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比较冷,家里太阳能没有热水,昨晚睡觉时候身上痒得不行,使劲的抓,今天早起来,天气特别冷,拖到中午烧水勉强洗个澡,马上躺被窝,吃完晚饭继续,最近天气冷,感冒的朋友比较多,啥花椒辣椒泡脚,口罩手套围脖毛子的,必须全部满上,不然麻烦得很。
#歼-36补遗
某些朋友想看洋人的反应,结果翻了一下,美国之外的网友欢欣鼓舞:美帝要完,美国网友要么表示中国copy,或者直接怒骂鄙视成二代机,但是美国专业军事圈人士的反应则彻底反过来了,极度的重视,疯狂的怒骂拜登no作为,让大家浪费了15年的时间白等!
某些美军官员则持更为悲观的看法,甚至将其称为Sputnik time(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引起的恐慌),中国在六代机上开始领先首飞,一次就试飞两款,美国的空中优势正在崩盘,而且美国强大经济技术打造的武器研发优势也正在快速消失。
欧美过去几百年,占据了全世界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尤其冷战结束后,地位无比突出,但是谁都想不到,仅仅过去了30多年,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地位就快速瓦解,这里也特别提醒,戒骄戒躁不停努力奋发是我们从小到大听得耳朵都生老茧的话,但是欧美这30多年的路子就是这么癫狂,不停的转X到处欺负人到处教训别人,把自己作死的,也是老古文过秦论说的:别人整不了你,你自己整自己。
国家的盛衰转变就是短短的30年,对于一个人或许更短,用不了这么久,天行健君子子自强不息!
这是很多人测试后的结果,歼-36和B-21的机身长度差的不是那么多,弹仓几乎完全重合,而中国的飞机弹仓则更大一些,就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成飞研发了一款可以3马赫飞行的高速隐身轰炸机,美国则继续在B-2的基础上缝缝补补。
这确实是比较离谱的谣言领先真相,吓死人了,或许可以称作关岛killer!猎杀敌人后方的各种关键节点,比如空中加油机了,隐身轰炸机啦,还有战略运输机了,殴打敌人在后方的重要军事设施,舰艇也是完全不能排除的,难道美军继续后退,从二岛链退缩到三岛链,决战夏威夷??
就这个角度来看,确实超级宽超级肥,现在拿一张俄罗斯人给画的歼-36三维草图品一品。
这是该机和歼-20的对比,从这个角度来看,比歼-20长度小一点点,大约1米左右,但是飞机的翼展则离谱的达到了22米水平,大约是歼20的1.5倍,而且机头宽度几是两倍,歼-20的机翼面积大约是66平米,歼-36的面积大约达到了离谱的200平米,几乎和一架远程喷气客机相当。
这是一个很麻烦的计算方法,其实不用那么多,就是分成多个对称三角形计算,长度X宽度/2就行了,长度和宽度基本都是20米,最终就是200平米。
看这里,侧面剖视图,中央两个并列的弹仓,最大可以塞得下2发7米的巨型导弹,假如堆叠紧凑点,甚至可以上下两排4发,离谱到不行,这挂载能力,估计西飞的水分子,也木有多少必要继续研发了。
这是仰视图,看飞机肚皮的,两个侧面弹仓,长度大约5米,可以塞2发霹雳-15空空导弹,当然要弹翼折叠的,长度比较短的原因是两侧进气道初始短向上拐弯曲度受到了气流分离的限制。
这里专门看角度,机头的两侧边条,后掠角达到了65度,主机翼后掠角大约50度,某些军迷则非常不理解,看着角度差不多,为啥不直接一条直线拉平了,这个东西很复杂,也很精细,能一条直线拉平,设计师最喜欢,实际要考虑很多问题,比如隐身,阻力还有升力,后掠角搞得太大,隐身有好处,但是升阻比就差比较多,这飞机取中等后掠角,就是航程考虑。
机翼的后缘前掠角,有很多不同的分析结果,有20度的,有22度的,不管哪种结果,都不会太离谱,几乎比歼-20的前缘后掠角大一倍,电磁波后向散射强度不高,但是不认真处理,就做不到0.001平米甚至更好的水平,这也是歼-36隐身提高一个数量级的细节。
另外一个点就是,飞机取消了鸭翼,还有垂尾,垂尾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尾部阻力的冤大头,还有破坏侧面雷达隐身的罪魁祸首,不拿到就很不好看,即使F-22,F-35,歼-20这些飞机采用了倾斜27度的设计,还是不可避免的造成飞机侧面雷达反射截面偏大的结局,几乎和机头方向差一个数量级。
鸭翼在飞机的气动上好处很多,尤其增加升力,降低阻力,尤其是配平阻力上,拥有鸭翼最后,飞机性能提高很明显,但是到了极高隐身要求,尤其是全面隐身之后鸭翼就不容易处理了,尤其鸭翼还是可动的,取消鸭翼之后气动损失则由飞机的隐身来弥补。
当然,设计师也不会轻轻松松的就丢掉鸭翼不管,心安理得的接受损失,实际上,该机的气动设计也不简单,从机头到机身侧面有一个非常长而且宽的边条,这个不起眼的结构,在飞机飞行时候也有不小的增升作用,对于正常的边条,大约8度左右开始引发涡流,在庞大的机翼机身背部诱发涡升力,这个设计估计也有类似的好处。
这里也有个特别的看点,让我们看看斜角进气道的方向,还是很有意思的。
为了尽量减小飞机的机体反射发现方向数量,设计师还是很努力了,目前可以看到下唇口和同一侧的机翼前缘方向基本平行,而侧面唇口,则和另外一侧的主机翼方向基本平行,就这个角度来看,设计师也是非常费尽心思,把所有气动布局综合起来考虑,尽量获得最佳的隐身效果,这一点比歼-20更进一步。
这是某些朋友重新折腾的版本,红色的字体是新搞的,黑色的是俄罗斯网友的杰作,尤其机头的后掠角变成了67.5度,更容易出涡流了,而且主机翼的后掠角也提高到了54度,更偏向高速飞行,而大家都知道,歼-7战斗机机翼前缘后掠角也只有57度,高速飞行能力更强悍了,但是需要的内油更多。
从这个图来看,飞机的外轮廓后掠角都比较大,假如说F-22,歼-20这一代的隐身战斗机,在机头方向30度锥角,可以获得大约0.001平米左右的雷达反射截面收益的话,新一代飞机,包括美国的B-21/NGAD还是我们的这个歼-36,估计能做到0.0001平米甚至更低水平,侧面和尾部估计能达到0.001平米的水平,虽然不会全部均匀分布,但是也足够应对敌人的反隐身体系了。
很久之前,就特别提过,从F-35战斗机开始,战斗机对光电系统的需求和要求提升了许多,我们歼-20也是如此,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机身EODAS环视光学系统,和机头的EOTS攻击光电系统,成了世界战斗机的设计标配,但是对于六代机而言,除了雷达性能提升,光电系统的提升更加出彩,特备注意机头左右的两个巨大透明光学窗口,完全贴面,没有外露,做到更好的隐身效能。
某些人还猜测,在机头风挡前方,说不定也有一套双镜头的光学系统,三套组合起来,能对整个前半球形成很强的远程高清成像系统,不像目前的EOTS,看的虽然很远,但是也像个漏勺,要远处发现目标,还得先开雷达,定位之后再开光电高倍率偷窥。
雷达技术的话,就目前来看,保型雷达技术还在研发,成熟度不够,新飞机的雷达,估计还是正常的平板有源相控阵雷达,这一次估计会采用三块,机头雷达罩看正前方,侧面估计也会安装2块,形成一个独特 雷达网。
由于机头非常宽,几乎是歼20的两倍,不排除三块雷达阵面都塞在一个雷达罩里面,飞机刚刚首飞,估计不会雷达光电设备满上,最开始大约还是飞行性能,操纵控制,然后是雷达光电,最后是武器投射,雷达光电的测试是比较靠后的节目,大家还得继续等待。
某些朋友则认为,这可能是我们国家自己独创的多光谱立体成形加实景融合技术,形成前半球180度以上的视场和前方30度左右的距离信息直接不用激光测距也不开雷达,彻底避免了敌人的电子战系统侦察,目前的光电系统是近距离看得清但是远距离不太看得清,漏的厉害,新一代飞机估计要求远近通吃,不管远近都要看得清,而且不能漏,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很有可能上AI,搞大范围扫描和实时拟合成像,也算是计算光学的一个套路。
假如要将YY做得比较极致的话,这个先进光学系统,估计得50km以上的有效探测能力,最好是上100km,更爽,偷偷的打黑枪,而且还可以获取到的目标信息,配合数据库,AI大模型精确分析,确定机型,然后推算距离方位速度等等,做到不开雷达就可以发射导弹。
偷偷摸摸的感觉是如此之好。
翼尖设计采用了比较古怪的圆角模式,正常而言会造成不太好的周向散射,不知道设计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估计还是老套路:先进的吸波材料,但是这也可能考虑到了翼尖在高速飞行时候的强度,太尖的结构不合适,大家都知道歼-7机翼的最尖端是切掉一块的。
这里看飞机尾部舵面的情况,舵面和机翼没有发现比较明显的缝隙,做得非常光滑,应该还是隐身胶条的作用,舵面的形状,其实也很好猜,缝隙根部做连线就是了。
这是舵面形状,外部两侧开裂方向舵的根部方向不同,内部两侧3个舵面的根部设计方向,和机翼后缘方向平行,这里也可以明显感到尾部收缩,不像前方那么厚实。
装备了才8年,歼-20就彻底变牛夫人了,为了满足军迷永无休止的欲望,中国设计师真的费尽了所有心力。
这是AI极度渲染过的,很多细节都不太清楚了,但是飞机的机身下表面却表现的很清楚,从前起落架到主起落架这一段,机身几乎都是通长直线,但是主起落架之后,飞机的后机身就有一个很明显的收缩,后面明显分成了3个凹槽(做小凹槽的理由,估计还是降低附面层的影响),这是3台发动机的安装舱,有时候也觉得离谱,三台发动机并列搞检修,还是历史第一次。
主起落架向前收,前起落架向后收,该机的起落架设计,尤其是主起落架设计,大概率借鉴了苏联的米格-31战斗机的设计,结构很像,不过这也是基操,军工技术,你看一眼就能拿过去,都算有本事。
这里不太看得明白,不像直线,更像弧线,设计师也不容易,折腾了许久。
滤镜折腾后,细节变得怪异了,多了2个明显的凹槽,前后不一样粗细,而且左右不对称,和中间的主弹仓精细的直线门缝还不同,只有等以后更清晰的图来看才能明白细节。
这是机头光学窗口,啥作用还不太清楚,尺寸相当大,背后就是巨大的投入,和无数艰难的测试计算和试验,某些时候来看,雷达/电子/通讯是最近30年的核心高科技硬行业,收入很高,最近些年来看,光学行业,也开始爆发了,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客户的兴趣越来越大,完全离不开了,也是一个不错的好东西。
特别注意,机翼两侧的开裂方向舵,一侧开,一侧关闭,这个可比美国的B-2/B-21更复杂了,就这个角度而言,成飞(611)搞飞控,真是世界一流,不比任何人差。
美帝的乌鸦嘴:看来是说中了
连续写了4天,有点点扛不住了,或许会休息几天,祝大家新年快乐,这一年真是太不容易,马上熬过去了。
某些人觉得,这就是一个超音速加强版的B-21,用速度换航程,载弹量差不多,航程少了三分之一左右,在隐身,速度,传感器,武器上,都是世界级的水准。
某些人觉得应该达到3个3的标准,解释起来就是3马赫30km3000km航程,个人觉得同时满足有点难,尤其是发动机,基本不满足30km的飞行,假如其中一台搞冲压,也不算不行,但是速度上去了,剩下2台就容易超速超转烧毁,有这能力的话,要换就得一起换,不是那么简单的。
从正常作战来看,20km和30km,区别没有那么大,而且超过10km的升限,都要提前准备吸氧1小时,不是那么合算,正常来看,可能最大升限还是20km水平,日常巡逻飞行,大约在10-12km高空就差不多了,阻力小容易飞行。
好了,就这样吧,各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