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余姚,有一座宛如明珠般的千年古镇——梁弄。这座古镇承载着悠悠岁月,流传着古老而神秘的传说。据传,最初是姓梁和姓冯的两位祖先,他们如同寻到世外桃源一般,率先在此地定居,于是这里便被称为“梁冯”。岁月流转,因小镇中弄堂繁多且错综复杂,这名字便谐音演变成了“梁弄”。
梁弄是典型的山区小镇,它的空间有限,鳞次栉比的房屋紧紧相依,楼与楼相连,屋与屋相碰,布局紧凑而逼仄。也正因如此,弄堂在这片土地上应运而生。这里纵横交错着九十九条半弄堂,它们仿若精巧的“竹编饭搁”,每一条弄堂都是那编织中的竹篾,交织出独特的纹理;又宛如神秘莫测的“八卦阵”,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每当陌生人踏入这些弄堂,转上几个弯,便如同陷入迷宫一般,迷失方向,再也找不到来时的路。犹记得童年读书时的那些日子,小伙伴们总是怀着满腔的好奇与无畏,穿梭于各个弄堂之间。我们相互比拼着胆子,试图验证这里到底有多少条弄堂,是否真的能将它们全部走遍。然而,每一次的尝试都如同蚍蜉撼树,最终只能对这些弄堂的数量和布局略知大概,那错综复杂的程度,始终让我们难以捉摸。
梁弄的弄堂大多没有名字,只有少数几条有着属于自己的名号。它们的命名方式各具特色,每一个名字都蕴含着一段过往或一种生活的痕迹。其中有些弄堂是以姓氏来命名的,像“姚家弄”,那或许是姚姓家族聚居的地方,家族的故事在弄堂的石板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大黄弄”里也许曾经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黄姓长者,他的事迹成为了弄堂历史的一部分;“西孙弄”也一定有着孙氏家族在此生活的点点滴滴。还有些弄堂是以店号为名,“盐店弄”让人联想到昔日这里曾有一家热闹非凡的盐店,盐巴的咸味仿佛还在空气中弥漫;“豆腐店弄”或许曾经回荡着豆腐匠制作豆腐时的吆喝声,那鲜嫩的豆腐是居民餐桌上的常客;“柴行弄”则见证了昔日木材交易的繁忙景象。按方位取名的弄堂也不少,“后弄”简洁地表明了它在某个区域的后方位置,“下横街弄”则明确了它与横街的相对位置关系。另外,还有些弄堂是依据古迹来命名的,比如“秀房弄”,也许曾经有一座美丽的秀房坐落于此,佳人的倩影在窗前若隐若现;“五桂弄”定与那声名远扬的“五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洞门弄”“牌仙弄”也各自有着神秘的传说和故事。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学堂弄”“墙里弄”“井堂弄”“大池头弄”等等,它们的名字就像一把把钥匙,试图打开古镇记忆的大门。这些弄堂长短各异,宽窄不同。宽的弄堂至多不过一两米,勉强能让两人并行;而窄的弄堂,当两人对遇时,只能侧身而过,抬头仰望天空,那天空就像是被裁剪成了一条细细的线,“一线天”的景象在这里随处可见。
弄堂众多,弄口的水井、水沟也就相应地多了起来。在旧时,没有方便的自来水,井水便是人们生活的依靠,人们靠着那吊井水的绳子,维系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可以说,这里是“幽幽古弄,眼眼水井”,水井与弄堂相依相伴,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线。说到井水,那可是大自然赐予古镇居民的珍宝,井水冬暖夏凉,比起自来水来有着独特的优势。每当炎炎夏日,各个井台边总是围满了人,那是一幅热闹非凡的生活画卷。有人在井边洗汰衣物,井水清凉,洗净了衣物上的尘埃,也驱散了夏日的燥热;有人用井水凉身,那丝丝凉意从肌肤渗透到心底;孩子们则在井边玩耍,笑声在弄堂里回荡;还有人直接饮用井水,那清甜的井水滋润了喉咙,带来了满满的惬意。而到了隆冬时节,井水冒着腾腾热气,仿佛是大地吐出的温暖气息。洗衣刷被的妇女们不惧严寒,在井边忙碌着;汰菜淘米的主妇们精心准备着饭菜;剖鱼杀鸡的场景也在井边上演,生活的烟火气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愈发浓郁。老话说得好:“干不了的吊水桶,凉不过的弄堂风。”确实如此,在阳光难以照到的弄堂里,当一阵风拂过,那风就像是大自然的使者,为炎炎暑日带来了无尽的凉快和惬意。在弄堂与弄堂交汇的岔口处,是古镇居民休闲的好去处。几条古朴的石凳静静地摆放着,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数枝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为古镇增添了几分柔情;一处小池清澈见底,水面上倒映着天空和周围的景色,偶尔有三两只鸭子在池中嬉戏,它们的身影打破了水面的平静,泛起层层涟漪;还有那吐着粉红色舌头的狗儿,慵懒地趴在地上,享受着这宁静的氛围。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逸和谐,居民们在这里摇摇扇子、捶捶背,讲着古老的故事,偶尔开开玩笑,笑声在空气中荡漾开来。在那较为开阔的地方,有几家小店,烟酒百杂、酱油味精等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货源还算充足。左邻右舍若是有了急用,无需走那七弯八拐的弄堂去大的商店购物,这些小店便能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
老街长弄,青瓦褐檐,那一排排的马头风火墙,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古镇的宁静。卵石铺就的小径蜿蜒曲折,宛如一条时光的长河,流淌在古镇之间,给古镇增添了幽雅古朴的韵味。古镇就像一坛陈年佳酿,需要人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领略到它那醇厚的香气。小时候,我们这些孩子的心中总是充满了好奇,最喜欢探究那半条弄堂的奥秘。我们常常猜测,它在何处?到底有多长?这个问题就像一个神秘的谜团,萦绕在我们的心头。后来,我们终于见到了它,原来它只不过是条“断头弄”,人们只能从原路进,再从原路回。然而,弄堂口的那口井却有着不凡的来历,此井名曰“百嫁井”。据传说,它是新娘的嫁妆品,背后隐藏着一段曲折有趣的故事。古时,在梁弄老街里有一位姓黄的财主,家境殷实。他为儿子娶妻,那新娘是邻近上虞的大户人家之女,姓朱。双方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都极为看重面子。在婚庆前的几天,按照梁弄人的规矩,要择日抬嫁妆。那一天,女方送来的嫁妆,在黄财主家的门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那场面可谓壮观。前来观妆的人挤满了整条街,人们都不禁啧啧赞叹。但也有一些好事者,故意“抬杠”说道:“这算不得什么呀,嫁妆虽不少,但新娘每天要喝的茶水总是夫家的。有本事嫁口井过来……”这种话在平日里或许只是玩笑,但很快就传到了女方朱亲翁的耳朵里,他本就是个好面子的人,听到这话后,心里自然不好受。他对手下及家人们说道:“嘿,好一个黄家人,小看我。不行,我得镇镇他们,否则,我女儿到了那里,要受气,遭人欺侮的。”说完,他立即召集手下人,聘请了泥工、帮工等一大帮子人,去黄财主家买地皮挖井,日夜赶工。就在结婚前一天,一口漂亮且实用的水井出现在了黄家门口。这就是“百嫁井”的来历,它见证了两个家族之间的微妙较量,也为古镇的历史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在那蛛网似的弄堂深处,仿佛是一个藏满珍宝的宝库,有着诸多令人赞叹的地方。典雅古朴的四合院“小源和”,宛如一位端庄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它的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每一扇门窗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里还有著称“中医世家”、百里闻名的黄氏“庆云轩”,那是无数患者的希望之地,医者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医术,为古镇及周边的人们解除病痛。市内首屈一指的百年老校“正蒙学堂”也坐落于此,这里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朗朗的读书声仿佛穿越时空,在弄堂里回响。有藏书仅次于宁波天一阁的浙东第二藏书楼——“五桂楼”,亦名“七十二峰草堂”,这里珍藏着无数的古籍文献,像是一座文化的灯塔,照亮了古镇的文化之路。闻名遐迩的“浙东韬奋书店”,则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人们在这里汲取着精神的食粮。清乾隆年间的举人宅第“旗杆墙门”和“大厅”,彰显着昔日的辉煌与荣耀,那高耸的旗杆仿佛还在诉说着举人的荣耀事迹。还有官至台湾道台的“洞门里”,它见证了古镇与远方的联系,那扇门似乎通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弄堂深深,却藏“金凤”,这里的每一处地方都有着神奇之处,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小时候常挂在嘴边的童谣还在耳边回响:“草籽炒年糕,吃得到余姚,余姚一条弄,转弯到梁弄,梁弄一条街,直落到横街……”这童谣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们与古镇紧密相连,它承载着我们童年的欢乐和对古镇的深深眷恋。
古镇弄内,真可谓是藏龙卧虎,人才辈出。据笔者约略所知,南宋时,有同科中举、蟾宫折桂的黄必腾兄弟五人,他们号称“五桂”,如同五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古镇的历史天空。有“藏书之富甲越中”的五桂传人黄澄量,他对书籍的热爱和收藏,为古镇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浓厚的一笔。有筹资办学的热血男儿黄廷范,他的善举为古镇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还有捐田赠房助学的“裹脚女人”经褚氏,她虽为女子,却有着非凡的见识和胸怀,她的行为感动了四周的人们。孝子黄骥的故事也在古镇流传,他的孝心如同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这些杰出的人物,如同繁星点点,点缀着古镇的历史长河,让古镇更加熠熠生辉。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马蹄形新街和正蒙新街相继建成,它们就像两条新的脉络,融入了古镇的肌体。一部分原有的弄堂被“一切为二”,形成了“非”字形的布局。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小弄的名称也进行了归并,眼下有名号的弄堂已不超过二十条了。然而,尽管古镇的外貌在岁月中发生了一些变化,但那些弄堂依然存在,它们的神韵犹存,数量也不减当年。它们依然是古镇的灵魂所在,承载着古镇的历史、文化和人们的情感,静静地等待着后人去探寻、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