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解读】成年病人经下肢行PICC的研究进展

文摘   2024-08-02 17:02   广东  


临床上,成年病人首选经上肢外周静脉置入PICC,若上腔静脉系统路径不宜,则可选经下肢PICC置管。


近年来,经下肢PICC置管研究增多,聚焦置管方法及技术优化,包括:静脉及穿刺部位选择、超声穿刺技术、隧道技术应用及ECG定位等。总体来看,经下肢PICC置管操作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为上腔静脉置管困难的病人提供了有效治疗途径。


刘春丽、章毛毛等在《成年病人经下肢行PICC的研究进展》中综述了经下肢PICC的适应证、禁忌证、ZIM技术优化穿刺、隧道技术、超声穿刺及ECG定位等,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置管路径


下肢PICC置管不同于上肢,成年病人也有别于小儿、新生儿。成年病人经下肢静脉置入 PICC,通常选择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大隐静脉置入,导管尖端位于下腔静脉。


通常情况下,若预插管途径存在感染、置管区域有放疗历史、创伤或手术导致的导管行经静脉解剖结构异常、下腔静脉变异或缺失、双下肢或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内留置有滤网,或患者患有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出现以上任一情况均不建议选择经下肢PICC置管。


我国学者率先开展腹股沟以下10~20cm大腿中段超声下PICC置管,并将置管部位优化至大腿中部,在此基础上,国外学者进一步系统完善了下肢PICC置管部位优化策略,包括快速股静脉评估方案、下肢ZIM分区辅助规划最佳穿刺及出口位置、下肢PICC安全置管策略,为不同目的PICC置入选择最佳入路和导管出口位置,并提出三种主要的置管路径。


3类置管路径


1)非隧道型 PICC,经股总静脉穿刺,出口位置在腹股沟区域,适用于紧急情况;

2)非隧道 PICC,经股浅静脉穿刺,出口位于大腿中部;

3)隧道型 PICC,经股总静脉穿刺,联合隧道技术,出口位置在大腿中部或腹部。





置管区域选择


在排除上述禁忌后,本研究在置管技术应用方面提出见解:相较于左下肢,右侧下肢进行PICC置管更具优势。虽然双侧下肢都可用于PICC置管,但通常建议首选右侧下肢,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置管过程中的送管困难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此外,通过应用区域选择法(ZIM)可以进一步优化下肢PICC置管的位置选择。Brescia等学者在上臂PICC置管ZIM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提出了下肢中心静脉置管的ZIM应用分区。他们将腹股沟和大腿区域划分为三个不同颜色的区域:红色代表腹股沟,黄色代表大腿上三分之一区域,绿色则代表大腿中部区域。


下肢中心静脉置管的ZIM应用分区(资料图)


在超声引导下,选择大腿中部的绿色区域进行股浅静脉穿刺通常是可行的。这个区域细菌污染和导管脱出的风险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导管位于大腿中部,远离腹股沟的褶皱区域,使得该部位更为干净、平坦且稳定,便于敷料的固定和管理。


研究还建议,通过建立皮下隧道,可以将导管出口部位转移到更安全的位置,因此,选择大腿上三分之一的黄色区域进行置管也是可以接受的,以便可以进一步提高置管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隧道技术评估及建立


在临床中,为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血栓和脱出的风险,应避免在腹股沟部位进行导管出口设置。可以选择在大腿中部的股浅静脉进行非隧道式穿刺,或在腹股沟区的股总静脉或股浅静脉结合隧道技术穿刺,以远离腹股沟。


所谓隧道技术有一针式和两针式之分,其中两针式又可分为向上或向下建立隧道。研究提出,直立、可步行的病人适合向上建隧道,导管出口设在腹部,减少腿部活动的影响;卧床病人则适合向下建隧道,导管出口在大腿中部。



隧道根据长度分为短隧道(≤5cm)和长隧道(>5cm),通常利用专用的隧道针或套管针来建立。短隧道因长度所限,不建议用于下肢PICC置管,仅在缺乏专用隧道针时作为替代。在腹股沟区穿刺时,建议隧道长度至少达到10cm以确保效果。


目前下肢PICC置管普遍采用两针式隧道技术,包括顺行和逆行两种建立方式,推荐采用专用隧道针。研究显示,与经大腿中段非隧道PICC置管相比,经腹股沟区隧道式PICC置管成功率更高,能显著降低穿刺点渗血、导管脱出、症状性静脉血栓形成及非计划拔管的风险。




超声评估及穿刺


临床实践中,因对局部静脉解剖或病理异常了解不足,常导致穿刺问题。因此,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超声静脉评估至关重要。下肢静脉主要包括股浅静脉、股总静脉和大隐静脉,其中股总静脉直径大、定位容易,是常见的穿刺部位。通过超声可以评估静脉变异、深度和大小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资料图


超声评估策略包括短轴、长轴和斜轴视图,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穿刺静脉和位置。在穿刺时,根据血管条件,可以采用不同平面静脉可视化和穿刺针可视化技术。


研究表明,右下肢大隐静脉适用于新生儿PICC,但在成年病人中的应用仍具有争议。总之,熟悉下肢静脉解剖、超声评估方案及可视化穿刺策略,能提高下肢PICC置管成功率,避免误穿动脉。由于大腿中部的股静脉往往上下交错伴行于股动脉的深面,建议选择最佳的进针部位和角度,采用超声斜轴视图下穿刺,能提高下肢 PICC 的一次置管成功率,避免误穿动脉。




置管尖端定位


成年病人下肢PICC置管尖端位置及其定位方法不同于上肢,体现在置管前体表预测量、置管中心电图(ECG)实时定位波形判断,以及置管后X片影像解剖学位置确定。


若尖端位于下腔静脉中部,可使用体表预测量估计长度,术中腹部超声检查,并考虑术后X线检查。


若尖端须位于右心房或者下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使用体表预测量联合腔内心电图和/或经胸超声心动图。术后可通过胸腹部X片确认导管尖端位置,通常位于第1腰椎或腰2~腰3椎体水平。


尽管成年病人下肢PICC置管不断优化,但该研究认为几个关键问题仍值得思考,包括下肢PICC最佳尖端位置的界定及相关并发症研究、不同PICC置管方式及相关并发症风险的比较、导管尖端位置波形的变化规律等。



参考文献:刘春丽,章毛毛,等.成年病人经下肢行PICC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4,2,38(3):432-438.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关注血管通道学园视频号

看视频 学习更轻松


声明:本公众号为一线医护人员的公益学习平台,账号包含的所有原创内容,均由血管通道学园所有;账号内容可供个人学习交流目的转载分享,转载时请注明出处;未经账号后台授权同意,任何单位和组织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复印、上传、转载和传播,更不得用于其他商业行为;本公众号力求发表内容在审核前准确可靠,但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文章仅作为行业交流和分享,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在内文加以说明,如遗漏或违规,请及时联系后台编辑,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删除和纠正。

血管通道学园
致力于为临床一线医护提供血管通路器材专业知识体系构建的学习平台
 最新文章