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名人】清代大家卢文弨:从余姚走出的藏书巨匠

时尚   2024-09-28 16:36   浙江  
“抱经先生”卢文弨

卢文弨,初名嗣宗,字召弓、绍弓,号矶渔、檠斋,晚号弓父,余姚县双雁乡半霖(今余姚市兰江街道磨刀桥村)人,乾隆十七年探花,历官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广东乡试正考官、提督湖南学政。他学识博洽,著述宏富,勤于讲学,精于校勘,家有藏书室号“抱经堂”,因此人称“抱经先生”,为清代著名藏书家、教育家、校勘学家。

余姚卢氏系出范阳(河北涿州),奉唐朝范阳郡公、刑部尚书卢承庆为鼻祖,以卢仁瞻为南迁祖。卢仁瞻任宋高宗执戟郎,“靖康间避金乱,扈跸南渡”,带动家族迁居天台,后其子侄辈德用、德成、德中、德美等又从台州迁余姚。到第三代“尚”字辈时,余姚卢氏已分历山、半霖、梅川等七支。卢文弨系半霖卢氏十七世,属前宅正六支,清代学者、乡人邵瑛赞为“开余姚文献之始,为半霖仰止之程”。

据民国三年续修《余姚半霖卢氏宗谱》载,半霖卢氏始迁祖卢尚仁,字钦和,布衣起家。传至十世舜臣,授将仕佐郎,生子卢台,迁居杭州仁和县。卢台生大继,大继有五子,长子元科无子,以仲弟元和长子承芳继为嗣子。卢承芳,字誉长,号惺吾,贡生,“崇祯甲申官建平(今安徽郎溪)县丞,署县令事,抚以宽仁。大兵(清军)至,解印绶去,民遮道留之,不得”(清《广德州志》)。卢承芳即卢文弨曾祖,生子之谦、之翰。卢之翰即卢文弨祖父,字天羽,号书苍,以孝行闻,善诗,著有《春柳堂诗钞》,生二子:卢璂、卢存心。卢存心又名卢琨,字敬甫,号玉岩,恩贡生,乾隆元年荐博学鸿儒科,攻诗文,有《白云诗集》《蜡谈》行世,与桑调元(原籍余姚县孝义乡)为至交,师从“余山先生”劳史(余姚人),生有二子:文弨、文韶。

卢文弨生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六月三日,“生而颖异,濡染庭训”,五岁时母亲冯氏病故,父亲迫于生计“处馆于外”,由祖父卢之翰“亲自督课”,自小体尝生活之艰辛。十五六岁起“借书读,即钞之”,“患诸文字多谬误,颇有志于校勘”。卢存心将家藏岳父冯景的诗文遗稿出示给他,题下一诗:“外祖冯山公,文章惊在宥。衣钵无后人,瓣香落汝手。”卢文弨谨记在心,后专门校注、刊刻了外祖父的《解舂集》。二十岁正式拜岳父桑调元为师,二十二岁“继由姚籍改今名,援例入监,中顺天府乡试举人”。二十六岁考授内阁中书,缮写玉牒,暇余致力古籍校勘和经史研究。三十六岁中恩科进士,为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据载,殿试时力言直隶差徭繁重,听得乾隆皇帝为之动容,饬令总督方观承申奏自劾,“士论伟之”。

乾隆二十二年(1757)起,卢文弨充会试同考官、尚书房行走,后升左春坊左中允、翰林院侍读学士。乾隆三十年(1765)任广东乡试正考官。三十一年(1766)提督湖南学政,翌年上奏四条改革建议,遭乾隆皇帝严厉申饬,召回北京降官三级,以六品京堂候补。宦意阑珊的卢文弨遂以继母年老需奉养为由辞官回杭州。此后,他一边讲学,一边著述、校勘,将毕生献给钟爱的校勘古书事业。张舜徽说他“屏绝人世一切之好,终身以校之,所校书为最多,裨益于士林亦最巨”。

卢文弨受家学熏陶,性喜读书,嗜古文,“闻有善本,必借钞之”,不惜以重金购置善本,临近暮年视力渐衰,仍“以多看一卷书为此生之大幸”,被门生、学者臧庸推崇为“天下第一读书人”。从少年时代起他就热衷古书校勘,“终身未尝废辍”,耄耋之年依然孜孜不倦,夜以继日“翻阅点勘,朱墨并作”,而且“广贮异本,比勘同异”,“自经传子史下逮说部诗文集,一经披览,辄加丹黄”,笑称自己愈老愈笃爱校勘,像猩猩看见酒一样沉迷。室藏万余卷图书,皆亲手校勘,命名“抱经堂”(同鄞县卢址抱经楼并称“东西二抱经”),取韩愈《赠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求始终”之意。

卢文弨为人“方严诚笃,事亲孝,与人忠”,很有正义感,与戴震、段玉裁志趣相投,同钱大昕、袁枚、蒋士铨、赵翼、翁方纲等为契交。钱大昕说他“性狷介,与俗多忤”,独与之“有水乳之投”。袁枚认为卢文弨有古君子的高尚情操,他在《随园诗话》里记载,说卢文弨有一张《张迁碑》,拓印非常精美,令同年秦大士(乾隆十七年状元)眼馋不已,向他乞要,舍不得给。一日趁卢文弨外出,就进入书房偷拿出来,被卢文昭知晓后半路追回。没过半月,秦大士病亡,卢文弨前去祭奠,从袖中取出碑帖,哭着说:“早知你将要亡故,我当时不该这么吝啬,现在为此耿耿于怀,特来弥补过失。”遂将此帖焚化灵前。袁枚作诗赞叹:“一纸碑文赠故交,胜他十万纸钱烧。延陵挂剑徐君墓,似此高风久寂寥。”

除此之外,卢文弨还以爱惜人才为世人称道。陈康祺《郎潜纪闻》载,乾隆二十二年卢文弨任会试阅卷官,见到山东举子一份试卷,文辞简淡醇雅,很有功底,便呈荐给主考官,却得不到认可。待名次排定后,他又抱着试卷上堂对主考官说,请不要遗漏了这个人才。力争再三,仍无效果,惋惜地流下眼泪。于是这份试卷传到外面,引起争相阅读。查问举子姓名,为山东昌乐县阎循规(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阎循规虽未录取,却已闻名京城。几年后再度会试,揭榜之日,唱到第九名,侍郎刘荫榆听到阎循规的名字,不由惊讶地对众人说:“这就是当年卢文弨抱卷哭泣的人,今天应该为之鼓掌。”博得满堂掌声。作者文末评论道:“此虽小事,而一片怜才爱士之心,岂复晚近士大夫所有?”卢文弨在历主暨阳书院、钟山书院、崇文书院、紫阳书院、龙城书院等讲席时,积极培养人才,以实学为教,以经学引导学生,激励学生为学先立志向。《清史稿》说卢文弨“以经术导士,江、浙士子多信从之,学术为之一变”。

 卢文弨一生“精研经训,博极群书”,是乾嘉时期著名学者,同邵晋涵“皆为汉学之大宗”。特别在校勘古书方面的成就,可谓清代实至名归的集大成者。他钞校题跋的书籍多达数百种,所编纂《抱经堂丛书》更以校勘精善、质量上乘而著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丛书之一。翁方纲称他“校雠经籍之功,近世儒林之所少也”。

乾隆六十年(1795)十一月二十八日,“抱经先生”卢文弨病逝常州龙城书院,享年七十九岁。殁后,家境拮据,有人看中“抱经堂”万卷藏书,想以资助为名进行谋取,结果遭卢文弨两个儿子庆钟、庆录的拒绝,说:“先父的遗物留存在家,虽然贫穷,但怎能忍心抛弃呢!”时人为此称赞道:“卢文弨有好儿子啊!”

余慈姚江文化
了解余姚慈溪本土文化、姓氏溯源,打造余慈地区最接地气、老百姓喜欢的文化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