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余姚双城史氏望族
时尚
2024-10-23 17:17
浙江
两城史氏,乃指在南宋宁宗年间(1194 - 1224)自宁波迁徙至余姚西南里史家埠的史氏一脉。悠悠八百载,两城史氏广泛散居于余姚的南北两城,家族繁荣昌盛,贤才源源不断,恰如邵晋涵所言“代有伟人,为时标准”(《余姚两城史氏续谱序》,《余姚史氏宗谱》卷首),进而崛起成为余姚的名门望族。
一、史氏渊源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史”乃“记事者也”,即负责记录国家大事、掌管宫中典籍的官员。史氏以官为姓,其含义可划分为两类。其一为广义层面的理解,史氏指代先秦时期的史官。“史言其官,自夏商以来,以史为族者,因官而受氏焉” (史珂《史氏族谱图引》,《余姚史氏宗谱》卷首)。先秦各代,史官众多,史氏名人更是难以尽数,“考诸三代,则夏有史终氏。殷有史卤氏、挚氏。周有佚氏、兴氏。宣王之时,有籀氏,以大篆变蝌斗,继苍颉”,“其见于春秋列国,则卫有史鱼、史鱿;晋有史苏、史黯、史赵、史墨、史龟;楚有史狎;魏有史起”(史珂《史氏族谱图引》,《余姚史氏宗谱》卷首)。其二为狭义范畴的理解,仅指西周的史佚。史佚“出于伯邑考,掌史职,以官为氏” (史珂《史氏族谱图引》,《余姚史氏宗谱》卷首),被称为史佚。《唐书•宰相世系表》亦云:“史氏出自周太史佚之后,子孙以官为姓。”而史佚的先祖,则源自五帝之一的高阳氏(亦称颛顼),“昔高阳氏有子曰称。称之子曰卷章。卷章之子曰黎,黎为火正,与重氏典司天地。黎之弟曰吴回,绍其职,历夏商世守之。太史佚,其后也”(史蒙卿《四明史氏谱序》,《余姚史氏宗谱》卷首)。史佚担任周朝太史,为人刚正不阿。武王克商后,他受命与周公、召公、姜公一同辅佐成王,被后人并称为“四圣”。两城史氏将史佚奉为始祖。
周室东迁之际,鲁国向周天子请求郊庙之礼,史佚后裔史角奉周天子之命前往,其后便出仕并定居于鲁国(今山东曲阜)。至西汉之时,有中郎将凉州刺史史恭。史恭之妹乃卫太子良娣,育有史皇孙,史皇孙又生皇曾孙。武帝末年,巫蛊之事兴起,卫太子、史良娣以及史皇孙皆遭迫害。皇曾孙当时仅出生数月,亦被囚于牢狱,直至五岁方遇赦。狱吏邴吉怜悯皇曾孙无所归依,遂交付于史恭。年事颇高的史恭之母贞君对这位孤苦伶仃的外曾孙甚为哀怜,亲自抚养。后来皇曾孙继承帝位(即宣帝),感念往昔恩情,封史恭为杜陵侯(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史恭的三个儿子高、曾、玄亦皆封侯。其中史高嗣爵四世,于王莽时断绝,史曾无子嗣而终老其身,而史玄嗣爵三世直至西汉末年的崇。鉴于史氏数代封侯,家族权势显赫,故而“西汉四族,史居其一”(汤金钊《皇清诰授中议大夫例授通奉大夫广西布政使司布政使史公墓志铭》,《余姚半霖史氏宗谱》卷四)。史崇因平定赤眉刘盆子立下功勋,官拜右将军,任青州、冀州二州刺史并加骠骑将军,被封为溧阳侯,食邑一万户,谥号“壮侯”。史崇自杜陵迁徙至溧阳。史珂对这段历史有所介绍:“历经秦汉以来,世代居住于东鲁,继而迁至杜陵,自史恭起始。恭之妹于武帝末年为戾太子纳为良娣,生育皇孙。皇孙生病已,继孝昭皇帝之位。其后因外戚之恩封三子高、曾、玄皆为侯。宣帝时堪称贵戚,许史即是。高之子丹,凭借父荫担任驸马都尉、侍中,伏于青蒲谏议易太子之事,使元帝感悟,封其九子,皆为侍中,诸曹嗣爵四世而绝。曾无子而终老。唯独玄嗣爵三世至崇,辅佐光武中兴,因功封为溧阳侯。诏令遣送就封,自杜陵再度迁徙至溧阳,子孙遂于此安家,此乃一世始宗之祖。”(史珂《史氏族谱图引》,《余姚史氏宗谱》卷首)两城史氏将西汉杜陵侯史恭视作先祖,东汉溧阳侯史崇奉为一世祖。
史崇后裔世袭侯爵,延续着自西汉史恭以来的煊赫家势。二世史颢,承嗣溧阳侯之爵。三世史茅,承嗣溧阳侯之爵,任职尚书、侍中、镇西将军、雍州牧。四世史洽,承嗣溧阳侯之爵,出任河内太守、司隶校尉。五世史泽,承嗣溧阳侯之爵,官任左中郎将、上郡太守、御史大夫。六世史铉,承嗣溧阳侯之爵,后改封兰山侯,出任冀州刺史。七世史藻,承嗣兰山侯之爵。史藻处于汉末,王莽篡位之时,封爵中断,史氏子孙沦为普通百姓。然而史氏子孙并未因此而自甘庸碌,八世史懿,出任司空府谘议参军、征南将军,任九真(今越南)、陇西二郡太守。
两晋南北朝时期,注重门阀等第,施行九品中正制。史氏凭借其出身显贵和显赫门第,为官封爵,世代不绝,除十四世史充和十六世史祺外,其余各代皆曾入仕。晋尚书令左雄《庙碑颂》记载了史氏的过往。九世史绍,任职镇西府参军、武阳将军、司徒府长史,被封为武阳侯。十世史琬,出任王府参军、丹阳江宁二县县令、散骑常侍、轻车将军,被封为宜春(江西)县男,晋升都亭(松江)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十一世史谅,任琅琊王府主簿,因跟随温峤为右长史平定苏峻、桓温有功,官至散骑常侍、强弩将军、北海郡(今在山东)内史、本国大中正,被封为常安侯。十二世史陵,任职积射将军左中郎将、御史中丞、豫章太守。十三世史援,出任宁朔将军中郎将。十五世史纂官任散骑常侍、兖州刺史,被封为建昌县(江西)开国侯。
至隋唐时期,随着门阀制度的革除,两城史氏先祖人物相对稀少,但各代皆曾出仕。十七世史育出任左监门侍中卫将军,十八世史仲谟出任越王府东阁祭酒、朝散大夫常州刺史,十九世史元道为宏文馆学士、中散大夫太子洗马、江州刺史,二十世叔豪为文林郎,二十一世史净滋为朝议大夫轻车将军、驸马都尉、溧阳县开国侯,二十二世淦为从政郎,二十三世史廉为临安府君,二十四世赟为承仕郎,二十五世端为从义郎,二十六世质为承奉郎,二十七世史寔被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二十八世史淀为骑都尉国子博士,二十九世史万寿出任安南将军、蔡州刺史。而就整个溧阳史氏而言,在唐代颇为兴旺繁荣,《会昌碑》记载溧阳史氏已达十五支。
唐朝式微之后,溧阳史氏后裔持续向外迁徙,《浙谱》宣称存有“宣、饶、池、歙、眉山、河南、真定、四明”八支,《庆传录》记载有溧阳二十一世以下四十余支。四明支乃是三十世史惟则于宋初自溧阳迁徙至浙江明州(宁波)慈溪,未几又迁至鄞县洗马桥。自此,四明史氏继杜陵、溧阳之后,再度步入发展的璀璨时期,“王侯将相,接连不断犹如贯珠,浙东人物着实能够与溧阳相抗衡”(史义本《姚江史氏续修谱序》,《余姚史氏宗谱》卷首)。
史惟则育有二子,长子为咸,次子为成。咸传至四代便无后续记载。成育有三子,长子名未详,次子为简,季子为翰。长子无传承记载。季子翰迁徙至嵊县,后转迁至诸暨。次子简世居于鄞县,曾担任郡吏,侍奉继母任夫人极其孝顺,离世时年仅二十三岁,其妻叶氏诞下遗腹子诏。叶氏“身着粗衣,饮食俭朴,闭门自守”,抚养教导诏长大成人。诏勤奋向学,德业为士人所称颂,凭借“孝友睦姻任恤忠和”八行被举荐于朝廷,然而屡次征召皆不赴任,徽宗赐予其“八行高士”之号。史惟则、史成、史简、史诏等四代皆未显达(史成累赠太子少保,史简累赠太师、追封冀国公,史诏累赠太师、追封越国公,皆为身后因子孙显贵而获赠封),但在当地已具一定名望,史简担任郡吏预示着家族向仕宦趋近,史诏获徽宗赐号预示着家族声望开始传向全国,这为四明史氏第五代以后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奠定了基础。史诏育有五子,分别是师仲、才、木、禾、光。其中师仲为国学上舍,虽未为官,却为家族带来了浓郁的文化风气。才于政和八年(1118)考中进士,出任处州、余姚县尉,永嘉、余杭知县,任国子监主簿,充任御史台检法官,拜为右正言,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才成为四明史氏首位获取功名并官居副相之人。此后,四明史氏呈现出 “为公为侯,列爵分土”,“ 三相二王,尤为显著”的辉煌家势。(史珂《史氏族谱图引》,《余姚史氏宗谱》卷首)
所谓“三相二王”,乃是指溧阳三十五世迁明六世的史浩、溧阳三十六世迁明七世的史弥远、溧阳三十七世迁明八世的史嵩之三代出任丞相,史浩与史弥远父子封王。
史浩(1106~1194),字直翁,号鄮峰真隐,乃史师仲长子。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及第,获授余姚县尉之职,后迁任太学博士。他向高宗进言建议册立太子,高宗有相见恨晚之叹,遂迁其为秘书郎兼普安恩平二王府教授。普安郡王日后继位成为孝宗。史浩两度拜相,晋升太保魏国公。身后追封为越王,配享孝宗庙庭,画像于昭勋崇德阁。身为丞相,史浩才华出众,他为赵鼎、李光之、岳飞平反冤情,向孝宗举荐陆游、朱熹等贤才,其在北伐问题上所秉持的稳健策略,亦彰显出非凡的见识。
史弥远(1164—1233),字同叔,号小隐,为史浩季子。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嘉定元年(1208)拜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自此掌控朝政,位极人臣。逝世后追封卫王,谥号忠献。史弥远的政治大事主要有二则:其一为诛杀韩侂胄。开禧元年(1205),韩侂胄提议开边北伐,史弥远认为时机尚未成熟而加以反对。北伐失利后,史弥远将韩侘胄诛杀。其二为拥立理宗。嘉定十七年(1224)宁宗驾崩,史弥远联合杨后废黜皇子赵竑,拥立赵昀为帝。《宋史》虽称史弥远“擅权用事,专任俭壬”,但对其不枉徇私情、善于用人之举仍予以肯定。
史嵩之(?-1256),字子由,乃史师仲之弟史木的曾孙,史浩的从孙,史弥远的从侄。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绍定五年(1232),晋升大理卿兼权刑部侍郎,升任制置使兼知襄阳府,获赐便宜指挥之权,成为南宋中部战区的最高军政长官。端平元年(1234),其荆湖军队与蒙古军一同攻克蔡州,剿灭金国,晋封子爵,增加食邑。史嵩之反对丞相郑清之出兵进击开封。其后宋军被蒙古军队击溃,史嵩之上疏论及凝聚人心、振奋士气、核实理财等事宜。后来负责荆湖战区事务,解除庐州、黄州之围,收复光州、滁州。三年,拜任右丞相,而后都督江、淮、京、湖、四川军马,成为南宋三大战场的军事总指挥。淳祐四年(1244),史嵩之遭遇父丧,夺情起复,但因主张和议,为公众舆论所不容,致仕。封鲁国公,谥号庄肃。
四明史氏尚有五人出任尚书,四十三人考中进士。这五位尚书分别为:史弥坚(兵部)、史宅之(户部)、史岩之(吏部)、史宇之(工部)、史宣之(兵部)。四十三位进士为:史师才、史师木、 史浩、史弥大、史弥正、史弥远、史弥坚、史弥厚、史弥逊、史弥迈、史弥章、史弥忠、史弥愈、史弥忞、史弥应、史弥谨、史弥巩、史宅之、史宇之、史拴之、史道之、史本之、史嵩之、史岿之、史岩之、史尧之、史受之、史仝之、史望之、史能之、史肯之、史育之、史有之、史胄之、史舜卿、史周卿、史唐卿、史世卿、史伍卿、史瑚卿、史蒙卿、史纪孙、史駧孙。
两城史氏源自史师仲五子涓。史涓,字泽翁,补任承议郎,逝世后追赠中散大夫。史涓传六子弥贤。史弥贤,字贤叔,任中散大夫,从鄞邑往来余姚,见龙山舜水景色优美,于是隐居于余姚城西南里。史弥贤之子为史德。史德随父徙居余姚,成为余姚南北两城史氏的始祖。
二、史氏谱学
家谱乃是记载家族子孙世系传承关系的史书,其重要程度可与国史、方志并驾齐驱。邵晋涵于《余姚两城史氏续谱序》中言:“家之有谱,诚然与国有史、州有志同等重要。《易》曰:‘君子以类族辨物。’欲辨明锡土授姓之开端,汇聚专家以成就通谱。”史鶾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论述,清晰地指出谱学所蕴含的“尊祖”“合族”之功能以及“孝”“睦”之教化作用。“万物皆有所起始,有所分别。由吾回溯,为父考,为祖父,为曾祖,为高祖,乃至无穷,此为起始。起始者,常忧患于湮没而不知。自我推衍,为期亲,为功亲,为缌亲,为袒免亲,为无服亲,此为分别。分别者,常忧患于离散而无统属。君子由此回溯,回溯而上,必定有根本,故而尊祖。尊祖以教导民众,此为孝。由此推衍,推衍至远,必定有分别,故而合族。合族以教导民众,此为睦。谱牒莫非为此而作乎?”(史鶾《余姚史氏族谱序》,《余姚史氏宗谱》卷首)
史可志还以生命体作比,阐述祖宗与子孙之间神秘且神圣的血缘关系,“夫祖宗对于子孙,本为一体。若有疏漏,致使祖宗无法视其子为子、其孙为孙,这便如同痿痹而血脉不能周流。乃至于其子若孙无法尊其祖、敬其宗,这便如同隔噎而气息不能上达”(史可志《续修史氏族谱小引》,《余姚史氏宗谱》卷首)。这一思想亦反映于复姓之举上。两城支闰二房曾过继于张姓,复归史姓时宣称:“服制穷尽则终止,恩泽断绝则畅通,情势所迫不能不复归原祖”,可见其尊崇的乃是血亲之祖;又从“仁义”这一至高的传统道德标准出发,确立复姓的依据:“今虽复归史姓,然而防御(张畴)之位依旧如旧,因其初业在于托后,虽世代久远,不可突然使之无祭祀,此为仁也。……复归史姓而尊宗乐閒(应炎),这也是继别为宗之例,此为义也。仁义存而谱道立矣。”(傅瀚《余姚史氏复姓谱序》,《余姚史氏宗谱》卷首)
早在周代,便有史官专职负责王族谱牒事宜,奠定世系,判别尊卑,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与道德规范。然而,自秦汉以降,因无专门官员掌管,谱学或是依附于经学、史学,或是撰写为专著,家谱遂成为一门专门之学。至五代往后,鉴于战争频繁,门第制度式微,家谱散失,谱学大多失传。邵晋涵于《余姚两城史氏续谱序》中介绍称:“《周官》中小史负责奠定系世,辨别昭穆,谱牒的掌管,古时设有专门官员。自这一官职失传,《大戴记》率先记述系姓,其后诸如杜预的《春秋世族谱》,则是将谱学附属于经学;至于应劭所述的系姓,王符所论的氏姓,又是辅助经学而行的。自太史公征引《世本》,考究其得姓受氏的源头,至《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是将谱学附属于史学。那些编订成专门书籍,编排分类的,例如挚虞的《昭穆记》,王俭的《百家谱》,贾希鉴的《氏族要状》,都能够补充史传所未完备之处。五代以后,谱学散失,于是士大夫所著述的家谱,有的推究始迁之祖,有的阐述五世之宗,坚守近世而不能追溯久远,仅仅用以叙述同居的昭穆,而对于受姓别族的源流,大多无暇顾及。谱学的失传,由来已久。”邵氏将谱学历史归结为三变:“夫自奠定系牒的官职废除,而后出现专门之学,专门之学衰落,而后有私家之谱。从古至今,总计三变焉。”两城史氏始祖史佚为西周史官,其职能特点及其世袭性质,决定了史氏家族在谱学发展历史中的独特地位。邵晋涵慨叹道:“起始自京兆杜陵,至壮侯定居溧阳成为大宗,其后自溧阳迁徙至鄞县,自鄞县迁徙至余姚,数千年的昭穆如同在手掌中清晰可见。”(《余姚两城史氏续谱序》,《余姚史氏宗谱》卷首)史氏发展历史上虽存在一些缺失不传和异说并存的状况,但史氏家谱进行了大量考辨工作,无论有无定论,其考镜源流、论从史出的研究,无疑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史氏谱学。
史氏家谱的传述考辨大致存有如下三种情形:一是因史料匮乏而付诸阙如。两城史氏虽以史佚作为始祖,“皎然翘然,天下皆知有史氏”,然而由于秦汉之际的战乱分合,史氏谱牒散失,世系不明,“秦汉之时,分而又合,合而复散,其间四处散布而难以稽考矣”,故而家谱将这段历史概括叙述,未详细罗列世系。(程大昌《史氏宗谱序》,《余姚史氏宗谱》卷首)又如宋元、元明交替之际,谱系存在残缺,“唯有宋元政权更迭之际,元明变革之时,这百年之中兵灾战火离散,谱牒不无残缺破损,名讳排行不无遗漏记载,偶尔会有此类情况”(史槐节《姚江史氏族谱辩正说》,《余姚史氏宗谱》卷首)。
二是若众说纷纭,则择其善者而从之,并且兼存其他说法以待后续考证。例如对于溧阳一世祖史崇先世的考证,存在三种观点:
一是玄之曾孙、恁之孙、习之子,此说出于溧阳三十世正字公彦虬、三十四世县令公三友,为《溧宁旧谱》所载,且与晋尚书令左雄《庙碑颂》相符。
二是“为均之子”,此说源自《唐书•宰相世系表》、溧阳三十八世教授公蒙卿、四十世文学公公茂的序谱。三是“为高之曾孙、丹之孙”,此说出自元代危素的序谱。两城史氏家谱依从第一种说法,不过也同时兼存其他两种说法。“旧谱之内并未记载均名。或许是散失未及记录?还是起初创作《庆传》之人认为均微不足道而未予收录呢?”对于第三种说法则直接称“此与旧谱全然不符”,“现今特地一并揭示出来,以等待博学高雅之人的验证征信罢了”。(《京兆杜陵世系》,《余姚史氏宗谱》卷首)
三是当各种说法相互矛盾、不一致时,则进行推理引证,致力于辩证正误。例如对于始迁余姚先祖的状况,存在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迁姚始祖是溧阳三十八世的德卿,乃弥久之孙、衡之子。《溧阳庆传录》《四明宗谱》、二瞿公修的《余姚史氏宗谱》、在鑛公修的《合编谱录》等均持此观点;《余姚半霖史氏宗谱》中收录的《璞庵公(即在鑛公)跋姚邑史家埠分支世系之误》《武胜门支运昌公姚谱误辩》等文章,也秉持此观点;来自鄂渚的两城史氏后裔史时可曾“亲眼目睹大宗、汇编及各支谱录”, “回忆脑海中的知识”,创作《姚谱误辩》,同样持此观点。第二种看法认为迁姚始祖是溧阳三十七世的史德,为弥贤之子。遯斋公修的《续庆传录》、立庵公修的《四明重修宗谱》以及两城史氏隆庆五年(1571)第三次修谱后的历次《余姚史氏宗谱》(除二瞿公修的《余姚史氏宗谱》外),皆持此观点。需要予以说明的是,两城史氏的第一、二次修谱并未探讨史德的先祖情况。成化七年(1471)史琳进行第一次修谱 ,“未推究德府君的来源”(史重渊《姚江史氏得斋府君以下支派谱引》,《余姚史氏宗谱》卷首)。嘉靖九年(1530)史鶾进行第二次修谱,“现今尊崇所知晓的为起始,于是将讳名为德的人作为一世祖” (史鶾《余姚史氏族谱序》,《余姚史氏宗谱》卷首)。第一种观点的理由是依照宋忠定王祖编的次序,派字“弥”之后为“之”,“之”之后为“卿”。所以对于两城支所谓迁姚始祖德为弥贤之子的说法(除二瞿公修的《余姚史氏宗谱》外),不予认同。认为这是主观臆断,“将德卿公的父亲衡之公省略,而对于德卿则保留德字去掉卿字”,大参公的《分徙录》把“弥久”改为“弥贤”、四明宗伯公的《谱内分支》又书写“可久”,均毫无依据。(《璞庵公跋姚邑史家埠分支世系之误》,《余姚半霖史氏宗谱》卷九)之所以造成这种僭越一代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始迁之际出于避地逃名的需求,未依行第;二是一拙公编修三房合谱时,因“播迁之后,一片茫然难以考证,无从远溯大宗行次”;三是二瞿公修谱虽增添衡之公,但德卿公却留德而弃卿,本意是有所存疑,结果却是“致使后世子孙疑窦丛生”。(《武胜门支运昌公姚谱误辩》,《余姚半霖史氏宗谱》卷九)璞庵公还对始祖的划定表示质疑:“不以迁姚的贤叔公作为始祖,而以居姚的得斋公作为始祖,不知此创举出自何人之手?”(史宝善《居姚始祖辨》,《余姚史氏宗谱》卷首)史时可又对得斋公三子命名深意的说法予以批驳。此说法认为:“长子名曰闰一,是因见元朝为闰位;次子名曰正亨,亨者,元朝之次,表明生于元朝之时;三子名曰正始,以表明迁姚之开端。及至继于杨而改名为肇,是表明继杨之始,知晓史氏的来源。”史时可以正亨公生辰为宋理宗淳祐己酉(1249)作为依据,推测闰一公、正始公的生辰大约在淳祐年间(1241 - 1252),距离宋朝灭亡还有三十余年,所以将他们说成生于元朝,又依元朝取名,“这岂止是与当时的情况不符而已,简直让我先世的祖孙父子在世代远近之间愈发模糊不清,以此来辅助其删去衡之公一代的说法。况且假使三位祖先果真生于元朝,当时天下已然安定,人心已然安稳,我得斋公便不会让两个儿子出继了”(史宝善《姚江史氏世系辨》,《余姚史氏宗谱》卷首)。第二种观点认为,溧阳三十六世弥字辈总计四十七人,其中早逝四人,隐逸四人,仕宦三十九人,迁姚始祖弥贤属于隐逸之列。弥贤鉴于宋朝国祚已衰的现实,如同古代晏平仲为守富避祸而辞却邶殿一般,迫不得已而卜居姚江。
为此,他自行抹去“弥”字,更名为“可久”,并致使《四明谱》无法详尽记载其派属。而德育有三子,其中二子出继,这亦是隐晦地秉承弥贤公隐遁之意而曲折地予以安置。针对第一种观点,其批驳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六条:其一,弥贤公卜居姚江的目的在于避地逃名,故而不可能依照宋忠定王祖编的次序为儿孙取名,不会存在衡之、德卿这样的名字。其二,弥久受越王之命,迁徙至象山管理白岩智门寺香火,既有专门的指令,又怎会再度迁徙至余姚?并且各处的史氏谱牒,皆无余姚之祖迁徙自象山的说法。其三,依据各谱的记载,衡之公有四子,分别是保卿、仍卿、侃卿、俱卿,其名字的偏旁皆为“亻”,唯有《绍谱》称长子为德卿,偏旁变为了“彳”,有悖于情理。再者,《四明谱》中“伍卿”之下记载:“长子鉌,孙出继象山保卿为嗣。”由此可知,保卿确为象山衡之公之子,德卿应属子虚乌有。由此可以断定,弥贤公之子德与弥久公之孙保卿是两个人,不可混淆。其四,半霖支溧阳四十八世的史孝咸曾为两城支史氏人物撰写文章,其中《节烈谷孺人传》称茂为“宗兄”,《茂才斌卿公暨邹烈女合葬墓志铭》称斌卿为“余子行也”,可见茂、斌卿分别为溧阳四十八世和四十九世,由此上溯,得斋公为溧阳三十七世。史孝咸是《绍谱》编修者璞庵公的曾祖辈,且具备“真实之学”“真实之言”,不管是从史料的时间而言,还是就作者的学养而论,都更具可信度。
五、之所以不以迁姚的贤叔公作为始祖,而以居姚的得斋公作为始祖,其原因一是闰一、闰二、闰三等三房皆出自得斋公,犹如三垣各自率领众星拱卫北辰的天象一般,“尊崇得斋公为大宗,而尊贤叔公为所自出之祖”;二是从祭法来讲,“大概犹如祖文王而宗武王的范例罢了”。(史宝善《居姚始祖辨》,《余姚史氏宗谱》卷首)
六、史时可的言论狂妄且臆测,令人无法容忍,“凭借腹笥欺宗蔑祖,本性沦丧,全然不顾及明眼人的觉察而产生羞愧耻辱之心”。因为清初滨若公将姚谱在四明和溧阳进行会订,四明的立庵公在中散大夫五子之下补入弥贤公一支,与溧阳遯斋公所修的《续庆传录》相契合。所以“取折衷于遯斋、立庵二公”,“有条有理,确凿可信”,可以判定了。(史宝善《姚江史氏世系辨》,《余姚史氏宗谱》卷首)
以上两种观点自明末至民国修谱时始终争论不休,以至于在谱文中出现依据自身说法改变文句的情形。如《余姚半霖史氏宗谱》和《余姚史氏宗谱》都收录史珂《史氏族谱图引》一文,但有关两城史氏始迁祖的说法各执一词,前者称“涓生第三子弥久。弥久生衡之。德卿府君实则是衡之的嫡长子” ;后者称“(史涓)是为德府君所自出之祖……而佥判(指史涓)第六子可久,实则是生父”。该文创作于隆庆五年(1571)两城史氏第三次修谱之时,当时尚无始迁祖僭越的论调,而且万历三十年(1602)史可传第四次修谱时依然沿袭之前的说法,直至崇祯十七年(1644)史可志第五次修谱时才有补上衡之这一代的说法。
故而,《余姚半霖史氏宗谱》所收录的史珂之文必定为编者所篡改。并且,半霖谱既然也认同避地逃名之说,那就不能依照宋忠定王祖编的次序来要求两城支始祖的名讳。由此,这场争论,貌似第二种观点更具合理性。然而,第二种观点亦非毫无缺陷,譬如对于史时可有关得斋公三子命名深意之说的批驳,显然愤怒之情多于理性之思。应当说,史时可的论述本无差错,问题在于由此判定这是 “以辅助其删去衡之公一代的说法”。实际上,有关得斋公三子命名深意之说只是一种较早的牵强附会之说,即便是支持第一种观点的人群中也有持此看法之人(如《武胜门支运昌公姚谱误辩》)。笔者认为,倒是两种观点共同认可的避地逃名之说,缺乏切实依据,亦有悖于情理,因为史德生子距离宋朝灭亡尚有三十余年,其徙居余姚似乎缺乏避地逃名的必要性。再者,四明史氏有着严格的字辈命名方式(详见本节下文),史浩要求 “此后子孙的名讳次第皆依照谱牒”(史浩《忠定王家训》,《余姚半霖史氏宗谱》卷首),两城史氏后裔也有“子孙命名立字,应当依从先世所编行次” (《凡例》,《余姚史氏宗谱》卷首)的规定。所以,一个大胆的推测是,两城史氏并非源自四明,至少不是源自史诏之后。当然,这仅仅是无从证实的臆测。然而,历史并非臆测,而是需要有史料来加以证明。而在这一方面,明代史琳所谓“吾姚江南之史,皆八行先生之后也”(史珂《史氏族谱图引》,《余姚史氏宗谱》卷首),乃是最早,也应当是最接近真实的材料。所以,保守而言,或许历史只为两城史氏提供了这么一条被各支史氏共同认可的信息。笼罩在两城史氏之上的历史迷雾,或许永远是能够确认远祖,却难以认清迁祖。
当然,上述保守观点仅就两城史氏迁姚始祖这一代或二代而言,而在此之前和之后的世系,总体来讲称得上源流清晰、分合有序。从源头来看,晋之《庙碑颂》、唐之《会昌碑》、宋之《庆传录》(史三友始修于宋政和丙申年(1116)),皆记载了溧阳史氏的历史;从中游来看,鄞地存有《四明谱》,自史浩于宋淳熙七年(1180)始修之后,持续不断;从下游来看,两城史氏自明代至民国,修谱多达九次。这九次修谱的时间与主修人分别为:其一、成化七年(1471),由史琳编纂;其二、嘉靖九年(1530),由史鶾编纂;其三、隆庆五年(1571),由史珂编纂;其四、万历三十年(1602),由史可传编纂;其五、崇祯十七年(1644),由史可志编纂;其六、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史槐节编纂;其七、乾隆三十九年(1774),由史湛编纂;其八、咸丰六年(1856),由史光编纂;其九、民国三年(1914),由史良书编纂。为确保家谱的系统准确无误,两城史氏与四明、溧阳史氏进行会订修谱。例如清初两城支的滨若公将姚谱在四明和溧阳进行会订,四明的立庵公在中散大夫五子之下补入弥贤公一支,从而与溧阳遯斋公所修的《续庆传录》相契合。史氏先祖部分,则直接运用旧谱先祖世系进行辑录。两城史氏宗谱卷首有四图:“以西汉杜陵侯作为远祖,以东汉溧阳侯作为始祖,以宋初惟则公作为迁明之祖,以宋末得斋公作为居姚之祖”,其中前三图“乃明州、溧阳世藏的古本”,“子子孙孙展卷而渊源仿若相接焉”。(《续修余姚史氏宗谱凡例》,《余姚史氏宗谱》卷首)史氏近世部分,则吸纳兄弟房派,竭力进行宗谱合编。由于种种原因,两城史氏宗谱的前三谱只是房谱,至万历三十年(1602),史可传“因获取成化二十三年一拙府君之谱、嘉靖九年容斋处士之谱以及闰三府君支的断残草谱,将其与《四明谱》及溧阳《庆传录》合并”(史可传《续修史氏族谱说》,《余姚史氏宗谱》卷首),编就完整的两城史氏宗谱,所谓“得斋府君之下的私有谱,乃是自壬寅年合并而成”(史可志《续修史氏族谱小引》,《余姚史氏宗谱》卷首)。
在众多的修谱实践当中,两城史氏宗谱逐渐构建起完备的祖德宗规和结构体例。祖德宗规方面,下文将会予以介绍,此处仅针对史氏字派进行阐释。史氏字派最初由南宋忠定王史浩编定二十代,至明代景泰七年(1456)史士壁接着编定二十代,清康熙甲寅(1674)史大成再度编定二十代,如此一来,自溧阳三十四世至九十四世形成了完整的命名体系:名:“师水弥之卿,孙公祖必仕,本立自元孝,起宗在节义。积善致悠久,济美习庭训,纯采名高荣,慎终仍复始。大中其允从,昭文锡光又,昌言顺汝求,时敏同秀茂。”字:“道翁叔子景,甫叟可均国,世贵端良彦,德及忠厚嗣。缵述多俊奇,丕泽承喜顺,京昌众深衍,后代存兴贤。志学朝隆章,敦宪希逢应,从善延明和,遵复绍光正。”第:“亿万千百再,行友庆新宾,冀越齐鲁卫,夏商周楚永。安靖敬谨颙,翊运能来有,渊源永振疆,慈缓环丰阜。”应当指出,史氏这种蕴含吉祥之意的字辈命名具备独具匠心的谱学意义。此后,这种取名方式得以流传开来。绍定三年(1230),距离史氏字辈命名约一个半世纪之后(史氏字辈始于“师”,而长兄“师仲”出生于元丰五年,即公元 1082 年),圣裔孔氏家族也开启了严格的字辈命名。
在结构体例层面,首先,家谱在采录方面既严格谨慎,又避免遗漏与混淆,务必做到有美必显。“谱牒的修订,旨在聚合离散、疏导涣散以教导孝道。因此,不能因亲疏关系而混淆,不能因死亡而遗漏,不能因迁徙而缺失,不能因身份低微而遗弃。对于那些品行不端乃至叛逆、盗窃、淫乱之人,不能因袒护丑行而不予以删除。”(史可志《续修史氏族谱小引》,《余姚史氏宗谱》卷首)故而民国时期修订《余姚史氏宗谱》时,删除了前谱中采自绍兴府志的秘图公传,原因在于“言辞多有讥讽,似乎与传记的体例不符”;同时抨击“世情喜好赞誉”,针对家谱滥收人物的现象,从严采录,“现今选择那些值得收录的予以记载,不敢徇私情而滥收”。(《新增凡例》,《余姚史氏宗谱》卷首)
其次,史氏家谱反复求证,注重无确凿证据则不采信,以确保血缘的纯正。例如黄山桥外严家道地史氏前来认宗,声称始迁祖廷勇为闰二房五十一世在祥子。当时两城史氏先是查阅旧谱,发现自在祥以下并无相关记载,又召集本房进行核查,最终发现自在祥的神主中有其子廷勇的名目,如此才确定事实,接纳其载入家谱。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子,两城史氏宗谱一概不予记载,而对于出继的史氏子弟,“必定注明继与某姓为嗣,以免使其生身父母被埋没” 。曾有闰一房五十三世翰林公的裔孙义礼没有子嗣,其继子秉直改名积方,捏造议据,妄图冒宗,结果“经族人查明,共同告官将其驱逐” (《续修余姚史氏宗谱凡例》,《余姚史氏宗谱》卷首)。
再次,史氏家谱反复变更,甚至通过否定之否定,最终形成优良的谱学方法。例如谱系,两城史氏宗谱的前三种都是直行为五坎,每五世一提。万历三十年(1602)第四次修谱时,鉴于“提起次数过多,则观者易混淆”的缺陷,改为直行为十五坎,以方便查阅。(史可传《续修史氏族谱说》,《余姚史氏宗谱》卷首)崇祯十七年(1644)第五次修谱时,“只因谱系以往仅止十五坎,现今已到十六世了,形势所迫不得不变通,并且嫌其狭窄不利于填写继嗣、绝嗣等情况”,于是又变更为十截,每十世一提,“终而复始,以表明将来没有尽头之意”。(史可志《续修史氏族谱小引》,《余姚史氏宗谱》卷首)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第八次修谱时,又鉴于谱系字体密集难以稽考,而且另有谱注,未免头绪繁多,就改回到最初的五世一图。“现今将十世改为五世,族属事迹随即缀于谱系之中,并且删除其谱行谱注,但愿世次宽松则清晰明了,纲目统一则条理分明”(史节和《姚江史氏续修宗谱序》,《余姚史氏宗谱》卷首)。“大概图谱以直下排列则父子相继,横向排列则兄弟相连,打开书卷而昭穆次序一目了然矣”(《续修余姚史氏宗谱凡例》,《余姚史氏宗谱》卷首)。
三、两城史氏史略
两城史氏迁姚始祖为史德,其字克明,亦字汝行,号右文,又号得斋。他乃是溧阳三十六世、迁明七世史弥贤(史涓第六子)之子。史弥贤“博古好学,不热衷于荣华利禄,唯钟情于山水,纵情于诗酒”,从鄞邑迁徙至余姚之西南里,其居地也因此得名史家埠。此次迁居发生于南宋宁宗年间(1194 - 1224)。
史德承袭其父之风,为人淡泊,无意仕途,“远离高官显爵之宗,甘愿秉持淡泊宁静之操守”,随父徙居余姚。史德育有三子,分别是闰、正享、正始。闰,排行闰一,承继史氏宗祧。正享,排行闰二,改名应炎,过继给宋武翊郎防御史张畴为嗣。正始,排行闰三,改名肇,过继给宋处士杨原为嗣。由此,两城史氏分为闰一、闰二、闰三等三房。
明弘治七年(1494)七月,闰二房后裔工部右侍郎琳向孝宗呈上奏疏,请求恢复本姓。疏中称:“私下认为自张畴至臣,已历经八世。服丧期满,亲恩已尽,数目已然超过。臣对于祖上不敢遗忘张畴之所赐,只是姓氏则期望亲近宗支应炎,以史为称,或许符合水木本源之义。”(傅瀚《余姚史氏复姓谱序》,《余姚史氏宗谱》卷首)此奏疏获孝宗批准,闰二房得以复姓为史。闰三房御史公誉也曾欲恢复史姓,可惜“高雅之志未能达成”,后来余姚知县进行丁岁改造,钶、嗣元趁机向知县告知杨氏过继的历史,得以复姓为史。故而在余姚,有“史、张、杨同宗”之说。
闰一生育三子,分别是文贵、文荣、文英。文贵传至四代而绝嗣。文荣传至四代至盛。盛从姚邑西南徙居西北,成为江北始迁之祖。盛的长子为简,简的长子为鸣,鸣传至四代至可辅,称为顺和房。简的次子为鹓,鹓的长子为桂,桂之子金、铨、钶皆入仕途,金官至大宁都指挥使升京营左戟将军,铨官至江南全椒县知县,因其子记勋贵而获赠中宪大夫河南彰德府知府,钶官至翰林院编修,所以这三房分别以其官职称为都阃房、大守房、翰林房。盛的次子为策,策的季子为鸰,鸰徙居杭州。文荣的季子为锐,锐的次子以文英的曾孙廷芳为嗣,其子孙徙居北城西门外仁寿桥北及凤亭乡。文英传至八代至钰,其子孙仍居南城西南史家埠。文英有一支子孙迁居至新城的史家巷。其余有的徙居凤阳,有的徙居松江,有的徙居临山。
闰二育有九子,分别为濬、河、溥、洵、灏、津、泽、源、克问。濬子孙众多,其中三子谦,传至五代而至琳,其子孙世代居住于酴醿巷;次子翟,子孙属军籍,图册中仍为张姓。河未曾娶妻,英年早逝。溥、洵、灏皆有子孙繁衍。津其支派情况不详。泽因元末战乱,下落不明。源其支派情况不详。克问无后嗣。本房得斋府君十五世孙在祥子廷勇,其子孙世代居住于黄山桥外严家道地。
闰三生一子考一,其子孙除仍居西南里外,有得斋府君八世孙鑬迁居至杭城,得斋府君九世孙浩一、傅、祯三分别迁居至杭州瓶窑、霍邱、武康,还有人迁居至梁燕、吴兴、都下、樊城。
两城史氏虽分为三房鼎立,且闰二、闰三过继他姓,然而三房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作于明隆庆五年(1571)的史珂《史氏族谱图引》称:“自宋至元,冠礼、婚礼、丧礼、祭礼必定合族举行,至今未曾废止。”后来或许随着各房进一步繁衍发展,各房一般性的宗族事务在各自祠堂中举行,唯有在春祭和迁姚始祖得斋府君墓祭时,三房子孙才相聚共同举行。所以作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的史节和《姚江史氏续修宗谱序》道:“三支各自建有一祠,唯有春祭以及浒塘墓祭时合族相聚。故而流散则区分而为三,源头则聚合而为一”。
史氏宗祠位于义井巷,坐北朝南,建筑雄伟壮观,是姚城最大的祠堂之一。宗祠曾多次修缮,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史澹园于乾隆年间捐助千金重新修整,史湛于雍正年间出资修葺,史致昆于咸丰年间捐资邀人商议修葺。另外,史节和于乾隆年间倡导设立迁姚始祖得斋公祀产,并促成乐閒公、追远公、一拙公祭产。此后祭产也屡次有所增添购置。
当然,两城史氏凝聚人心的最强力量乃是共同的文化基因。纵览余姚史氏先祖的发展历程,四明史简寡妻叶氏及其遗腹子史诏乃是一大关键节点。此前,四明史氏式微,史简离世后几近断绝,正是叶氏的坚守使得史氏留存了一脉香火,正如史诏所言:“若无母亲的贞节,史氏已然不复存在。”而史诏屡次拒绝出仕,终生侍奉母亲的孝义之举不仅声名远扬,还为家族的发展奠定了道德基石。故而史氏后代,将冀国夫人的大慈与八行太师的大孝,视作家族繁荣昌盛的根本动力。两城史氏称:“而忠厚一脉,实乃史氏相传之家法。” (史鶾《余姚史氏族谱序》,《余姚史氏宗谱》卷首)并将史诏的“八行”品性提升为传家祖德。其家谱中存有《述祖德八行垂训》,详尽阐释了 “孝、友、睦、姻、任、恤、中、和” 这八行的内涵,认为“孝”乃中庸之德,为百行之源;“友”乃是结合兄友弟恭、笃厚之意而言,要求忠义相辅相成,有难同当,有福共享;“睦”涵盖“厚”“和”两层意思,实则亲近之意;“姻”要求以和为引导,以礼为规范;“任”指不为私欲所蒙蔽,亲身践行,“隐居养晦,为圣贤之担当;论道经邦,为君民所倚仗”;“恤”包含赈恤和钦恤,原则上是怀着恻隐之情施予恩惠,依据自身能力而行;“中”意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此乃天下之根本;“和”是“情感的正道之用”,要求喜怒哀乐皆能符合节度。文中还详尽列举先祖们的事例予以论证,要求史氏子孙将这八行作为“立身行事、修身齐家、奉献朝廷的重要事务”。如此,两城史氏“正旦必定祭祀,以敬奉先人;男子弱冠必定献礼,以宣告成年;娶妻必定举办宴会,以端正开端;其他诸如成婚则劝勉,出嫁则饯行,有丧则赠送财物,出殡则送行”。即便如闰二房在过继杨氏的二百余年时间里,也是“更改姓氏之系,不更改史氏之规”(史梦龙《勾余杨氏复史序》,《余姚史氏宗谱》卷首)。史氏门中的妇女也多具节孝之德,《余姚史氏宗谱》有“淑媛传志”收录了十六人的事迹,其中一人事迹被收入《绍兴府志》,二人被收入《郡县志》,二人被收入《余姚县志》,四人被收入《阐幽录》。
四、两城史氏人物
两城史氏历代皆有显达之人,人才济济。吕世庆就史氏的源流作出评价:“史氏乃江左名门望族。自东汉迄今,已然历经一千七百余年。溧阳为始祖之所在,明州为主要支系,姚江则为其中的小支系。门第荣耀相继,愈发昌盛壮大。”(吕世庆《余姚史氏簪缨题名记》,《余姚史氏宗谱》卷首)邵晋涵专门针对两城史氏进行论述:“自迁徙至姚江以来,每代皆有杰出之人,成为当时的典范。巍然树立起乡国的高大乔木,庇佑启发后世子孙世代坚守诗书的恩泽,以昌盛其门第,这不正是所谓的‘能够传承家族,保持家族昌盛并日益壮大’吗?”(邵晋涵《余姚两城史氏续谱序》,《余姚史氏宗谱》卷首)得斋府君十七世孙史义本将迁姚始祖视为承前启后的人物,“于前代乃是承继过往的贤孙,于后代又为开启未来的始祖”,故而,“数次传承之后,子孙分居两城,受龙凤之山的灵秀之气,得兰蕙之水的孕育之美。有的以节孝著称,有的以功名显耀,有的因隐逸而传扬名声,有的因文章而显达于世”。(史义本《姚江史氏续修谱序》,《余姚史氏宗谱》卷首)
在《光绪余姚县志》中,两城史氏有史琳、史记勋、史万金、史湛、史在官、史在朋(《余姚史氏宗谱》作“史在明”)、史梦蛟、史义本等八人列传。两城史氏以诗书传承家族,“世代坚守诗书的恩泽” (邵晋涵《余姚两城史氏续谱序》,《余姚史氏宗谱》卷首),涌现出众多成就卓著的学人。
首先,于传统经史子集之域,历代皆不乏贤才。
在经学范畴,依《光绪余姚县志》所述,史在官“经学造诣深厚,尤精于易理”,史其义“与同邑翁运标、陆烈齐名,尤擅易理”。
就著述而言,史芳著有《〈尚书〉〈春秋〉二经秘传》、《〈尚书〉注稿》。
从科举中的经学来看,明清两代总计有进士七人,举人二十八人。
其中进士所专攻的经学以《书经》、《礼记》为主,各有三人,另有一人研习《武经》。
举人所专攻的经学也以《书经》、《礼记》为主,分别有十一人和十人,另有二人研习《武经》,一人研习《易经》,还有四人未明其所研经学。
其中进士史钶凭借《礼记》中得会魁。
举人史鹓以《书经》中获经魁,史记勋以《礼记》中取亚魁,史汉以《礼记》中得经魁,史澜获亚魁(未明所考经学)。
在史学方面,史钶参与纂修《大明会典》,修撰《起居注》,管理诰敕,编纂《六曹章奏》。史芳撰写先祖事迹,成就《列祖功绩传》。史湛将其父济宁知州史锦的善政记录下来,编次为《过庭录》。
在子学领域,史珂、史珊(即徐珊,本属闰三房,其父云凤出继舅氏徐铣)曾师从明代心学大儒王守仁,研学“致良知”之学说。史标曾任清初姚江书院院事,“阐述宗旨,大力弘扬文成之教”。(邵廷采《史显臣先生传》,《余姚史氏宗谱》卷末)
在集学方面,史梦蛟考证文献,首次校刻全祖望《鲒埼亭集》。众多史氏学人亦创作诗文,其中部分独具特色。史珂纵情于山水,“天台、四明之地的题咏几乎遍布”,留有遗稿近千首。史钶擅长创作古文,“一时之间,名人的传记、志铭大多出自他手,积累的文稿极为丰富”,后来毁于火灾,其孙史可书追录而成《百一稿》,至咸丰年间付印。(《光绪余姚县志•艺文上》)史在朋善于作诗,被黄道周赞誉为“当今之杜牧”。(《光绪余姚县志•史在朋传》)史在官喜爱吟诵,其作品“神韵清幽淡远”。(《光绪余姚县志•史在官传》)史槐节恪守古道,著书达十余卷。史章原年少便才华出众,触景能赋,“年仅弱冠,书卷已堆满”。他与谭公子、邹光绅交游,“提笔抒写性情,诗作不拘格律,脱稿后众人争相收藏”。(史义本《梅园公传》,《余姚史氏宗谱》卷末)史其义好学且擅长作文,随性作诗,著有《西园遗稿》。史梦蛟擅长吟咏,有《借树山房诗草》流传于世。史翊经“唱和诗歌,挥笔即成篇章,和谐优美如同天然的音律”,其所作对联善于将自己对家国的关怀和人生感慨寄托其中,例如针对中法战争,他作联语道:“社稷人民愧世事不能为己任,弟昆姊妹思我躬何以慰亲心。”后来患病呕血,又作一联道:“生寄死归何必呕如此多血,时新局异未能尽一点儿心。”(《子甄先生行述》,《余姚史氏宗谱》卷末)此外,史义本还致力于方伎之学,精通占验之术,在《光绪余姚县志》中立有传记。
其次,于书画领域,名家层出不穷。在书法方面,声名卓著者有史珂、史鸿、史章原、史锦、史积崧,尤为突出的是史珂、史鸿、史章原同属闰三房,俨然构建起本房的书艺传统。史义本称:“吾宗自闰三公分支,世代以书法闻名。秘图公(史珂)开启此传统,冲寰公(史鸿)承继其脉络。哪怕是片纸只字,都珍贵如拱璧。吾公崛起而与之并立。大史小史之名,真不逊于大王二王。”(史义本《梅园公传》,《余姚史氏宗谱》卷末)史珂,临摹晋唐书帖,皆能得其中神韵,与徐渭齐名,王世贞评价其特点为“险怪”。史鸿,师从叔祖史珂,又研习王羲之书艺,自成一格,“相较其师而有所变化,唯独尊崇王羲之的《黄庭经》”。知县胥庭清曾遍邀两浙的诸位大家书写“文献名邦”四字,无一令人满意。而史鸿一挥而就,胥公大喜,亲自造访史门,以“学古”二字表彰其屋舍。史章原,勤奋地搜罗临摹,“于是发掘汉魏以来的诸多名帖,诸如赵明诚《金石录》、叶石林《金石类考》、杨慎于《金石古文》所记载的,无不搜罗殆尽。在晴朗的窗边、响榻之上,日夜沉浸其中”。数年之后,“虫书鸟篆,以及楷隶八分,独领一时之风,而尤其钟爱王羲之书法,龙蟠虎跳,一一神似”。生性喜爱远游,足迹遍布海内。游历虎林时,见有人书写匾额犹豫不决,不禁微微哂笑:“为何下笔如此艰难?”执笔者忿然变色,强要史章原下笔,并且许诺以五十两银子作为酬劳。史章原于是提笔立就,不假修饰,顿时众人惊叹折服,执笔者也退缩离去,史章原竟得了五十两银子。史章原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当属辛丑岁(1661)康熙南巡时的碑记。但史章原不求声名显达,“被召书写碑记,写完即返回”。此前史章原曾在知交高士奇家寄居,因不愿接受省道官职而辞别归乡。康熙召其书写碑记,或许是高士奇的主意。此处所体现的史章原之精神,除了鄙夷富贵的清高之外,或许还有汉人的遗民意识。而对于康熙而言,无论是出于尊重还是厌恶,结果都只能是弃而不用。(史义本《梅园公传》,《余姚史氏宗谱》卷末)
在绘画方面,声名远扬者有史琳、史兆京、史积菘。史琳是墨竹的高手,他不为法度所拘束,所作的风竹摇曳生姿。史兆京涉猎山水花鸟,为世人所看重,去世后仍有虔诚求购其作品者。史积崧曾游学京城,“擅长人物写真,兼工山水”(佚名《读画辑略》),“直至年老仍能创作工细的人物山水。得到他的片纸只绢,都被视为珍贵”(邵瑛《史向园先生家传》,《余姚史氏宗谱》卷末) 。
再次,于官学、书院、私塾等教育领域皆存名师。在官学方面,存有教官十人,其中元代有二人,分别为史河(教谕)、史镛(山阴教谕);明代有六人,即史才(曾任常熟、文登、涞水教谕)、史抃(曾任霍邱、龙溪教谕)、史瑚(教谕)、史成教(曾任连江、仙居、德化教谕)、史锦(束鹿教谕)、史芳(梧州教授);清代有二人,即史一部(宁海教谕)、史久成(新城训导)。
在书院方面,有史标在姚江书院主讲,史翊经、史凤喈主持达善学堂。达善学堂乃余姚第一所学堂,创设于光绪二十四年( 1898),史翊经为创办人之一,其后担任堂长,又曾出任南城堂长,“创办学堂,引领提携后进,为姚州之师表”。(《子甄先生行述》,《余姚史氏宗谱》卷末)史凤喈享有文名,知县汪文炳特聘其为堂长,“校中的学生尚且遵守规矩,先生的遗泽绵长啊”。(黄宪儒《史仲侯先生传》,《余姚史氏宗谱》卷末)
在私塾方面,有史标“以经义举业指导学者,多有启发诱导,依文而指引进学之道”(邵廷采《史显臣先生传》,《余姚史氏宗谱》卷末)史槐节“在京城设帐讲学,从学者众多”。(史湛《文学南庵公传》,《余姚史氏宗谱》卷末)史凤喈受聘于同邑的望族朱氏,训导其子弟。另外,尚有不少人在科举考试中出任考官。例如史才曾任福建乡试主考,史钶为万历庚辰科(1580)会试分考。
学而优则仕,两城史氏士子借由科举、征辟等途径,成就济世之功业。《余姚史氏宗谱》设有《簪缨题名》,专门记录科第爵秩。依此统计,总计有进士七人,明代有史琳、史誉、史嗣元、史钶、史记勋、史起元等六人,清代则有史尚辙一人。举人二十八人,明代有史才、史琳、史誉、史抃、史祐、史云凤、史鸾、史逢吉、史鹓、史珊、史嗣元、史铨、史钶、史重渊、史记勋、史秉直、史记纯、史记绪、史起元、史观澜等二十人,清代有史起贤、史尚辙、史在官、史汉、史永、史锦、史善长、史澜等八人。征辟三人,元代有史溥、史叔颖等二人,明代有史孟通一人。仕宦九十九人,其中元代六人,明代五十四人,清代三十九人。职员一百人,其中明代三人,清代九十七人。乡饮宾五十五人,其中元代二人,明代九人,清代四十四人。封翁二十九人,其中元代一人,明代十人,清代十八人。贡监生员三百六十六人,其中明代八十六人,清代二百八十人。
在封建制度之下,两城史氏官宦以“事君泽民”为宗旨,涌现出众多忠臣良吏。有的志坚节显。史积崧补任广州府番禺县慕德里巡检,近旁的南海沙湾乃盗贼聚集之地,当地官员每逢有案件发生总是推给慕德里。史积崧却言:“缉盗乃地方分内之事,难道一定要划分疆界吗?”未加申辩,严厉督促并将盗贼擒获。其后受到抚军李湖益的推荐,历任署高要、番禺县丞,又代理揭阳县事务。他针对该县西海塘因久雨坍塌溃败的凶险情形,亲自驻留督阵,“限定日期堵塞修筑,民众因此得以安宁”。(邵瑛《史向园先生》,《余姚史氏宗谱》卷末)
有的为国家之事辛劳,为社稷献身。史万金任游击之职,正值明末,辽东战事兴起,他奋力作战而亡,后来被崇祀于三祠,其子承袭总兵之位。又有成宇公任司兵马指挥之职,也逢明清鼎革之时,为国家之事而死。史圣弼任景东府猛统司巡检,见识与能力俱佳,从无失职之处,被委任运送铜锡,他不惧风雨,不避危险,最终因而患病,在任上去世,年仅三十九岁。史致昆为按察使司狱需,“屡次承担差遣委任,艰难险阻亦不回避”。咸丰四年(1854),江西省百姓为缺盐所苦,他奉檄文前往浙江转运饷盐,从而“舒缓民困而宽慰宪司之忧”。十一年,太平军蔓延至浙东,绍兴三江、东江的贮存盐场尽遭抢掠毁坏,各储所的人员逃散一空。史致昆尽心竭力,积劳成疾,不幸抱憾离世,时年五十四岁,被崇祀于忠义祠。而更多的,则是心怀民众疾苦、勤于职守的能员良吏。其中业绩较为显著者当属史琳、史记勋、史湛、史梦蛟。
史琳(1438 - 1506 年),乃溧阳四十四世、得斋府君八世孙,属闰二房。字天瑞,号一拙。其父亲史才,于正统十二年(1447)中举人,曾担任常熟、文登、涞水的教谕,还曾主考福建。成化元年(1465),史琳凭借书经考中举人,次年中进士,被授予工科给事中一职。曾有一次上元节,京城张灯结彩搭建鳌山,耗费达数万银两,又大肆修饰佛塔,宫寺接连不断,史琳直言进谏,坚决抵制这种挥霍民脂民膏的铺张风气。有一位福建士子携带五百两银子赠予他。原来此人在成化四年(1468)史才主考福建途经浦城时,以此行贿,被史才拒绝。后来该生考中举人,又以此作为答谢,史才严正告知:“吾不敢于冥冥中堕落品行,何况在光天化日之下呢?”那人惭愧而退。史琳知晓事情原委后,说道:“家大人了解您,您不了解家大人,而且又不了解我吗!”(《光绪余姚县志•史琳传》)那人这才谢罪,拿着银子回去。其后擢升为陕西参议。当时巩昌有番贼扰乱地方政事,史琳率兵打击,使其降服,并且施行巩固地方安定的两条策略:其一,在安定、会宁、金兰、秦州一带“增修屯堡、瞭望台,以阻断贼寇之路”;其二,“转运关中的粮食以充实甘凉”。(《光绪余姚县志•史琳传》)在督运往返的进程中,史琳 “全面掌握其地形险要之处以及作战防守的策略” (《光绪余姚县志•史琳传》)。转任江西左参政。当时南赣有匪盗攻城略地,杀害官吏,侵害百姓。史琳督率抓捕匪盗,剿获七百余人,斩杀为首的恶人,释放其余胁从之人,保障了一方的安宁。弘治年间,擢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兼提督紫荆关等关。当时京城周边民众有三大忧患,即“民众困于繁重的劳役,戍边士卒疲于罚班,滹沱河涨水泛滥毁坏农田屋舍” (《光绪余姚县志•史琳传》)。
史琳亲自为百姓制定徭役法,上奏朝廷免去百姓重税,并在滹沱河上游开挖支渠,用来泄洪排险,使当地人民得以安康生活。真定、大名等地人民世代经营果园,有宦官看中此地,奏请皇上占有此地,以备供应。史琳上言据理力争,阻止此议,当地百姓因此才得以不受侵扰。史琳还乘出现灾害异象之机上疏,陈说政府急需举措的六件大事:止织造,恤边民,停传造,惜供应,节财用,戒无益。后转左侍郎,擢右都御史。当时宣府、大同、延绥等地常遭受蒙古小王子及脱罗干之子火筛的侵扰,成为中国北部的边患。
弘治十二年(1499 年),火筛率众侵入大同、宁夏,明军进兵却未获成功,朝廷任命朱晖为总兵,史琳为督师,太监苗逵为监军。待明军抵达,敌人已然退去。次年冬季,小王子占据河套,进犯延绥神木堡。第三年春季,敌人以八千骑兵东驻辽塞之下,攻入长胜堡,杀戮抢掠殆尽。史琳见边关形势危急,上奏请求增兵抵御敌军。四月,朝廷命朱晖佩大将军印,以中官苗逵为监军,统领都督李俊、李澄、杨玉、马仪、刘宁五位将领,前往征战。为达出奇制胜之效,朱晖与史琳、苗逵率兵分五路,趁着夜色直捣河套敌巢。当时敌人已撤离迁徙,明军斩首三级,缴获马驼牛羊一千五百头而还。不久,敌人再度侵入固原,转而抢掠平凉、庆阳,关中地区一时大为震动。朱晖与史琳、苗逵率兵进击,斩首十二人,追回被敌人掳掠的百姓四千人。九月,朝廷召史琳回京,任命秦纮为户部尚书兼副都御史,接替史琳之职。史琳呈上陈述边务的十三件事,提出了自己在边疆攻守方面的策略。因当时西北边境常有烽火警报,史琳与朱晖共同治理京营之兵。十七年,敌人上书请求朝贡,明廷应允,结果敌人未至,反而杀入大同,侵犯宣府,总兵官张俊战败。朝廷命朱晖出大同,史琳出宣府,合兵邀击。敌人转而抢掠大同,参将陈雄击斩八十余人,追回被敌人掳掠的百姓二千七百余人。捷报上奏,赏赐将士二万余人。第二年,史琳在任上去世。朝廷赐祭葬,追赠太子太保。
除却上述文治武功,史琳还对推步(推算历法)、占侯、医学等有所钻研,亦是明代著名的画竹高手。若有人求画,无论身份贵贱,史琳总是欣然应允。有一次史琳征战回朝获皇上赏赐,他戏作墨竹一幅,自称“天解尤”。同时代的谢迁认为:“都宪史公善墨竹,常以此自乐,所作颇丰,然而不吝于赠予他人。公既逝,其家中箱箧所遗留者无几。”(谢迁《归田稿•题一拙墨竹卷后》)清代徐沁评价史琳画艺道:“善写墨竹,潇洒有法。”(徐沁《明画录》)对于史氏家族而言,史琳恢复史姓,首次修撰家谱,功绩卓著。他一生的功业深受家乡人民的由衷敬服,被尊为乡贤崇祀,他的故居也被敬称为“宫保第”。
史记勋(1552 - 1600),乃溧阳四十八世、得斋府君十二世孙,属闰一房。字稽叔,号忠屿。他自幼聪慧过人,十五岁补为邑庠生,跟随季父史钶于云间修习,学业进步神速。万历十一年(1583)考中进士,被授予南刑部主事一职,历任郎中,迁任湖广德安知府。当时邻郡遭遇旱灾,流民辗转迁徙,德安亦因此骚动不安,史记勋施之以宽政加以抚恤,民众方得以安居乐业。
德安有广袤的景藩采地(景藩在故承天拥有采地数万顷,而德安大约占据其中一半),景藩无后嗣,其采地皆归入州县。然而潞藩却妄图据为己有,还欲索取历年官府所征租税。荆西道奉檄令下,交由史记勋负责复核。史记勋言道:“景藩绝后,子粒当归今之主上。”他依据籍册丈量田亩,不让潞藩获取丝毫私利。潞藩的使者凭借权势加以恐吓,史记勋不为所动,反问道:“绝后所征,已归入上供,难道能与天子相争吗?”此事终得平息。
又有郡中千户企图借助一条鞭法向军人谋取利益,史记勋怒喝道:“此乃损害军队兴起之举!”依照户籍图册确定数额,并向宪法司请示,维护了原有的赋法。
万历十八年(1590),史记勋遭遇父亲丧事。服丧期满后补任四川重庆。不足两个月,史记勋就审理积案八十余件。曾有一户大户人家,父亲去世后孩子被继母逐出。史记勋招来那孩子的诸位兄弟,以礼法教导他们,并平均分配家产,从而使孩子与继母的关系得以和解。
史记勋重视文化教育,时常召集郡中诸生考核时文技能,致使当时的士子彬彬有礼、富有文采,中举之人数量超过以往。有播州宣慰杨应龙骄纵蛮横、行为不轨,与黔中少数民族结仇。史记勋主张进剿。但枢臣厌恶兵事,且担忧史记勋反对,让史记勋调任彰德知府。五年后事态果然恶化,众人无不钦佩史记勋的远见卓识。在彰德任上,遇歉收之年,史记勋向朝廷请求免除百姓赋税一万两,又将这一万两免税折算成漕米一万石,并利用那些赎罪之钱购置漕粟,救济饥饿百姓,使境内安定无虞。
史湛(1730 - 1770),乃溧阳五十四世、得斋府君十八世孙,属闰一房。字得凝,号澹园。其父史锦为举人,官至济宁知州。史湛随父学习吏务之事,遵循豫工之例被授予山西猗氏知县一职。史湛认为涑水书院宜处巽位以应文明之象,于乾隆三十年(1765)倡导绅士捐资,将其移建于城东南隅,并更名为“郇阳书院”。该书院规模宏大,设有讲堂三间,东西房舍各十二间,另有大门、养正轩、厨房等若干间,实乃士子读书论学的上佳之所。
猗氏城墙坍塌,史湛亲自监督工事完成修筑,因而获有循良之誉。其后任榆次知县。遭遇父丧,史湛在家修整宗祠。服丧期满后补任湖北嘉鱼,修缮凤鸣书院。之后调任潜江、钟祥。从潜江离任时,士民感恩馈赠,史湛一无所取,士民便用此馈赠建造书院,“于调往钟祥之日,士民于北郭饯送,每人奉一钱而未被选取,即以其钱修筑‘史公书院’”(光绪三十二年《潜江县志》稿本)。
在钟祥时,邻县严金龙叛乱,严金龙伏法后,其余党逃窜,史湛奉檄令捕获,因功升任襄阳同知。不久升任武昌知府。但凡全省难以决断之案,皆交由史湛审理。当时荆州有重大案件,由相国阿桂督理,一月有余仍无头绪。史湛仅用五天便将案件审理清晰。故而阿桂器重史湛,专门上奏保举。自此,史湛的贤能之名蜚声中外,十个郡的积案七十余件,皆交予他审理。不到半年,史湛便将其审讯得实。被授予襄阳知府之职。
恰逢“教匪”滋事,史湛查明实情,将为首者依法处置,其余人不予追究。又调任武昌府。一年后,荆、襄、郧三郡土匪猖獗,蔓延至孝感,距离汉口仅五十里,居民惊惶奔逃。汉口与武昌仅隔长江,上官深知史湛深得民心,令其出面安抚。当初曾有一宜昌人蒙冤上诉,史湛为其平反昭雪。那人归家后在堂上设立史湛牌位,朝夕虔诚祈祷。土匪至武昌,窜入那户人家,见堂上牌位大惊道:“汝亦知颂史公德邪?”言罢赶忙退走。于是宜昌百姓争相树立史湛牌位。凡有史湛牌位之家,土匪皆不敢侵扰。
后史湛升任陕西榆绥兵备道。尚未到任,湖北都督认为史湛乃军需熟手,上奏请求留任其于湖北汉黄德道。后来土匪窜入陕西,史湛方才赴任新职。常制军向来敬重史湛,亦将军需之事全部交与他打理。史湛梳理利弊,不遗余力。一年后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追赠太仆寺卿,荫庇一子,赐予祭银,入祀昭忠祠。
史梦蛟(1770 - ?),乃溧阳五十五世、得斋府君十九世孙,属闰一房。字作霖,为廪贡生。其为人豁达豪爽,对贫寒之士多有抚恤。嘉庆十八年(1813),因林清教徒攻入皇宫一案,从优叙功,得以晋升官职。朱文治有《怀人诗》云:“途穷挥霍后,官擢乱离中。”所写正是史梦蛟之上述情状。
道光十一年(1831),时任山西汾州知府的史梦蛟为激励风俗,向当地急义之士冀国定赠予“孝义可风”之匾额。史梦蛟其后官至太原知府,代理雁门平(定州)大(同府)朔(平府)宁(武府)忻(州)代(州)兵备道、冀宁道,被公认为一员“能吏”。
然而在道光十六年(1836),史梦蛟曾遭陕西道监察御史徐继畬之参劾。徐继畬认为史梦蛟历任州县众多,被众人称作“能员”,但“一年之中于州署者,不过三四月。其余八九月,常留省中”,怀疑史梦蛟“大抵非为自身谋求迁升,即为他人旁通关系罢了”,进而断言其“擅长应酬,善于逢迎,历任上官,倚为心腹”。(徐继畬《特参州县入省钻营疏》,《退密斋文集》卷一)此奏疏臆测多于实证,应属言官夸大之辞。
史梦蛟亦是一位学者与诗人。身为学者,他考证文献,曾校刻清代著名史学家全祖望的《鲒埼亭集》,实乃全氏文献之“功臣”。作为诗人,其著有《借树山房诗草》流传于世。
两城史氏的其他官宦大多政绩斐然,堪称封建社会的良臣。史芳任乐平训导时曾代理县事,其清廉贤明、仁慈宽厚,深受士民爱戴,百姓于文明塔前为其建立生祠,祝祷不断。史在官任职广东新宁时,“为官多施惠政,粤地人士对其赞颂有加”,被崇祀于乡贤祠。史承龙署理云南镇远分府印,针对境内苗民蛊惑汉人的弊端,予以严厉惩治,捉拿数名善于蛊惑的苗民充军发配,以此警示其余罪犯,促其悔改,使地方得以安宁。百姓将其比作汉代循吏龚遂与黄霸,称史承龙为“龚黄”。
史锦历任教谕、知县、知州,廉洁奉公,恩威并施,贤名在青州位列第一。他善于断案,被誉为第二个“况钟”,曾奉檄审案,多有平反冤情之举。还有一次与上官争辩,险些遭中伤。他任济宁知州时,当地回民与汉人杂居,一日因买柴引发争斗,回民聚集达数千人,一时市门尽闭。史锦“擒其首领而宽宥其党羽,大狱顿时平息”。(姚棻《奉直大夫山东济宁州知州织庵史公传》,《余姚史氏宗谱》卷末)
当然,造福于民者并非仅限于官宦,两城史氏的普通人士亦多有善举。史善成不仅在族内行善,如为父、兄营造墓地,请赠二代,购置田产、建造房屋以扩其基业,延请老师授课以培养后人,操办婚事、送嫁以成其美事;而且对乡邻、社会亦多有善为,如对族党亲邻中困窘匮乏者施以恩惠,重新刊印《达生编医书》以救助妇女生产之厄。史鸿以义行闻名,恭谨孝顺侍奉双亲,族中若遇不平之事,他不惧嫌怨,勇于担当,乡民将他比作东汉义士“王彦方”。史荣节侨居北京近三十年,乡人来京,他竭诚款待,“客游不能归者赠以财物,死者予以安葬,以棺木返乡者给予钱财”。(邵宗鈗《敕封修职郎云南蒙化府经历加赠文林郎四川成都县知县仁生公传》,卷末)史凤喈重义气,其学友会稽张寅懋寄居于余姚,不幸去世,史凤喈料理其家事,被里人赞为“管鲍”。
至现当代,两城史氏依旧人才济济。如史久鳌(1888 - 1979),1912 年入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四年后荣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1937 年出任中国银行集中发行主任,负责货币印发以及抗战军费的接济事宜。1945 年担任中国银行储蓄部总经理。上海解放后,担任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私股监察人。史久鳌热忱于家乡的公益事业,于 1933 年在龙泉山助海庙旁创立“久久小学”,其后又为建立孤儿院、阳明医院、梨洲中学和余姚第一公墓慷慨捐资。
史久芸(1897 - 1961),1915 年以“练习生”之身份考入商务印书馆,先后出任哈尔滨分馆会计主任、总馆人事股股长、人事科科长、平版印刷厂厂长等职务。抗战时期,担任商务印书馆重庆办事处主任,开拓西南出版业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图书发行公司副总经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经理等职。
史济樵(1910 - 1999),十七岁时进入上海陶桂记营造厂学习打样(建筑设计与制图),三十年代负责承建外滩的中国银行大厦、南京路的永安公司新楼等。1946 年,史济樵与车炳荣合股组建上海保华建筑有限公司。1948 年冬,保华资业迁移至香港,承建香港地铁、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1984 年,史济樵捐资人民币二十万元,在余姚城区姚江上修筑“念慈桥”,以寄寓感念双亲与祖国之情。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ExMTI1MQ==&mid=2452583113&idx=1&sn=924227470fe3c8f6f9cfe7c83210b930
余慈姚江文化
了解余姚慈溪本土文化、姓氏溯源,打造余慈地区最接地气、老百姓喜欢的文化平台。
最新文章
【历史人物】王阳明:传奇一生的逸闻趣事与深邃思想
探秘孙子秀墓:余姚规模最大南宋古墓的传奇
四明湖:承载苦难记忆,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浙东瑰宝
【乡村美食】冬日酿米酒,传承千年韵味长
关注!余姚新增一处停车场,10 月 30 日试运营,化解周边停车压力
陆埠水库:璀璨明珠,生态瑰宝
【购气指南】慈溪市新增桥头镇小塘村瓶装燃气自提购气点通知
【红色记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 “兵工厂”旧址探访
【购气指南】慈溪市瓶装燃气可自提,8 个站点开放 —— 慈溪市煤气有限公司公告
【停车指南】免费错时共享停车:余姚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指南
【乡村风情】山水掩映,斤岭下村:岁月沉淀中的人文瑰宝
【童年记忆】岩头,那一抹浓浓的乡愁
【宗谱研究】姚北五张八祠堂:历史渊源、考证辨析与现状寻踪
【秘境探索】探寻陆埠镇乌龙潭的神奇传说
【乡村记忆】重游杜徐岙:岁月流转,记忆永恒
余姚陆埠镇蓝溪李氏:历史渊源、人物风采与家风传承
【民生速览】你是余姚计划生育家庭吗?2025 年扶助申请开始啦,快来看看详情!
【老街记忆】江南直街:承载余姚记忆的繁华老街与弄堂风情
漫游鹿亭石潭: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文化瑰宝
【学校沿革】追溯余姚中学的历史足迹
冠佩古村:秋时美景中的历史韵味
泗门重大纪事(宋元明清时期)
重游东岗山:领略自然与人文之美
余姚双城史氏望族
烟雨中村:跨越时空的宁静之美
临山戚少保祠:铭记抗倭英雄的历史丰碑
余姚金竹尖:古老传说中的历史韵味
上古秘图山能否重现昔日风采?
【风俗】余姚上虞地区的“半夜抢亲”习俗
秋意浓时柿子红,故乡记忆心中留
泗门历代烈女:坚守与荣耀的历史书写
庵东盐区的前世今生
从战场桥到最良桥:历史疑团与民间传说的交织
忆往昔:余姚西石山和接待寺的漫长悠悠岁月故事
余姚楼氏家族的迁徙繁衍与文化传承
【百家姓】余姚市姓氏统计,快来瞧瞧你的姓氏排第几
“河姆渡”称谓之谜:从黄墓渡到河姆的变迁
【姓氏溯源】余姚康氏家族的迁徙与传承探秘
【家谱】余姚梁弄四明黄氏宗谱的分支与珍藏简介
【陆埠往事】镇上
余姚十四古寺:探寻历史的岁月足迹
【余姚名人】清代大家卢文弨:从余姚走出的藏书巨匠
大宁波的未来展望:慈溪余姚引领发展新征程
慈溪的沉痛记忆:日军侵略暴行纪实
日寇在姚的罪恶行径纪实:无法磨灭的伤痛与历史警钟
千年风雨,余姚龙泉古寺的沧桑变迁
【科第蝉联,繁不胜举】余姚科举世家——南城邵氏
走进黄宗羲的传奇人生
沿着姚江流淌的家族岁月故事
谱乘典范—余姚茅氏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