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Oracle陷入财务危机,濒临破产的边缘。
祸起萧墙
1988年7月。加里·肯尼迪正值35岁,他已经成为一家年收入达2.82亿美元的大公司-Orcle的高级副总裁,也是一个千万富翁了。然而,他还想要别的东西:权利。
他想当Oracle公司的第二号人物。但问题是,Larry的副手中还有一个也想得到同一个东西,那就是杰夫·沃克(Jeff Walker)。
Jeff Walker受雇于Oracle公司时已经42岁了。在这之前,他是沃克交互产品(Walker Interactive Product)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向大型企业销售财务应用软件,比如总账软件,应收账款软件等等。
1985年,Jeff Wlker被公司董事会罢免了职务。原因是他被认为不是那种把公司引向未来的领导人,他长于谋略,短于实施。
Larry请Jeff Walker到Oracle,想让他来负责应用软件的开发。Larry相信,应用软件市场会越来越兴旺-这一点他目光如炬,是对的,于是做出了投资决策。Jeff Walker当时是应用软件开发部门的唯一员工。
Jeff Walker很快成为公司的红人。进公司一年左右,Larry提拔他当了财务主管以及应用开发部的经理。一个人身兼两个要职。
很多人认为Jeff Walker无法胜任财务主管,他不是会计师,缺乏当财务主管的经验。
的确如此。一次,计算机行业分析人斯蒂芬·麦克莱伦(Stephen Mc Clellan)到Walker的办公室去见他,发现他正在看一本现金管理的教科书。
而Larry喜欢Walker就是应为他不是一个会计师。Larry认为,财务部门的人都是白痴,是官方统计数字的机器,是缺乏想象力的笨蛋。Larry之所以让Walker当财务主管,主要是看中他是一个经营人才,懂得企业。
平心而论,即使是一个很有经验的财务主管,既要开发一套复杂的财务软件产品,又要管理公司的财务,也是很吃力的。
一山难容二虎
两人都想成为公司的二号人物。因此矛盾不可避免。
Walker跟负责销售的肯尼迪争论最多的是Walker负责开发的财务软件产品。Wlker要求肯尼迪在销售方面做的更好些,肯尼迪则要求Walker把产品做的更好些。
两人都相当本位主义,都想得到更大的权利。
权利转移
长期以来,肯尼迪一直抱怨Oracle的律师们审批销售河东的时间太长了。某些销售们戏谑的称公司的法律部门为“非销售组织”或“反销售组织”。
肯尼迪认为,把合同律师放到销售部门管理会使合同核准的过程缩短一些。同时,财务主管Jeff Walker手下谨慎小心的统计专员也让销售部门感受到了约束。因此,肯尼迪建议,在他的部门下面设立一个单独的财务部门。
Walker强烈反对这一提议。之所以反应如此激烈,显然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把权利转交给对手。同时,他看到了肯尼迪的建议所包藏的祸心。让销售部门审核合同,记录收入情况。换句话说,如果让搞销售的人参与判断生意得好坏,公司就失去其内部的财务控制权。
但这正是Larry想干的事情。
权利下放后不久,Oracle公司越来越难以收回国内客户拖欠的账款。销售部门做的好坏全部反映在应收账款上。如果扎扎实实做了一笔生意,客户很快就会付款;如果交易做的不太靠谱,可以延长支付,帐期延长,或者卖给了现金不足的客户,那么,即使会付款,也要慢的太多。
当时,Oracle的客户可以拖很久才把钱交清,或者一直拖下去。1989财年,Oracle公司的应收为5.83亿美元,其中2.62亿没有收上来。1990年收入为9.7亿,未收账达到4.68亿。可以比较一下,1994年,Oracle公司重新组织,合理筹划后,营收20亿美元,只有4.55亿应收款没收上来。1990年,Oracle公司平均得用200天才能结清美国的客户账,业界其他公司平均只有60天。
Oracle公司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人们管理它的能力。
早年把收入从120万翻一番增加到250万事一回事。从2.82亿再翻一番超过5亿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公司需要的是对财务控制的加强,而不是消弱。但是,Larry感兴趣的是增长。这也难怪,对竞争能力、增长的关注不如Oracle的公司不是退出了历史舞台,就是已经步履维艰了。不受约束的增长一定会使Oracle公司尝到苦果,只是迟早而已。下放财务权利的决策加速了这个进程。
匆忙发布的第六版数据库
Oracle公司在1988年11月推出了数据库软件的第6版。据说公司花了2年时间重写了数据库的核心程序。这个版本增加了加锁的功能。
第六版,软件错误太多。当时,Oralce处于激烈的竞争中。其中有一家公司是Sybase。它的数据库系统有一些Oracle不具备的特性。Sybase当时小一些,还没有对Oracl造成直接的威胁。但Sybase的软件引起了很多用户的关注,尤其是Oracle公司的用户也看好Sybase。这种情况使得Oracle公司的销售部门不得不推出软件的新特性。公司在没有充分调试的情况下就公布了第6版。
很快,Oracle公司受到舆论界的普遍指责跟猛烈的抨击。同时,Oracle公司的技术支持的问题也一下子暴露了出来。业界当时对Oracle的技术支持这样评价“实际上他们从来解决不了你的问题,但你还不得不与他们打交道”。 Oracle公司的技术支持人员之所以名声不好,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没有下功夫去做。公司只是想着如何研发,销售产品。没有把对客户的支持当作一回事。 一直到6.027版本,才逐步稳定了下来。
别出心裁的销售方式
卖出去的软件越多,销售挣到的钱和得到的表扬也越多,销售更加努力去推销。
一般,Oracle的软件是按照使用人数来计费的,比如100个雇员使用软件,需要付相应数额的费用,如果允许1000人使用,追加授权数。
销售区域负责人丹妮·特拉诺别出心裁,除了按照使用人数授权外,他还按照出售单位许可证方式。这样,公司使用Oracle软件的人数可以不受限制。 特拉诺极力鼓励客户购买单位许可证。举例来说,如果一家保险公司只需要500人的使用许可证,他开一个价后还会这么说“你们将来需要大量的Oracle软件,再添点钱,卖给你们一个单位许可证,使用人数不限”。特拉诺打了很大的折扣,把单位许可证卖给客户,成交了大笔大生意。每笔200-300万美元。而且,还得加上一笔维护费用,每年15%,不签维护合同以后就不给升级,得不到技术支持。
但出售许可证也有问题:客户有了这东西,理论上也不用买你的软件了,还能买什么呢?
Larry自有办法,他不断催促开发人员研制新产品,提高原产品的功能。在高科技领域,这不是什么新招。硬件公司期望客户们扔掉手中的旧机器购买新的,软件为什么不可以呢?
问题在于,许多客户认为他们应该免费得到某些Oracle的新产品。毕竟,每年都在交付15%的技术支持和升级费。Oracle推出一些新产品后重新收费使用户们极为愤怒。譬如,Oracle公司的工程师们把软件移植到一种新机器上,用户们感到有权拿到这种版本,但Oracle公司对这些版本通常都要收费。
其原因是Oracle公司的销售们在销售过程中没有说清楚。当然,在销售合同中,这些条文都是有的。但是,与Oracle公司谈生意的IT主管往往不会亲自去研究合同。那是律师的事,而律师通常不懂软件,Oracle公司利用了这种知识上的差异。
Oracle第六版是很多争议的根源。实际上,有两种Oracle版本,一个是基本版,一个是包含事务处理选项的加强版。一些客户认为,他们应该免费得到加强版,而Oracle公司则坚持要收费。
Oracle公司的销售部门有一个并不好听的名声,人们认为它“货一出手人就找不到了”。销售们热衷寻找新的生意。谈成后马上跑下一个客户。
客户拿不到增强版,就有种上当的感觉。为什么不选用其他厂商的产品呢?譬如Informix或者Sybase。原因之一是:肯尼迪他们常常能设法使客户的不满平息下来。 还有一个原因是,客户换另外一种数据库花的钱可能要更多,需要改写所有的应用软件。
Oracle公司的客户有权更改供应商的权利,但实际上毫无用处。Oracle公司的人明白,买数据库软件后至少用10年。实际上,客户给套住了,受制于人,没有办法。
一切为了业绩
到1990年初,销售们为了完成业绩经常有一些不合规的做法。那时,Oracle公司有一条明文规定,销售可以在一个季度结束后4天之内把合同签订,成交的数额仍然记入上一季度。原来的初衷是给销售员几天时间把合同邮寄到总部。 结果,很多销售开始利用这一规则签订更多的合同。 某些销售代理甚至自己在合同上签上客户的名字,送交公司下账,他马上就可以拿到佣金。而当Oracle公司要求客户支付时,客户说没有收到购货单,Oracle公司根本就收不到这笔钱。 除此之外,还有人编造一个邮政信箱,虚构一个公司名,然后编写一份合同,骗取佣金。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附信”的做法。一个销售与客户签了份有效合同,然后,又给客户写了封密信,修改了合同的某些条款。合同交给了公司,信却没交。因此,不知情的公司财务记下了这笔收入。而事实情况是,客户有权随时取消这份合同。 正是从那时候起,美国销售部门走上了犯法之路。
1990年2月28日,是财政年的第三季度最后一天。到这天为止,发现公司有1500万美元的漏洞,没有收到支付。一个季度中,1500万可是占了公司收入的一大块。 最后,Larry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一直竭力以增加收入为公司首要目标的Larry接受了专家的忠告,删除了账面上大约1500万的收入。
Larry的美梦结束了
一家大公司的兴衰存亡,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的巨大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灾难,也不是一两天形成的。
如果非要问,拉里·埃里森的美梦是从哪一天开始惊醒的,那1990年3月27日看起来是合适的。哪天,Oracle公司发布了1990财年第三季度的财政摘要。
Oracle公司是在金融市场关闭后公布这个爆炸性新闻的。新闻稿跟通常一样,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首先是好消息:Oracle公司宣布,第三季度收入增长54%,达到23.64亿美元,创了新纪录。坏消息不太显眼,在新闻稿第二段的结尾处:与前一年同一季度相比,利润只正价了1%,同时,每股收益仍然与前一年相同,为18美分。
投资者感到需要防备意外,开始大量抛售Oracle公司的股票,在财政摘要公布后的第二天,Oracle公司的股价急剧下挫,从23.58美元跌到17.5美元,损失了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