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学《黄帝内经》26

文化   2024-10-17 05:18   山东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1

2



语译


      岐伯说:阴是藏精于内而不断化生阳气的,阳是保卫人体外部而使腠理坚固的。如果阴不能胜阳,那么阳气亢胜,就会使血脉的流动强劲有力,进而会发狂;如果阳不胜阴,那么五脏之气不调,以致九窍不通畅。所以圣人使阴阳平衡,不任何一方偏胜,因而筋脉舒缓平和,骨髓坚固,血气畅通,这样就能使内外调和,邪气不得侵犯,耳聪目明,气机的运行也能正常了。风邪侵入人体,逐渐侵害阳气,精血因此慢慢耗损,这是邪气伤害肝脏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吃得太饱,胃肠的筋脉就会因为太过充满而变得松弛,形成下泄脓疮的痔疮;如果饮酒过多,肺气就会上逆;如果房事不节,强用其力,肾气就会受到损伤,使得腰间的脊骨受到损坏。阴阳的关键在于阳气的致密宁静。若阴阳任何一方偏胜,失去平衡协调,就像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以此总结,阴阳调和是圣人最好的养生方法。如果阳气过盛,就不能固密,阴气就会亏耗;阴气平和,阳气固密,精神就会旺盛;如果阴阳离决,那么精气也就会随之耗竭了。






1

2




解读


       对于“阴者,藏精而起亟也”这一个命题,怎么理解?历代说法不一,分歧很大。对前半句基本上没有争议,阴是储藏精的,但对后面这个“亟”字却有不同的理解,大部分都认为是多次的、频繁的或者急切的意思。其实这个“亟”是气的意思,“亟”和“气”音近相通,《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所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阴是藏精而化气。后一句“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是保卫人体外部而使阴精坚固的。这两句讲了阴和阳的辩证关系,阴精藏于内化生阳气,阳气卫于外固守精气。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发生作用,缺一不可。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如果阴不能制约阳,那么阳气过盛,阴气不足,就会使阳热之气迫近血脉,血流动加快强劲,进而会发狂;如果阳不能制约阴,那么阴精就过盛,阳气不足五脏的气就会相争,就不和谐,以至于九窍不通畅。这句中的“薄”通“迫”,是接近的意思,如成语“日薄西山”就是说太阳接近于西山。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所以圣人使阴阳平衡,不使任何一方偏胜,这样筋脉就舒缓平和,骨髓就坚固,气血就畅通,这样就使内外调和,邪气不得侵犯耳聪目明,气机的运行也能正常了。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阴阳的要害、关键之处就在于阳气要密闭,要保住不能外泄,这样才能使阴精固守住。虽然阴阳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在阴和阳这一对关系中,阳还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很多人问我,既然阳决定阴,那为什么不说“阳阴”而说“阴阳”呢?这其实是用了道家的说法,在道家看来,阴比阳重要,阴是第一位,阳是第二位,《道德经》第42章说“负阴而抱阳”,就是阴在前阳在后。在儒家看来,阳比阴重要,阳是第一位,阴是第二位。当然,两者应该是平衡关系,“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如果阴阳任何一方偏胜,失去平衡协调,就像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所以阴阳调和才是最好的健康、快乐、长寿的“圣度”——神圣法则。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如果阳气过盛,就不能固密,阴气就会亏耗。最后岐伯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两句话太重要了,希望大家能背下来。如果阴气平和阳气固密,精神就正常、旺盛;如果阴阳二气分离了、决裂了,那么人体所有的精气也就会耗竭,生命也就终止了。

       “阴平阳秘”是《黄帝内经》对待生命的基本思想。有人说,你们中医太简单、太原始了,什么都归结到阴阳上。我说:大道至简啊,中医的真理就在这里。《周易》中用阴阳论天地万物,《黄帝内经》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思想。我要强调一点,“阴平阳秘”是阴阳平衡的表现,但不是指阴阳的绝对平衡,而是指阴阳双方要达到动态的平衡、动态的和谐。“阴平阳秘,阴阳调和”是中医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医治病的根本方法,这一点和西医的对抗性治疗是不同的。对西医而言,如果是高血压,就吃降压药,把血压降下来;如果是高血糖,就把血糖降下来,采用的是对抗性治疗。但中医的调和性治疗却不是这样,它不是以直接杀灭病毒、病菌为目的,而是调整人的阴阳不平衡状态,从而提高人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它是调动和激发人的正气的。这就是《黄帝内经》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保存在身体里面,邪气就进不来了,人就能健康。比如癌症,打个比喻,癌细胞就像毒草,西医采用化疗、放疗等方法就是要把癌细胞这棵毒草割掉,可是没有去治理产生毒草的这块土壤,结果毒草割掉了,过了不久这块土壤上的其他地方又长出新的毒草,癌细胞转移了。中医治疗癌症主要是治理这块土壤,而不是割毒草,结果土壤治好了,不再长新的毒草了,旧的毒草也不再起作用了。这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文章内容来源于《张其成全解黄帝内经》



1

2

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下角“在看”与转发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满溢的动力~


⊙版权声明: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  国学经典传承联合发起单位  ——

喜马拉雅  

华夏出版社

山东大学百年学堂 

陈李济大健康

贵州无忧酒业集团 

凤起集团

山东迈瑞医疗集团  

浙大249基金会

山东省齐鲁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舜德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子曰酒店  

中成书院




中成明德书院
传播国学 传承国医 弘扬国粹 共铸国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