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抄本《史記河渠書》的雙重價值——歷史文獻與書法藝術

文化   2024-09-30 23:59   山东  

唐抄本的《史記河渠書》是如今可以見到年代較早的史記版本。此版本的《河渠書》是殘本,從“……山東西,歲百餘萬石”開始到“太史公曰”的最後一段結束。在此抄本中,有大量明顯的錯別字,可能是抄錄者不懂文意,甚至是抄錄者根本不識字。當然,這樣一本《河渠書》,也向我們展現出了唐人小楷的深厚功力。(橫屏看唐抄本《史記河渠書》全貌)
唐抄本《史記河渠書》全貌


01 與南宋建安本《史記》的差異

唐抄本的《史記河渠書》與南宋建安本《史記》(以下簡稱建安本)的差異並不大,絕大多數是一些抄錄錯誤和細微的字詞差異。二者差異以紅框標出,建安本內容標識與紅框左上角。

建安本《史記》


1、瑞:建安本作“壖”,《集解》釋為“緣河邊地”;建安本《漢書溝渠志》作“耎”(堧),意思與“壖”相同。此處“瑞”應為“堧”的誤抄。
2、襄:建安本作“棄”,“襄”在原句中不符文意,應為誤抄。

3、美:建安本作“茭”,《索隱》釋為“乾草”,“茭牧”則為“收茭及牧畜於中”。“美”在此語法不通,應為“茭”誤抄。

4、令:在句中明顯為“今”,與唐抄本後文之“令”對比無差異,故此處“今”誤抄為“令”。
唐抄本《河渠書》

建安本《漢書溝渠志》

5、針:此處三字為赫赫有名的“褒斜道”,不可能為“褒針道”,且後文亦作“斜”,故此處為誤抄。

6、舩:建安本作“舡”,均同“船”。

7、旦:“旦”字在此句中明顯不通,為“且”誤抄。

唐抄本《河渠書》


8、“而水多湍石”句:建安本此句為“而水湍石”,少了“多”字;但建安本《漢書溝渠志》則與此句相同。

9、“以東萬餘頃故惡地”句:建安本“故惡”二字作“攻鹵”;但建安本《漢書溝渠志》與此句相同。

10、“引洛水至商顏下”句:建安本與此句同,但中華書局校訂本則為“引洛水至商顏山下”。
唐抄本《河渠書》

建安本《漢書溝渠志》

中華書局本《史記》


11、“其明年,乾封少雨”句:建安本在兩句間多了一個“旱”字;而建安本《漢書溝渠志》沒有“旱”字。

12、東郡:建安本作“東流郡”,但絕大多數資料中西漢有東郡而無東流郡。東郡西漢屬袞州,在今山東河南河北交界處,東流郡的稱呼僅僅在一些清朝官修史料中出現,如《御定佩文韻府》等。

唐抄本《河渠書》

建安本《漢書溝渠志》

康熙內府本《御定佩文韻府》
西漢時期東郡轄地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13、子:《河渠書》中有一段楚辭體的文字,其中多“兮”子,但在唐抄本中“子”和“兮”大量地混淆,可以認為是抄寫錯誤。

14、河:建安本作“何”,“河”在原句中無法讀通,應為誤抄。

唐抄本《河渠書》

唐抄本《河渠書》


15、乎:建安本作“卒”。雖然“乎”在“於是乎塞瓠子”句中可以讀的通,但明顯與司馬遷的寫作習慣不符,換成“卒”則更為合適。“乎”應為“卒”誤抄。
16、官:建安本為“宮”,原文“築宮其上”,“官”應為誤抄。

17、以:建安本無此字,加上“以”字此句亦通,但讀之不順,或為誤加。

18、川:建安本為“小”,在“佗(他)小渠陂(披)山通道者不可勝言”句中,明顯“川”不符合語句,應為誤抄。

唐抄本《河渠書》


19、聖:建安本為“望”,在“望五湖”句中,“聖”顯然不通,故為誤抄。

20、隰:建安本作“漯”,這句話中其他河流,如淮水、泗水、濟水,都在山東江蘇一帶,漯河亦在山東;而並沒有名“隰水”之河,隰州的設立要到隋開皇五年。故此處“隰”應為誤抄。

唐抄本《河渠書》



02 唐抄本《史記河渠書》的精妙小楷

作為唐人日常書寫的留存,《河渠書》很好地保留了唐人書寫的原貌。
全文用筆露鋒居多,飄逸靈動之感明顯,但相較於《靈飛經》強烈的粗細對比,少了一分活潑、多了一分穩重。《河渠書》字形變化多樣,賦予藝術,“萬”字在短短幾列中就出現了兩種寫法,而“穀”則出現了三種。在整體上,《河渠書》是最為常見的手抄本和手抄文書模式,展現出了最為自然的書韻。

唐抄本《河渠書》

唐 鍾紹京 《靈飛經》(局部)



參考文獻:

  1. 《史記》,南宋建安黃善夫家塾刊本
  2. 《史記》,中華書局本
  3. 《漢書》,南宋建安黃善夫家塾刊本


  4. 《御定佩文韻府》,清康熙內府刊本


  5.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當下書房
为振兴强盛国家而读书,为救度利益一切众生而读书;我读,你也读。努力读本科书、努力读课外书,无论任何年龄也不停读书,这是容易取得成功及无负此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为自己而读书是小乘,为国家而读书是中乘,为众生而读书是大乘。#常观世音微语录#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