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温州小学科学”
01
“做中思”课例展示(一)
活动伊始,龙港市湖前小学王小雪老师执教了《光的反射现象》。王老师以“镜子迷宫”为绞手架,设置三个迷宫入口,以寻找迷宫出口驱动任务。学生在一步步的解密过程中,归纳总结光的反射规律与方式。通过避开雷区,寻找新的路径,认识到光可以被反复反射,并以直线的形式传播,寓教于乐。
第二节课是温州道尔顿实验小学刘西蒙老师执教的《有关光的思考》。刘老师以问题导入,暴露学生的前概念,产生认知冲突。再通过探秘“黑色圆筒中神秘物体”实验,寻找证据,验证猜测,产生新的认知冲突。科学思辨素养潜移默化地植入本课,并提出新的“有关光的思考”,打开“光”单元的大门。
第三节课是苍南县第三实验小学陈尊永老师执教的《昼夜交替现象》。陈老师以规律的变化联结本课主题“昼夜交替现象”。带领学生站在古人的角度提出引起“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整堂课学生不断经历猜想—验证—推推理的过程,让探究一直延续到课后。
02
“做中思”主题评课
龙港市小学科学教研员郑小敏老师以《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的路径探索》为主题对上午三节课例进行点评。郑老师从课堂环节、思维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三位老师的教学思路,对他们的精心设计表示肯定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03
“做中思”课例展示(二)
下午第一节课是瑞安市外国语小学潘挺挺老师执教的《仰望天空》。潘老师通过维恩图引发学生思考太阳与月球的异同点,通过资料阅读,引导学生做出推测、寻找证据、解释现象。整堂课环节紧扣、层层递进,使学生的思维发展经历发生、发展、提升的全过程。
第二节课是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的林青松老师执教的《给动物分类》。林老师从《动物猜谜》情境导入,思考如何区分千千万万种动物,引出“分类的概念”。通过“分一分”“摆一摆”,学生边做边思,主动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加深对分类的认知。
04
“做中思”经验交流
龙港市青华学校的蒋招义老师带来经验交流《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思维卷入”的设计与实践》。蒋老师用一张表、一张图分别阐述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化学习的联系与区别,并以“蚕”为主题融合跨学科案例深入解析如何实施“思维卷入”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
龙港市爱敬学校林玉冲老师带来经验交流《融合·创生:乡村小学科学“做中思”探索与实践》。林老师剖析目前乡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聚焦课堂做思问题,通过借助境脉理论,建构“融合·创生:乡村小学科学‘做中思’教学路径”,并通过具体课例分享实践教学中做思共生具体设计。
05
“做中思”主题讲座
泰顺县文祥小学的钟大浩老师在专题讲座《小学生“做中思”的实践研究》中,从理性思维角度进行剖析,讲解了小学生参与做中思的重要性,科学课堂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思维,从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方式来进行思考,科学论证主要想要发展的高阶思维。
06
“做中思”总结阐释
在活动的最后,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陈锋老师以《小学科学以“做中写”促进“做中思”的实践探索》为题对本次“红研∙送教”龙港活动进行了总结。陈老师指出:“要追求素养导向的科学课,倡导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的时候做到以生为本,关心学生个体和小组在课堂到底“做了什么”与“思了什么”。鼓励用“做中写”促进“做中思”,让学生进行充分而个性的表达。他还强调了围绕主题做到“爱上课”和“做写相通”的重要性,要把好课例通过写转化为教育科研成果,最终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本次活动以城乡教研交流为桥梁,为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注入了新动力,展现了“教研共富”的积极风貌,促进了小学科学“做中思”的高效课堂的研究。“做思共生,知行合一”,让学生做主动学习者,加速小学科学课堂进化,推动小学科学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我们正在路上……
供稿 | 倪丽萍、王小雪
编 辑 | 蒋招义
审 核 | 陈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