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北五张八祠堂考
张姓发端于黄帝之后,依《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记:“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任弓正之职,初始制作弓矢,其子孙获赐姓张。”《元和姓纂》亦有载:“黄帝第五子青阳之子挥,担任弓正,观测弧星,率先制作弓矢,主持祭祀弧星,由此姓张氏。”
早在唐高宗乾封元年(666 年),大臣遵旨甄别选定全国十大姓作为“国柱”,清河张氏荣列榜首,位居“国柱”之首位。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 - 820),林宝所撰《姓纂》中,在罗列的 43 个张姓郡望里,清河依旧排名居首;至北宋祥符年间(1008 - 1016 年),陈彭年奉诏修纂《广韵》所列出的 14
原余姚境内的张姓主要包含以下几支:原云柯乡张氏分化为两支不同宗的张氏,其中一支因潮塘张家而声名远扬,堂号为“存著堂”,当下隶属慈溪,不过其根源出自原余姚孝义乡,即现今的低塘街道张巷;另一支则是姚北五张八祠堂支;另外,还有原兰凤乡高桥张氏;在余姚县城内,存在江南直街义井巷的“亲睦堂”张氏以及白鹤桥的“留余堂”张氏等。在这些分支当中,姚北五张八祠堂支繁衍最为繁茂,分支亦是最多。
一、五张八祠堂渊源简略
五张八祠堂张氏乃南宋抗金名臣张浚之后裔。张浚于国难当头之际随驾南渡,临危受任,矢志力保宋室江山。其一生秉持抗金之志,然壮志未竟,后获封魏国公,谥号忠献。《六仓志》有载:张魏公之故居,位于沙堰西。泗门《东山志》亦云:相传于宋建炎年间,魏公张浚常携家眷居于此地。
张浚育有二子,长子为张栻,次子乃张杓。长子张栻乃一代杰出的理学宗师,开创了岳麓书院会讲之制度,与朱熹、吕谦并称为东南三贤,获赠华阳伯之殊荣,且配享孔庙。张栻之子为焯,任承奉郎之职,却不幸早逝。焯之子名文吉,字元迪,号月山,因其贤能之才,被授予兵部帅干都督明州军马之职。为躲避元兵之乱,迁徙至鄞县西桃源乡(今宁波鄞州区横街镇)。
文吉育有三子,分别是长子次宗、次子次宴、三子次宁。次宁亦有二子,长子为埴,次子是培。埴公,字元瑜,行添七,于宋嘉熙四年(1240)中解元,淳佑元年(1241)进士及第,官至谏议大夫、工部尚书。晚年致仕后,由鄞县西桃源乡迁入原余姚云柯乡,其墓安葬于黄山湖龙口珠。
二、五张八祠堂考
张埴迁入云柯乡后,其子孙繁衍颇为迅速,及至曾孙良字辈时,共分化为六大支系。这些支系成为了五张八祠堂及其它外迁支系的最初分房始祖,张埴亦被敬尊为迁姚始祖。
张埴育有二子,分别是仁肱和仁服。仁肱,字子克,有两个儿子,分别是伯倾和伯何;仁服担任国子监祭酒一职,却无子嗣,于是仁肱的次子伯何过继给了他。
伯倾之妻为吴氏,育有二子,长子是良相,次子为良弼。良相的后裔为云柯张氏六大支系中的第一支,称作庙后桥支(芦城庙)。良相生有一子礼丘(丘字加三点水),礼丘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摅祖和抍祖。据光绪元年《逊桥张氏宗谱》记载:摅祖的后裔被称为张廿四房支。民国五年《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记载:庙后桥週塘富二房建造祠堂“四德堂”。经考证得悉,“四德堂”原名“百忍堂”,乃八祠堂之一,却不在五张之列。
良弼的后裔为云柯张氏六大支系中的第二支。良弼育有一子礼沛,礼沛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天锡、天钜、天镝、天鉷。天锡有两个儿子,长子为斌二,次子为斌六。斌二(在元朝为官,任济南府正提举)定居于历山,其后裔称为“历山敦伦堂张氏”;斌六(在元朝为官,任广州府副提举)定居在三墙门,其后裔称为“三墙门树德堂张氏”。
这两堂子孙不仅归属于八祠堂之列,且在五张之中分别位列第一、第二。此外,天钜有二子,长子为斌三,次子是斌五。斌三生有一子法,法育有一子孟谦,孟谦入赘江南竹桥黄千户之女,改姓为黄名大舍,承袭千户之职,而后复姓张并定居于此,其后代称为“黄家竹桥张氏”。斌五育有二子,长子是汝,次子为汎,汎生有一子孟义,孟义迁居至杜湖,称为“杜湖支张氏”。天镝生有一子斌一,斌一之子沂移居到诸暨,称为诸暨支。天鉷生有一子斌四,斌四迁徙至梅川乡(浒山)彭山东张岙山,其后代称为“梅川张氏”,这四个分支虽为云柯张氏的后裔,但并不在五张八祠堂之内。
在第四支当中,方桥支、禾山支、吴家板桥东支虽为云柯张氏之后裔,但属于八祠堂之内且在五张中位列第四的唯有逊马桥“裕裔堂”。
良期的后裔为云柯张氏六大支系中的第五支,称作“旧宅后居支”,因良期的后裔未曾迁动,故而称为旧宅后支。良期育有一子礼沾,礼沾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克仁、克明、克照。由于克仁与克照的后裔未建祠堂,所以依旧为“旧宅后居支”,其中克照的后裔称为“旧宅后居小房支”。克明的后裔在悦来寺繁衍生息,其后建祠“孝友堂”,称为悦来寺支。“孝友堂”归属于八祠堂之内,却不在五张之列。
良遇的后裔为云柯张氏六大支系中的第六支,此支繁衍得最为广泛,支派亦最多。良遇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礼禾(三点水的禾)、礼法、礼淇。长子礼禾生育二子,即克义、克己。克义育有一子茂惠,茂惠有两个儿子圭、修。圭育有一子倅,倅有六个儿子,第六子应鳌有两个儿子展宗、满宗。长子展宗移居越城,其后代为“越城支”;满宗移居观海卫,其后代称为“观海卫张氏”。茂惠的次子修,修育有二子圯、汉良。长子圯育有一子林,林入赘顾巷桥,成为顾巷桥祠祖,林育有一子子伦,子伦有三个儿子进权、进英、进宏。进权由顾巷桥迁居至周巷市西井亭庵,成为井亭庵前祠祖,其后代称为周巷“井亭庵张氏”,进英、进宏的后裔称为“顾巷桥张氏”。
修的次子汉良自云柯乡徙居至孝义乡陈家圑,育有六子,其中三子与四子分别移居山西,成为山西支。六子名讳均敬,生于元末,无意于功名,能够抚琴吟诗,儒雅非凡,育有六子,后遭恶人陆氏诬陷(《六仓志》亦有相关记载),被遣戍至陕西之宁夏卫,明永乐年间获恩赦,由其子代替流放之罪,故而长子与次子遂居于陕西宁夏,三子早逝,四子、五子、六子归姚倚族而生活。四子名讳子让,自陈家圑徙居至化龙堰,为化龙堰“卓然堂”始祖,其后裔称为化龙堰支张氏,张怀即为子让公的五世孙。
礼禾的次子克己,育有一子茂恩,茂恩有两个儿子裕、佶,裕的后代中有在湖广武昌为官之人,其后裔为湖广武昌支。良遇的次子礼法,育有一子克达,克达育有一子茂聪,茂聪有两个儿子俙、桥,俙的后裔迁居至云南,为云南支,桥的后裔移居至上虞志果寺边,为新宅支。良遇的三子礼淇,育有一子克进,克进育有一子茂志,迁徙至芦城庙东堑,其后裔称为东堑支,建造祠堂“余庆堂”。
五张八祠堂的历史有诗为证:“卓然宗祐五张名,孝友家风早著声。庙号敦伦依历麓,代传树德傍芦城。先畴典物留余庆,祖业箕裘裕裔荣。百忍遥追唐室事,姚邦聚族此联盟。”然而,在民国五年《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渊源考中却记载为五张九祠!这第九个祠堂在《姚江逊桥张氏宗谱》的一首《沿塘九张诗》中有所提及:“添七公裔廿四房,悦来镇上历山旁。三墙门树家声远,两堑里传世泽长。逊马桥边留古迹,化龙堰后建新堂。同源更得井亭派,廿里沿塘有九张。”此处所指的五张九祠加上了周巷市西井亭庵派。
三、五张八祠堂近况
当下,五张八祠堂已然化作历史的痕印,或许尚留存着些许断壁残垣,然而往昔的辉煌姿容已难以重现。遍寻八祠,竟无一处得以完好留存。庙后桥的“四德堂”处在火车轨道之旁,祠堂已然损毁。历山的“敦伦堂”位于历山村大会堂的隔壁,仅留存一堵老旧的围墙,其原址已化作工厂。三墙门的“树德堂”处于芦城村 329 国道南首、芦城立交桥往西 200 米之处,尚且存有一进屋宇,不过也已变为工厂。西堑的“留余堂”位于芦城庙的西侧,祠堂已遭毁坏。逊马桥的“裕裔堂”处在芦城村逊马桥小自然村,祠堂已不复存在。悦来寺的“孝友堂”位于周巷街道悦来寺,尚留存一进。化龙堰的“卓然堂”位于低塘街道化龙堰,其原址已成为工厂。东堑的“余庆堂”位于芦城庙前凤凰池处,祠堂已被损毁。
虽说祠堂已毁,但是宗谱依旧尚存。现今,历山张氏谱委搜集了五张的张氏宗谱,涵盖光绪十年七修的《姚江历山张氏宗谱》、民国五年的《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西堑支《张氏宗谱》残本两卷、同治、光绪、民国三个时期的《姚江逊桥张氏宗谱》以及民国十八年的《化龙堰张氏宗谱》。据确切消息,《西堑张氏宗谱》在金华地区。
参考资料:光绪十年《姚江历山张氏宗谱》
民国五年《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
西堑《张氏宗谱》残本
光绪元年、民国六年《姚江逊桥张氏宗谱》
民国十八年《化龙堰张氏宗谱》
慈溪史志办《六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