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医生不搬运患者致其死亡?法院判决出人意料

健康   2024-11-10 08:02   山西  

  

导语

120拒抬患者下楼?有人无责,有人停职。

近日,一则120不愿抬患者下楼致其死亡的法院判决火遍了全网,也引发了医护人员们的热烈讨论。


图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在该判决中,一名93岁患者在家中不慎摔倒,家属拨打120求救。急救中心调度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出诊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病情,需要住院治疗。经患者家属协助,患者被转运至救护车进行救治。

患者所住小区距医院只有200多米,但到达医院前后经历了近一个小时;在治疗过程中,三位患者家属均签署了《拒绝或放弃医学治疗告知书》,患者于当天下午4点出院、回家4天后去世。

患者死亡后,争议由此产生:患者家属认为错在急救人员拒抬患者下楼,医院认为医护本无搬运患者的责任。

医生也对此讨论热烈,面对患者家属的类似的诉求,不少医生认为无法满足。


北京一名医生表示:“我是医生,我不是担架工,帮你抬是看在人情上,不帮是本分。真的想说,大夫是去给你看病的,不是干体力活的!有些病人体重200多斤,楼层住的也高,如果因为抬病号都累得气喘吁吁,还怎么安心看病?

“再说,抬担架医生并不是专业的!医院要配备担架工,担架工是要经过严格培训后持证上岗的,医生只会看病,没经过担架课程培训,也不是想抬就能抬的!另外,即使有担架工抬病人,有些患者家属做得也太过分了,我遇到过一个很胖的患者,住在6楼,没电梯,全程师傅往下抬,家属是两个老爷们,甩手啥也不管,那可是你的爹妈,你自己都不帮忙,也不操心,难道只指望别人吗?

广东一名网友对此则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医生不抬担架是坚决不对的。他说到:“如果说医生没训练过抬病人,所以不能帮忙抬,那病人家属更没培训过啊,难道让病人家属抬?你是医生,你至少知道以什么姿势抬下去比较安全,如果家属抬,造成二次伤害可怎么办?”

“在病人突发急症的情况下,家属往往很难主动说清楚自己的要求,毕竟大家对急救知识不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120接线专员主动提问病人家属是不是需要某种特定的服务,比如病人需不需要抬担架的专业师傅,或者需不需要吸氧。现在家庭结构越来越小,很多家庭只有两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家属真的没办法自己抬,这就需要医院派人来抬,更何况家属还交了上千元的费用!在没有担架工的前提下,作为医生,还是应该要有点同情心的,不然医患矛盾只会更激烈,你一句话直接拒绝,家属怎么想?不会伤心吗?

120拒抬患者下楼?有人无责,有人停职

在这个诉讼案例中,家属认为急救人员不愿协助原告抬患者下楼,严重延误了患者的救治时间入院后多次更换沟通医生,影响了治疗过程,最终导致患者死亡,于是将医院告上了法庭,并索赔上百万元。

图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面对患者的诉求,医院认为此次出诊完全符合要求并积极配合抬患者,反倒是家属延误了时间。

根据医院解释,患者93岁,住在老旧小区4楼、楼道狭窄。120出诊配备医生、护士、司机各一名,符合要求。抬病人下楼需要家属配合,但被告家属20分钟才到达现场,期间医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压稍下降,未出现病情变化,不存在延误和不愿配合协助患者下楼。

最终,在23年7月,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认为医院无责。该判决一石激起千层浪,医生们纷纷表示,抬病人确实不是急救人员的义务。

无独有偶,在今年2月,高度类似的事件也火上了热搜。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两名120急救人员上门后,家属要求其搬运患者下楼,工作人员称自身患有腰间盘疾病,无法帮助搬运患者下楼,且自己“没有这项义务”。双方起了争执,患者质疑“腰间盘还能干这活儿吗?”120急救人员回复“要是能抬就帮你抬了”“我们是医生,不是担架工”。

急救人员拒绝搬运患者(图源视频截图)

该工作人员称,常规来讲,救护车需配备一名司机、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及两名担架员,医生护士如果搬运患者,就无法同时进行救治活动,若患者所居住楼层较高,搬运患者是一项负担较重的体力劳动,一般从事急救的医生护士无法从事搬运工作。“我们去年做了一项摸底调查,大多数(急救人员)自身患有腰椎病、颈椎病,本身从事救治工作已经很困难了,所以他们一般不抬人。”

黑河市卫健委工作人员回应,急救人员确实没有搬运患者的义务,目前正推进医疗机构担架员配备工作,但与此同时,两名涉事医生被停职。

据媒体报道,2016年,某地市民曹女士的81岁老父亲突发脑血栓,120急救人员赶到后,要求家属自己找人抬病人下楼。家属花了20分钟找人帮忙,将患者送医后,医生称已经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家属质疑120要求其找人帮忙抬患者此举,耽误了抢救的最佳时间。对此,120急救新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急救人员考虑到患者的安全,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才能抬患者下楼,整个过程未违规。

同样的事件,却走向不同的结果,在此类医疗情形下的患者,到底该由谁来抬?

那救护车上科学合理的人员配置和人员分工应该是怎样的?

2016年7月22日,《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由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其中明确规定了搬抬急危重患者的责任由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承担,每辆院前救护车应当配齐包括驾驶员、医师、护士、担架员等急救人员,具备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搬抬服务的能力。

尽管国家卫健委已做出明确规定,但在实际中,由于各地方省市情况不同,担架员配备不足的问题仍有发生。

消失的担架员

120救护车人员配备不足,担架员缺失,需要医护人员或病患家属抬担架,乃至引发纠葛延误病患诊疗的事,在现实中时有发生。

在国家卫计委2013年发布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做了明确的规定,其第十九条规定,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第二十条则规定,医疗救护员可以从事的相关辅助医疗救护工作包括搬运、护送患者等。

但对于医师、护士是否有责任、有义务搬运患者,并没有明确列出。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图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设置了岗位,但不代表这一岗位上有充足的人手。


一份研究调查显示,东南地区某省救护车出诊无担架员占66.05%。而在常住人口超千万人的北方某市,该市急救中心只有12名担架员,平均年龄47岁,均为劳务派遣。

研究认为,因正式编制门槛高、自身学历低等原因,担架员不能成为正式编制人员,劳务派遣方式决定了其收入水平低,同时劳动强度大、职业发展空间小等因素,担架员从业积极性不高,招用困难、来了留不住,导致了各地担架员的配备不足。

按《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要求,每辆院前救护车应当配齐担架员,但暂未规定具体每车几名担架员。在患者的现实需求下,担架员岗位的人员缺口问题显得更为严峻。比如,即使随车4名人员,但在老旧小区仍难以护送患者下楼。

据北京市大兴区一名网友反映,去年8月,家里老人突感不适,她拨打120求助时反复说明家住无电梯老旧小区,需要急救车配足人手抬患者下楼。但到达现场后,工作人员表示,四人里只有两个人能抬人,还需要患者家属再另外去找两个人。最终,在居委会的帮助下才顺利护送患者入院。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截图

对于担架员聘用问题,此前也有地方政协委员进行建议,建议政府承担相关医疗投入,组建急救担架员队伍配备给急救机构。据媒体报道,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李辉提议,明确政府应当持续保障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事业发展投入,规定每辆院前救护车应当配齐包括驾驶员、医师、护士、担架员等急救人员。提倡各市(县、区)政府承担相关投入,对老旧的120急救车逐步淘汰更换;以劳务派遣的形式,组建专业的院前急救担架员队伍,配备给120急救中心。

但根据现有的规定,医护是否应该搬运患者,尚没有答案。

临时顶上的医生,能真正解决患者搬运问题吗?

在实际救护过程中,面对院前急救担架员缺乏这一共同难题,医务人员常常都会选择搭一把手。曾在北京急救中心工作的张元春说,无论是从治病救人,还是帮助有困难的人的角度,我们都应该去协助搬运患者。



曾在北京急救中心工作的张元春介绍道,急诊患者病情多样,呕吐病人需要侧卧搬运,有的病人需要坐立位搬运,这些都需要根据病情来决定。面对不同病人的需求,光一个担架员实际上是没有办法胜任的。因此,医务人员在治病救人的这个环节中,也会需要参与到搬运工作中来。


除了医生们自己顶上担架员的岗位缺口,为了能快速、顺畅地运送病人到救护车上,实在缺人手时,患者家属、小区保安、装修工人、废品回收站工作人员等都是张元春和同事们求助的对象。


只是,无论是搭把手的医务人员,还是现场临时救急的普通人,面对复杂的楼道环境,光有力气和人手并不一定能保证患者安全。


“窄陡楼梯、难拐弯,只能容两个人抬”,重症医学科医生李山(化名)在急诊干了5年,在一次出诊中,他和同事需要把一名170斤的糖尿病患者从8楼抬到 1楼。在楼梯拐弯处,由于楼道过于狭窄,担架必须举过头顶才能通过。高高举起的担架差点滑下楼,但幸好李山反应快,死死顶住,才避免了危急情况的发生。


对此,张元春也深有同感:尤其在下楼拐弯的那个地方,没有真的去实践过的人,非常容易把病人摔到地上。


当患者家属等普通人协助帮忙时,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在身边,能临时指导一下怎么搬、怎么运。而当楼道通行条件实在不好时,急救人员们也会联络更专业的119消防员帮忙。


医警联动,10人组成搬抬队伍救治500斤患者,图源:北京急救中心


在张元春看来,对于已经在院前急救工作多年的医生来说,他们会想尽办法护送患者顺利达到医院,但更期待的是让搬运患者的责任与义务明晰下来。毕竟,就现在的规定而言,搬运患者确实是工作之外的要求。

而对于焦急拨打120急救电话的患者家属而言,病人到底该谁来抬这一问题的悬而未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东南地区某地级市,有医生表示,他所在的地区让医生去轮转急救就是当免费担架工的。张元春认为,如果明确搬运患者是急救医生的义务,在前期岗位招聘中,就应该筛选出胜任搬运患者这一工作要求的医生,或许可以避免120出车医生到达现场却无力搬运患者的情况。

来源 |  掌上医讯综合


急诊时间
急危重症专业学习交流和提高的平台,欢迎投稿jack14379@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