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案例剖析与拓展思考(二)

文摘   2024-09-20 18:01   辽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基房通”



本公众号为个人公众号。主要从事基建和房地产领域投融资政策、形势、模式研究,经济与管理核心观点论述。作者正道沧桑(笔名),高级经济师(投融资)、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中国房地产经纪人。多年从事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融资业务。

如有以下业务需求可私信或关注个人微信“superman9545”:

1. 协助包装策划投融资项目,提供思路、建议和方案;

2.针对政策和领域提供专项研究,剖析政策内涵和运用政策孵化项目;

3. 针对具体项目,搭建交易架构、模式路径、资金方案等;

4. 针对投资项目招标、实施以及移交等环节的堵点问题和堵点,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


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171号),决定在北京等15个省(市)的44个城市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第一批典型案例》的函(自然资办函〔2024〕1693号),自然资源部利用司会同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总结提炼了试点第一批典型案例,共18个,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探索创新了盘活低效用地的政策实施路径。各地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政策框架下,探索创新了编制详细规划、加强收储支撑、完善供应方式、优化地价工具等政策实施路径,形成了一批产业园区用地优化、工业用地提质增效、 公共设施用地复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典型案例。 

二是有效调动了多方盘活低效用地的积极性。各地在盘活低效用地实践中涌现出多种盘活模式,包括政府收储(协议收回)盘活模式,原产权人自主、联合盘活模式,企业通过二级市场收购盘活模式等,既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引导作用,又有效调动了市场参与的积极性。 

三是促进实现了土地安全高效持续利用、城乡高质量发展多维目标。各地通过盘活低效用地,用空间焕新引领产业升级,引导企业增资技改、提容增效,保障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空间,腾出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增加了发展的新动能。各地通过盘活低效用地,用片区综合开发重塑空间品质,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提升,补齐了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满足了人民群众更好需求,推动了城乡高质量发展。

笔者梳理“低效用地再开发”的主要内容和提炼18个案例的内涵,针对低效用地再开发的路径以及相关联问题进行思考。

    低效用地再开发的

         主要要求


一、主要目的和实施范围

主要目的是为了落实城中村改造的有关要求,聚焦盘活利用存量土地,主要解决用地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等问题;实施范围为城镇和乡村地区中的城中村、老旧厂区,以城中村和低效工业用地改造为重点。

二、主要流程和工作内容

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坚持“净地”供应。明确低效用地再开发的重点区域,确定低效用地再开发空间单元及相关规划指标要求。鼓励土地混合开发、空间复合利用、容积率奖励、跨空间单元统筹等政策,通过全市域、分区域的规划统筹以及城市整体利益平衡等方式实现资金平衡。

三、完善收储机制

府收储为主的项目要“统一规划、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配套、统一供应”,难以独立开发的零星地块,与相邻产业地块整体供应用于产业主体增资扩产,不包括商品住宅用地。

明确国有土地收益基金计提比例,专项用于土地储备工作。

要按照

《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的要求,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其他公益性用地比例一般不低于40%。

四、土地及资产资源供应方式

一是资源资产组合供应。

多个门类自然资源资产实行组合包供应,比如土地出让与矿产资源矿业权合并招拍挂,统筹实施,整体平衡。轨道交通(TOD)、公共设施(SOD)等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项目可一次性组合供应。

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等零星低效用地,可以采取集体建设用地之间、国有建设用地之间、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之间进行置换。

二是完善土地供应方式。

原土地使用权人通过申请改变土地用途、签订变更协议等程序办法,可直接成为低效土地再开发的实施主体。不同用途地块可混合供应,探索“工改工”与“工改商”“工改住”联动改造的条件和程序。与城中村改改造要求一致,可以依法实施综合评价出让或带设计方案出让。

与《产业用地政策指引》相类似,可以对存量建筑实施用途转换,发展国家支持

产业和行业,享受不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过渡期支持政策。

三是合理确定土地出让金标准。

综合考虑土地整理投入、移交公益性用地或建筑面积、配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多地块联动改造等成本,以市场评估价为准绳,合理确定土地出让金缴纳标准。即在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的总投资中可以包括征地拆迁补偿、土地前期开发的“七通一平”、配建和移交公益性设施等内容。

五、其他边界条件

低效用地再开发诸多边界与城中村改造相同和相似,比如城中村改造地块除安置房外的住宅用地及其建筑规模按一定比例建设保障性住房;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

严禁违反规定通过“村改居”方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直接转为国有土地;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均调查认定为建设用地的,在符合规划用途前提下,允许按建设用地办理土地征收等手续,按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落实征地补偿安置,等等。

   低效用地再开发的

          案例剖析



     政府收储(协议收回)盘活存量低效工业用地


(一)代表项目名称:

无锡市华虹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产业园改造项目

(二)项目

实施内容

无锡市通过收储早期民营工业园区低效企业存量用地,整合形成连片净地,将“土地存量”变“发展增量”,通过“政府土地统筹整备+企业建设技术创新”改造模式,全部使用存量土地建设形成集成“垂直工厂”,实现政企共赢。
(三)项目模式内涵:
华虹无锡产业园项目全部使用存量土地,包括低效工业园用而不足土地及政府前期收储的储而未用土地。通过带地上建筑物挂牌方式出让,保留地块内一栋办公楼,改造作为华虹产业园办公用房和展厅。
(四)模式亮点:一是设立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资金池,通过土地再开发收益滚动运转,实行财政专项扶持。针对集成电路产业提供具体政策支持。二是参照城市更新土地出让政策,将保留建筑物纳入土地招拍挂范围,运用灵活的土地出让政策实现“留改拆”并举。
(五)拓展思考与建议:
本案例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低效用地再开发模式,通过“工业上楼”提高用地效能,通过土地收储和出让实现增量土地财政收入,进而通过政策性补贴方式反哺到产业园区的入园企业,达成产业升级和片区整体提升的目标。
1.工业上楼定义
就好比“城中村”拆除重建一样,“工业上楼”,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单层排布的扁平式厂房,聚集到高楼层的垂直化空间形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提高楼宇容积率,优化资源配置,让工业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办公,向企业提供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为制造业提供更加有力的空间保障。
国内的业上楼”以佛山为先驱,早在2005年率先开拓“工业上楼”市场,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率先示范应用,而后带动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逐步探索与实践工业上楼的发展新模式,呈现由沿海城市逐步往内陆发展的趋势
2.工业上楼主要政策
 1.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广借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强化工业用地管理,严守 270 平方公里工业区块控制线,控制线范围内严控“工改居”“工改商”,加大“工改工”支持力度,推广“工业上楼”。
2. 自然资源部《产业用地政策实施工作指引》(2019年版):鼓励开发区、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多层工业厂房供中小企业进行生产、研发、设计、经营多功能复合利用。
   3. 佛山、深圳、东莞、苏州、青岛等地在2018-2021年陆续出台工业上楼相关规范性、引导性和标准性政策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上楼规划设计、层高承重、电梯配备、柱距、水平和垂直交通、卸货吊装、配套宿舍等建造方面的技术标准。
二是混合功能用地、地价优惠、物业产权灵活分割、灵活的土地出让方式、建设奖补等支持措施。
三是租金优惠、租金补贴、招商奖补、财政补贴、行政事业收费返还等招商引资和产业导入的手段。
3.工业上楼的思考与建议
1. 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都适合“工业上楼”,受制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荷载、卸货吊装等方面的影响,一般适用于具备设备载重小、原材料及产成品体积小、生产工艺先进、能耗和污染小、技术研发与产品量产需要紧密协同等特点的企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新材料、互联网科技、纳米材料等科技密集型、信息密集型新兴产业及产业链条内其他配套企业。
2. 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适合“工业上楼”,一般都是土地资源稀缺,现有土地无法支撑工业产业布局转型升级和优化提升的区域,通过工业上楼解决土地制约发展的瓶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关联产业的聚集、聚合,进而提高园区管理服务效率,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
3. “工业上楼”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打造营商环境,有助于快速形成产城人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局面。
4. 有助于地方国企和实施主体通过较低的投资成本获取长期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有助于带动周边的传统产业发展和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5. “工业上楼”项目强经营属性以及可租可售可分割的特点,可以充分考虑在项目运营期采取资产证券化、REITs等方式盘活产量资产,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原产权人共用宗地联合盘活片区低效工业用地


(一)项目名称:

苏州市常熟市支塘镇林园路产业园改造项目

(二)项目

实施内容

常熟市政府创新政策供给,以“共用宗地”“非交易性过户”“打破权属界线”的复合政策包支持企业自主联合改造,参与改造主体打破土地原权属的制约,规划建设标准厂房和集宿楼,提高地块容积率和亩均税收。

(三)项目模式内涵:
园区整体重新规划设计,引入商品房登记的“上楼”理念,参与改造的原产权人之间按照建筑基底独有、公共部分共有的创新方式核发不动产权证书,改造主体最为关心的发证问题。得益于“工业用地改造增加容积率不增收土地价款”的政策优惠,以及公共配套政府企业共建、园区各家企业共享的规划方式,无需各主体另外单独配置,大大节约了企业和政府的投入成本。

(四)

模式亮点:

一是通过创新的产权确权方式,解决了企业最关心的权属分割问题。二是政府财政赋能,为园区企业建设供公共配套设施。

(五)拓展思考与建议:

上述案例主要运用了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市场化主体自主投资的思路,实现土地原权利主体的自行主导开发目标。但是绝大部分产业园区的低效用地盘活,通过产权办理的相关创新政策是无法解决,一般仅适用于已经形成上下游产业聚集的园区、产业符合地方政府规划布局的园区。


 二级市场转让盘活低效工业用地


(一)项目名称:

合肥市大众汽车产业园改造项目

(二)项目

实施内容

江淮汽车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组建合资公司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大众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盘活江淮汽车原通过出让方式获取的低效工业用地和闲置资产。

(三)项目模式内涵:通过二级市场转让,大众安徽通过土地使用权分割转让方式受让江汽股份公司上述用地中的764 亩土地(含部分现状厂房),用于建设大众安徽整车制造一期(大众一工厂)项目;合肥恒创智能有限公司通过转让方式取得 675 亩未建土地,用于建设大众安徽核心零部件产业园项目;
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启动基地周边一批低效工业用地的控规调整和土地升级,一方面将动力食品、宏源管桩等低效企业集中区域腾退转型,布局居住、商业、教育等用地,另一方面由海恒集团先行收购景智电子500亩土地,后期用于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为大众安徽发展做好“后勤保障”。
   

(四)

模式亮点:

一是

通过“龙头企业+”、“主导产业+”、“产业链+”、“研发+”等方式,引导优质企业收购、租赁低效土地、闲置厂房,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以及配套服务企业规模化聚集二是通过土地使用权分割转让的方式,实现低效用地分别转让于不同的主体,一部分用作整车制造,一部分用作零部件生产。三是通过产业园区升级改造,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拉动职住平衡土地出让,实现区域整体功能和形象提升。

(五)拓展思考与建议:

上述案例主要借鉴意义在于通过导入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产业聚集和融合,带动周边基础设施升级和土地财政,属于典型的产业导入和招商引资成功案例。并且,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分割,满足了不同投资主体的需求。结合新质生产力的定义和内涵,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和产业导入的思路与建议如下。

1. 坚持科技引领和创新意识。
科技是支撑一个经济体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引领,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就只能在产业链的下游盘旋。从工业革命到蒸汽时代到内燃机时代再到信息技术时代,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印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内涵。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没有爆发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比如我们司空见惯的交通工具小汽车,它是内燃机时代的产物,虽然内燃机技术一直在迭代更新,小汽车的外在形态也在不断更新改变,但是小汽车终究还是小汽车,并没有发生从无到有的突破和革新。(新能源汽车也只是蓄电池和燃料电池技术革新)。
如果没有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规划的产业都是现阶段经济体系以及产业链条中比较成熟的业态,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和优势能够让这些产业主体在园区平台中落地生根,当然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低成本劳动力、资金支持、财政补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等方面去做加法,然后规模化的企业边际成本在逐渐减低,规模化效应也在逐渐凸显,没有较大的吸引力是不会轻易的“易地搬迁”。
所以新科技和创新主体,是打造片区类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需要经历理论研究、试验研发、产品量产、市场接受等阶段,只有将科技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社会可以普遍使用的产品后,科技创新才有意义,科技创新才能为一个片区、一个区域和一个城市的发展提供无限动力和可能。这也正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过程。即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如果一个片区类项目聚集了理论研究结构(诸如高校、科研单位),科技创新企业(主要负责将高校研究成果转化成实物产品),先进制造企业(负责将科技研发的产品通过先进制造手段实现量化生产),咨询服务机构(包括产品批发零售服务、金融机构、产业孵化平台、创投机构以及企业管理外包的服务机构),搭配政府良好的产业政策、营商环境和利税诱导,片区内的产业会不断聚集和凝聚,最终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和经济社会效益增长动力,激发形成新质生产力。随着新质生产力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发展变化,三者的优化组合也将会发生革命性变化,带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2. 从招商引资到招商引智、招商引技。
以往招商引资的思路是一味的想让更多的资金、更多的产值落在当地,往往忽略了如何去搭建能够真正吸引社会资本去投资的客观基础,导致很多产业园区招商不顺利,产业无法落地。
拥抱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时代,招商引资要向招商引智和招商引技去发展和延伸,只有更多的研发机构和科技创新主体参与到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才能彻底激发市场活力,引爆技术革命,实现产业突破性的迭代升级。当然也不是要完全摒弃传统创业,要因势利导,结合资源要素禀赋情况,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在我国科技创新领域,政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多个政策文件中指明了产业集聚、产业链打造的实施方向和行动措施。比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18年研究制定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里提到,要打造“政产学研资”紧密合作的创新生态,构建长期稳定的协同创新网络。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于2016年8月印发了《中国科学院关于新时期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指导意见》,教育部于2016年10月印发了《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
如果我们在政策办法、营商环境、政府信用、要素支撑、体制机制、服务支撑、金融支持、财政助力、科技创新孵化等方面不断做优做强,加上国内先进制造能力方面的优势,就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技术突破和产业创新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3. 充分运用属地的资源要素禀赋
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导入过程中,地方政府要清楚的指导自己拥有什么,要么是资源要素、要么是资本、要么是资产,自己拥有的要素要有竞争力和稀缺性,正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才会有市场经济、才会有竞争。比如稀缺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等,围绕资源需求类企业做文章,这些企业离开这些资源会导致其成本骤增或无以为继,那就是掌握了某一产业或者行业的命门,围绕这些企业的产业上下游很容易形成聚集,通过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
4. 要帮助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面临的发展阶段不同,存在着不同的诉求和问题,有的企业需要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有的企业需要下游市场衔接,有的企业需要便捷的物流仓储,有的企业缺少运转资金,有的企业想低价获取土地,有的企业需要靠近终端消费市场,有的企业需要税收优惠。
如果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或者协调其他社会主体帮助被招商主体解决上面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被招商主体又是某一个行业的核心企业、主导企业或头部企业亦或是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创新源头,政府帮助这类企业渡过一时的难关,待到相关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完善后,入驻企业大概率也不会付出较大的机会成本去别的区域投资落户,这类企业极易形成上下游互相连通的、有较大市场规模的产业链体系,具有较强的产业集聚能力。

 府院联动盘活低效工业用地


在厘清涉诉企业债务纠纷的前提下,整合周边低效土地资源,由政府整体收储、区片统筹、综合开发。
建立“府院联动”“并联审批”等多部门协同共治的低效用地处置机制,通过资产推介,前置用地标准,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和法院在资产核算、债务清算、债务分配方案等方面的作用,凝聚部门合力,打通了土地、厂房等资产的诉讼和处置环节。政府积极对接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需求,协调采取由政府统一收储再供应方式,保障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同时有效化解涉诉企业债务和资产纠纷。

 企业长租自管盘活低效工业用地


工业园区为集体建设用地,采取“政府引导、村集体主导、国资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采用“企业长租自管”的改造模式,土地保留集体性质。改造后村集体经济收益将稳步增长,流转期满后土地的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无偿移交村集体。
制定改造实施方案,完善建设用地手续,办理土地公开流转手续,相关利益方平衡机制和收益分配方式:向出让人一次性付清第1-10年地价款,之后采取逐年支付地价款;政府收取出让价款总额7%的流转收益金。
对于符合“三旧”改造政策的历史用地可按用地发生时的政策完善用地手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用地手续后按照“同地、同权、同价”原则,允许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公开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引入市场主体进行开发建设,并招商运营。
按照新版《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鼓励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使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国土空间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且已依法办理土地所有权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在一定年限内有偿使用。
以此类推,符合乡村特点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创意办公、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仓储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都是可以按照规定使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

   政府收储“五统一”模式盘活城中村低效用地


  (一)项目名称:

成都市金牛区国宾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

  (二)项目

实施内容

针对国宾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成都市探索建立了统一征收、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上市、统一分配的

“五统一”工作模式,经成都城投集团、成都交投集团、成都兴城集团、成都市土地储备中心、金牛区政府等5家土地业主协商一致,由成都城投集团牵头组建合资公司,按毛地比例分摊开发建设成本,进行收益分成。通过拆除新建、植入新业态等方式,进行“投建营”一体化开发建设。

  (三)项目模式内涵:项目坚持以“生态+公共交通+文化”为导向的发展模式(EOD+TOD+COD),将周边商住用地调整为公服用地,打造公园和艺术空间。由金牛区政府负责“统一征收”,牵头实施拆迁补偿安置(含安置房建设),各土地业主根据实施进度,按毛地占比分摊保障征地补偿资金;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统一规划,牵头负责片区控规调整工作;由成都城投集团负责统一建设,实施片区内基础设施、公建配套和景观工程建设,各土地业主方根据建设进度,按毛地占比按期拨付建设资金;由金牛区政府负责统一上市,统筹协调上市工作,各土地业主按上市工序提供相关资料,做好配合工作;由市级财政负责统一分配,土地出让价款扣除必要的各级提留后各土地业主毛地占比进行分配,优先保障片区建设资金。

  (四)

模式亮点:

一是通过政府、土储中心以及地方国企之间的合作,实现片区综合开发项目预期目标二是政府及企业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投资、费用和成本按照各自权属内的毛地比例分摊,土地出让收益也按照毛地权属比例共享。三是地方国企仅承担土地整理的费用,未作为收储主体,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五)拓展思考与建议:

  上述案例将片区开发项目分劈成了两大部分,一是征地拆迁和安置房建设,由政府负责,二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由地方国企负责,两者建设资金来源均为土地出让后的净收益,可能存在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以及做地模式的合规性。笔者结合该模式的内在逻辑,分析如下:

1. 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的界定。通过有关隐性债务的相关文件政策梳理,经总结涉及以下内容的,极易被认定为隐性债务:
▌在法定债务预算之外,直接或间接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政府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
▌依靠财政资金偿还或者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的融资,政府出具承诺或担保性质的文件。
▌ 以国有资产为相关单位和个人融资进行抵押、质押以及以售后回租、售后回购等的方式变相抵押、质押。
▌ 以公益性资产或储备土地抵押、质押或注入地方国企,以预期土地出让收入作为企业偿债资金来源的融资。
▌ 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约定或要求由地方政府回购其投资本金、承担其投资本金损失、保证其最低收益。
2.“做地”模式的底层逻辑
做地”模式,主要来源于广州的“做地十条”——《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支持统筹做地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的通知》(穗府办函〔2023〕12号)和郑州的《关于印发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实施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郑政文〔2021〕57号)等地方性文件,主要实施边界:
其中,广州的“做地十条”主要内容分析:
1. 做地和土地收储相分离,将土地整理各项前期具体工作独立开展,形成净地后向土地储备机构申请交储。
2. 政府认定国有企业作为做地主体。
3.做地主体自主筹集资金,负责征收补偿安置工作,实施“七通一平”,将“生地”做成“熟地”交由政府收储。鼓励金融机构通过贷款、企业债、公司债等其他金融工具对做地主体予以做地资金支持。鼓励社会机构设立做地专项基金,支持做地主体融资。
4.政府以新规划用途市场评估价的一定比例向做地主体支付收储补偿款。5.可将做地与土地开发建设一并通过公开招商选定做地主体,做地主体在完成前期各项工作并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后,以协议出让方式获取土地使用权,进行开发建设。
6.赋予轨道交通站场综合体(TOD)盖板以下综合用地的地价优惠。
7.已签订搬迁补偿协议超过一定比例,政府可以行使强制征收的权力。
其中,郑州的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做地政策,主要内容分析如下:
1.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地块和筹资地块的做地主体为郑州地铁集团。各级土地储备机构依据政府批准的做地实施方案与郑州地铁集团签订做地协议。郑州地铁集团负责将土地从 “毛地”“生地”开发整理成 “净地”“熟地”。
2.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用地出让后的土地出让总价款,在扣除33%计提事项后,剩余67%的成本及净收益全部拨付做地主体。
3.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主要是指结合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区间、站点及附属设施,对其范围内的土地及周边地块进行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立集交通、商务、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市功能区.
4.由做地主体郑州地铁集团提前垫资实施的为综合开发使用的地上、地下主体工程计入预留工程建设成本,由土地受让人承担,纳入土地出让合同条款    
3.从土地储备看做地模式的合规性
土地储备是指县级(含)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依法取得土地,组织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的行为。主要的实施边界:
  1.土地储备机构应为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实行名录制管理,每个区县限定一个土储机构。土地储备项目实行项目库管理,包括自然资源和财政双库。通过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制定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主要包括地块内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通讯、围挡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平整。
  2.土地储备工作只能由土地储备机构承担,地方国企不得从事。土地储备机构不得承担与土地储备职能无关的事务,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
  3.土地储备项目可以包含一宗地或多宗地。土地储备项目预算按规定纳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年度预算执行中遵循以收定支、先收后支的原则、总体收支平衡和年度收支平衡。
  4. 土地储备项目资金来源包括:已供应土地的土地出让收入;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土地出让收入;其他财政资金;可用资金的孳息,隐含贷款已被禁止,债券在实操中也被禁止。其中,土地出让收入除了可以用于土地储备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需要使用的领域:支农支出;城市建设支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计提国有土地收益基金等。
  5.土地储备资金运用方向:征收、收购、优先购买、收回土地需要支付的土地价款或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用;储备土地前期开发;存量贷款还本付息;其他支出,不得用于土地储备机构日常经费开支。
  6.拆迁安置补偿服务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土地的前期开发可以通过政府采购实施。
  7. 鼓励地方创新,拓宽土地储备资金来源渠道。如探索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土地储备工作,并通过与土地储备机构联合开取得合理回报等。
  主要的有效的政策体系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关于规范土地储备和资金管理等相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6]4号)、关于印发《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7号)、关于印发《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18〕8号)、关于印发《土地储备项目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财预〔2019〕89号)、关于土地储备有关事项答复意见的函(自然资权益函〔2021〕15号)等。

  综上所述,做地的底层逻辑和内涵与深圳的土地整备利益统筹类似,只不过土地整备主要运用于规划已经调整为国有土地的“城中村”尚未完成土地收储流程的土地,而做地则不限于集体土地或国有土地,符合土地储备范畴的项目都适用做地政策,做地政策本质上是将土地储备环节需要的征地拆迁补偿和前期开发交由地方国企实施,将做地与二级开发一并招商,实现土地开发的一二级联动。当然也可以不涉及一二级联动,而是通过土地出让金的留存并拨付做地主体实现做地主体的资金平衡。
 有关做地的合规性,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无论是广州的做地还是郑州的做地,都没有违背土地储备环节的管理要求,即做地主体整理完的土地还是要交由土储机构收储以备供应,存在疑虑的的环节是政府将土地出让收入支付于做地主体的时限和做地主体的融资是否对应预期土地出让收入,如果政府按预算支出、支付时限控制在1-3年、完成整理任务就能付费、做地企业融资又不依靠土地出让收入还本付息。大体上是不存在隐性债务风险的。

       



1. 片区开发的系统性思维和方法路径

2. 如何识别市场和包装投资项目

3. 特许经营的“四梁八柱”已基本构建完毕

4. 投资人+EPC的多种表现形式内涵浅析

5. 新形势下片区开发以及地方高速公路的实施模式浅析

6.住宅用地新规对房地产市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影响分析以及执行建议

7. 生态保护修复可运用的资金以及组合使用的方式

8. 地方国企参与特许经营项目的方式以及非民营资本独立实施清单内项目的程序

9. 特许经营项目拓展经营性收入的路径

10. EOD关联产业土地获取方式探索

11. 以XOD模式推进基建项目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路径浅析

12.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实施路径思考与建议

13. 专项债与政企合作项目(特许经营)结合的路径浅析

14.中央预算内投资与国债的本质区别

15.新质生产力推动片区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16.投资项目中标案例剖析与建议

17. 土地开发捆绑基建项目的招标模式和风险防控措施浅析

18.特许经营项目立项方式的思考与建议

19. 学校、医院类公益项目运用特许经营模式的可能性分析

20. 政府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底层逻辑以及相关建议

21. 城市更新土地一二级联动的方法论浅析

22.存量资产盘活的路径和方法论浅析

23.债务高风险重点省份开展特许经营项目的分类处理建议

24.社会资本投资实施纯公益性项目的方法论探究

25.特许经营模式最低需求比例和保底量设定的必要性论证!



扫描二维码获取

更多精彩


基房通

版权声明:“基房通”推送的文章,仅限于学习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所述原创观点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所有转载的图片、数据、音频、视频文件等知识归该权利人所有,我方不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基房通
个人公众号。主要从事基建和房地产领域投融资政策、形势、模式研究,经济与管理核心观点论述。作者“正道沧桑”,系高级经济师(投融资)、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融资)、一级建造师、中国房地产经纪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