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牧青:旅游投资者不能老拿政策说事儿

旅行   2024-10-31 00:01   北京  
摘要

论证项目的需要说明符合哪项政策,给甲方条分缕析,做到有的放矢,更要契合市场需求。真正的旅游投资者从来不只拿政策说事儿,市场,只有市场,才是旅游项目的生存根基和发展依托。

相关链接:旅居康养已然成势

《中国旅居市场需求调查报告》:旅居度假出现新风向

康养旅居发展模式与趋势

牧青行摄/天山腹地

之所以抛出这个话题,是因为这些年只谈政策、讲政治、重形象的人和事太多了,落脚到项目上则忽略了市场,漠视了落地性、收益性和可持续性,以致于给旅游业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危害。之所以写下这篇小文,是因为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从上到下非常重视旅游,已经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幸福产业、民生产业。为此,近些年各级政府前前后后出台了许许多多携带者大量资金补贴、补偿的政策,在到处讲旅游、抓旅游、做旅游的热潮下,我们更应该冷静而为,坚决避免前些年出现的乱投、瞎投、浪投的现象。

笔者一直认为,投资旅游项目,政策是引导,市场是主导,规划是先导,唯独不能只看领导。投资者绝不可以单靠政策去投项目,毕竟政策是根据市场制定的,投资方向战略、项目定位等还要回溯源头,由市场确定。

回顾一下,这些年,我们究竟在旅游方面待到多少教训?花费巨资都投资了些什么?打造了几个较为成功的市场化盈利项目?

“好拿政策”这句话听上去是那么别扭!但好像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不少投资方仗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占山占庙者有之,跑马圈地者有之,以国有之名垄断资源,以资本雄厚挟持资源,以文旅之名,行地产之实,名为投资开发,实为投机取巧。

全国来看,目前形成的不少半拉子工程、闲置资产,不少是所谓的“文旅地产”,地产卖不出去不认为是没有旅游吸引核,偏执地认为地产回血快,有了钱自然就去做旅游。连文旅与地产的先后逻辑都置于脑后,焉能不败?

文旅行业苦于文旅地产久矣,前几年的文旅地产为文旅行业埋下了隐患,带了沉重的负担。消耗了大量资金,破坏了大量资源,糟蹋了大量政策,留下了大量败笔。纵观全国,烂尾文旅项目触目惊心。大量项目停滞,相关政策补贴也跟着打了水漂。

文旅地产属于在城市地产收紧之时暗度陈仓。另有一些文旅项目,则是直接奔着国家政策去的,争取了各级政府的大量补贴,但压根就没有考虑项目落地与否、以及是否收支平衡。如:安徽巢湖的一个所谓农文旅融合标杆项目,用各种各样的补贴维持运营,而非市场化收益。类似负面案例,不胜枚举,遍地都是,相信大家都触目可及,感同身受。

地方政府领导在其中“功不可没”,一味要面子、要形象、要开业典礼的气派、要不健康的政绩,以至于出现外行拿补贴、内行干着急、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

政策是根据时下以及可预期的未来市场制定的,旅游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就出台什么政策。有些旅游专家也没有闲着,招摇过市,如过江之鲫,到处解读政策,实际上就是照本宣科。关键是要帮大家缕清政策的来龙去脉,根据市场开发什么产品才能对接上这些政策。当下市场下沉,专家也要下沉,说接地气的话,做靠谱的事,出可落地的好主意。

专家们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政策出台前,给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翔实、前瞻性的政策制定依据。至于到处宣讲那些条条框框的政策,那是政府公务人员的职责,不会做就是不称职,政策宣讲、贯彻与指导职责本分所在,不能寻租第三方。

作为一个浸润行业多年的旅游规划人,做过的规划文本很多,见过的规划文本更多,各类评审的、征求意见的……邮箱、微信里天天塞得打不开。如果一个规划把国家政策看得过重,开门见山首提某项政策,基本可以断定不是一个好规划。好规划应该立足市场、依托资源、融合文化、创意产品,政策只是助力,我们不能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论证项目的需要说明符合哪项政策,给甲方条分缕析,做到有的放矢,更要契合市场需求。真正的旅游投资者从来不只拿政策说事儿,市场,只有市场,才是旅游项目的生存根基和发展依托。

作者:马牧青
编辑:田沂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原出处。

牧青简介 

文化学人,旅游资深专家;

北京青蓝文旅规划设计院院长;

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总规划师;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智库专家;

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特聘专家;

乡村旅居倡导者与践行者,市场定位“倒行逆施”法和旅游规划“四点论”倡导者。



旅思马记
一位旅游人的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