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游”爆火的背后,不仅体现了年轻人在快节奏社会下寻求精神慰藉和心灵寄托的需求,也揭示了文旅融合发展正在持续转型升级。
相关链接:寺庙旅游,年轻人哪来的佛性?
牧青行摄
寺庙,一般是指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原本应是中老年群体喜欢的旅游景点,近年来却受到年轻人的偏爱。携程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在预定门票的构成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寺庙游”爆火的背后,不仅体现了年轻人在快节奏社会下寻求精神慰藉和心灵寄托的需求,也揭示了文旅融合发展正在持续转型升级。
01
心灵归处:年轻人为何热衷“寺庙游”
青年“寺庙游”火爆的原因是主体选择和社会环境相交融的结果,剖析主体、媒介、社会等潜藏推动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这个问题。
(一)快节奏社会中年轻人的减速实践
当下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快节奏、高强度的社会,为避免与时代脱节,他们只能在“强制进步”的裹挟下被迫“提速”。“强制进步”是海德格尔针对现代社会的弊病所构想的一个理念,着重指出个体在社会大舞台上必须持续前行,停止则意味着落后。而生活节奏加速式使年轻人必须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对时间精细切割安排后,多线并行的任务处理方式加剧了他们的精神紧绷感。
社会加速导致青年焦虑、抑郁、内耗等症候频发,当这些精神焦虑无法排解时,就会采取减速实践,想要寻找一处心灵安宁之所,寺庙就成为年轻人短暂休息的理想场所,“寺庙游”就是他们放松身心、忘却烦恼的行为选择。
(二)年轻人寻求精神慰藉的仪式抵抗和情感宣泄
在当今这个生产过剩、个体工作负担沉重的时代,“鸡汤”式的鼓舞似乎已失去其往日的魔力,难以在年轻一代心中激起涟漪。从追求心灵鸡汤的激励,到奉行佛系哲学的淡然,再到如今流行的“躺平”心态,这一系列社会心理的转变反映了年轻群体在面对日益加剧的内部竞争时,所体验到的疲惫、压抑与无力感愈发深刻。
通过“上香”、“拜佛”、“敲木鱼”等行为,年轻人进行仪式抵抗,以及自身情感的宣泄狂欢。年轻人在寺庙中向神灵说出内心的烦恼和忧虑,仿佛一切美好愿望都能实现,这其实更多是与内心自我对话,以获得心灵慰藉。
(三)“媒介朝觐”推动年轻人前去拍照打卡
库尔德里指“媒介朝觐”是“到媒介叙事中重要的地方去旅行”。青年“寺庙游”本身是一种“媒介朝觐”行为。社交媒体上发布“鸡鸣寺”、“雍和宫”等场所的介绍与玩法,激发年轻人的具身实践,在拍摄图片、视频再次发布后,完成“二次传播”,延续了网红景观的生命力。
02
创新融合:“寺庙游”的新型开发路径
(一)杭州法喜寺:拍照打卡好去处
法喜寺始建于公元十世纪,是中国白衣观音的起源地,也被传说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之一。法喜寺现有天王殿、圆通殿、大雄宝殿、斋堂、客房、山门等主要建筑,虽然经过多次重修和改建,但每次都借鉴古法,红、黄、灰、黑、绿几个主色完美搭配,彰显江南地区的独特审美。“法喜寺出片”“有种穿越回宋朝的感觉”,这是游客对其的评价,黄墙、红灯笼、回廊、飞檐,很多年轻人穿着汉服来只为在这些网红打卡地留下几张照片。
法喜寺的素斋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的一项“利器”,无论是素面还是素烧鹅,都受到大家欢迎。法喜寺收到年轻人追捧的另一个原因是求姻缘,网友晒出的评价中很多包含婚纱照,无形之中也回应了“姻缘寺”的传闻。而法喜寺的法物流通处推出了包括祈求事业、健康
财富等各种御守,其中最受欢迎的必然是求姻缘的“月老赐缘”。除此之外,法喜寺还推出了帆布包、护身符、明信片等各种“萌萌哒”的周边,让不少年轻人愿意为它们买单。
(二)南京大报恩寺:传统与现代的巧妙交融
大报恩寺的前身可追溯到东吴赤乌年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江南地区第一座寺院,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有“江南第一寺”的美称,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寺中最著名的当属琉璃宝塔,宝塔高九级八面,覆五彩琉璃,举世无双,享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的美誉。
如今的大报恩寺最让人惊叹的是它的设计和科技感,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依托数字技术,打造出文化体验的全新场景,其全真互联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成为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该博物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声光电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对历史场景进行还原和展示,让游客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大报恩寺的昔日辉煌,例如“千年对望”展厅中,由光纤和8000多个水晶珠子组成的3D立体佛首前,一尊铜质的玄奘坐像面朝佛首静思,形成了与佛祖凝神对视的场景,给游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博物馆内举办多场沉浸式体验活动,如历史互动剧《神奇百戏:宝塔传奇》等自有IP剧,全年各类演出活动160余场。日常能够在博物馆中租汉服,来一场穿越之旅,又或是体验摹抄经卷,平静内心,感悟佛学。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主动与现代都市生活相融合,通过年轻化的视角和创新的表达方式,使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北京雍和宫:手串受到年轻人追捧
雍和宫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建成,康熙帝将其赐予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亲王府,乾隆皇帝也诞生于此。雍和宫由进宏伟的大殿组成,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也是北京香火最旺的寺庙之一。最近去雍和宫买手串这一行为已经在年轻人中间流行开来,有一种说法认为,雍和宫手串已经和全聚德、稻香村并称为北京的“三大特产”了。
不同的手串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最吸引人的是手串的“灵验”光环,其中爆款的香灰琉璃手串就是收集香客供奉香火后燃尽的香灰,将其装进琉璃珠子中制作而成,灵验程度也因此得到了“升级”,自然也能够招徕好运。除了寓意之外,这些手串颜色淡雅,精致耐看,已经成为年轻人OOTD的绝佳搭配单品。在价格设置上,雍和宫的定价十分巧妙,价格位于200元-600元之间,对已有经济来源的年轻人而言,这一价格区间包容度很高,有适合“入门级选手”的,也有适合爱好收藏的。
雍和宫手串的火爆离不开社交媒体的宣传。最早的一批“自来水”传播用户是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祈愿灵验的事迹,这些碎片化叙事共同加持了雍和宫的玄学叙事。还有用户会重点介绍手串的基本信息,深化大众认知。传播效果最好的方式则是对手串颜值的渲染,通过上手搭配、二次装饰等途径,吸引女性受众注意力。雍和宫手串的爆火体现出在压力巨大的生活中,年轻人希望通过玄学进行心理疗愈,手串成为具象化的寄托。
03
未来方向:“寺庙游”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一)文化内涵是发展重点
文化内容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和精髓,它并不是文化素材的简单堆叠,而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挖掘文化内涵。寺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年轻人通过游览寺庙,完成心灵疗愈地同时,能够欣赏到精美的建筑和艺术品,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因此,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寺庙的传统文化价值,将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打造出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的旅游和文化产品。
(二)加强宗教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文旅产业发展并非建立在对资源无节制开发上,保护与传承才是发展前提。我们应该加强对宗教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确保其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还应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环保意识,共同维护宗教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三)对媒介平台加强监管与约束
年轻人“寺庙游”的火爆离不开社交媒体的宣传,媒介生态中海量信息的发布与传播导致错误价值观与情绪被放大。在“流量至上”的不良风气下,部分媒介对“寺庙游”恶意炒作,新自由主义、中国威胁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等西方错误思潮在相关热点话题中出现,操控社会舆论,误导大众认知。所以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媒介平台内部也要强化自律意识,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在对寺庙进行宣传时不虚假报道,确保年轻人对寺庙保持理性与客观的态度。
寺庙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逃离都市喧嚣、寻找内心宁静的避风港。他们通过拜谒、祈福、抄经、禅修等方式,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自我疗。同时,“寺庙游”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社交平台,文创、寺庙咖啡、沉浸式体验活动等新生活方式,让他们在与同龄人的互动中分享彼此的故事与感悟。除此之外,“寺庙游”更成为了他们探索传统文化、寻找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然而,随着“寺庙游”的持续升温,我们也应关注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一方面,宗教场所是信教群众满足宗教需求的主要场所,也是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教职、潜心修持、服务信教群众的主要场所。“寺庙游”在一定程度满足了年轻人的文化需求与心理期待,但汹涌的人潮也破坏了该场所的宁静与秩序。因此,“寺庙热”必须在保持宗教场所秩序的同时,加以有序引导与规范。另一方面,“寺庙热”亦需要冷思考,被当下发展迅速的社会环境下,各类学业、工作、生活等面临着众多的压力影响的年轻人而言,寺庙不是躺平逃避之所,“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梦想的实现还是需要靠自己,奋斗才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原题:沉浸式文旅丨年轻人“寺庙游”爆火背后的文化密码与心理寻迹
文献参考来源:文旅中国;知乎;澎湃新闻;清研智谈;搜狐新闻;腾讯新闻
整理及出处:沉浸城市微信公众号
编辑:田沂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原出处。
马牧青简介
文化学人,旅游资深专家;
北京青蓝文旅规划设计院院长;
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总规划师;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智库专家;
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特聘专家;
乡村旅居倡导者与践行者,市场定位“倒行逆施”法和旅游规划“四点论”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