训练和部署先进的AI模型不可或缺。尽管DeepSeek的创新展示了在有限资源下的可能性,但美国公司对尖端半导体技术的访问仍然是一个难以复制的显著优势。

  • 成熟的生态系统:

现有公司围绕其AI模型构建了全面的生态系统,培养了客户忠诚度和信任。这为已经投资于其平台的企业和开发者创造了高转换成本,使得像DeepSeek这样的新进入者难以获得显著的市场份额。

支持走类似DeepSeek之路的

  • AI的民主化:

DeepSeek的模型标志着AI开发向民主化转变。较低的成本和开源的可用性可能会拉平竞争环境,增加竞争并减少对传统领导者的依赖。这种民主化使较小的玩家能够在无需巨额基础设施投资的情况下进行创新和部署AI解决方案。

  • 市场重新评估:

投资者正在重新调整他们对AI领域竞争优势的期望。正如斯里尼·帕朱里所指出的,较小的玩家正在证明创新并不总是需要雄厚的财力,这迫使市场动态重新评估。这可能导致一个更加平衡和多样化的竞争格局。

  • 监管和隐私挑战:

现有玩家面临越来越多的监管审查和隐私问题,这可能会阻碍其以同样速度创新的能力。与此同时,像DeepSeek这样的新进入者最初可能面临的障碍较少,使其能够更自由地运营并专注于技术进步。

结论:AI的未来

DeepSeek的崛起为AI行业引入了新的动态,挑战了既定规范并促使市场估值重新评估。这究竟是永久性的转变还是暂时的动荡,仍有待观察,但有一点是明确的:AI格局正变得更加竞争激烈和不可预测。

随着美国科技巨头适应这一不断变化的环境,它们必须拥抱效率和创新以保持其地位。对于投资者而言,关键在于识别那些能够在这一变化中导航并继续提供价值的公司。

问题依然存在:DeepSeek的突破会点燃全球竞争的新时代,还是AI行业的巨头们根基太深,难以被撼动?

技术驱动企业未来
技术驱动社会发展、更驱动企业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