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复习痛点”从“计划”开始|以笔为翼促发展⑫

文摘   2024-11-14 11:00   浙江  

如何解决

复习痛点


以笔为翼促发展⑫












复习计划是复习是否高效的前提。复习课能帮助学生再梳理、内化和运用所学知识。复习不仅是为了巩固记忆,更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建构科学大概念。通过递进式建构,学生能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知新;卷入式互动则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团队合作;迭代式评价则能准确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因此,复习计划与复习课是解决复习痛点的两把钥匙。作为教师,应精心设计复习计划,创新复习课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本期推送市新锐教师——如何解决复习痛点?






01 陈铮铮















陈铮铮:温州市实验小学科学教师,温州市新锐教师,曾获部级基础教育精品课,第七届小学科学优秀课评比一等奖,温州市小学科学素养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温州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温州市中小学项目化案例评比一等奖,多次在市、区级活动中执教公开课或开展专题讲座。

教育箴言:玩中学,学中思,思中享!



习以得法 复而有效


——以问题解决式复习课为例

复习课意在帮助学生消化、巩固知识,矫正学习偏差。目前复习课以知识概念梳理为主进而练习巩固,教法比较单一而且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缺失。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复习课能有效解决现存的问题。学生能在自主复习的过程中实现概念融通、技能熟练、方法灵活和思维拓展的复习目标。如何设计一节指向真实问题解决的有效复习课呢?本人有以下三点想法:

一、情境设置——涵盖知识要点

为了改变知识梳理的枯燥味,教师应设计一个能贴近真实生活且涵盖知识要点的情境,让学生能真实地参与到情境中来且潜移默化地完成知识梳理。如四年级《岩石与土壤》单元就可以为教室掉落的岩石展示墙新增岩土标本的真实问题为引,推动学生收集、观察并制作标本,梳理并应用该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教师还可以先通过前测将学生的知识薄弱点暴露出来,再针对薄弱知识点寻找相关的问题情境。真实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将问题解决与知识脉络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探究欲,巩固深化科学观念。

二、结构支架——辅助自主学习

复习过程是否能有序有效地发生需要依靠教师提供的学习支架。教师设计问题解决式的复习课时可以为学生搭建有结构的支架,如:有结构的材料支架,让学生有方便、准确的实验材料辅助他们,尝试解决问题;有结构的记录单支架,用简洁明了的记录单帮助学生按序进行探究、记录与分析,展现思考的过程;有结构的语言支架,帮助学生搭建从现象到原因再到本质的知识框架。

三、自我修正——检测学习效果

如何检测学生复习课的学习效果?问题解决式的复习课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习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然后灵活地运用知识采用最佳方式解决问题。因此,问题解决的成效如何就能侧面反映复习成效。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解决成果进行评价,对复习效果做出评估,及时反馈给学生需要矫正的学习偏差。学生也可以通过评价彼此的成果,指出他人的错误概念,同时反思自己的成果是否是最佳方案,不断地进行自我修正,进一步促进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如何平衡知识概念与趣味性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问题的难度?复习这条路仍是任重道远,需要更多地尝试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复习起来!











02 郑王素















郑王素:乐清市柳市镇第五小学,二级教师,温州市新锐教师。从教以来,多次进行公开课展示与交流,执笔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等获市县级奖项。

教育箴言:教育不是结果,而是生命展开的过程。



“复“之有道  “习“之有效


复习的目的是什么?

刚入职时,每到期末就会因为学生的复习状态低迷而焦虑,常常觉得他们不仅效率低下,还时常抱怨复习课枯燥乏味。作为老师,我亦感疲惫。因为复习课似乎只是简单的知识回顾与重复,失去了科学探索的趣味性和思维深度。然而,复习课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是“温故”,更是“知新”的契机,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运用与创新。只要我们用心设计,复习课同样可以焕发出别样的光彩,让学生享受复习的乐趣。

科学的复习在于知识的深化与重构,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沉闷模式,拒绝单调的记忆方式,代之以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与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通过引导学生重温探究历程的亮点,让他们在反思中巩固所学,发现自我提升的潜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整理与归纳是前提,教师精心设计与引导是关键。我们需利用科学概念的桥梁作用,串联学生的记忆与理解,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如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让学生畅所欲言分享感受与收获。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巩固知识,更能拓展思维视野,激发创意与灵感。

同时,当堂检测环节的设置也至关重要。它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复习效果,让学生在挑战中感受成就感,还能为教师提供宝贵的反馈信息,帮助我们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如许多涉及工程技术类的单元可以采用主题式、项目式的方式进行检测。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可以通过搭建一个过山车模型来进行复习,学生在利用模块化的组件完成项目的同时将知识进行迁移应用进而达成内化。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可以通过设计制作一个弹珠轨道来让学生充分的调用斜面、杠杆和轮轴等的结构与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复习的内驱力。

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复习模式,让学生深刻理解教育的真谛——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潜能的激发、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复”之有道需躬行,“习”之有效要长思。让我们携手共进,在复习课的舞台上共同演绎科学的魅力与美好,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03 温梦仔















温梦仔:平阳县中心小学,中共党员,全国实验教学能手、温州市新锐教师。从教以来,争取每节科学课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在探究中产生认知冲突,在思考中不断丰富科学观念。

教育箴言:用简单的实验开启科学大门,用有趣的现象抓住孩子的目光。



让学生复习课也“动”起来


说到复习,可能是科学老师平时最为头疼的时候了,因为它不似新授课可以动手实验那么有趣,而且学生大概率会在做题听讲解中度过,不断消磨着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如何在复习课上也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呢?接下来分享我自己会用到的一些方法。

一、把器材给学生

    虽然每节课的实验都在新授课的时候做过,但是难免会有些遗忘。所以在复习阶段,学生可以在梳理完本册书的重点实验以后,根据自己掌握情况,选择想要重现的实验,选择相同的学生重新组成新的小组一起解决问题。或者像《微小世界》这一单元,显微镜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就能以“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为任务驱动,重温显微镜的操作。

二、把讲台给学生

复习课上老师习惯一整节课都自己讲,此时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效率会比较低。在试卷讲评课时,我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对试卷中的难题进行组内分析、讲解,让会的学生教会不懂的孩子,然后全班讲解的时候汇总学生仍然需要的答疑的题目,再随机抽学生讲解。根据学生讲解的情况进行加分,同龄人的语言有时候更能帮助他们理解题目。

三、把答案给学生

复习阶段免不了会有比较多的练习,这个时候我会把参考答案粘贴在走廊上,但是告诉学生里面有几个错误的答案,需要他们在讲评课前找出来。如此一来,学生校对答案的积极性高了,更认真了,也会仔细思考去辨析究竟哪道题的答案是错误的。这个方法也是多年前看一个老师分享学来了,感觉特别有用。

总之,我认为复习阶段还是要让学生更多地动起来,愿意动起来。





04 李莹莹















李莹莹:一级教师,苍南县金乡镇第三小学科学老师,温州市新锐教师,苍南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从教以来,努力进取,不忘初心,曾执教县公开课,多次在县论文、案例、命题等评比中获奖。

教育箴言:脑中有目标、心中有方法、眼中有学生。



全力以“复”  精准施策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如何有智慧的提升复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一同探讨如何为学生打造一个系统、全面且富有成效的期末复习计划吧!

一、了解学情,分层复习

整理课本及相关参考书的知识网络。搜集历年的模拟试题,根据学情制定计划。对学生的平时学业水平进行统计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复习计划里要根据不同学情安排分类和分层复习

二、打牢基础,个性施策

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易错点。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兴趣。列出需要复习的知识点或主题。确定重点、难点及易混淆的概念。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进行筛选。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复习目标。目标要具体、可量化且可实现。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题技巧。规划每个复习阶段的时间长度。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详细到每节复习课任务分配表,留出时间进行模拟测试和查漏补缺。

三、注重方法,创新形式

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和策略,复习课形式多样化。例如,以“设计一艘班级船”作为微小的项目主题,将船的历史、材料、形状、载重量、动力等相关知识巧妙融合,引导学生建立《船的研究》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同时向学生介绍我国最新的船舶热点—福建舰和“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既提高了复习的有效性,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练习课,教师着重讲解学生易错易混的题目,讲练结合,在复习中提升学生做题正确度和知识的运用能力。组织小组复习、课堂竞赛、知识问答等形式多样的复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和效果。化繁为简。将知识简化成学生容易吸收的知识点,借助实际生活,反复识记与运用。

总之,一份有效的复习计划让我们提前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重组或取舍,实施精准复习,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所学知识,确保学生复习机会的最大化和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新锐教师代表课例分享



END



供稿 | 陈铮铮、郑王素、温梦仔、李莹莹

编辑 | 杨峰富

审核 | 陈  锋




温州小学科学
温州市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研究。整体有益,利他有样,发展有效。为加速科学教育进化而奋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